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暴报警锁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62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暴报警锁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暴报警锁头,包括锁体和报警装置,所述的锁体包括锁壳、锁芯和钥匙,所述锁壳设有锁壳大孔,锁壳前端设有与大孔相通的弹子孔I和弹子孔II,所述的弹子孔I内设有上弹子,上弹子与封口滑块相抵;所述的弹子孔II处于锁壳中间位置;所述的锁芯设在锁壳大孔内,所述的锁芯内设有一组与钥匙相匹配的叶片组,所述的叶片组外侧设有锁定边柱;所述的报警装置设有微动开关I和微动开关II。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由于报警触发装置使用了全封口片的设计,使锁芯钥匙孔无空隙,阻止了任何异物插入芯,不给非法开启留下空间。
【专利说明】一种防暴报警锁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涉及一种防暴报警锁头。

【背景技术】
[0002]锁具的防盗性能主要处决于锁头结构的好坏,报警锁头的出现使传统的机械锁头向机电一体化发展,报警锁的广泛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市场潜力。目前不法分子开启锁头的方法主要是两类,一种是技术性开启,用这种方法开启后锁头任可正常使用不留下任何痕迹。另一种是暴力破坏性开启,用强开工具将锁打开,开启后锁不能正常使用。而目前市场上报警锁头的功能是当片状的异物插入时锁头钥匙孔时触动警报开关后会发出警报。如专利号为ZL201020271337.3的报警锁其主要功能是非原配钥匙和片状的异物插入锁头后报警装置会发出警报声,而当原配钥匙插入锁头然后转动开启后报警解除。此种锁的缺点如下:
[0003]此种结构因其触发警报装置的关键零件是一个圆柱形的小弹子,这种结构并不能完全将锁头孔覆盖,非法开启锁头时只要避开这颗小弹子就可以了,如单勾等工具均可绕过触发弹子将锁打开。另一个缺点是这种锁只要锁头转动后警报就能解除,这种设计完全没有考虑到强开钥匙头能暴力开启锁头的缺点,犯罪份子一般利用这种工具开启锁头最多只用几秒钟就能将锁打开,从而使报警装置形同虚设。同时这种锁头的原配钥匙插入锁头不转动打开锁头警报器也会误报,给正常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暴报警锁头。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防暴报警锁头,包括锁体和报警装置,所述的锁体包括锁壳、锁芯和钥匙,所述锁壳设有锁壳大孔,锁壳前端设有与大孔相通的弹子孔I和弹子孔II,所述的弹子孔I内设有上弹子,上弹子与封口滑块相抵;所述的弹子孔II处于锁壳中间位置;所述的锁芯设在锁壳大孔内,所述的锁芯内设有一组与钥匙相匹配的叶片组,所述的叶片组外侧设有锁定边柱;所述的报警装置设有微动开关I和微动开关II ;所述的微动开关I和微动开关II通过导线与报警装置连接;所述的微动开关I设置于上弹子上面;所述的微动开关II设置于锁壳与弹子孔II内,所述的微动开关II与锁定边柱相抵。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7]由于微动开关在弹珠和边柱的推顶联动下控制报警装置的工作,因此当任何异物插入锁芯时报警器报警工作,只有当正确的钥匙插入锁芯后所有叶片与钥匙匹配边柱才会缩回到锁芯报警器识别为原配钥匙此时报警才能解除,借此识别盗开与正常开启。该防暴报警锁头与专利号为ZL201020271337.3的区别在于本锁头不用转动锁芯插入钥匙通过叶片和边柱联动使微动开关直接识别钥匙牙花密码而解除报警。当使用强开钥匙头时即使将锁芯强行扭开锁芯转动后报警也不会解除,解决了专利号为ZL201020271337.3报警锁头被暴力强开后报警解除的缺点。另外专利号为ZL201020271337.3报警触发装置是由锁芯前端单独一颗弹子触发,锁芯钥匙孔没留有很大的空间,不法份子使用单钩等细小的工具均能技术开启锁芯而不会触发报警器,使报警功能形同虚设。而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由于报警触发装置使用了全封口片的设计,使锁芯钥匙孔无空隙,阻止了任何异物插入芯,不给非法开启留下空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报警触发状态示意图;
[001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报警解除状态示意图;
[001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态电路图;
[001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报警触发状态电路图;
[0014]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报警解除状态电路图;
[0015]附图标记:
[0016]锁体1、报警装置2、锁壳11、锁芯12、锁壳大孔111、弹子孔1112、弹子孔II113、上弹子114、叶片组115、锁定边柱116、封口滑块117、微动开关121、微动开关1122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参见图1所示,一种防暴报警锁头,包括锁体1和报警装置2,所述的锁体1包括锁壳11、锁芯12和钥匙,所述锁壳11设有锁壳大孔111,锁壳11前端设有与大孔相通的弹子孔1112和弹子孔11113,所述的弹子孔1112内设有上弹子114,上弹子114与封口滑块117相抵;所述的弹子孔II113处于锁壳11中间位置;所述的锁芯12设在锁壳大孔111内,所述的锁芯12内设有一组与钥匙相匹配的叶片组115,所述的叶片组115外侧设有锁定边柱116 ;所述的锁定边柱116作用是起到上锁和解锁功能同时通过上锁或解锁动作控制微动开关II
[0019]所述的报警装置2设有微动开关121和微动开关1122 ;所述的微动开关121和微动开关1122通过导线与报警装置2连接;所述的微动开关122设置于上弹子114上面;所述的微动开关Π22设置于锁壳11与弹子孔II113内,所述的微动开关1122与锁定边柱116相抵。
[0020]由于微动开关在弹珠和边柱的推顶联动下控制报警装置的工作,因此当任何异物插入锁芯时报警器报警工作,只有当正确的钥匙插入锁芯后所有叶片与钥匙匹配边柱才会缩回到锁芯报警器识别为原配钥匙此时报警才能解除,借此识别盗开与正常开启。该防暴报警锁头与专利号为ZL201020271337.3的区别在于本锁头不用转动锁芯插入钥匙通过叶片和边柱联动使微动开关直接识别钥匙牙花密码而解除报警。当使用强开钥匙头时即使将锁芯强行扭开锁芯转动后报警也不会解除,解决了专利号为ZL201020271337.3报警锁头被暴力强开后报警解除的缺点。另外专利号为ZL201020271337.3报警触发装置是由锁芯前端单独一颗弹子触发,锁芯钥匙孔没留有很大的空间,不法份子使用单钧等细小的工具均能技术开启锁芯而不会触发报警器,使报警功能形同虚设。而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由于报警触发装置使用了全封口片的设计,使锁芯钥匙孔无空隙,阻止了任何异物插入芯,不给非法开启留下空间。
[0021]工作原理如下:
[0022]初始状态时,微动开关I为断开状态,微动开关II为闭合状态。当插入非原配钥匙或异物时封口片触动微动开关,2秒后报警器开始报警,由于牙花不匹配边柱无法缩回到锁芯内报警不能解除,警报器12秒后停止报警,此时报警器程序检测微动开关I和微动开关II的状态,如果微动开关I为断开状态,微动开关II为闭合状态则报警器又处于初始状态,反则又开始报警。
[0023]当插入正确的钥匙时微动开关I接通报警器处于预备报警状态,2秒内将钥匙完全插入锁芯,锁芯内的叶片与钥匙牙花密码匹配此时边柱才会缩回到锁芯内微动开关II断开,报警器处于断开状态,报警器不工作。
[0024]当拔出钥匙时边柱被推入锁壳边柱槽内,边柱压缩微动开关II使其接通,当钥匙完全拔出后封口片复位微动开关I断开,报警器处于初始状态。
[0025]以下为报警器程序控制原理(K2为微动开关1、K1为微动开关II):
[0026]初始状态如图5:程序检测如图Κ1和Κ2状态,K1 = ON Κ2 = OFF
[0027]报警状态如图6:程序检测K1和K2状态,当K1 = 0N,K2 = ON或接通0.1秒以上则警报器报警12秒。再次检测K1和K2状态如同以上条件则重新报警12秒,以此类推。
[0028]报警解除如图7:报警过程中当K1 = OFF报警立刻解除。此时无论K2是处于0N或OFF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暴报警锁头,包括锁体(1)和报警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体(1)包括锁壳(11)、锁芯(12)和钥匙,所述锁壳(11)设有锁壳大孔(111),锁壳(11)前端设有与大孔相通的弹子孔1(112)和弹子孔II (113),所述的弹子孔1(112)内设有上弹子(114),上弹子(114)与封口滑块(117)相抵;所述的弹子孔11(113)处于锁壳(11)中间位置;所述的锁芯(12)设在锁壳大孔(111)内,所述的锁芯(12)内设有一组与钥匙相匹配的叶片组(115),所述的叶片组(115)外侧设有锁定边柱(116);所述的报警装置(2)设有微动开关1(21)和微动开关II (22);所述的微动开关1(21)和微动开关II (22)通过导线与报警装置(2)连接;所述的微动开关1(21)设置于上弹子(114)上面;所述的微动开关11(22)设置于锁壳(11)与弹子孔II (113)内,所述的微动开关11(22)与锁定边柱(116)相抵。
【文档编号】E05B45/08GK204112902SQ201420506773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4日
【发明者】许平稳 申请人:温州仕丹力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