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53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链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拉链密码锁。
技术背景大部分人都有手提包或背包被偷的经历,而为了防止背包被偷,许多人还 将背包反背在胸前,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其中,手提包或背包之所以很容易被 偷,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拉链很容易就能被拉开。现有的防止拉链被轻易拉开的装置是使用挂锁或密码锁,该挂锁或密码锁 将双向拉链中的两个拉链滑块锁在一起,使两个拉链滑块只能一起移动而不会 分开,从而避免拉链被轻易拉开。当外出时,可能需要多次拉开拉链从箱包中 取出物品或放入物品,即需要多次开锁和闭锁的过程,而挂锁或密码锁都是手 提包或背包附加的配件,在多次开锁和闭锁的过程中,该挂锁或密码锁容易被 遗失,也就是说,使用者必须将挂锁或密码锁保管好,否则该箱包就失去了防 盗的功能,且在使用挂锁时,还必须将其配套的钥匙保管好,如此均造成使用 挂锁或密码锁来防盗的不方便。另外,也有将密码锁直接设置在箱包上的,使用时,必须将双向拉链中的 两个拉链头拉到该密码锁对应的位置上进行锁固,但是此种装置使得必须将拉 链头拉到箱包上的某一特定位置上才能进行锁固,同样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拉链密码锁,以克服上述缺陷。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链密码锁,其是直接安装在拉链上,即 使进行多次开锁和闭锁的过程,也不会造成密码锁的遗失,使用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拉链密码锁,其运用于双向拉链上时可在拉链的任何位置上进行锁固,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拉链密码锁,其 包括 一个密码组件,其包括一个壳体,该壳体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能转动的数 字轮,每个数字轮的第一端具有多个数字,并外露于该壳体,第二端则设有锁 扣部件,该壳体结合在该拉链的拉链头上; 一个锁芯组件,其包括一个锁芯和一个结合件,该锁芯结合在结合件上;该锁扣部件通过该数字轮的转动而与该锁芯锁固或脱离设置。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锁扣部件包括一个锁扣件,该锁扣件的一端具 有连接孔,该数字轮的第二端设入连接孔而与该锁扣件结合在一起,该锁扣件 的另一端具有锁头,该锁头与锁芯呈锁固或脱离设置。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锁头呈一圆柱体,在该圆柱体的一端设有一凸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锁扣部件还包括一个锁轮元件,每个数字轮通 过锁轮元件与锁扣件结合在一起。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锁扣件与锁轮元件相互结合的端面中,其中一个 端面设有多个凹坑,另一个端面则设有多个凸头,每个凸头分别对应设置在每 个凹坑内。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壳体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一个锁壳和一个锁隔片,该锁壳和锁隔片之间具有容置空间,该锁轮元件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锁扣件 与锁轮元件相结合的一端位于该容置空间内,其锁头则伸出锁隔片而外露;该 数字轮的第一端位于该锁壳外,第二端设入锁壳而通过锁轮元件与锁扣件相结 合。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锁壳上具有密码标记,密码标记的位置与上述锁 扣件的凸部相对应。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锁轮元件的一侧固定设有一个弹片,该锁轮元件 的周侧在轴向上设有多个凹槽,凹槽的数量及位置与上述数字轮第一端上的数 字相对应,该弹片靠近锁轮元件的一端设有卡部,该卡部对应设在该凹槽中。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数字轮,各数字轮所连接 的锁轮元件之间固定设有一个弹片,每个锁轮元件的周侧在轴向上设有多个凹 槽,凹槽的数量及位置与上述数字轮第一端上的数字相对应,该弹片上靠近锁 轮元件的两端均设有卡部,该卡部分别对应设在该凹槽中。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锁芯上设有一个贯通的、与上述锁头对应的锁孔, 该锁头伸入锁孔,并在锁芯内侧通过上述数字轮的转动而转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锁孔为圆形,且在圆形的一侧开设有一个凹部, 其圆形的形状及位置与上述锁头的圆柱体相对应,凹部的形状及位置与上述锁 头的凸部相对应。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锁芯组件还包括一个密码更改元件,该密码更改 元件位于该锁芯和结合件之间。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密码更改元件为一个滑动扣,该滑动扣能上下滑 动地设置在该结合件上,该滑动扣对应锁头的位置设有一个卡设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结合件上设有一个方形孔,滑动扣与结合件连接 的一面设有一个方凸块,方凸块与方形孔在宽度上的尺寸相匹配,方形孔在长 度上的尺寸大于方凸块,该方凸块能在方形孔中上下滑动设置。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拉链为双向拉链,该结合件为该双向拉链的第二 拉链头的拉链把手。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锁芯组件固定在具有拉链的箱包上,并位于拉链 闭合状态下的靠近拉链头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是1、 该拉链密码锁可安装于双向拉链或单向拉链上,而不是作为箱包或手提 包的配件,不管进行多次开锁和闭锁的过程,该密码锁均不会遗失,使用非常 方便;2、 当该拉链密码锁安装于双向拉链上时,其密码组件和锁芯组件可在拉链 的任何位置上进行锁固,使用方便;当其安装于单向拉链上时,由于其密码组件安装于拉链头上,锁芯组件安装于箱包上的拉链闭合状态下靠近拉链头的一侧,只要是将拉链拉上即可使用该拉链密码锁,使用同样方便;3、 该拉链密码锁包括有密码更改元件,通过该密码更改元件,使用者可任 意且方便地变更其密码,从而提高了使用安全性;4、 该拉链密码锁可根据需要而设置一个、二个、三个或更多个数字轮,以 确保拉链不会被拉开,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密码组件与锁芯组件未处于锁固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锁轮元件与弹片配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密码组件与锁芯组件未处于锁固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锁扣件从未锁固位置转动到锁固位置的动作 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状态的端面示意图,此时实线绘制的滑动扣处于 密码更改状态;虚线绘制的滑动扣处于自由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 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实施方式l如图l一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拉链密码锁,其包括一个密码 组件1和一个锁芯组件2。密码组件1包括一个壳体11,壳体11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能转动的数字轮12,在此处是设置有两个数字轮12,每个数字轮12的第 一端的端面具有多个数字,此处是具有"0—9"十个数字,并外露于壳体ll, 第二端则设有锁扣部件,壳体11结合在拉链的拉链头上。锁芯组件2包括一个 锁芯21和一个结合件22,锁芯21固定结合在结合件22上。锁扣部件通过数 字轮12的转动而与锁芯21锁固或脱离设置,也就是说,在未锁固状态,锁扣 部件可自由地伸入或脱离锁芯21,密码组件1和锁芯组件2没有锁固在一起; 而当锁扣部件伸入锁芯21并进行转动后,锁扣部件无法从锁芯21中脱离,使 密码组件1与锁芯组件2锁固在一起。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锁扣部件包括一个锁扣件13,锁扣件13的一端具 有连接孔131,数字轮12的第二端设入连接孔131而与锁扣件13结合在一起, 当转动数字轮12时可带动锁扣件13 —起转动;锁扣件13的另一端具有锁头 132,锁头132与锁芯21呈锁固或脱离设置。其中,该锁头132呈一圆柱体, 在圆柱体的一端设有一凸部133,在使用时,锁头132伸入锁芯21内侧,当转 动时,可通过凸部133的挡止而无法从锁芯21中脱离出来,从而将锁头132 与锁芯21锁固结合,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数字轮12是通过一个锁轮元件14与锁扣件13结合 在一起。具体是,该锁轮元件14固定连接在数字轮12的第二端上,使锁轮元 件14与数字轮12同步转动;如图1和图4所示,锁轮元件14与锁扣件13相 互结合的端面中,其中一个端面设有多个凹坑,另一个端面则设有多个凸头, 每个凸头分别对应设置在每个凹坑内;在此处,则是在锁扣件13的端面上设有 多个凹坑134,在锁轮元件14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凸头141。在锁扣件13处于自 由,即没有固定的状态下,数字轮12与锁轮元件14转动的同时,由于凸头141 与凹坑134的结合,可带动锁扣件13—起转动;但是当锁扣件13处于固定的 状态下,数字轮12与锁轮元件14转动时,各个凸头141可从一个凹坑134顺 着锁轮元件14的转动而滑入相邻的其它凹坑134中,使得只有数字轮12与锁 轮元件14在转动,而锁扣件13没有转动。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1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一个锁壳HI和一个锁隔片112,锁壳111和锁隔片112之间具有容置空间,锁轮元件14位于该容置 空间内;锁扣件13与锁轮元件14相结合的一端位于该容置空间内,其锁头132 则伸出锁隔片112而外露,且较佳地,该锁扣件13与锁隔片112之间通过垫圈 15连接;该数字轮12的第一端位于锁壳111夕卜,第二端设入锁壳111而通过 锁轮元件14与锁扣件13相结合。另外,在锁壳111上还设有密码标记113, 当转动数字轮12使密码指向密码标记113时,锁头113可伸入锁芯21或脱离 锁芯21。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如图l、 4所示,两个锁轮元件14之间固定设有一 个弹片16,每个锁轮元件14的周侧在轴向上设有十个凹槽142,每个凹槽142 对应着数字轮12上的十个数字,弹片16靠近锁轮元件14的两端均设有卡部 161,卡部161可对应设在凹槽142中;当锁轮元件14转动时,由于弹片16 固定,其上的卡部161则会因为锁轮元件14的转动而从一个凹槽142设入其它 凹槽142中,且在从一个凹槽142到另一个凹槽142的过程中会发出很轻微"咔" 的声音,从而让使用者很清楚地明白数字轮12的使用状态,或者说令使用者了 解锁头132对应着数字轮12上的哪一个数字。锁芯21上设有一个贯通的、与锁头132对应的锁孔211,锁头132伸入锁 孔211后,可在锁芯21内侧通过数字轮12的转动而转动。进一步而言,该锁 孔211为圆形,该圆形的形状及位置与锁扣件13的圆柱体相匹配,且在圆形一 侧开设有一个凹部212,该凹部212的形状及位置与锁扣件13的凸部133相匹 配;当锁头132与锁孔211位于相对应的位置时,锁头132可自由地伸入或脱 离锁芯21;当锁头132伸入锁芯21而转动后,锁头132上的凸部133则会被 锁芯21挡止而无法脱离出来,从而形成一锁固状态。其中,上述密码标记113 与凸部133 (或凹部212)对应。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锁芯组件2还包括一个密码更改元件,该密码更改 元件位于该锁芯21和结合件22之间。具体是,该密码更改元件为一个滑动扣件22上,例如,在结合件22上设有一 个方形孔221,滑动扣23与结合件22连接的一面设有一个方凸块231,方凸块 231与方形孔221在宽度(左右方向)上的尺寸相匹配,方形孔221在长度(上 下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方凸块231,使得方凸块231可在方形孔221内滑动, 进而带动滑动扣23上下滑动。该滑动扣23上对应锁芯21的锁孔的凹部212的位置设有一个卡设部231, 该卡设部231可用于卡住锁头132上的凸部133,此时锁扣件13无法转动。具 体使用是,当不需要更改密码时,滑动扣23在方形孔221内处于正常状态(一 般情况下,滑动扣23均处于此状态),此时将锁头132从锁芯21的锁孔211 内伸入后,不会受滑动扣23的影响而能转动(如图7中虚线所画);当需要更 改密码时,将锁头132的凸部133与锁孔211的凹部212对应后,用手或工具 将滑动扣23滑动到密码更改状态,即向下拨动滑动扣23,使滑动扣23的卡设 部231恰好将锁头132的凸部133卡住,使锁扣件13无法转动(如图7中实线 所画),此时可转动数字轮12来改变其密码。例如,密码更改之前,锁头132上的凸部133对应着数字轮12的数字"0", 这时的密码为数字"0",也就是说,将数字轮12转动到使数字"0"指向密码 标记113的位置时,锁头13可自由地伸入或脱离锁孔211;当滑动扣23的卡 设部231卡住凸部133,使锁扣件13无法转动后,接着转动数字轮12,使其相 对于锁扣件13转动,若此时将数字轮12转动到使其上的数字"3"与密码标记 113对应,即与凸部133对应,那么这时的密码则变为数字"3",使用者可依 个人喜好将密码改变为自己容易记住的数字。在应用时,可将该拉链密码锁用于背包、手提包或箱包的双向拉链上,具 体是,将密码组件1的壳体11结合在双向拉链的其中一个拉链头上;将锁芯组 件2结合在另一个拉链头(第二拉链头)上,进一步而言,可将第二拉链头的 拉链把手直接作为锁芯组件2的结合件;在使用时,通过上述方法可将密码组 件1与锁芯组件2锁固在一起,即将双向拉链的两个拉链头相对固定,两个拉链头无法被拉开,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背包、手提包或箱包被偷的情况。而且, 可将密码组件与锁芯组件2结合在双向拉链的任何一个位置上,使用非常方便。 另外,也可将该拉链密码锁用于背包、手提包或箱包的单向拉链上,具体是,将密码组件1的壳体11结合在单向拉链的拉链头上;将锁芯组件2固定在 背包、手提包或箱包上,并位于拉链闭合状态下靠近拉链头的一侧;也就是说, 当将拉链拉到闭合状态,密码组件1恰好能锁扣到锁芯组件2上,以避免拉链 被拉开,如此同样能避免背包、手提包或箱包被偷的情况。实施方式2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拉链密码锁不包括上述锁轮元件14和弹片16。具体 是,在数字轮12的第二端设置一个可直接与锁扣件13结合的端面,在此端面 上设置多个凸点,各凸点对应设入锁扣件13的凹坑134中。在不需要进行密码 更改的状态,数字轮转动,并通过数字轮上的凸点与凹坑134的结合而带动锁 扣件13转动;在需要进行密码更改的状态,锁扣件13被滑动扣23卡住而无法 转动时,数字轮上的各凸点同样可从一个凹坑134滑入其它相邻的凹坑中,以 进行密码变更。当然,本实施方式也可具有弹片16,只是此时可在数字轮12的第二端的 周侧在轴向上设置十个凹槽,弹片16的卡部161可对应设在数字轮12的凹槽 上。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实施方式l的相同,在此 不再赘述。实施方式3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拉链密码锁不包括实施方式1中的密码更改元件、锁 轮元件和弹片。具体是,将锁扣件与数字轮直接固定在一起,或者说,将锁扣 件的锁头直接设置在数字轮的第二端上,在此时,锁头的凸部所对应的数字轮上的数字即是密码,且该密码是固定的,无法进行更改。在使用时,将数字轮的密码转到密码标记113的位置,此时锁头恰好能伸入锁芯21的锁孔211内, 转动数字轮后即可将密码组件与锁芯组件结合在一起。本实施方式中的拉链密 码锁虽然不能更改密码,但其结构简单,可减小体积,减轻重量。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实施方式1的相同,在此 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是以两个数字轮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是数字轮 的个数并不局限于此,其也可以为一个、三个或更多个,依使用需要而定;数 字轮的第一端设置的是多个数字,但也不以此为限,其上也可设置字母、文字 或其它密码符号。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 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该拉链密码锁包括一个密码组件,其包括一个壳体,该壳体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能转动的数字轮,每个数字轮的第一端具有多个数字,并外露于该壳体,第二端则设有锁扣部件,该壳体结合在该拉链的拉链头上;一个锁芯组件,其包括一个锁芯和一个结合件,该锁芯结合在结合件上;该锁扣部件通过该数字轮的转动而与该锁芯锁固或脱离设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每个锁扣部件包括一个 锁扣件,该锁扣件的一端具有连接孔,该数字轮的第二端设入连接孔而与该锁 扣件结合在一起,该锁扣件的另一端具有锁头,该锁头与锁芯呈锁固或脱离设 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该锁头呈一圆柱体,在该圆柱体的一端设有一凸部。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每个锁扣部件还包括一 个锁轮元件,每个数字轮通过锁轮元件与锁扣件结合在一起。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该锁扣件与锁轮元件相 互结合的端面中,其中一个端面设有多个凹坑,另一个端面则设有多个凸头, 每个凸头分别对应设置在每个凹坑内。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一个锁壳和一个锁隔片,该锁壳和锁隔片之间具有容置空间,该锁轮元件 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锁扣件与锁轮元件相结合的一端位于该容置空间内,其 锁头则伸出锁隔片而外露;该数字轮的第一端位于该锁壳外,第二端设入锁壳 而通过锁轮元件与锁扣件相结合。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该锁壳上具有密码标记, 密码标记的位置与上述锁扣件的凸部相对应。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该锁轮元件的一侧固定 设有一个弹片,该锁轮元件的周侧在轴向上设有多个凹槽,凹槽的数量及位置与上述数字轮第一端上的数字相对应,该弹片靠近锁轮元件的一端设有卡部, 该卡部对应设在该凹槽中。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两 个数字轮,各数字轮所连接的锁轮元件之间固定设有一个弹片,每个锁轮元件 的周侧在轴向上设有多个凹槽,凹槽的数量及位置与上述数字轮第一端上的数 字相对应,该弹片上靠近锁轮元件的两端均设有卡部,该卡部分别对应设在该 凹槽中。
10、 如权利要求1一9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该锁芯上设 有一个贯通的、与上述锁头对应的锁孔,该锁头伸入锁孔,并在锁芯内侧通过 上述数字轮的转动而转动。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该锁孔为圆形,且在 圆形的一侧开设有一个凹部,其圆形的形状及位置与上述锁头的圆柱体相对应, 凹部的形状及位置与上述锁头的凸部相对应。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该锁芯组件还包括一 个密码更改元件,该密码更改元件位于该锁芯和结合件之间。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该密码更改元件为一 个滑动扣,该滑动扣能上下滑动地设置在该结合件上,该滑动扣对应锁头的位 置设有一个卡设部。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该结合件上设有一个 方形孔,滑动扣与结合件连接的一面设有一个方凸块,方凸块与方形孔在宽度 上的尺寸相匹配,方形孔在长度上的尺寸大于方凸块,该方凸块能在方形孔中 上下滑动设置。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该拉链为双向拉链, 该结合件为该双向拉链的第二拉链头的拉链把手。
1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该锁芯组件固定在具 有拉链的箱包上,并位于拉链闭合状态下的靠近拉链头的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链密码锁,其包括一个密码组件,其包括一个壳体,该壳体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能转动的数字轮,每个数字轮的第一端具有多个数字,并外露于该壳体,第二端则设有锁扣部件,该壳体结合在该拉链的拉链头上;一个锁芯组件,其包括一个锁芯和一个结合件,该锁芯结合在结合件上;该锁扣部件通过该数字轮的转动而与该锁芯锁固或脱离设置。本实用新型是直接安装在拉链上,即使进行多次开锁和闭锁的过程,也不会造成密码锁的遗失,使用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E05B65/00GK201326305SQ20082020976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7日
发明者姚孝文, 方遵礼 申请人:方遵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