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子支撑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353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梯子支撑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梯子,更具体说,涉及用于梯子的支撑脚。
背景技术
各种活动梯通常是本领域公知的。美国专利号4502564的发明人库曼林(Kummerlin)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活动梯。在许多情况下,活动梯提供一种稳定的装置,以供爬升和接近之前无法接近的区域。然而,由于活动梯的结构,某些制造工艺,苛刻的使用或者寿命等原因,大量的活动梯实际是不稳定的。
为满足增加稳定性的需要,已经开发了各种类型的支撑结构,以满足这一领域的需求。下述专利公开了一些梯子支撑结构普洛特勒尔(Plotner)等人的美国专利第6142255、5791439、5636706号和巴勒(Bailey)的美国专利第4949811号。
具体说,普洛特尔等人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U形断面形状的梯子支脚,这些专利指出,第一支脚侧板,第二支脚侧板和支脚腹板分别与第一扶手侧板,第二扶手侧板和扶手腹板相邻,以在它们之间传递力。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给出的梯子,它包括第一梯扶手,它具有第一扶手前侧板,第一扶手后侧板,和在第一扶手前侧板和第一扶手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一扶手腹板;该梯子还包括第二梯扶手,它具有第二扶手前侧板,第二扶手后侧板,和在第二扶手前侧板和第二扶手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二扶手腹板;此外,该梯子还包括第一台阶,它固定在第一梯扶手,第二梯扶手和一支撑脚上。
该支撑脚包括第一支撑脚部分,它具有第一支脚前侧板,第一支脚后侧板和在第一支脚前侧板和在第一支脚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一支脚腹板,第一扶手前侧板固定在第一支脚前侧板上,第一扶手后侧板固定在第一支脚后侧板上,第一扶手腹板和第一支脚腹板彼此相对。
该支撑脚还包括第二支撑脚部分,它具有第二支脚前侧板,第二支脚后侧板和在第二支脚前侧板和在第二支脚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二支脚腹板,第二扶手前侧板固定在第二支脚前侧板上,第二扶手后侧板固定在第二支脚后侧板上,第二扶手腹板和第二支脚腹板彼此相对。
该支撑脚可分离地固定在该梯子上,或者,该支撑脚,优选地与该活动梯的第一台阶或者该梯子的第一横支撑一体模制成形,并且该组合固定在该活动梯的各扶手上。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活动梯透视图;图2为该活动梯的前梯部分透视图;图3为该活动梯的后梯部分透视图;图4为一种前支撑脚正视图;图5为该前支撑脚的左侧透视图;图6为该前支撑脚的右侧透视图;图7为该支撑脚的一种替代构形正视图;图8为固定在该前梯部分的支撑脚透视图;图9为沿图8中9-9剖面线剖开的固定在该前梯部分的支撑脚剖视图;图10为该支撑脚的一前支脚部分和一后支脚部分的外侧视图;图11为该前支脚部分和后支脚部分的内侧视图;图12为该前支脚部分的近视图;图13为该后支脚部分的近视图;图14为一圆柱形后支柱的近视透视图;图15为绘出一前支柱和后支柱的接合部分的支撑脚透视图;图16为一前脚盖透视图;图17为一后脚盖透视图;图18为一后支撑脚正视图;图19为另一种支撑脚透视图;以及图20为图19所示支撑脚下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梯子10,如图1所示,总体地包括枢转连接在一后梯部分14的一前梯部分12,该前梯部分12和后梯部分14,最好分别具有固定在其上的支撑脚22,23。
支撑脚22,23防止活动梯从一侧向另一侧摆动。支撑脚22,23还提高活动梯的整体强度。此外,由于支撑脚22,23的优选结构材料为塑料,所以支撑脚22,23仅增加活动梯10非常微小的重量。然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脚22,23由金属构成,其中对活动梯增加的一些重量,与该金属支撑脚22,23所提供的附加强度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前梯部分12包括一个相对于一个第二扶手18安装地第一扶手16。参见图2,第一扶手16包括一个第一扶手前侧板24,一个第一扶手后侧板26,和一个第一扶手腹板28,该第一扶手腹板28在第一扶手前侧板24和第一扶手后侧板26之间延伸,以优选地赋予第一扶手16一种U型断面形状。
类似地,第二扶手18包括一个第二扶手前侧板30,一个第二扶手后侧板32,和一个第二扶手腹板34,该第二扶手腹板34在第二扶手前侧板30和第二扶手后侧板32之间延伸,以优选地赋予第二扶手18一种U型断面形状。
前梯部分12还包括多个台阶20,它们在第一扶手16和第二扶手18之间延伸,并且优选地与第一扶手16和第二扶手18基本垂直。
后梯部分14包括一个相对于一个第四扶手19安装的第三扶手17。参见图3,第三扶手17包括一个第三扶手前侧板25,一个第三扶手后侧板27,和一个第三扶手腹板29,该第三扶手腹板29在第三扶手前侧板25和第三扶手后侧板27之间延伸,以优选地赋予第三扶手17一种U型断面形状。
类似地,第四扶手19包括一个第四扶手前侧板31,一个第四扶手后侧板33,和一个第四扶手腹板35,该第四扶手腹板35在第四扶手前侧板31和第四扶手后侧板33之间延伸,以优选地赋予第四扶手19一种U型断面形状。
后梯部分14还包括多个横支撑21,它们在第三扶手17和第四扶手19之间延伸,并且优选地与第三扶手17和第四扶手19基本垂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后梯部分14可包括多个台阶,以替代多个横支撑21,这样使用者便可沿后梯部分14爬上,类似前梯部分12那样。
前支撑脚22设置在前梯部分12上,如图4所示,该前支撑脚22总体地包括一个第一支脚部分36,一个第二支脚部分38,一个中心支脚部分40,一个第一支撑42和一个第二支撑44。
参见图5,第一支脚部分36总体地包括一个第一支脚前侧板46,一个第一支脚后侧板48,在第一支脚前侧板46和第一支脚后侧板48之间延伸的第一支脚腹板50,以及第一支脚底座52。
参见图6,第二支脚部分38总体地包括一个第二支脚前侧板54,一个第二支脚后侧板56,在第二支脚前侧板54和第二支脚后侧板56之间延伸的第二支脚腹板58,以及第二支脚底座60。
中心支脚部分40最好一体地固定在第一支脚部分36和第二支脚部分38之间,并且总体地包括一个中心支脚前侧板62,一个中心支脚后侧板64,和从中心支脚前侧板62延伸至中心支脚后侧板64的中心支脚腹板66。
参见图4,第一支撑42最好一体固定在第一支脚部分36和中心支脚部分40上。第一支撑42优选地具有弧形外廓形状。第二支撑44最好一体固定在第二支脚部分38和中心支脚部分40上。第二支撑44优选地具有弧形外廓形状。
在图7所示的替代实施例中,中心支脚部分40是与第一支脚部分36和第二支脚部分38分离的。这种结构使中心支脚部分40的长度,可以随前梯部分12的宽度而变化。
参见图8,前支撑脚22固定连接在第一扶手16和第二扶手18上。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前支撑脚22固定在前梯部分12的第一台阶20的下方。第一扶手前侧板24固定连接在第一支脚前侧板46上,而第一扶手后侧板26固定连接在第一支脚后侧板48上。第二扶手前侧板30固定连接在第二支脚前侧板54上,而第二扶手后侧板32固定连接在第二支脚后侧板56上。
参见图9,当前支撑脚22固定在前梯部分12时,第一扶手腹板28最好与第一支脚腹板50基本相对。第二扶手腹板34最好与第二支脚腹板58基本相对。这种构形为第一支脚22,更广义地说,为整个梯子10,提供优良的刚度以及附加的支撑和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前支撑脚22包括一前支脚部分80和一后支脚部分82。采用两件构形,有助于用注射模制工艺制造前支撑脚22。
参见图11,前支脚部分80最好包括多个从其后侧延伸的基本呈圆柱形的前柱体96。这些前柱体95最好以间隔开的构形取向,以提高前支撑脚22的强度。
如图12所示,前柱体96最好包括一前柱体外径98,一前支脚孔100,一凸肩102,一前柱体端面104,和一邻近该前柱体端面104的半径减小的部分106。各前支脚孔100最好穿过各圆柱形前柱体96延伸。
参见图11,后支脚部分82最好包括多个从其后侧延伸的基本呈圆柱形的后柱体122。如图13所示,后柱体122包括一后柱体外径124,一后支脚孔126,和一后柱体端部128。各后支脚孔126最好穿过各圆柱形后柱体122延伸,并且具有与上述半径减小的部分106基本相同的半径。
当前支脚部分80和后支脚部分82固定于第一扶手16和第二扶手18上时,前柱体96与后柱体122基本对正。如图5和6所示,半径减小的部分106可滑动地插入后支脚孔126,直至凸肩102基本邻靠后柱体端部128。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采用铆钉将前支脚部分80固定在后支脚部分82上。然而,可以预料,任何紧固件都可以用来将前支脚部分80固定在后支脚部分82上,例如螺栓,螺丝,钉子,拴钉,榫钉,或者其它紧固件。
参见图11,前支脚部分80最好包括多个从其背侧延伸的前增强件108。该前增强件108提高前支撑脚22的刚度。后支脚部分82最好包括多个基本相同于前增强件108那样的后增强件130。
参见图16,前支撑脚22最好包括多个脚垫132,它们可以固定连接在第一支脚底座52和第二支脚底座60上。脚垫132总体地包括具有底面138的脚垫底板134,和从脚垫底板134延伸的脚垫支柱136。
脚垫支柱136最好包括至少一个孔140,用以在脚垫可滑动地与第一支脚部分36或者第二支脚部分38接合时,将脚垫132固定在第一支脚部分36或者第二支脚部分38上。底面138最好加工形成纹理,而脚垫最好用具有高摩擦系数的材料构成。
参见图1,3和17,后梯部分14最好包括类似前支撑脚22成形的后支撑脚23。由于前支撑脚22和后支撑脚23的结构相似,后支撑脚23的结构细节被省略。后支撑脚23固定连接在第三扶手17和第四扶手19上。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后支撑脚23固定在后梯部分14的第一横支撑21下方。第三扶手前侧板25固定连接在第一支脚前侧板47上,第三扶手后侧板27固定连接在第一支脚后侧板49上。第四扶手前侧板31连接在第二支脚前侧板55上,而第四扶手后侧板33连接在第二支脚后侧板57上。后支撑脚的中心支脚部分41固定连接在横支撑21的下侧。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后支撑脚23与第一横支撑21模制成一体,形成一横支撑组件。参见图1,3和17,后支撑脚23的中心支脚部分41一体连接在后梯部分14的横支撑21的下侧。
类似将包括第一台阶20和前支撑脚22的台阶组件连接在前梯部分12,包括横支撑21和后支撑脚23的横支撑组件固定连接在后梯部分14上。该横支撑组件固定连接在第三扶手17和第四扶手19上。第一支脚前侧板47固定连接在第三扶手前侧板25上,而第一支脚后侧板49连接在第三扶手后侧板27上。第二支脚前侧板55固定连接在第四扶手前侧板31上,而第二支脚后侧板57连接在第四扶手后侧板33上。脚垫142的替代实施例可以参见图18。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支撑脚与前梯部分12的一个台阶成形为一体,以形成一台阶组件150,这表示在图19和20之中。该台阶组件150包括一个第一支脚部分152,一个第二支脚部分154,一个台阶156,和一中心支脚部分158。一体成形这些构件,不仅提高了活动梯的刚性,并且减少了该活动梯的有关制造步骤。
类似图4所示的实施例,第一支脚部分152和第二支脚部分154分别包括一支脚前侧板160,一支脚后侧板162,一在第一支脚前侧板160和第一支脚后侧板162之间延伸的支脚腹板164,以及一第一支脚底座52。
台阶156一体固定在支脚前侧板160上。台阶156最好具有基本为正方形构形,其上表面170具有足够大的宽度,以方便使用者站立在台阶156上。该上表面170还可以具有纹理,以提高台阶的附着性能。
中心支脚部分158一体固定在支脚后侧板162上。台阶156和中心支脚部分158以间隔开的关系安装,以有利于将一梯子滑动地安装在前梯部分12上。
可以预料,本申请以及结合在说明书中作为参考的上述各申请所描述的特征,可以混合和匹配,以适应特定的场合。各种其它的变型和变换,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梯子,它包括第一梯扶手,它具有第一扶手前侧板,第一扶手后侧板,和在第一扶手前侧板和第一扶手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一扶手腹板;第二梯扶手,它具有第二扶手前侧板,第二扶手后侧板,和在第二扶手前侧板和第二扶手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二扶手腹板;第一台阶,它固定在第一梯扶手和第二梯扶手上;和支撑脚,它包括第一支脚部分,它具有第一支脚前侧板,第一支脚后侧板和在第一支脚前侧板和在第一支脚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一支脚腹板,其中第一扶手前侧板固定在第一支脚前侧板上,其中第一扶手后侧板固定在第一支脚后侧板上,且其中第一扶手腹板和第一支脚腹板彼此相对;第二支脚部分,它具有第二支脚前侧板,第二支脚后侧板和在第二支脚前侧板和在第二支脚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二支脚腹板,其中第二扶手前侧板固定在第二支脚前侧板上,其中第二扶手后侧板固定在第二支脚后侧板上,且其中第二扶手腹板和第二支脚腹板彼此相对。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中心支脚部分,它从第一支脚部分延伸至第二支脚部分。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一支撑,它从第一支脚部分延伸至中心支脚部分,和第二支撑,它从第二支脚部分延伸至中心支脚部分。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脚包括前支脚部分和后支脚部分,它们配合在一起。
5.权利要求4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前支脚部分和后支脚部分紧固在一起。
6.权利要求4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前支脚部分包括多个前支柱,其中后支脚部分包括多个后支柱,且其中当前支脚部分固定在后支脚部分,前支柱与后支柱配合。
7.权利要求4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前支脚部分包括前增强件,其中后支脚部分包括后增强件,且其中当前支脚部分固定在后支脚部分,前后增强件相互配合。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脚一体固定在第一台阶上。
9.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脚固定连接在第一台阶上。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三梯扶手,它具有第三扶手前侧板,第三扶手后侧板,和在第三扶手前侧板和第三扶手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三扶手腹板;第四梯扶手,它具有第四扶手前侧板,第四扶手后侧板,和在第四扶手前侧板和第四扶手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四扶手腹板;第一横支撑,它固定在第三梯扶手和第四梯扶手上;和支撑脚,它包括第一支脚部分,它具有第一支脚前侧板,第一支脚后侧板和在第一支脚前侧板和在第一支脚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一支脚腹板,其中第三扶手前侧板固定在第一支脚前侧板上,且其中第三扶手后侧板固定在第一支脚后侧板上,且其中第三扶手腹板和第一支脚腹板彼此相对。第二支脚部分,它具有第二支脚前侧板,第二支脚后侧板和在第二支脚前侧板和在第二支脚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二支脚腹板,其中第四扶手前侧板固定在第二支脚前侧板上,其中第四扶手后侧板固定在第二支脚后侧板上,且其中第四扶手腹板和第二支脚腹板彼此相对。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脚一体固定在横支撑上。
12.权利要求10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脚固定连接在横支撑上。
13.一种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梯扶手,它具有第一扶手前侧板,第一扶手后侧板,和在第一扶手前侧板和第一扶手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一扶手腹板;第二梯扶手,它具有第二扶手前侧板,第二扶手后侧板,和在第二扶手前侧板和第二扶手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二扶手腹板;第一台阶,它固定在第一梯扶手和第二梯扶手上;和支撑脚,它包括前支脚部分,它包括第一前支脚部分,它具有第一前支脚侧板,其中第一扶手前侧板固定在第一前支脚侧板上;和第二前支脚部分,它具有第二前支脚侧板,其中第二扶手前侧板固定在第二前支脚侧板上;后支脚部分,它固定在前支脚部分,该后支脚部分包括第一后支脚部分,它具有第一后支脚侧板,其中第一扶手后侧板固定在第一后支脚侧板上;和第二后支脚部分,它具有第二后支脚侧板,其中第二扶手后侧板固定在第二后支脚侧板上。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中心支脚部分,它从第一前支脚部分和第一后支脚部分延伸至第二前支脚部分和第二后支脚部分。
15.权利要求14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一支撑,它从第一前支脚部分和第一后支脚部分延伸至中心前支脚部分和中心后支脚部分,和第二支撑,它从第二前支脚部分和第二后支脚部分延伸至中心前支脚部分和中心后支脚部分。
16.权利要求13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脚包括前支脚部分和后支脚部分,它们配合在一起。
17.权利要求16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前支脚部分和后支脚部分紧固在一起。
18.权利要求16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前支脚部分包括多个前支柱,后支脚部分包括多个后支柱,且其中当前支脚部分固定在后支脚部分,前支柱与后支柱配合。
19.权利要求16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前支脚部分包括前增强件,其中后支脚部分包括后增强件,且其中当前支脚部分固定在后支脚部分,前后增强件相互配合。
20.一种活动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活动梯,它具有第一梯扶手,第二梯扶手,和第一台阶,其中第一梯扶手具有第一扶手前侧板,第一扶手后侧板,和在第一扶手前侧板和第一扶手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一扶手腹板,其中第二梯扶手具有第二扶手前侧板,第二扶手后侧板,和在第二扶手前侧板和第二扶手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二扶手腹板,且其中第一台阶固定在第一梯扶手和第二梯扶手上;和将支撑脚固定在第一梯扶手,第二梯扶手,和第一台阶上,其中该支撑脚具有第一支脚部分,第二支脚部分和中心支脚部分,其中第一支脚部分具有第一支脚前侧板,第一支脚后侧板和在第一支脚前侧板和在第一支脚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一支脚腹板,其中第一扶手前侧板固定在第一支脚前侧板上,其中第一扶手后侧板固定在第一支脚后侧板上,且其中第一扶手腹板和第一支脚腹板彼此相对;其中第二支脚部分具有第二支脚前侧板,第二支脚后侧板和在第二支脚前侧板和在第二支脚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二支脚腹板,其中第二扶手前侧板固定在第二支脚前侧板上,其中第二扶手后侧板固定在第二支脚后侧板上,其中第二扶手腹板和第二支脚腹板彼此相对;其中中心支脚部分从第一支脚部分延伸至第二支脚部分;且其中中心支脚部分固定在第一台阶的下侧表面。
21.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提供第一支撑,它从第一支脚部分延伸至中心支脚部分,和第二支撑,它从第二支脚部分延伸至中心支脚部分。
22.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提供前支脚部分和后支脚部分,它们配合在一起。
23.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支脚部分包括多个前支柱,其中后支脚部分包括多个后支柱,且其中当前支脚部分固定在后支脚部分,前支柱与后支柱相互配合。
24.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支脚部分包括前增强件,其中后支脚部分包括后增强件,且其中当前支脚部分固定在后支脚部分,前后增强件相互配合。
25.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支脚部分和后支脚部分紧固在一起。
26.一种梯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梯扶手,它具有第一扶手前侧板,第一扶手后侧板,和在第一扶手前侧板和第一扶手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一扶手腹板;第二梯扶手,它具有第二扶手前侧板,第二扶手后侧板,和在第二扶手前侧板和第二扶手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二扶手腹板;和台阶组件,它固定在第一梯扶手和第二梯扶手上,该台阶组件包括第一支脚部分,它具有第一支脚前侧板,第一支脚后侧板和在第一支脚前侧板和在第一支脚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一支脚腹板,其中第一支脚部分固定在第一梯扶手上;第二支脚部分,它具有第二支脚前侧板,第二支脚后侧板和在第二支脚前侧板和在第二支脚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二支脚腹板,其中第二支脚部分固定在第二梯扶手上;和中心支脚部分,它在第一支脚部分和第二支脚部分之间延伸,其中中心支脚部分的上表面构成台阶。
27.权利要求26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一支撑,它从第一支脚部分延伸至中心支脚部分,和第二支撑,它从第二支脚部分延伸至中心支脚部分。
28.权利要求26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第一支脚前侧板,第二支脚前侧板和中心支脚前侧板,分别与第一支脚后侧板,第二支脚后侧板和中心支脚后侧板配合。
29.权利要求26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第一支脚前侧板,第二支脚前侧板和中心支脚前侧板,分别与第一支脚后侧板,第二支脚后侧板和中心支脚后侧板紧固在一起。
30.权利要求26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第一支脚前侧板,第二支脚前侧板和中心支脚前侧板具有多个前支柱,其中第一支脚后侧板,第二支脚后侧板和中心支脚后侧板具有多个后支柱,且其中当第一支脚前侧板,第二支脚前侧板和中心支脚前侧板分别与第一支脚后侧板,第二支脚后侧板和中心支脚后侧板配合时,上述前支柱与后支柱配合。
31.权利要求26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第一支脚前侧板,第二支脚前侧板和中心支脚前侧板构成前支脚部分,且其中第一支脚后侧板,第二支脚后侧板和中心支脚后侧板构成后支脚部分,该前支脚部分包括前增强件,而该后支脚部分包括后增强件。
32.权利要求31所述的梯子,其特征在于,当前支脚部分固定在后支脚部分时,前后增强件相互配合。
全文摘要
一种梯子,其包括第一梯扶手,它具有第一扶手前侧板,第一扶手后侧板,和在第一扶手前侧板和第一扶手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一扶手腹板;第二梯扶手,它具有第二扶手前侧板,第二扶手后侧板,和在第二扶手前侧板和第二扶手后侧板之间延伸的第二扶手腹板;第一台阶,它固定在第一梯扶手和第二梯扶手上。
文档编号E06C7/10GK1601043SQ200410068740
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5日
发明者D·D·辛普森 申请人:特莱坎姆工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