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卷帘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卷帘器,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一支架相对应的第二支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卷轴,设置在卷轴内的弹簧棒,套设在弹簧棒外位于卷轴内的限位弹簧,与限位弹簧固定的位于卷轴内的弹簧尾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内侧设置有对限位弹簧的张力进行调节的张力调节机构,所述限位弹簧通过该张力调节机构与第一支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第一支架内侧设置有对限位弹簧的张力进行调节的张力调节机构,将限位弹簧通过该张力调节机构与第一支架连接,通过张力调节机构能调节限位弹簧的张力,从而使得用户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适合自己用力手感。
【专利说明】一种弹簧卷帘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卷帘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弹簧卷帘器,一般包括第一侧支架,与第一侧支架相对应的第二侧支架,两 端分别固定在第一侧支架和第二侧支架上的卷轴,设置在卷轴内的弹簧棒,套设在弹簧棒 外位于卷轴内的限位弹簧,与限位弹簧固定的位于卷轴内的弹簧尾塞,弹簧棒的第一端与 第一侧支架通过棘轮连接结构连接,弹簧棒的第一端与弹簧尾塞连接。限位弹簧的张力是 由弹簧尾塞与第一侧支架之间的距离决定的,因此整个弹簧卷帘器生产时。限位弹簧的张 力是固定的,用户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更改。但是,对于不同用户来说,使用卷帘器的拉 力手感是各有差异的,因此现有技术中弹簧卷帘器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以便于用户能根据 自己的需求调节适合自己用力手感,即能根据需求调节限位弹簧的张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调节限位弹簧 的张力的弹簧卷帘器。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弹簧卷帘器,包括第一 支架,与第一支架相对应的第二支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卷轴,设置 在卷轴内的弹簧棒,套设在弹簧棒外位于卷轴内的限位弹簧,与限位弹簧固定的位于卷轴 内的弹簧尾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内侧设置有对限位弹簧的张力进行调节的张力 调节机构,所述限位弹簧通过该张力调节机构与第一支架连接。
[0005] 作为改进,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
[0006] 设置在第一支架内侧的转轮,该转轮与第一支架内侧通过棘轮结构连接,该转轮 与弹簧棒的第一端连接;
[0007] 套设在弹簧棒第一端外的驱动壳,该驱动壳与转轮固定连接,并且该驱动壳外设 置有纵向凸筋;
[0008] 所述卷轴内壁上设置有纵向凸起,驱动壳外的纵向凸筋能刚好抵挡卷轴的纵向凸 起;
[0009] 弹簧尾塞活动套设在弹簧棒上,并且弹簧尾塞的外壁与卷轴内壁之间过盈配合。
[0010] 再改进,所述弹簧尾塞一侧设置有油压减速机构。
[0011] 再改进,所述油压减速机构包括:
[0012] 主体,该主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弹簧棒的第二端定位于该限位孔内,该主 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一容腔;
[0013] 主体芯,该主体芯设置在主体的容腔内,主体芯具有延伸限位部;
[0014] 密封盖,该密封盖具有通孔,主体芯的延伸限位部穿过该通孔并由密封圈密封;
[0015] 定位盖,该定位盖具有贯穿孔,主体芯的延伸限位部穿过密封盖的通孔后再穿过 定位盖的贯穿孔,定位盖内设置有圆柱形定位片,定位片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盖的外壁与 卷轴内壁之间过盈配合;
[0016] 尾盖,该尾盖上设置有定位孔,主体芯的延伸限位部穿过密封盖的通孔后再穿过 定位盖的贯穿孔后固定在尾盖的定位孔内,尾盖具有圆柱形支撑柱;
[0017] 油压弹簧,套设在尾盖的圆柱形支撑柱外,油压弹簧的末端具有引出部,该引出部 定位于定位盖的定位槽内。
[0018] 再改进,所述第二册支架内侧设置有与张力调节机构相对应的限位螺杆。
[0019] 再改进,所述限位螺杆外设置有调节螺母。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第一支架内侧设置有对限位弹 簧的张力进行调节的张力调节机构,将限位弹簧通过该张力调节机构与第一支架连接,通 过张力调节机构能调节限位弹簧的张力,从而使得用户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适合自己用 力手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簧卷帘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簧卷帘器的立体分解图;
[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张力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张力调节机构与卷轴配合后的剖视图;
[0025]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卷帘控制调节机构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弹簧卷帘器,包括第一支架1,与第一支架1相对应的第二支 架2,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卷轴3,设置在卷轴内的弹簧棒4,套设在弹 簧棒4外位于卷轴内的限位弹簧5,与限位弹簧5固定的位于卷轴内的弹簧尾塞8。所述第 一支架内侧设置有对限位弹簧的张力进行调节的张力调节机构,所述限位弹簧通过该张 力调节机构与第一支架连接。
[0028] 本实施例中,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
[0029] 设置在第一支架1内侧的转轮6,该转轮6与第一支架1内侧通过棘轮结构连接, 该转轮6与弹簧棒4的第一端连接;
[0030] 套设在弹簧棒第一端外的驱动壳7,该驱动壳7与转轮固定连接,并且该驱动壳外 设置有纵向凸筋71 ;
[0031] 所述卷轴3内壁上设置有纵向凸起31,驱动壳外的纵向凸筋71能刚好抵挡卷轴的 纵向凸起31,弹簧尾8塞活动套设在弹簧棒4上,并且弹簧尾塞8的外壁与卷轴3内壁之间 过盈配合;参见图3、图4所示。
[0032] 当外力施加在转轮6外壁上时,转轮6的转动,带动驱动壳7转动,由于驱动壳外 的纵向凸筋71能刚好低档住卷轴的纵向凸起31,因此驱动壳7能驱动卷轴3转动,转动的 转轴3能驱动弹簧尾塞8沿着弹簧棒4纵向移动,因此通过转动转轮6,就能调节弹簧尾塞 8与第一支架之间的距离,限位弹簧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转轮6与弹簧尾塞8上,进而能调 节限位弹簧5的长度,从而调节了限位弹簧5的张力。
[0033]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尾塞8 -侧设置有油压减速机构9,该油压减速机构9包 括:
[0034] 主体91,该主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911,所述弹簧棒4的第二端定位于该限位孔 内911,该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一容腔912 ;
[0035] 主体芯92,该主体芯92设置在主体的容腔912内,主体芯具有延伸限位部921 ;
[0036] 密封盖93,该密封盖具有通孔,主体芯的延伸限位部穿过该通孔并由密封圈97密 封;
[0037] 定位盖94,该定位盖具有贯穿孔,主体芯的延伸限位部穿过密封盖的通孔后再穿 过定位盖的贯穿孔,定位盖内设置有圆柱形定位片941,定位片上设置有定位槽942,定位 盖的外壁与卷轴内壁之间过盈配合;
[0038] 尾盖95,该尾盖上设置有定位孔,主体芯的延伸限位部穿过密封盖的通孔后再穿 过定位盖的贯穿孔后固定在尾盖的定位孔内,尾盖具有圆柱形支撑柱;
[0039] 油压弹簧96,套设在尾盖的圆柱形支撑柱外,油压弹簧的末端具有引出部,该引出 部定位于定位盖的定位槽内。
[0040] 所述第二支架2内侧设置有与张力调节机构相对应的限位螺杆21,限位螺杆21外 设置有调节螺母22。限位螺杆21的设置,能起对限位弹簧5拉伸到位的限制作用。第二支 架用调节螺母22调节,根据客户要求卷帘收紧后的下摆长度任意调节。
【权利要求】
1. 一种弹簧卷帘器,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一支架相对应的第二支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 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卷轴,设置在卷轴内的弹簧棒,套设在弹簧棒外位于卷轴内的限位 弹簧,与限位弹簧固定的位于卷轴内的弹簧尾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内侧设置有对 限位弹簧的张力进行调节的张力调节机构,所述限位弹簧通过该张力调节机构与第一支架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卷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 设置在第一支架内侧的转轮,该转轮与第一支架内侧通过棘轮结构连接,该转轮与弹 簧棒的第一端连接; 套设在弹簧棒第一端外的驱动壳,该驱动壳与转轮固定连接,并且该驱动壳外设置有 纵向凸筋; 所述卷轴内壁上设置有纵向凸起,驱动壳外的纵向凸筋能刚好抵挡卷轴的纵向凸起; 弹簧尾塞活动套设在弹簧棒上,并且弹簧尾塞的外壁与卷轴内壁之间过盈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卷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尾塞一侧设置有油压减 速机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卷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减速机构包括: 主体,该主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弹簧棒的第二端定位于该限位孔内,该主体的 另一侧设置有一容腔; 主体芯,该主体芯设置在主体的容腔内,主体芯具有延伸限位部; 密封盖,该密封盖具有通孔,主体芯的延伸限位部穿过该通孔并由密封圈密封; 定位盖,该定位盖具有贯穿孔,主体芯的延伸限位部穿过密封盖的通孔后再穿过定位 盖的贯穿孔,定位盖内设置有圆柱形定位片,定位片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盖的外壁与卷轴 内壁之间过盈配合; 尾盖,该尾盖上设置有定位孔,主体芯的延伸限位部穿过密封盖的通孔后再穿过定位 盖的贯穿孔后固定在尾盖的定位孔内,尾盖具有圆柱形支撑柱; 油压弹簧,套设在尾盖的圆柱形支撑柱外,油压弹簧的末端具有引出部,该引出部定位 于定位盖的定位槽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簧卷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内侧设置有与张力 调节机构相对应的限位螺杆。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簧卷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杆外设置有调节螺母。
【文档编号】E06B9/56GK203867436SQ201420090112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8日
【发明者】朱保霖 申请人:宁波振飞窗饰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