一种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07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梯子,尤其涉及一种集直立式登高梯、脚手架、以及平台式 工作梯于一体的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
背景技术
传统的梯子或者目前市场上的伸缩梯,都包括有两根立杆和架设在两根立杆之间 的横档,它们只能直立使用,也即只提供登高的单一功能。然而,当梯子在建筑、装 修、广告、家庭住宅领域实际使用时,使用者经常需要借助梯子登高后,站在某一高 度位置进行较长时间的作业,而只能直立使用的梯子由于无法提供一个作业平台,不 能较好的适用于这种情形,满足不了登高作业的实际需要。目前,建筑业上常用还有 人字梯,虽然使用者能借助它而牢固站立,但人字梯一旦位置固定,使用者手臂能达 到的操作范围就比较有限,尤其是在横向位置上能达到的范围非常小,使用者需要重 新回到地面上,移动人字梯后,再登高进行作业,非常麻烦,这样,在实际操作过程 中,许多使用者就将人体倾斜的伸展出去,以使手臂能够到较远的位置,这就容易使 人和梯子失去平衡,而发生倒塌坠落的意外事件,非常危险,因而,不管是可伸縮的 还是不能伸縮的人字梯,也如同普通的梯子,都不能很好的适用于登高作业的需要。
因此, 一些能提供操作平台而使使用者可横向移动的梯子被实用新型出来,如专 利申请号为200710057415.2 (公告号为CN101050687A)的中国发明申请《可伸縮梯子 及直立组合式梯子、平台高凳和人字梯》,就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种使用功能的梯子。 当该伸縮梯需要变换成直立组合式梯子使用时,是通过依次连接的多副伸縮梯组装而 形成,两两相邻的梯子之间的连接采用设置在立杆上的螺旋连接轴与中空立柱之间的 螺旋连接而实现;该伸缩梯需要变换成平台高凳使用时,由一至多副伸缩梯构成高凳 腿,伸縮梯之间采用螺旋连接轴连接,平台由一副伸缩梯构成,平台与高凳腿之间通 过连接部件固定连接,该连接部件是设置在作为平台的那个伸縮梯中立杆上的螺旋连 接轴和一个独立部件——横梁,通过横梁分别与平台中的螺旋连接轴和作为高凳腿那 个伸縮梯中中空立杆的连接,从而实现平台与高凳腿之间呈一定角度的定位连接;当 该伸缩梯需要变换成人字梯使用时,由一至多副伸缩梯分别组成两副梯腿,两副梯腿 顶端设置有相配的铰链部件,并且,铰链部件的两支架腿上分别设有销孔,通过销钉 将铰链部件销锁,使两副直梯呈人字形铰接。
3由此可见,该专利申请公开的伸縮梯,其中的三种使用状态,即直立组合式梯 子、平台高凳和人字梯,都是由多副单元伸縮梯、并通过连接部件(如螺旋连接轴、 横梁、铰链部件)连接组装而成,在组装前,构成直立组合式梯子、平台高凳和人字 梯的各单元伸缩梯之间是分离而相互独立的,使得这三种使用功能状态之间的转换操 作,耗费时间较多,不够省力、简便;也即,要将一种使用状态的梯子变换至另一种 使用状态时,必须先将各副单元伸縮梯拆卸开来,复原成分离而相互独立的原始状 态,再取出另一种使用状态所必须的相应的连接部件,重新通过该连接部件而将各副 单元伸縮梯组装成另一种使用状态,组装步骤较多,而且操作繁琐、累人;而每个使 用状态所对应的连接部件各不相同,除螺旋连接轴可于立柱相连外,其余都需独立加 工制造,尤其是变换成平台高凳所必须的横梁,这就造成产品零部件较多,提高了加 工成本,各连接部件也容易搞混、丢失,不便于使用、收藏、携带运输,不适于实际 使用;因此,这种未组装时单元伸縮梯分离的、转换步骤繁琐的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 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另一方面,该专利申请公开的伸縮梯,定位连接结构复杂,连接步骤麻烦,定位 连接刚性不足、不够牢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一体 结构的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该一体结构的梯子可变换成直立式登高梯、或脚手架、 或平台式工作梯, 一梯多用,且各使用状态之间转换简便、快速、省力,梯子不附带 其它零部件,使用、收藏、携带运输都很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连接刚性的可兼作 脚手架的梯子。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定位连接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又省力的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可兼作脚手架的梯 子,包括两根立柱和立柱之间的横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立柱在靠近顶端的同 一水平部位各设置有一连接组件,所述的两根立柱在靠近底端的同一水平部位也各设 置有一连接组件,而将梯子分隔成上、中间、下三部分,该连接组件为一设置有转动 定位结构的转动装置,而使梯子的上下相邻部分中的立柱之间可相对转动、定位。
当该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转换成脚手架或平台式工作梯使用时,使用者可在梯子 的中间部分移动,为防止因梯子的中间部分伸缩活动而发生意外,所述梯子的中间部 分可以为固定式的,即不可伸缩式的,而上部分和下部分为可伸縮式的,这样,也使 得脚手架或平台式工作梯的高度可调,使设计更适于实际使用,而可伸縮式的结构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技术。
当该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转换成平台式工作梯的状态下使用时,所述中间部分的 横档表面之上可以搁置有一面板,该面板长度与中间部分的长度相适应,供使用者放 置作业工具、杂物之用,也便于使用者在梯子的中间部分上站立、行走。
为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所述转动装置可以包括带同一转轴 的第一立柱转页与第二立柱转页,该第一立柱转页与第二立柱转页分别与相应立柱的 末端相连,该第一立柱转页与第二立柱转页上垂直于所述转轴的内侧面相互贴接。由 于梯子三部分中相邻部分之间的第一、第二立柱是通过该第一、第二立柱转页的侧面 贴接,这种平面与平面之间连接方式的接触面大,所以连接刚性佳,使用稳固可靠; 同时,又可提高第一、第二立柱之间相对转动的导向性。
所述转动装置中的转动定位结构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技术,但为进一步解决上述 的第三个技术问题,该转动定位结构可以做成在所述第一立柱转页头部的同一圆周上 设置有二个几何形状与尺寸一致的、相间隔一个角度的第一键槽与第二键槽,所述第 二立柱转页的上部相对应于该第一键槽的位置上设置有头部具有向所述转轴移动趋势 的活动定位键,其中,该第一键槽、第二键槽与该活动定位键相配合。采用键与键槽 配合的定位连接结构简单、精确度较高,因而第一、第二立柱转页定位精度好,且定 位连接刚性好;而且,这种键与键槽配合的定位连接结构,活动定位键头部可自动嵌 入到相应键槽之中而使第一、第二立柱定位,解除活动定位键的头部在键槽内的嵌 设,则第一、第二立柱可相对自由转动,这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 在直立式登高梯、或脚手架、或平台式工作梯这多种使用状态之间的转换连接操作, 快速、简便、省力。
所述头部具有向所述转轴移动趋势的活动定位键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技术,但为 使结构更加简单,活动定位键可以限位在一弹簧支座之中,并且,该活动定位键的中 部外围设置有一凸缘,在该凸缘与弹簧支座底部之间设置有一弹簧,从而使活动定位 键可在该弹簧支座中限位移动,且在弹簧的作用下,其头部始终具有向前移动的趋 势;其作用是当所述活动定位键落入相应的键槽中可迅速正确定位,确保本实用新型 在各种使用状态时的稳定性。
为使活动定位键向转轴的反方向移动,使活动定位键的头部脱离出键槽,解除第 一、第二立柱之间的定位连接,可以采用各种结构来实现,但为使装置结构更加简 单,操作更加灵便,所述第二立柱转页的上部相对应于所述活动定位键的位置上优选 地设置一杠杆,该杠杆的端部触及所述活动定位键,该杠杆的另一端与一操作连杆相 连接。通过该操作连杆以及杠杆可使活动定位键头部脱离出相应的键槽,实现对活动 定位键的二个工作状态的操控,十分方便、可靠。
所述第一键槽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转页与所述第二立柱转页构成"r"字形展开角为102 120度正好与所述活动定位键相配合位置,以使本实用新型的可兼作脚 手架的梯子可完全展开并构成脚手架、或平台式工作梯使用状态,并且非常稳定;所 述第二键槽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转页与所述第二立柱转页展开角为180度正好与所
述活动定位键相配合位置,以确保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完全展开并构成 直立式登高梯使用状态时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立柱转页与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转页与所述第二立柱可以设置
为螺钉连接,也可以设置为铆钉连接;螺钉连接装配方便。
所述梯子下部分的底部可以设置有梯脚,该梯脚用于加强本实用新型作为直立式 登高梯的使用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采用一体结 构,可根据需要变换成直立式登高梯、脚手架、或平台式工作梯使用, 一梯多用,并 且,梯子通过带转动定位结构的转动装置即实现各使用状态的转换、定位,各使用状 态之间的转换无需拆卸、或重新组装,转换操作简便、快速、省力,不附带其它零部 件,使用、收藏、携带运输都很方便、实用。


图l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换至脚手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换至平台式工作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换至直立式登高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换至完全收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装置在脚手架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相邻立柱 之间呈"r "字形展开,省略了操作连杆); 图6为图5的剖视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装置在直立式登高梯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相 邻立柱之间呈180度展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装置在梯子收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相邻立柱之
间角度为o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该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包括两根立柱1和立柱1之间的横档2;
所述的两根立柱l在靠近顶端的同一水平部位各设置有一连接组件,所述的两根立 柱l在靠近底端的同一水平部位也各设置有一连接组件,而将梯子分隔成上、中间、下间部分B为固定式的,而上部分A和下部分C为可伸縮 式的,可各自独立伸縮,并且,所述梯子下部分C的底部设置有梯脚9;
该连接组件为一设置有转动定位结构的转动装置3,而使梯子的上下相邻部分中的 立柱l之间可相对转动、定位,从而可将该梯子变换成脚手架、或平台式工作梯、或直 立式登高梯,也可以完全收折起来;
当梯子转换至脚手架状态时,梯子的上部分A、中间部分B、下部分c呈"r"字 形展开,并且相互牢固定位,转动装置3处于锁定状态,此时,上部分A与中间部分B 两者的立柱1之间的角度为110度,下部分C与中间部分B两者的立柱1之间的角度也是 U0度,参见图l;
当梯子作为平台式工作梯使用时,是在脚手架的基础上,再在所述中间部分B的 横档2表面之上搁置一面板D,该面板D长度与中间部分B的长度相适应,参见图2;
当梯子转换至直立式登高梯状态时,梯子的上部分A、中间部分B、下部分C呈 "一"字形展开,也即上、中间、下三部分中的立柱1之间的角度为180度,并且相互 牢固定位,转动装置3处于锁定状态,参见图3;
当梯子需要收藏起来时,可以解除梯子中转动装置3的锁定,梯子的上部分A、中 间部分B、下部分C之间可相对转动,将上部分A与下部分C向中间部分B同一侧折转, 梯子就可完全收折起来,此时,上部分A与中间部分B两者的立柱1之间的角度为0度, 下部分C与中间部分B两者的立柱1之间的角度也是0度,参见图4。
如图4 图8所示,所述转动装置3包括带同一转轴33的第一立柱转页31与第二立柱 转页32,该第一立柱转页31与第二立柱转页31分别与相应立柱1的末端相连,该第一立 柱转页31与第二立柱转页31上垂直于所述转轴33的内侧面相互贴接,使得与第一立柱 转页31与第二立柱转页32相连的相应的立柱1可以转轴33为中心,相对转动;
所述转动定位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一立柱转页31头部的同一圆周上设置有二个几何 形状与尺寸一致的、相间隔一个角度的第一键槽81与第二键槽82,和所述第二立柱转 页31的上部相对应于该第一键槽81的位置上设置的头部具有向所述转轴33移动趋势的 活动定位键6;
其中,第一键槽81设置在第一立柱转页31与第二立柱转页32构成"r"字形展开 角为110度正好与活动定位键6相配合位置,第二键槽82设置在第一立柱转页31与第二 立柱转页32展开角为180度正好与活动定位键6相配合位置,该第一键槽81、第二键槽 82与该活动定位键6相配合;使第一立柱转页31与第二立柱转页32在相对转动时,当相 应的键槽转动到与活动定位键6对应的位置时,活动定位键6的头部可插入到相应的键 槽内而使转动装置3处于锁定状态,实现第一立柱转页31与第二立柱转页32呈一定角度 的定位,也即当活动定位键6的头部插入到第一键槽81时,相邻的两个与对应立柱转
7页相连的立柱1之间呈110度的定位状态,梯子作脚手架、或平台式工作梯使用;当活 动定位键6的头部插入到第二键槽82时,相邻的两个与对应立柱转页相连的立柱l之间 呈180度的定位状态,梯子作直立式登高梯使用;
所述活动定位键6限位在一弹簧支座71之中,并且,该活动定位键6的中部外围设 置有一凸缘61,在该凸缘61与弹簧支座71底部之间设置有一弹簧7;
所述第二立柱转页32的上部相对应于所述活动定位键6的位置上设置一杠杆5,该 杠杆5的端部触及活动定位键6的头部(参见图6、图7、图8中的虚线部分所示),该杠杆5 的另一端与一操作连杆51相连接,通过该操作连杆51以及杠杆5可操控活动定位键6的 二个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对转动装置3解除锁定与否的控制。
权利要求1、一种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包括两根立柱(1)和立柱(1)之间的横档(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立柱(1)在靠近顶端的同一水平部位各设置有一连接组件,所述的两根立柱(1)在靠近底端的同一水平部位也各设置有一连接组件,而将梯子分隔成上、中间、下三部分(A、B、C),该连接组件为一设置有转动定位结构的转动装置(3),而使梯子的上下相邻部分中的立柱(1)之间可相对转动、定位。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子的中间部 分(B)为固定式的,而上部分(A)和下部分(C)为可伸縮式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B)的 横档(2)表面之上搁置有一面板(D),该面板(D)长度与中间部分(B)的长度相适应。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 置(3)包括带同一转轴(33)的第一立柱转页(31)与第二立柱转页(32),该第一立柱转页( 31)与第二立柱转页(32)分别与相应立柱(1)的末端相连,该第一立柱转页(31)与第二立 柱转页(32)上垂直于所述转轴(33)的内侧面相互贴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定位结构 包括在所述第一立柱转页(31)头部的同一圆周上设置有二个几何形状与尺寸一致的、相 间隔一个角度的第一键槽(81)与第二键槽(82),和所述第二立柱转页(32)的上部相对应 于该第一键槽(81)的位置上设置的头部具有向所述转轴(33)移动趋势的活动定位键(6), 其中,该第一键槽(81)、第二键槽(82)与该活动定位键(6)相配合。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定位键(6) 限位在一弹簧支座(71)之中,并且,该活动定位键(6)的中部外围设置有一凸缘(61),在 该凸缘(61)与弹簧支座(71)底部之间设置有一弹簧(7)。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转页 (32)的上部相对应于所述活动定位键(6)的位置上设置一杠杆(5),该杠杆(5)的端部触及 所述活动定位键(6),该杠杆(5)的另一端与一操作连杆(51)相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键槽(81) 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转页(31)与所述第二立柱转页(32)构成"r "字形展开角为102 120度正好与所述活动定位键(6)相配合位置。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键槽(82) 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转页(31)与所述第二立柱转页(32)展开角为180度正好与所述活动 定位键(6)相配合位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子下 部分(C)的底部设置有梯脚(9)。
专利摘要一种可兼作脚手架的梯子,包括两根立柱(1)和横档(2),两根立柱(1)在靠近顶端的同一水平部位各设置有一连接组件,两根立柱(1)在靠近底端的同一水平部位也各设置有一连接组件,而将梯子分隔成上、中间、下三部分(A、B、C),该连接组件为一设置有转动定位结构的转动装置(3),而使梯子的上下相邻部分中的立柱(1)之间可相对转动、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结构,可根据需要变换成直立式登高梯、脚手架、或平台式工作梯使用,一梯多用,并且,梯子通过转动装置即实现各使用状态的转换、定位,各使用状态之间的转换无需拆卸、或重新组装,转换操作简便、快速、省力,不附带其它零部件,使用、收藏、携带运输都很方便、实用。
文档编号E06C1/39GK201297027SQ20082016707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9日
发明者王万兴 申请人:王万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