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折翼开式车厢的侧门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81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折翼开式车厢的侧门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折翼开式车厢的侧门锁定机构。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双折翼开式车厢的侧门的概念可以通过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298565C (折叠式滚动展示台伸展机构)等的阅读而释疑,因为在该CN1298565C的说明书内容及其附图中清楚地揭示了双折翼开式车厢的侧门,并且还阐述了配有这种车厢侧门的车辆的用途。关于翼开式车厢的侧门锁定机构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747355Y推荐的“侧开门锁紧机构”,该专利方法虽然能够客观地体现说明书第2页第
4-5行所称的技术效果,但是结构复杂和动作传递环节多为其缺憾,因此不论是制造还是安装均十分麻烦,尤其当经过一段时期的使用后需对锁钩与拉钩之间的锁紧力进行调整,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十分麻烦,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3页第2段。经本申请人分析,上述专利方案的缺憾是因对翼开式侧门的锁定位置选择有失合理而产生的,因为专利教导的方案是在侧翼门(专利称侧门)的长度方向的下边沿的两端各固定一拉钩,在各拉钩上构成有一锁钩扣脚,由安装在车厢底梁上的锁定装置与锁钩扣脚相配合而达到对锁钩扣脚的释放或锁定,而由于锁定装置仅仅作为执行部件或称过渡部件,自身不能运动,因此专利方案配备了用于驱使锁定装置的锁钩动作的液压装置,由液压装置的动作而使锁定装置将锁钩扣脚扣住或释放(说明书第I页最后一段至第2页第3行)。鉴于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缺憾,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进行了反复的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减少动作传递环节、有利于体现优异的锁定效果并且锁定与开启快捷和有益于简化结构的双折翼开式车厢的侧门锁定机构。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双折翼开式车厢的侧门锁定机构,所述的双折翼开式车厢包括厢体和配设在厢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用于对厢体的厢腔开启或封闭的双折翼门,双折翼门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第一门体对应于所述厢腔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并且在该第一门体的两端端面上各铰接有一举升臂的下端,而举升臂的上端与设置在厢体上部的动力连接,第二门体对应于厢腔的长度方向的下部,并且该第二门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与第一门体枢轴连接,而第二门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两端各枢轴连接有一牵引杆的下端,牵引杆的上端通过牵引杆滑块与固定于厢腔的内壁上的滑轨滑动配合,所述侧门锁定机构的数量与所述举升臂的数量相等,各侧门锁定机构包括作用缸、锁舌和锁舌滑套,作用缸以纵向状态固定在厢体朝向所述厢腔的一侧,并且该作用缸的作用缸柱朝向上,锁舌滑套固定在厢体朝向厢腔的一侧,锁舌的下端与所述作用缸柱连接,而上端与锁舌滑套的锁舌滑套腔滑动配合,所述举升臂的所述下端构成有一锁钩,当所述双折翼门处于对所述厢腔封闭状态时,所述锁舌对所述锁钩锁定,而当所述双折翼门处于对厢腔开启状态时,锁舌对锁钩释放。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锁舌的所述下端并且朝向所述作用缸柱的一侧延伸有一锁舌连接头,该锁舌连接头与作用缸柱的末端枢轴连接。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作用缸柱的所述末端构成有一作用缸柱连接头,所述锁舌连接头通过枢接轴与作用缸柱连接头铰接。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缸为油缸或气缸。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蜗轮蜗杆箱或油马达。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当由动力带动一对举升臂而使第一门体连同第二门体对厢腔封闭时,举升臂的下端的锁钩与锁舌的侧面相对应,在作用缸的动作下,由作用缸柱带动锁舌伸出锁舌滑套而对锁钩阻挡,从而使双折翼门可靠地处于锁定状态,相对于已有技术具有动作传递环节少、锁定可靠、开启与锁定快捷并且结构简单的长处。


图I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I所示的锁钩对举升臂锁定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请见图I和图2,给出了作为双折翼开式车厢体系的厢体I和双折翼门2,该厢体I毫无疑问具有厢腔11,并且厢体I固定在底盘12上(图2示),底盘12具有行走轮121,在图中未示出的主车的牵引下厢体I才得以运动。在厢体的厢腔11的对应内壁上并且位于箱腔11的腔口的位置以面对面的状态各固定有滑轨111 (图2示)。双折翼门2在厢体I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有一扇,在图中虽然仅仅示出了位于厢腔11的一侧的用于对厢腔11开启或封闭的双折翼门2,但是并不会对另一侧同样具有双折翼门2的理解产生困惑,因为可以依据举一反三之理推知。上面提及的双折翼门2实质上为组合门,即由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组合构成,第一门体21对应于厢腔11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在该第一门体21的两端端面上并且位于两端端面的上部通过销轴2112各连接(铰接)有一举升臂211的下端,而各举升臂211的上端与设置在厢体I上部的动力3连接。动力3 (图2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但是并不排斥使用蜗轮蜗杆箱、油马达或其它类似的动力。第二门体22对应于厢腔11的长度方向的下部,该第二门体2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用铰链222与第一门体21枢轴连接,第二门体2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两端各枢转连接有一牵引杆221的下端,而牵引杆221的上端连接有一牵引杆滑块2211,牵引杆滑块2211与前述的滑轨111滑动配合。
当双折翼门2开启时,前述的第二门体22在牵引杆221的牵引下可折合到第一门体21朝向内的的一侧,反之则呈图2所示的状态。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的举升臂211的所述下端构成有一锁钩2111。由于相对一扇双折翼门2而言,具有一对举升臂211,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侧门锁定机构便有一对或称两套,由于两套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因此申请人在下面择其一详细说明。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侧门锁定机构包括一作用缸4、一锁舌5和一锁舌滑套6,作用缸4以纵向状态固定在厢体I朝向厢腔11的一侧,并且位于厢腔11的腔口的位置,该作用缸4的作用缸柱41朝向上,在该作用缸柱41的末端构成有一作用缸柱连接头411,该作用缸柱连接头411呈U形或称马蹄形。锁舌滑套6优选采用焊接方式固定于厢体I朝向厢腔11的一侧,该锁舌滑套6构成有一上下贯通的锁舌滑套腔61。锁舌5的下端并且朝向作用缸柱41的一侧延伸有一锁舌连接头51,该锁舌连接头51通过枢接轴511与前述的作用缸柱连接头411铰接,锁舌5的上端与锁舌滑套腔61滑动配合。当举升臂211带动第一门体21并且由第一门体21连同第二门体22处于对厢腔11封闭的状态时,由前述的锁舌5伸出锁舌滑套腔61而对锁钩2111锁定,反之同理。前述的作用缸4优选采用油缸,但是如果改用气缸,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性替代而依然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容范畴。当要将双折翼门2关闭时,即对厢腔11封闭时,在动力3的作用下带动举升臂211,由举升臂211带动第一门体21朝着厢腔11的方向运动,即第一门体21徐缓下降,同时由第一门体21带动第二门体22朝着厢腔11方向运动,当第一、第二门体21、22趋于与厢腔11的腔口闭合时,举升臂211的下端的锁钩2111对应于锁舌5的左侧(图示位置状态为例),此时在作用缸4的工作下,作用缸柱41向缸体外伸展,同时由作用缸柱41带动锁舌 5,使锁舌5的上端探出锁舌滑套腔61,对锁钩2111的右侧阻挡,即由锁舌5对锁钩2111可靠锁定,使双折翼门2对厢腔11的腔口封闭。开启双折翼门2的动作过程与关闭过程的动作顺序相反。
权利要求
1.一种双折翼开式车厢的侧门锁定机构,所述的双折翼开式车厢包括厢体(I)和配设在厢体(I)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用于对厢体(I)的厢腔(11)开启或封闭的双折翼门(2),双折翼门⑵包括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第一门体(21)对应于所述厢腔(11)的长度方向的上部,并且在该第一门体(21)的两端端面上各铰接有一举升臂(211)的下端,而举升臂(211)的上端与设置在厢体(I)上部的动力(3)连接,第二门体(22)对应于厢腔(11)的长度方向的下部,并且该第二门体(2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与第一门体(21)枢轴连接,而第二门体(2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两端各枢轴连接有一牵引杆(221)的下端,牵引杆(221)的上端通过牵引杆滑块(2211)与固定于厢腔(11)的内壁上的滑轨(111)滑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门锁定机构的数量与所述举升臂(211)的数量相等,各侧门锁定机构包括作用缸(4)、锁舌(5)和锁舌滑套(6),作用缸(4)以纵向状态固定在厢体(I)朝向所述厢腔(11)的一侧,并且该作用缸(4)的作用缸柱(41)朝向上,锁舌滑套(6)固定在厢体(I)朝向厢腔(11)的一侧,锁舌(5)的下端与所述作用缸柱(41)连接,而上端与锁舌滑套(6)的锁舌滑套腔¢1)滑动配合,所述举升臂(211)的所述下端构成有一锁钩(2111),当所述双折翼门(2)处于对所述厢腔(11)封闭状态时,所述锁舌(5)对所述锁钩(2111)锁定,而当所述双折翼门(2)处于对厢腔(11)开启状态时,锁舌(5)对锁钩(2111)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折翼开式车厢的侧门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舌(5)的所述下端并且朝向所述作用缸柱(41)的一侧延伸有一锁舌连接头(51),该锁舌连接头(51)与作用缸柱(41)的末端枢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折翼开式车厢的侧门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作用缸柱(41)的所述末端构成有一作用缸柱连接头(411),所述锁舌连接头(51)通过枢接轴(511)与作用缸柱连接头(411)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折翼开式车厢的侧门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用缸(4)为油缸或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折翼开式车厢的侧门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3)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蜗轮蜗杆箱或油马达。
全文摘要
一种双折翼开式车厢的侧门锁定机构,属于车辆构件技术领域。包括厢体和双折翼门,双折翼门包括第一、第二门体,第一门体对应于厢腔的上部,在第一门体的两端端面上各铰接举升臂的下端,举升臂的上端与动力连接,第二门体对应于厢腔的下部,第二门体的一侧与第一门体枢轴连接、另一侧的两端各连接牵引杆的下端,牵引杆的上端通过牵引杆滑块与滑轨配合,侧门锁定机构的数量与举升臂的数量相等,包括作用缸、锁舌和锁舌滑套,作用缸固定在厢体朝向厢腔的一侧,锁舌滑套固定在厢体朝向厢腔的一侧,锁舌的下端与作用缸柱连接,上端与锁舌滑套的锁舌滑套腔配合,举升臂的下端构成有锁钩。优点动作传递环节少、锁定可靠、开启与锁定快捷且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E05B65/12GK102913072SQ20121042657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何兴华, 马知才, 金佳白, 唐燕, 王传妹, 刘金山 申请人: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