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闭合折翼的多重可拆分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787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闭合折翼的多重可拆分包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用于包含和分发多个可食产品的包装组件。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具有一对可弯折的容纳产品的袋形区的包装组件,以容许触及在所述袋形区中的每一个中包含的产品。
背景技术
某些可食用产品,例如咀嚼型胶基糖的厚片,可以被存放在包装中,在所述包装中胶基糖厚片被排列以允许单个的厚片从所述包装中容易地分发。除了容许触及包含在壳体内的胶基糖厚片外,壳体应是可重复闭合的,以便包装可以被反复地打开和闭合,以允许剩下的胶基糖厚片的方便分发。每一次包装被再打开,包装应呈现剩下的胶基糖厚片在易于移除的位置。此外,由于消费者会携带包装直至产品全被分发,包装应紧凑且方便携带。因此,提供一种可打开且可重复闭合的产品包装组件并且允许单个的产品从其中紧凑、方便的分发是符合期望的。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包装组件,所述包装组件包括包装壳体,所述包装壳体具有一对容纳产品的袋形区。袋形区被设置于折线的相对的侧上,所述折线用于从平坦的闭合状态向弯折的打开状态的可弯折的运动,以允许产品从袋形区的分发。壳体还包括可打开的折翼,所述折翼在平坦的状态下被设置于袋形区上方,以闭合袋形区。可打开的折翼从袋形区中的一个延伸并且其中袋形区中的另一个包括缝,所述缝用来接收在闭合状态的折翼的末端。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提供坯件用于形成获得一对容纳产品的相对的袋形区的包装壳体。坯件包括五边形的折翼,所述折翼可折叠地附着于第一端壁,并且第一端壁被可折叠地附着于第一后壁主表面。第二后壁主表面被可折叠地附着于第一后壁主表面和一端折翼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和所述端折翼之间延伸。第一侧折翼被可折叠地附着于第一后壁主表面和第一前表面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和所述第一前表面之间延伸。第三侧折翼被可折叠地附着于第一前表面和侧凸舌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前表面和所述侧凸舌之间延伸。第二侧折翼被可折叠地附着于第二后壁主表面和第二前表面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二后壁主表面和所述第二前表面之间延伸。第四侧折翼被可折叠地附着于第二前表面和第四侧凸舌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二前表面和所述第四侧凸舌之间延伸,并且第二前表面包括通过所述第二前表面的缝,当被装配成包装壳体时,所述缝与所述折翼的端配合。另外的实施方案包括形成包装壳体的方法,所述包装壳体包括一对用于以面对面构造储存产品的袋形区。步骤包括从片材切割坯件,坯件包括五边形的折翼,所述折翼可折叠地附着于第一端壁,并且第一端壁被可折叠地附着于第一后壁主表面。第二后壁主表面被可折叠地附着于第一后壁主表面和端折翼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和所述端折翼之间延伸。第一侧折翼被可折叠地附着于第一后壁主表面和第一前表面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和所述第一前表面之间延伸。第三侧折翼被可折叠地附着于第一前表面和侧凸舌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前表面和所述侧凸舌之间延伸。第二侧折翼被可折叠地附着于第二后壁主表面和第二前表面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二后壁主表面和所述第二前表面之间延伸。第四侧折翼被可折叠地附着于第二前表面和第四侧凸舌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二前表面和所述第四侧凸舌之间延伸,并且第二前 表面包括通过所述第二前表面的缝,当被装配成包装壳体时,所述缝与折翼的端配合。下一步,沿后折线折叠第一后壁主表面和第二后壁主表面,其中第一后壁主表面和第二后壁主表面与第一侧折翼和第二侧折翼垂直。下一步骤是沿侧折线折叠第一侧折翼和第二侧折翼,其中第一侧折翼和第二侧折翼与第一前表面和第二前表面垂直,并且第一前表面和第二前表面是被间隔开的、平行的并且与第一后壁主表面和第二后壁主表面对齐。进一步的步骤是沿第三折线折叠第三侧折翼和第四侧折翼,其中第三侧折翼和第四侧折翼与第一前表面和第二前表面垂直,并且第三侧折翼和第四侧折翼是被间隔开的、平行的并且与第一侧折翼和第二侧折翼对齐。下一步,沿侧凸舌折线折叠侧凸舌和第四侧凸舌,其中侧凸舌和第四侧凸舌与第一后壁主表面和第二后壁主表面平行。然后,将侧凸舌附着于第一后壁主表面以形成具有敞口端的第一袋形区,并且将侧凸舌附着于第一后壁主表面以形成具有敞口端的第二袋形区。进一步地,沿端折翼线折叠端折翼,其中端折翼与第二后壁主表面垂直,端折翼在第二后壁主表面和第二前壁主表面之间延伸以闭合第二袋形区的敞口端。下一步骤是沿第一端壁折线折叠侧壁,其中第一端壁与第一后壁主表面垂直,第一端壁在第一后壁主表面和第二前壁主表面之间延伸以闭合第一袋形区的敞口端。最终步骤包括沿顶折线折叠折翼,其中折翼与第一端壁垂直并且折翼与第一后壁主表面平行;以及将折翼固定在第二前表面的缝中。


图1-3分别示出本发明处于闭合、部分打开和完全打开状态的产品包装组件。图4是用于形成本发明的包装组件的片形坯件。图5是用于形成本发明的包装组件的片形坯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包住多个可食产品且容许产品从其易于分发的包装组件。参照图1-3,示出本发明的包装组件10。包装组件10包括包装壳体11,所述包装壳体11由示于图4的模切片形坯件30形成。坯件30被折叠为示于图1-3的构造,从而限定一对可弯折的容纳产品的袋形区12,每个所述袋形区12支撑包裹的胶基糖厚片14阵列,所述胶基糖厚片14阵列优选地以面对面的取向排列。每个袋形区在构造上大体上为矩形,所述构造具有由沿袋形区的一面大体上半圆形的开口 16定义的并且沿所述袋形区的上端延伸的上敞口端15。袋形区12被构造为这样排列,以使上敞口端在折线20的两侧上是面对的关系。片形坯件30也限定了可折叠的折翼22,所述折翼22从袋形区中的一个的底部延伸。如图I所示,在平坦的闭合位置中,折翼22延伸横过面对的袋形区的并排开口 16。折翼包括末端22a,所述末端22a可以被塞入到形成于其他的袋形区中的一个的缝25中,以容许打开和重复闭合包装壳体11,从而容许触及包含在袋形区12之内的厚片14。在图I所示的闭合状态中,袋形区维持平坦并且彼此排成一行。折翼具有塞入缝25中的末端22a。在这种状态中,包装壳体11被保持在平坦的闭合位置用于被消费者携带。当期望分发包含在袋形区之内的胶基糖厚片中的一片或更多片时,消费者通过从缝25移除末端22a打开折翼22。图2示出可通过在折翼22上的带粘性的点19移除的箔片21。箔片21被移除以暴露在袋形区中的产品和提供触及在袋形区中的产品的途径。袋形区12可以沿折线20被弯折以便袋形区被并排放置,其中所述敞口的上端15如图3所示彼此向上延伸。消费者可以随后分发来自袋形区中的任一或两者的胶基糖厚片的一片或更多片。单个的胶基糖厚片可以通过例如在每一个袋形区12底部的可释放的粘合剂(未示出)被可移除地固定于袋形区之内。 一旦期望数量的胶基糖厚片14从袋形区中的一个或两者移除,袋形区可以被返回到示于图2的平坦的状态并且折翼22可以通过将末端22a插入缝25而重新闭合。图4和图5示出包装壳体11的坯件30,30’。坯件30,30’包括主要的纵向段26,26’以及方形突出段27,27’,所述突出段27,27’从纵向段的一侧延伸,所述坯件30,30’具有L形几何形状。纵向段从可折叠的折翼22,22’的末端22a,22a’延伸至端折翼23,23’的近端23a, 23a,并且在非附接的(unattached)边28,28’至相对边29,29,之间,所述边29,29’是部分地非附接的并且可折叠地连接到突出段27,27’。折翼22,22’是具有矩形部分和一个具有三角形形状的端的五边形,所述端延伸至末端22a,22a’。与末端22a,22a’相对,折翼22,22’被可折叠地连接到在顶折线32,32’处的顶部31,31’。顶部31,31’在顶折线32,32’和折线33,33’之间延伸。折线33,33’使顶部31,31’区别于第一端壁34,34’。第一端壁34,34’在折线33,33’和侧折线35,35’之间延伸。折翼22,22’、顶部31,31’和第一端壁34,34’在非附接的端28,28’和29,29’之间延伸。图4和图5不出具有相等尺寸的方形形状的第一主表面36,36’和第二主表面27,27’。第一主表面36,36’和第二主表面37,37’用作包装壳体11的后壁。第一主表面36,36’在侧折线35,35’和折线20,20’之间延伸。另外,第一主表面36,36’在非附接的边28,28’和后折线38,38’之间延伸。相似地,第二主表面37,37’在非附接的边28,28’和折线38,38’之间延伸。第二主表面37,37’在折线20,20’和端折线39之间延伸。端折翼23,23’在端折线39,39’和近端23a,23a’之间延伸。端折翼23是具有从所述端折翼23的侧中的三个侧延伸的三个凸舌的大体上的矩形。与端折线39相对的是底凸舌41,41’的凸舌折线40,40’,所述底凸舌41,41’从所述凸舌折线40,40’延伸至近端23a。垂直于凸舌折线40,40’的是凸舌侧折线42,42’和43,43’。侧凸舌44,45分别从折线42,43 (42,,43,)延伸。示于图4和图5的所有折线提供在共享的表面之间可折叠的连接能力。突出段27,27’在后折线38,38’处可折叠地连接到纵向段26,26’。突出段27,27’在后折线38,38’和非附接的边59,59’之间以及在非附接的边49,49’和非附接的边50,50’之间延伸。第一侧折翼46,46’和第二侧折翼47,47’从后折线38,38’延伸至折线48,48’第一侧折翼46,46’从上非附接的边49,49’延伸至穿孔折线24,24’,而第二侧折翼47,47’从穿孔折线24,24’延伸至下非附接的边50,50’。穿孔折线24,24’是纵向段26,26’的折线20,20’的延长,如图3所示,所述穿孔折线24,24’具有穿孔以允许袋形区12的分离。第一前表面51,51’在折线48,48’和折线53,53’之间延伸。另外,第一前表面51,51’在上非附接的边49,49’和半圆形边16a,16a’之间延伸。第二前表面52,52’在折线48,48’和折线53,53’之间延伸。另外,第二前表面52,52’在半圆形边16a,16a’和下非附接的边50,50’之间延伸。第一前表面51,51’和第二前表面52,52’在穿孔折线24,24’处是可折叠地可连接的。第一前表面51,51’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一侧折翼46,46’和第三侧折翼54,54’第二前表面52,52’被可折叠地附着于第二折翼47,47’和第四侧折翼55,55’。第三侧折翼54,54’和第四侧折翼55,55’在折线53,53’和折线56,56’之间延伸。第三侧折翼54,54’也在上非附接的边49,49’和穿孔折线24,24’之间延伸。第四侧折翼55在穿孔折线24,24’和下非附接的边50,50’之间延伸。从第三侧折翼54,54’和第四侧折翼55,55’延伸的分别是侧凸舌57,57’和侧凸舌58,58’。侧凸舌57在折线56,56’和侧非附接的边59,59’之间延伸。侧凸舌57,57’也在上非附接的边49,49’和边60,60’之间延伸。侧凸舌58,58’在边61,61’和下非附接的 边50,50’之间延伸。边60,60’和边61,61’在穿孔折线24,24’的一端处汇聚以使侧非附接的边59,59’的每个在长度上短于沿侧折翼54,54’或侧折翼55,55’的折线56,56’。图4和图5示出突出段27,27’包括第一侧折翼46,46’、第二侧折翼47,47’、第一前表面51,51’、第二前表面52,52’、第三侧折翼54,54’、第四侧折翼55,55’、侧凸舌57,57’和侧凸舌58,58’。半圆形开口 16,16’在第一前表面51,51’和第二前表面52,52’之间延伸。另外,穿孔折线24,24’从半圆形开口 16,16’延伸至非附接的边28,28’并且从半圆形开口 16,16’延伸至边60,60’和边61,61’的汇聚点。因此,第一表面51,51’和第二表面52,52’两者的一部分分别在穿孔折线24,24’和上非附接的边49,49’之间以及在穿孔折线24,24’和下非附接的边50,50’之间延伸。穿孔折线24,24’允许装配的包装壳体11沿穿孔断裂用于触及在所述包装壳体11中的厚片阵列。第一段17,17’可以在穿孔折线24,24’处被分开,以分开第二段18,18’,提供两个分离的袋形区12,12’。第二前表面52,52’另外包括缝25,25’,所述缝25,25’被设计为一旦包装壳体已被可折叠地装配时与折翼22,22’的末端22a,22a’是可配合的。图4和图5示出缝25,25’具有轻微的弯曲以容纳末端22a,22a’。本发明另外的可选特征示于图4,其中带粘性的部分19或者胶点被添加到折翼22以允许折翼粘附于箔片21或者其他在会扩张圆形开口 16的产品上的遮盖。一旦打开折翼22,箔片21或遮盖被附着于折翼22并且从开口 16被移除以允许触及其中的产品。本发明另外的可选特征示于图5,其中图4的折线20是分开线,举例来说,比如穿孔线24’,所述穿孔线24’允许一个袋形区12从另一个袋形区12移除。这使得产品可以与他人分享。同样地,一旦一个袋形区从另一个袋形区被移除,通过将缝65’放置于所述一个袋形区12的相对的表面上以容纳折翼22’的末端22a’,可以预期的是,折翼22’相对于剩下的袋形区12是可以重复闭合的。缝65’在图5中显示为弯曲的缝以容纳折翼22’,所述折翼22’围绕袋形区12进行包裹,以遮盖开口 16’并且滑入缝65’中以闭合袋形区12。每个袋形区12通过分别具有第一端壁34或端折翼23的第一段17,17’或第二段18,18’被限定。只有一个通过第一段17,17’限定的袋形区12还包括折翼22,22’,然而,可以预期的是附加的折翼(未示出)可以从端折翼23延伸,以允许当袋形区被分开时,遮盖通过第二段18,18’限定的袋形区12。当坯件30,30’已从单件材料被模切时,所述坯件30,30’可以被折叠以装配包装壳体11。纵向段26,26’和突出段27,27’沿后折线38,38’被折叠以使纵向段26,26’与突出段27,27’垂直。下一步,第一前表面51,51’和第二前表面52,52’沿折线48,48’被折叠,以使第一前表面51,51’和第二前表面52,52’与第一主表面36,36’和第二主表面37,37’平行。另外,第一侧折翼46,46’和第二侧折翼47,47’与第一主表面36,36’、第二主表面37,37’、第一前表面51,51’和第二前表面52,52’垂直。、
下一步,第三侧折翼54,54’和第四侧折翼55,55’沿折线53,53’被折叠,以使第三侧折翼54,54’和第四侧折翼55,55’与第一前表面51,51’和第二前表面52,52’垂直。侧凸舌57,57’和侧凸舌58,58’随后被折叠,以使所述侧凸舌57,57’和侧凸舌58,58’沿折线56,56’与第三侧表面54,54’和第四侧表面55,55’垂直。侧凸舌57,57’和侧凸舌58,58’和/或第一主表面36,36’和第二主表面37,37’可以包括粘合剂,以使侧凸舌57,57’、58,58’可以被附着于相应的主表面。例如,侧凸舌57,57’会与第一主表面36,36’对齐并且被附着于第一主表面36,36’。相似地,侧凸舌58,58’会与第二主表面37,37’对齐并且被附着于第二主表面37,37’。这种可弯折的构造现在提供具有两个敞口端的内部腔。凸舌41,41,、44,44,和45,45,现在分别沿折线40,40’、42,42’和43,43,被折叠,以使凸舌41,41’、44,44’和45,45’与端折翼23,23’垂直。端折翼23,23’现在沿折线39,39’被相对折叠以使端折翼23,23’与第二主表面37,37’垂直。凸舌41,41’、44,44’和45,45’位于被折叠的组件的内部腔之内以将端折翼23,23’固定在与第二主表面37,37’垂直的位置。端折翼23,23’提供用于第二段18,18’的闭合端。第一端壁34,34’通过沿折线35,35’折叠被安置为垂直于主表面36,36’第一端壁34,34’现在与端折翼23,23’相对并且与端折翼23,23’平行。第一端壁34,34’封闭了第一段17,17’的端。坯件30,30’沿折线33,33’被折叠以使顶部31,31’与第一表面51,51’平行并且与第一表面51,51’接触。顶部31,31’和/或第一表面51,51’包括粘合剂以将顶部31,31’固定于第一表面51,51’,以将第一端壁34,34’固定于封闭敞开端的合适位置。折翼22,22’沿第一表面51,51’、半圆形开口 16,16’和第二前表面52,52’在同一条直线上延伸。末端22a,22a’延伸至缝25,25’中,从而将折翼22,22’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并且遮盖半圆形开口 16,16’。本文已描述优选实施方案,应该被理解的是,可以对所述优选实施方案做出变体而不偏离本发明预期的范围。相应地,本文描述的优选实施方案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真实范围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被阐述。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装组件,所述包装组件包括 包装壳体,所述包装壳体具有一对容纳产品的袋形区,所述袋形区被设置于折线的相对的侧上,所述折线用于在平坦的闭合状态和弯折的打开状态之间的可弯折运动,以允许所述产品从所述袋形区的分发, 所述壳体还包括可打开的折翼,所述折翼在所述平坦的状态下被设置于所述袋形区上方,以闭合所述袋形区,其中所述折翼从所述袋形区中的一个延伸并且其中所述袋形区中的另一个包括缝,所述缝用来接收在所述闭合状态的所述折翼的末端。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装组件,其中所述袋形区中的每一个包括敞口端,所述敞口端用来从所述敞口端分发所述产品,并且其中所述敞口端以面对的关系被置于所述折线的任一侧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组件,其中所述敞口端是半圆形的。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装组件,其中所述袋形区是在所述折线处可分开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组件,其中每一对所述袋形区包括缝,所述缝用来在闭合状态接受所述折翼的末端,以及,在所述对所述袋形区被分开后,在闭合状态接受所述袋形区中的一个的所述折翼的末端。
6.一种坯件,所述坯件用于形成获得一对容纳产品的相对的袋形区的包装壳体,所述坯件包括五边形的折翼,所述折翼可折叠地附着于第一端壁,所述第一端壁被可折叠地附着于第一后壁主表面,第二后壁主表面被可折叠地附着于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和一端折翼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和所述端折翼之间延伸,第一侧折翼被可折叠地附着于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和第一前表面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和所述第一前表面之间延伸,第三侧折翼被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前表面和所述侧凸舌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前表面和所述侧凸舌之间延伸,第二侧折翼被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后壁主表面和第二前表面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二后壁主表面和所述第二前表面之间延伸,第四侧折翼被可折叠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前表面和第四侧凸舌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二前表面和所述第四侧凸舌之间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前表面包括通过所述第二前表面的缝,当被装配成所述包装壳体时,所述缝与所述折翼的端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所述第二主表面在折线处被可弯折地连接,所述折线在所述第一主表面和所述第二主表面之间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坯件,其中穿孔的折线在所述第一前表面和所述第二前表面之间部分地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一前表面具有通过所述第一前表面的半圆形开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二前表面具有通过所述第二前表面的半圆形开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一前表面和所述第二前表面的所述半圆形开口彼此连通。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具有通过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的后缝,当所述包装壳体被装配时,所述后缝与所述折翼的端配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后缝是弯曲的。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缝是弯曲的。
1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包装壳体具有L形的几何形状。
16.一种形成包装壳体的方法,所述包装壳体包括一对用于以面对面构造储存产品的袋形区;步骤包括 从片材切割坯件,所述坯件包括获得一对产品容纳相对的袋形区的包装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五边形的折翼,所述折翼可折叠地附着于第一端壁,所述第一端壁被可折叠地附着于第一后壁主表面,第二后壁主表面在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和端折翼之间延伸,第一侧折翼在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和第一前表面之间延伸,第三侧折翼在所述第一前表面和所述侧凸舌之间延伸,第二侧折翼在所述第二后壁主表面和第二前表面之间延伸,第四侧折翼在所述第二前表面和第四侧凸舌之间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前表面包括通过所述第二前表面的缝,当被装配成所述包装壳体时,所述缝与所述折翼的端配合; 沿后折线折叠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和所述第二后壁主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和所述第二后壁主表面与所述第一侧折翼和所述第二侧折翼垂直; 沿侧折线折叠所述第一侧折翼和所述第二侧折翼,其中所述第一侧折翼和所述第二侧折翼与所述第一前表面和所述第二前表面垂直,并且所述第一前表面和所述第二前表面是被间隔开的、平行的并且与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和所述第二后壁主表面对齐; 沿第三折线折叠所述第三侧折翼和所述第四侧折翼,其中所述第三侧折翼和所述第四侧折翼与所述第一前表面和所述第二前表面垂直,并且所述第三侧折翼和所述第四侧折翼是被间隔开的、平行的并且与所述第一侧折翼和所述第二侧折翼对齐; 沿侧凸舌折线折叠所述侧凸舌和所述第四侧凸舌,其中所述侧凸舌和所述第四侧凸舌与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和所述第二后壁主表面平行; 将所述侧凸舌附着于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以形成具有敞口端的第一袋形区; 将所述侧凸舌附着于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以形成具有敞口端的第二袋形区; 沿端折翼线折叠所述端折翼,其中所述端折翼与所述第二后壁主表面垂直,所述端折翼在所述第二后壁主表面和所述第二前壁主表面之间延伸以闭合所述第二袋形区的所述敞口端; 沿第一端壁折线折叠所述侧壁,其中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垂直,所述第一端壁在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和所述第二前壁主表面之间延伸以闭合所述第一袋形区的所述敞口端; 沿顶折线折叠所述折翼,其中所述折翼与所述第一端壁垂直并且所述折翼与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平行;以及 将所述折翼固定在所述第二前表面的所述缝中。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中切割一缝的步骤,当所述袋形区对分离时,所述缝用于与所述折翼可滑动地配合。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侧折翼和所述第二侧折翼之间、在所述第一前表面和所述第二前表面之间和在所述第三侧折翼和所述第四侧折翼之间切割穿孔的线的步骤。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切割通过所述第一前表面和所述第二前表面的开口。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后壁主表面和所述第二后壁主表面之间继续切割穿孔的线的步骤,以当沿所述穿孔的线分开所述包装壳体时,允许所述袋形区对的分离。
2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装,其中所述折翼在所述折翼上具有带粘性的部分,以附着于可移除的遮盖,所述遮盖在所述袋形区之间延伸以遮盖在所述袋形区之内的所述产品,直至所述折翼在所述弯折的打开位置移除所述可移除的遮盖。
全文摘要
一种包装组件(10)提供在具有一对容纳产品的袋形区(12)的包装壳体中包住对齐产品(14)的阵列。袋形区被设置于折线(20)的相对的侧上,所述折线(20)用于在平坦的闭合状态和弯折的打开状态之间的可弯折运动,以允许产品(14)从袋形区(12)的分发。壳体还包括可打开的折翼(22),所述折翼(22)在平坦的状态下被设置于袋形区上方,以闭合袋形区,其中折翼(22)从袋形区中的一个延伸并且其中袋形区中的另一个包括缝(25),所述缝用来接收在所述闭合状态的折翼(22)的末端(22a)。
文档编号B65D85/60GK102666312SQ201080058219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0日
发明者N·马科维克 申请人:卡夫食品环球品牌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