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摆臂开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40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双摆臂开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摆臂开闭机构,其中设有一组内倒上臂组件1、上臂组件7,其头端分别经U型槽件10固定于外框滑槽91内,其尾端分别经内倒连杆3、连杆5、防风连杆6连接固定于动扇安装槽口41中,并且与安装于外框90上的摆动定位件50连动配合以实现内倒推拉门窗的内倒、开启、关闭锁紧功能,整体传动机构简单而且传动精度高、制造误差小,动扇运行不会前后摆动,极大提高了传动平稳性。
【专利说明】双摆臂开闭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实现门窗动扇平稳旋转开启的双摆臂开闭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内倒推拉门窗,其包括外框、动扇、执手、滑车、锁座、锁点、转角器、上摆臂、摆动定位件和内倒连杆;动扇可在外框的上、下轨道内做水平滑动,摆动定位件固定在外框内,所述上摆臂一端通过上摆臂座经螺丝固定在动扇槽口上,上摆臂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外框的槽口内,内倒连杆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连杆可滑动地安装在动扇的滑槽内。
[0003]其中,设有单一的上摆臂结构,在组装工艺中上摆臂安装定位靠人工控制,经常出现螺丝不到位,以致在使用过程中上摆臂松动移位,功能失效,摆动位置不能提前预装;而且单臂旋开启闭时,动扇二侧前后摆动,运行不同步、不稳定;同时原有双根连杆加工量大,综合公差大;原有结构中内倒连杆上设有偏心锁钉,内倒连杆滑动带动偏心锁定推动摆动定位块实现内移内倒功能,但是在动扇关闭时,如果手动推力不到位可能造成该功能无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摆臂开闭机构,以解决现有旋开推拉门窗单一的上摆臂结构,在组装工艺中上摆臂安装定位靠人工控制,经常出现螺丝不到位,以致使用过程中上摆臂松动移位,功能失效,摆动位置不能提前预装;而且单臂旋开启闭时,动扇二侧前后摆动,运行不同步,不稳定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摆臂开闭机构,包括内倒上臂组件1,其包括内倒上臂11、可转动连接于内倒上臂前端的第一固定杆12、连接于内倒上臂后端下部的第一固定四方座13,所述第一固定四方座设有第一四方座卡口 14,内倒上臂的前端下表面设有一撞块15 ;
[0006]与内倒上臂组件连接的转角器2,转角器的头端设有第一卡口 21,所述第一卡口与第一四方座卡口 14卡接配合,转角器的内表面还设有第一滑块22,所述第一滑块与内倒连杆3尾端的第一固定孔31固定连接,转角器的下端设有转角器连杆23,所述转角器连杆23与第一连杆4连接;
[0007]所述内倒连杆3上设有内倒连杆滑块32,内倒连杆的头端还连接有一连杆5,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防风连杆6的尾端,所述内倒连杆3、连杆5、防风连杆6连接组件装设于动扇40的安装槽口 41上;
[0008]上臂组件7,其包括上臂71、可转动连接于上臂前端的第二固定杆72、连接于上臂后端下部的第二固定四方座73,所述第二固定四方座设有第二四方座卡口 74 ;
[0009]与上臂组件连接的防误转角器8,防误转角器的头端设有第二卡口 81,所述第二卡口 81与第二四方座卡口 74卡接配合,防误转角器的内表面还设有第二滑块82,所述第二滑块与防风连杆6头端的第二固定孔61固定连接,防误转角器的下端设有防误转角器连杆83,所述转角器连杆23与第一连杆9连接;
[0010]所述第一固定杆12、第二固定杆72之间还连接有U型槽件10,所述连接有U型槽件的第一、第二固定杆固定在外框滑槽91中;以及,
[0011]包括固定在外框90上的一摆动定位组件50。
[0012]优选地,所述摆动定位组件50包括定位座51,定位座下部还设有摆动件53,摆动件上装有定位块52。
[0013]优选地,所述防风连杆6上还设有防风件62。
[0014]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摆臂开闭机构中设有一组内倒上臂组件1、上臂组件7,其头端分别经U型槽 件10固定于外框90的滑槽内,其尾端分别经转角器2、防误转角器8、内倒连杆3、连杆5、防风连杆6连接固定于动扇安装槽口 41中,并且与安装于外框上的摆动定位件50连动配合以实现内倒推拉门窗的内倒、开启、关闭缩紧功能,整体传动机构简单而且传动精度高、制造误差小,动扇运行不会前后摆动,极大提高了传动平稳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图1是本实施例中一种双摆臂开闭机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装有双摆臂开闭机构的内推倒拉门窗内倒状态俯视图;
[0018]图3是动扇关闭状态动扇与外框配合结构切面图;
[0019]图4是动扇非内倒状态下(其他状态下)摆动定位组件状态图;
[0020]图5是动扇在内倒状态下摆动定位组件状态图;
[0021]图1至图5中,
[0022]内倒上臂组件1、内倒上臂11、第一固定杆12、第一固定四方座13、第一四方座卡口 14、撞块15、转角器2、第 ^口 21、第一滑块22、内倒连杆3、第一固定孔31、内倒连杆滑块32、转角器连杆23、第一连杆4、连杆5、防风连杆6、第二固定孔61、防风件62、动扇40、动扇安装槽口 41、上臂组件7、上臂71、第二固定杆72、第二固定四方座73、第二四方座卡口74、防误转角器8、第二卡口 81、第二滑块82、防误转角器连杆83、第二连杆9、U型槽件10、摆动定位组件50、定位座51、定位块52、摆动件53、摆动件凹位54、外框90、外框滑槽91。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4]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双摆臂开闭机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并且结合图2装有双摆臂开闭机构的内推倒拉门窗内倒状态俯视图:
[0025]一种双摆臂开闭机构,包括内倒上臂组件1,其包括内倒上臂11、可转动连接于内倒上臂前端的第一固定杆12、连接于内倒上臂后端下部的第一固定四方座13,所述第一固定四方座设有第一四方座卡口 14,内倒上臂的前端下表面设有一撞块15 ;[0026]与内倒上臂组件连接的转角器2,转角器的头端设有第一卡口 21,所述第一卡口与第一四方座卡口 14卡接配合,转角器的内表面还设有第一滑块22,所述第一滑块与内倒连杆3尾端的第一固定孔31固定连接,转角器的下端设有转角器连杆23、所述转角器连杆23与第一连杆4连接;
[0027]所述内倒连杆3上设有内倒连杆滑块32,内倒连杆的头端还连接有一连杆5,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防风连杆6的尾端,所述内倒连杆3、连杆5、防风连杆6连接组件装设于动扇40的安装槽口 41内;
[0028]上臂组件7,其包括上臂71、可转动连接于上臂前端的第二固定杆72、连接于上臂后端下部的第二固定四方座73,所述第二固定四方座设有第二四方座卡口 74 ;
[0029]与上臂组件连接的防误转角器8,防误转角器的头端设有第二卡口 81,所述第二卡口 81与第二四方座卡口 74卡接配合,防误转角器的内表面还设有第二滑块82,所述第二滑块与防风连杆6头端的第二固定孔61固定连接,防误转角器的下端设有防误转角器连杆83、所述转角器连杆23与第一连杆9连接;
[0030]所述第一固定杆12、第二固定杆72之间还连接有U型槽件10,所述连接有U型槽件的第一、第二固定杆固定在外框滑槽91中,以及包括固定在外框90上的一摆动定位组件50。
[0031]优选地,所述摆动定位组件50包括定位座51,定位座下部还设有摆动件53,摆动件上装有定位块52。
[0032]本方案中动扇在开启和准备关闭瞬间,所述内倒上臂11的前端下表面设有一撞块15,所述撞块15必须与摆动定位组件上的定位块52接触,此时摆动定位组件上的摆动件53处于打开状态,由定位块52实现定位使上臂组件中的上臂71沿着上臂与第二固定杆72连接处的转轴轴心转动从而带动整个动扇旋转关闭或开启。
[0033]在动扇处于关闭状态下,包含有三种运动状态,分别是开启、关闭锁紧、内倒前的传动,在开启、关闭锁紧时,内倒连杆3上的内倒连杆滑块32由于在滑块弹簧(图中未示意出)的作用下处于压紧状态,并且与摆动定位组件50上的摆动件53上的摆动件凹位54,接触压紧,执手传动时,内倒连杆滑块32往左移动或从右边移动到摆动件凹位54,但此两种情况产生的效果都是摆动定位组件上的摆动件53处于打开状态,请结合图4所示,其为动扇非内倒状态摆动定位组件50状态图,以实现动扇40的正常开闭。
[0034]在实现内倒状态之前的传动运动如下,内倒连杆3往左移动,从而使内倒连杆上的内倒连杆滑块32压紧摆动定位组件上的摆动件53的左边,使摆动件53沿轴转动,定位块53往边上移动让位出内倒上臂的撞块15活动空间以实现上臂71的内倒,图5是动扇40在内倒状态下摆动定位组件50状态图。请同时结合图3中动扇40关闭状态动扇40与外框90配合结构切面图,动扇40内倒后,两双臂处于打开状态。
[0035]本方案的双摆臂开闭机构还具有防风功能,在所述防风连杆6上还设有防风件62,防风件62由于在防风件弹簧(图中未示意出)的作用会卡住上臂71从而实现定位,达到防风作用,在动扇关闭时施力强推以使得防风件62让位。
[003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摆臂开闭机构,其中设有一组内倒上臂组件1、上臂组件7,其头端分别经U型槽件10固定于外框90的滑槽内,其尾端分别经内倒连杆3、连杆5、防风连杆6连接固定于动扇安装槽口 41中,并且与安装于外框90上的摆动定位件50连动配合以实现内倒推拉门窗的内倒、开启、关闭缩紧功能,整体传动机构简单而且传动精度高、制造误差小,动扇运行不会前后摆动,极大提高了传动平稳性。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37]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双摆臂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倒上臂组件(1),其包括内倒上臂(11)、可转动连接于内倒上臂前端的第一固定杆(12)、连接于内倒上臂后端下部的第一固定四方座(13),所述第一固定四方座设有第一四方座卡口(14),内倒上臂的前端下表面设有一撞块(15); 与内倒上臂组件连接的转角器(2),转角器的头端设有第一卡口(21),所述第一卡口与第一四方座卡口( 14)卡接配合,转角器的内表面还设有第一滑块(22),所述第一滑块与内倒连杆(3)尾端的第一固定孔(31)固定连接,转角器的下端设有转角器连杆(23),所述转角器连杆(23)与第一连杆(4)连接; 所述内倒连杆(3 )上设有内倒连杆滑块(32 ),内倒连杆的头端还连接有一连杆(5 ),所述连杆(5)的另一端连接防风连杆(6)的尾端,所述内倒连杆(3)、连杆(5)、防风连杆(6)连接组件装设于动扇安装槽口(41)上; 上臂组件(7),其包括上臂(71)、可转动连接于上臂前端的第二固定杆(72)、连接于上臂后端下部的第二固定四方座(73),所述第二固定四方座设有第二四方座卡口(74); 与上臂组件连接的防误转角器(8),防误转角器的头端设有第二卡口(81),所述第二卡口与第二四方座卡口(74)卡接配合,防误转角器的内表面还设有第二滑块(82),所述第二滑块与防风连杆(6)头端的第二固定孔(61)固定连接,防误转角器的下端设有防误转角器连杆(83 ),所述转角器连杆(23 )与第一连杆(9 )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杆(12 )、第二固定杆(72 )之间还连接有U型槽件(10 ),所述连接有U型槽件的第一、第二固定杆固定在外框滑槽(91)中;以及, 包括固定在外框(90 )上的一摆动定位组件(5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摆臂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定位组件(50)包括定位座(51),定位座下部还设有摆动件(53),摆动件上装有定位块(5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摆臂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连杆(6)上还设有防风件(62)。
【文档编号】E05F11/08GK203462892SQ201320577016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7日
【发明者】王斌 申请人:万阁门窗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