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玻璃内置遮阳装置绕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69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空玻璃内置遮阳装置绕绳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尤其涉及一种中空玻璃内置遮阳装置绕绳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中空百叶窗的优秀保温及遮阳效果,它在现代建筑节能中作用日益凸显。而
且由于中空百叶窗的特殊的装饰效果、易于清洁、耐用、防火等特点,它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但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中空百叶窗都有一些缺点。美国专利5908062中公布的百叶窗提升装置,用到2个或更多的带锥度的绕线筒,当绕线筒转动时把2根或多根拉绳有序的从绕线筒的大直径断向小直径端方向缠绕,此时百叶窗上升,当绕线筒反转时,百叶窗下降。这种装置在实际生产中会碰到拉绳卡死在绕线筒与绕线筒的压盖之间,或者由于多个绕线筒外径大小有差别引起多跟拉绳上升速度不一致,从而出现窗帘歪斜。美国专利US6817401B2中公布的百叶窗提升装置,包括一根可以同时缠绕多根拉绳的圆轴,为了获得有序缠绕,圆轴在转动的同时还要左右运动,因此增加了机构的复杂度,生产组装效率也不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叶片平衡收放、拉绳有序绕制的中空玻璃内置遮阳装置绕绳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空玻璃内置遮阳装置绕绳结构包括卷绳轴,一组卷绳推进器设置在卷绳轴上,所述的卷绳轴上设有一组轴向凹槽,所述的卷绳推进器包括用于套装在卷绳轴上的套环,套环上设有梯绳固定槽和套环卡槽,一组连接导向块与套环一体成型且与上述凹槽相匹配。所述的连接导向块具有坡度,其与套环连接端的高度大于凹槽的深度,另一端的高度等于或小于凹槽的深度。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单根卷绳轴,可以缠绕多根拉绳,使遮阳机构平衡收放;连接导向块具有坡度,使拉绳有序绕制;单根卷绳轴不需要左右移动,结构简单,组装效率高。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空玻璃内置遮阳装置绕绳结构卷绳机构包括卷绳轴I和套装在该卷绳轴I上一组卷绳推进器2 ;所述的卷绳轴I上设有一组轴向凹槽101,所述的卷绳推进器2包括用于套装在卷绳轴I上的套环,套环上设有梯绳固定槽201和套环卡槽202,一组连接导向块203与套环一体成型且与上述凹槽101相匹配。所述的连接导向块203具有坡度,其与套环连接端的高度大于凹槽101的深度,另一端的高度等于或小于凹槽101的深度。卷绳推进器2套装在卷绳轴I上,连接导向块203插入凹槽101,使得该卷绳推进器2径向限位在该卷绳轴I上,同时卷绳推进器2与推进器固定座3卡接;该推进器固定座3上设有与上述卡槽202对应的卡块301以及用于限位该卷绳推进器2的底座302。推进器固定座3固定在上梁内,并通过上梁(图中未显示)固定间隔条(图中未显示)上。所述的拉绳4 一端固定在卷绳轴I上。在卷线时,由于连接导向块203具有坡度,先绕制的卷绳轴I上的拉绳4被后绕制的拉绳4逐步推出并有序地绕制在卷绳轴I上,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仅以一根拉绳为例进行说明,实际运用时,为两根拉绳分别绕制在卷绳推进器2两侧。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中空玻璃内置遮阳装置绕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绳轴(I ),一组卷绳推进器(2)设置在卷绳轴(I)上,所述的卷绳轴(I)上设有一组轴向凹槽(101),所述的卷绳推进器(2)包括用于套装在卷绳轴(I)上的套环,套环上设有梯绳固定槽(201)和套环卡槽(202),一组连接导向块(203)与套环一体成型且与上述凹槽(101)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中空玻璃内置遮阳装置绕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导向块(203)具有坡度,其与套环连接端的高度大于凹槽(101)的深度,另一端的高度等于或小于凹槽(101)的深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空玻璃内置遮阳装置绕绳结构,包括卷绳轴,一组卷绳推进器设置在卷绳轴上,所述的卷绳轴上设有一组轴向凹槽,所述的卷绳推进器包括用于套装在卷绳轴上的套环,套环上设有梯绳固定槽和套环卡槽,一组连接导向块与套环一体成型且与上述凹槽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单根卷绳轴,可以缠绕多根拉绳,使遮阳机构平衡收放;连接导向块具有坡度,使拉绳有序绕制;单根卷绳轴不需要左右移动,结构简单,组装效率高。
文档编号E06B9/322GK202706871SQ20122034424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
发明者张学忠 申请人:苏州太丰玻璃饰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