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爬梯的脚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登高作业中使用的防误爬爬梯的脚钉结构。
背景技术:
在登高作业中会使用到攀登用的爬梯,在不同的登高作业环境条件下用到的爬梯也不同,比如电力塔爬梯、通讯塔爬梯、广告塔爬梯等种类,但现有的这些爬梯的脚钉都是固定的,没有使脚钉可以旋转的结构,脚钉工作角度不可调,脚钉只有一种固定的攀爬状态,爬梯始终处于开放的可攀爬状态,使非相关工作人员也可以随意攀爬,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爬梯的脚钉,该用于爬梯的脚钉设置有销钉孔,脚钉一端可以围绕销钉转动,从而可以调节脚钉的工作角度,当用于爬梯的脚钉处于水平位置时,该脚钉可以攀爬,当用于爬梯的脚钉处于向下倾斜位置时,该脚钉处于不可攀爬状态,消除了非相关工作人员攀爬的可能性,为设备提供了安全保护措施,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爬梯的脚钉,包括脚钉连接杆和脚钉踏板,所述脚钉连接杆和脚钉踏板成一条直线连接,所述脚钉连接杆远离所述脚钉踏板的端部设置有一第一销钉孔。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脚钉连接杆远离所述脚钉踏板的端部为弧形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端部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臂,所述两个第二连接臂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二销钉孔。本实用新型用于爬梯的脚钉在工作时可以方便地调节脚钉的倾斜角度,从而改变爬梯的使用状态,使爬梯在非工作时间处于不可攀爬的状态,避免无关人员的随意攀爬,提供了安全保护措施,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形式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形式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形式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形式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形式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形式的主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形式的俯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形式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0016]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形式的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脚钉连接杆,2、脚钉踏板,3、第一销钉孔,4、第一销钉,
5、第一内部升降装置,6、第一外管,7、第一外管开口,8、第二销钉,9、第二内部升降装置,
10、第二外管,11、连接臂,12、第二外管开口,13、第二脚钉连接杆,14、第二连接臂,15、第三内部升降装置,16、第三外管开口,17、第二销钉孔,18、第三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例示的目的,并不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请参阅图1、图2、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有两种结构形式,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形式的视图,图6和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结构形式的视图。本用新型第一种结构形式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下: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包括所述第一种结构形式的用于爬梯的脚钉、第一销钉4、第一内部升降装置5和第一外管6,所述用于爬梯的脚钉包括脚钉连接杆I和脚钉踏板2,所述脚钉连接杆I和脚钉踏板2成一条直线连接,所述脚钉连接杆I远离所述脚钉踏板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销钉孔3,所述第一外管6设置有第一外管开口 7,所述第一内部升降装置5位于所述第一外管5内部,所述用于爬梯的脚钉的脚钉连接杆I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外管开口 7内,并通过第一销钉4穿过第一销钉孔3固定于第一内部升降装置5上。另外,所述用于爬梯的脚钉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围绕所述第一销钉4转动。进一步地,第一内部升降装置5与第一外管6发生上下的相对移动,并通过第一销钉4带动用于爬梯的脚钉一起运动,当脚钉连接杆I的下边与第一外管开口 7的下边平齐时,此时用于爬梯的脚钉处于水平可攀爬状态,工作人员可以站在脚钉踏板2上向上攀爬。当脚钉连接杆I的上边接近第一外管开口 7的上边时,脚钉围绕第一销钉4转动,脚钉踏板2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下垂,使脚钉倾斜,此时爬梯处于不可攀爬状态,人员无法站在脚钉踏板2上向上攀爬,实现防误爬的功能。本用新型第一种结构形式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如下: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包括所述第一种结构形式的用于爬梯的脚钉、第二销钉8、第二内部升降装置9和第二外管10,所述第二内部升降装置9外壁上设置有两个连接臂11,所述两个连接臂11垂直于所述第二内部升降装置9的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第二外管10设置有第二外管开口 12,所述第二内部升降装置9位于第二外管10内部,所述用于爬梯的脚钉位于第二外管开口 12内并通过第二销钉8固定于两个连接臂11之间,第二销钉8穿过第一销钉孔3和两个连接臂11。另外,所述用于爬梯的脚钉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围绕第二销钉8转动。进一步地,第二内部升降装置9及其两个连接臂11与第二外管10发生上下的相对移动,并通过第二销钉8带动用于爬梯的脚钉一起运动,当脚钉连接杆I的下边与第二外管开口 12的下边平齐时,此时用于爬梯的脚钉处于水平可攀爬状态,工作人员可以站在脚钉踏板2上向上攀爬。当脚钉连接杆I的上边接近第二外管开口 12的上边时,脚钉围绕第二销钉8转动,脚钉踏板2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下垂,使脚钉倾斜,此时爬梯处于不可攀爬状态,人员无法站在脚钉踏板2上向上攀爬,实现防误爬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形式的实施方式如下:请参阅图6至图9,该实施方式包括所述第二种结构形式的用于爬梯的脚钉、第二销钉8、第三内部升降装置15和第三外管18,所述用于爬梯的脚钉包括第二脚钉连接杆13和脚钉踏板2,所述第二脚钉连接杆13和脚钉踏板2成一条直线连接,所述第二脚钉连接杆13远离所述脚钉踏板2的端部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臂14,所述两个第二连接臂14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二销钉孔17,所述第三外管18设置有第三外管开口 16,所述第三内部升降装置15位于第三外管18内部,所述用于爬梯的脚钉的两个第二连接臂14位于第三外管开口 16内,并通过第二销钉8固定于第三内部升降装置15上。进一步地,第三内部升降装置15与第三外管18发生上下的相对移动,并通过第二销钉8带动两个第二连接臂14 一起运动,进而带动用于爬梯的脚钉一起运动,当第二脚钉连接杆13的下边与第三外管开口 16的下边平齐时,此时用于爬梯的脚钉处于水平可攀爬状态,工作人员可以站在脚钉踏板2上向上攀爬。当第二脚钉连接杆13的上边接近第三外管开口 16的上边时,脚钉围绕第二销钉8转动,脚钉踏板2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下垂,使脚钉倾斜,此时爬梯处于不可攀爬状态,人员无法站在脚钉踏板2上向上攀爬,实现防误爬的功能。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用于爬梯的脚钉及其工作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可以方便地改变爬梯的使用状态,使爬梯在非工作时间处于不可攀爬的状态,避免无关人员的随意攀爬。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爬梯的脚钉,其特征在于,包括脚钉连接杆和脚钉踏板,所述脚钉连接杆和脚钉踏板成一条直线连接,所述脚钉连接杆远离所述脚钉踏板的端部设置有一第一销钉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爬梯的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钉连接杆远离所述脚钉踏板的端部为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爬梯的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臂,所述两个第二连接臂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二销钉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爬梯的脚钉,所述用于爬梯的脚钉包括脚钉连接杆和脚钉踏板,所述脚钉连接杆有两种结构形式,所述脚钉连接杆远离所述脚钉踏板的端部设置有一第一销钉孔,所述第二种结构形式的脚钉连接杆远离所述脚钉踏板的端部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臂,所述两个第二连接臂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二销钉孔。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用于爬梯的脚钉可以调节脚钉的工作角度,并改变爬梯的工作状态,当爬梯脚钉处于向下倾斜位置时,爬梯不可攀爬。
文档编号E06C7/00GK203022615SQ201220576460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5日
发明者徐国华 申请人:徐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