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9237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日常用品,特别涉及一种水杯。

(二)

背景技术:

水杯大多为细长型的,因此放到桌子上时一不小心碰到就会碰倒,杯内的水洒到桌子上就会润湿桌子上的东西,特别是文件如果被润湿会造成很大损失,有的是玻璃杯子还容易破碎,割伤手等等。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不易碰到的水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杯,包括杯体,其特征是,所述杯体侧壁下端向上设有若干盲孔,盲孔内设有抽拉杆,抽拉杆的下端都连接在辅助杯底上,所述辅助杯底周边铰接有呈辐射状均布的下连接杆,所述杯体侧壁的外表面设铰接有上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铰接并且上连接杆的长度大于下连接杆的长度;当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成一条直线时,抽拉杆的上端仍然在盲孔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放在桌子上时上连接杆、下连接杆和杯体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同时由于下连接杆平放在桌子上增大了杯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所以不容易碰倒。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将本发明放到桌面上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将本发明端起来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杯体,2盲孔,3辅助杯底,4上连接杆,5下连接杆,6抽拉杆。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种水杯,包括杯体1,杯体1侧壁下端向上设有若干盲孔2,盲孔2内设有抽拉杆6,抽拉杆6的下端都连接在辅助杯底3上,辅助杯底3周边铰接有呈辐射状均布的下连接杆5,杯体1侧壁的外表面设铰接有上连接杆4,上连接杆4和下连接杆5之间铰接并且上连接杆4的长度大于下连接杆5的长度;当上连接杆4和下连接杆5成一条直线时,抽拉杆6的上端仍然在盲孔2内。

端起杯子时,在辅助杯底3和抽拉杆6的重力作用下,抽拉杆6从盲孔2向下移动,最终上连接杆4和下连接杆5之间成一条直线,这时抽拉杆6的上端仍然在盲孔2内,将杯子放到存放时也是上述状态;将杯子竖立放到桌面上时,辅助杯底3和杯体1紧紧接触,辅助杯底3和上连接杆4的上端之间的距离缩短,这时上连接杆4、下连接杆5和杯体1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辅助杯底3和下连接杆5共同增大了杯体1与桌面的接触面积,这样被子就不会轻易被碰倒了。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