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489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是非常常用的厨房电器。电压力锅在烹饪过程中会排出高温高压的蒸汽,同时产生较大的噪音。为了降低噪音,电压力锅中通常设置有降噪装置。而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所设置的降噪装置均有难以清洗,降噪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压力锅的降噪装置难以清洗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及设置于锅盖上用于释放蒸汽的吸音箱,吸音箱可拆卸地设置在锅盖上,吸音箱包括:箱座,靠近锅体设置;箱盖,盖合于箱座上并远离锅体;吸音层,设置于箱座和箱盖之间并由柔性吸音材料制成,吸音层包括分隔壁,分隔壁与箱座或/和箱盖共同围成蒸汽通道。

进一步地,吸音层还包括底壁,分隔壁设置在底壁上。

进一步地,底壁靠近箱盖设置。

进一步地,分隔壁向箱座延伸至与箱座抵接配合。

进一步地,箱座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蒸汽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吸音层的材质为抗菌硅胶或硅橡胶。

进一步地,箱座和箱盖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分隔壁包括第一分隔壁,第一分隔壁将吸音层分隔成第一降噪区域及至少部分地环绕在第一降噪区域的外部的第二降噪区域,第一分隔壁上设置有连通第一降噪区域和第二降噪区域的缺口。

进一步地,第二降噪区域内设置有降噪通道。

进一步地,降噪通道设有内设有阻流片。

进一步地,阻流片同时连接在底壁与降噪通道的侧壁上,阻流片包括朝向箱座的下部结构,下部结构与降噪通道的侧壁之间独立设置。

进一步地,阻流片的材质为抗菌硅胶或硅橡胶。

进一步地,吸音层被夹紧于箱座与箱盖之间,以将吸吸音箱内的空间密封。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压力锅。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以及吸音箱。其中,吸音箱包括箱座、箱盖以及设置在箱座和箱盖之间的吸音层。吸音层包括分隔壁,分隔壁与箱座或/和箱盖共同围成蒸汽通道。上述结构不仅能够更有效地起到隔音降噪的效果,同时也有隔热降温的效果。同时吸音层由柔性吸音材料制成,使得吸音层的各个角落都可以更容易的清洗干净,防止吸音层内残留细菌对食品产生污染。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压力锅的降噪装置难以清洗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烹饪器具的吸音箱的分解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烹饪器具的吸音箱的剖视示意图;

图3a示出了图3中吸音箱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吸音箱的箱座的进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中吸音箱的箱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箱座的仰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5中箱座的侧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5中箱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烹饪器具的吸音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2中吸音箱的吸音层的仰视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中吸音层的蒸汽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图12和图13分别示出了图2中吸音箱的吸音层处于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2中吸音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2中吸音箱的剖视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2中吸音箱的挡流片的主视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6中挡流片的侧视示意图;

图18示出了图16中挡流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19示出了图2中吸音箱的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图2中吸音箱通过锁扣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图20中吸音箱的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2示出了图20中吸音箱的第一锁扣组件的摆动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示出了图22中摆动锁定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24示出了图20中吸音箱的第一锁扣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25示出了图24中吸音箱的D处放大示意图;

图26示出了图20中吸音箱的第二锁扣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27示出了图26中第二锁扣组件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28示出了图26中第二锁扣组件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29示出了图20中吸音箱的第一卡钩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0示出了图20中吸音箱的第二卡钩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锅体;200、锅盖;300、吸音箱;310、箱座;311、进气口;312、出气口;313、进气结构;313-1、顶壁;313-2、侧壁;313-3、进气孔;314、第二环形凸出部;315、环形部;316、箱座第一侧;317、箱座第二侧;320、箱盖;321、第一环形凸出部;322、第三环形凸出部;323、第四环形凸出部;324、箱盖第一侧;325、箱盖第二侧;330、吸音层;331、底壁;332、分隔壁;332-1、第一分隔壁;332-11、缺口;332-12、第一板体;332-13、第二板体;332-2、第二分隔壁;332-21、第三板体;332-22、第四板体;333、第一降噪区域;334、第二降噪区域;334-1、降噪通道;335、环形侧壁;336、密封边沿;336-1、第一环形密封槽;336-2、第二环形密封槽;337、过流通道;400、蒸汽通道;500、阻流片;520、支撑部;521、第一阻流面;530、阻流部;531、第二阻流面;600、锁扣组件;700、第一锁扣组件;710、摆动锁定件;711、顶紧部;712、第一转轴;713、第二转轴;714、锁定杆;720、突出边沿;721、顶紧面;730、第一轴座;740、第二轴座;750、限位凸点;760、弧形导向部;770、第一加强筋;800、第二锁扣组件;810、卡扣组件;811、卡接口;812、卡接凸出部;812-1、凹部;813、卡接部;813-1、卡柱;820、卡钩组件;821、第一卡钩;821-1、导向面;822、第二卡钩;830、搭边;840、第二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为压力锅,以下仅以压力锅的具体结构为例对本申请的烹饪器具进行介绍。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0、锅盖200、及设置于锅盖200上用于释放蒸汽的吸音箱300。其中,吸音箱300包括箱座310、箱盖320以及吸音层330。箱座310靠近锅体100设置,箱盖320盖合于箱座310上并远离锅体100。吸音层330设置于箱座310和箱盖320之间并由柔性吸音材料制成。吸音层330包括底壁331及设置在底壁331上的分隔壁332,底壁331与箱盖320贴合设置,吸音层330的底壁331、分隔壁332及箱座310共同围成蒸汽通道400。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0、锅盖200以及吸音箱300。其中,吸音箱300包括箱座310、箱盖320以及设置在箱座310和箱盖320之间的吸音层330。吸音层330包括贴合设置在箱盖320上的底壁331,上述底壁331的设置方式不仅能够更有效地起到隔音降噪的效果,同时也有隔热降温的效果。同时吸音层330由柔性吸音材料制成,使得吸音层330的各个角落都可以更容易的清洗干净,防止吸音层330内残留细菌对食品产生污染。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压力锅的降噪装置难以清洗,降噪效果不好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吸音材料为能够起到吸音功能的柔性材料。

当然,作为可行的实施方式,底壁331也可以贴合在箱座310上,同时分隔壁332、底壁331和箱盖320之间围成蒸汽通道400。或者分隔壁332同时与箱座310和箱盖320共同围成上述的蒸汽通道400。

如图3所示,分隔壁332向箱座310延伸至与箱座310抵接配合。具体地,分隔壁332和箱座310顶紧设置,进而使得吸音层330内的空间被密封,已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如图2以及图5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箱座310上设置有进气口311和出气口312,进气口311和出气口312均与吸音层330连通。上述进气口311和出气口312使得蒸汽在吸音层330和锅体100之间形成循环,实现降噪功能。

为了防止蒸汽冷凝水从进气口311回流,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箱座310上设置有与蒸汽通道400连通的进气结构313,进气口311形成在进气结构313上。进气结构313为具有开口的管状结构,具体地,进气结构313包括顶壁313-1和与顶壁313-1连接的侧壁313-2,侧壁313-2上设置有进气孔313-3。在烹饪器具工作时,蒸汽从侧壁313-2上的进气口313-3进入蒸汽通道400,由于侧壁313-2的端部设置有顶壁313-1,从而使得冷凝水被顶壁313-1阻挡无法回流。

优选地,如图4所示,进气孔313-3位于侧壁313-2的上部。进而防止冷凝水在蒸汽通道400内堆积过多时从进气孔313-3回流。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进气孔313-3为多个,并且多个进气孔313-3沿周向均匀分布在侧壁313-2上。蒸汽通过多个进气孔313-3被排放至蒸汽通道内可以实现一定的降噪功能,同时也可以对高压蒸汽进行缓冲,进而缓解蒸汽对吸音层330的冲击力度,增加吸音层330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吸音层330的材质为硅胶。采用硅胶可以充分缓冲蒸汽的压力,进而保证降噪效果,同时硅胶较为柔软可以方便使用者对吸音层330的清洗。除了作为柔性吸音材料的硅胶以外,吸音层330还可以采用其他柔性吸音材料制成,比如吸音棉。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箱座310和箱盖320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具体地,箱座310和箱盖320采用卡勾和卡扣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箱座310和箱盖320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还可以选用其他的连接方式例如螺纹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结构选择。

箱座310和箱盖320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可以使得吸音层330更加容易的取出,从而方便使用者对吸音层的清洗。

如图10和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分隔壁332包括第一分隔壁332-1。第一分隔壁332-1将吸音层330分隔成第一降噪区域333及至少部分地环绕在第一降噪区域333的外部的第二降噪区域334,第一分隔壁332-1上设置有连通第一降噪区域333和第二降噪区域334的缺口332-11。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进气口311与第一降噪区域333连通,出气口312与第二降噪区域334连通。

蒸汽通过进气口311进入第一降噪区域333后进行初步缓冲降噪,之后蒸汽通过缺口332-11进入第二降噪区域334。第二降噪区域334至少部分地环绕在第一降噪区域333的外部并且呈弯折状,因此能够延长蒸汽流动距离,进而减少蒸汽的能量,实现更好的蒸汽降噪功能。蒸汽最终从出气口312回流至锅体100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降噪区域333和第二降噪区域334共同形成蒸汽通道400。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蒸汽的流动方向如图11中箭头方向所示,蒸汽通过进气口311进入第一降噪区域333连通,随后蒸汽通过缺口332-11进入第二降噪区域334,并最终通过出气口312排出。

优选地,第二降噪区域334内设置有降噪通道334-1,该降噪通道334-1弯折设置,通过设置降噪通道334-1进而进一步延长蒸汽的流动距离,从而增强吸音箱300的降噪效果。

如图11所示,缺口332-11位于进气口311和出气口312之间,并且优选地,缺口332-11、进气口311和出气口312位于一条直线上,进而增加蒸汽的流动距离,增加降噪效果。

如图12和图13所示,吸音层330还包括设置在底壁331周沿的环形侧壁335。第一分隔壁332-1包括两个第一板体332-12和第二板体332-13,两个第一板体332-12相对设置,并且每个第一板体332-12的第一端连接在环形侧壁335上。第二板体332-13连接在两个第一板体332-12的第二端之间。上述第一板体332-12、第二板体332-13和环形侧壁335将第一降噪区 域333限定为较为开阔方形区域(相比于降噪通道334-1),当高压蒸汽进入第一降噪区域333时压力得到释放,进而实现初步降噪。

优选地,缺口332-11设置在第二板体332-13上,且缺口332-11位于第二板体332-13的中部。上述结构使得吸音箱受力均匀。

如图12和图13所示,分隔壁332还包括第二分隔壁332-2。第二分隔壁332-2包括两个第三板体332-21和一个第四板体332-22。其中,两个第三板体332-21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板体332-12的远离第一降噪区域333的一侧,第四板体332-22连接在两个第三板体332-21的第一端之间。其中,每个第三板体332-21的第二端与环形侧壁335之间形成过流通道337。通过第三板体332-21和第四板体332-22的设置方式将第二降噪区域334分隔为两个弯折的降噪通道334-1,并大大延长了蒸汽在二降噪区域334区域内的流动距离,进而实现更好的降噪效果。

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降噪通道334-1设有内设有阻流片500。当蒸汽流动进过阻流片500时,阻流片500能够吸收蒸汽的能量,并减缓蒸汽的流动速度。因此通过阻流片500能够大幅度提高吸音箱的降噪效果。

为了便于制造且保证降噪效果,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阻流片500与吸音层330为一体结构。

如图14所示,阻流片500同时连接在底壁331与降噪通道334-1的侧壁上,进而使得阻流片500能够对降噪通道334-1的侧壁起到支撑作用。阻流片500与降噪通道334-1的侧壁上在靠近箱座310的位置设有间隙,部分蒸汽可以顺着间隙流过阻流片500,进而防止高压蒸汽对阻流片500的冲击力过大损坏吸音层330。

如图16至图18所示,间隙形成在下部结构与降噪通道334-1的侧壁之间。当蒸汽流过下部结构时,下部结构朝向一侧倾倒并吸收蒸汽的能量,进而起到降噪作用。

如图16至图18所示,阻流片包括支撑部520和阻流部530。支撑部520设置在底壁331上,支撑部520的两端均与降噪通道334-1的侧壁连接,支撑部520具有第一阻流面521。阻流部530连接在支撑部520的远离底壁331的一端,阻流部530形成下部结构。阻流部530具有第二阻流面531,并且第二阻流面531的宽度小于第一阻流面521的宽度。

如图17和图18所示,为了方便模具制造,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阻流部530的厚度小于支撑部520的厚度。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阻流片500为多个。高压蒸汽依次通过多个阻流片500起到持续减压降速的效果,进而大幅度提高吸音箱300的降噪效果。

优选地,阻流片500的材质为硅胶,在保证降噪效果的同时易于清洗。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吸音层330的被夹紧于箱座310与箱盖320之间,以将吸吸音箱300内的空间密封。

具体地,为了保证吸音层的密封效果,如图10所示,吸音层330还包括沿周向布置的密封边沿336。如图3a所示,密封边沿夹设在箱盖320和箱座310之间。其中,密封边沿336包括与箱盖320配合的第一环形密封槽336-1以及与箱座配合的第二环形密封槽336-2。箱盖320上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密封槽336-1配合的第一环形凸出部321,箱座310上设置有与第二环形密封槽336-2配合的第二环形凸出部314。上述结构使得密封边沿336与箱盖320和箱座310均配合,以使吸音层330的被夹紧于箱座310与箱盖320之间,实现吸音层内部空间的密封。

如图3a所示,第一环形密封槽336-1和第二环形密封槽336-2的开口方向相反。当箱座310、箱盖320和吸音层330装配时,箱座310和箱盖320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挤压密封边沿336,进而加强密封效果。

优选地,第一环形凸出部321与第一环形密封槽336-1对应设置并抵接配合,第二环形凸出部314与第二环形密封槽336-2对应设置并抵接配合。

如图3a所示,吸音盒还包括第三环形凸出部322,第三环形凸出部322设置在箱盖320上。第三环形凸出部322与密封边沿336的上表面配合以使第二环形密封槽336-2的底壁夹设在第三环形凸出部322和第二环形凸出部314之间,进而增强密封效果。并且优选地,第三环形凸出部322和第二环形凸出部314对应设置。

如图3a和1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吸音盒还包括第四环形凸出部323。第四环形凸出部323设置在箱盖320上,第四环形凸出部323朝向第二环形密封槽336-2的一侧与密封边沿336的周向外表面贴合。第二环形凸出部314和第四环形凸出部323夹紧密封边沿336的外侧,进而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

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吸音箱300还包括与第四环形凸出部323抵接配合的环形部315。第四环形凸出部323的端部与环形部315抵接以防止密封边沿336暴露在吸音箱300外,上述设计在保证了产品美观的同时,也能减少吸音层330与外界的接触,提高产品可靠性。

优选地,第一环形凸出部321、第三环形凸出部322以及第四环形凸出部323平行设置。

优选地,第一环形凸出部321和第四环形凸出部323的凸出高度相等。

如图20所示,吸音层330还包括锁扣组件600,箱座310和箱盖320通过锁扣组件600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具体地,箱座310和箱盖320之间通过锁扣组件600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使用锁扣组件600代替复杂的连接件来连接箱座310和箱盖320,能够大大简化使用者拆卸和安装吸音箱300的步骤,进而方便对吸音箱300中吸音层330的清洗。

如图2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锁扣组件600包括第一锁扣组件700。具体地,第一锁扣组件700设置在吸音箱300相对于烹饪器具的左右两侧,即第一锁扣组件700用于可拆卸地连接吸音箱300的左右两侧。

如图2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锁扣组件700包括摆动锁定件710以及突出边沿720。其中,摆动锁定件710可枢转地设置在箱盖320上,摆动锁定件710包括顶紧部711。突出边沿720设置在箱座310上,突出边沿720包括与顶紧部711配合的顶紧面721。其中,摆动锁定件710包括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摆动锁定件710位于锁定位置时,顶紧部711与顶紧面721抵接配合并固定箱盖320和箱座310之间的相对位置,摆动锁定件710位于解锁位置时,顶紧部711与顶紧面721分离。

具体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安装箱座310和箱盖320时,旋转摆动锁定件710并使摆动锁定件710的顶紧部711与顶紧面721抵顶配合,进而实现吸音箱300的左右两侧相对位置的固定。当需要拆卸安装箱座310和箱盖320时,旋转摆动锁定件710使得摆动锁定件710的顶紧部711与顶紧面分离,同时摆动锁定件710旋转至不与突出边沿720干涉,进而拆卸箱座310与箱盖320

如图2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顶紧面721为斜面。具体地,顶紧面721的较低的一侧朝向箱座310。上述结构使得当顶紧部711在顶紧顶紧面721时,顶紧面721对顶紧部711的合力方向朝向箱座310,进而防止摆动锁定件710滑脱,保证第一锁扣结构700的连接效果。

如图21至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箱盖上设置有第一轴座730和第二轴座740,摆动锁定件710包括安装在第一轴座730内的第一转轴712和安装在第二轴座740内的第二转轴713,并且优选地,第一转轴712和第二转轴713的转动轴线重合。上述结构能够实现摆动锁定件710的枢转运动,进而实现锁紧功能。

如图22和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摆动锁定件710还包括锁定杆714。其中顶紧部711设置在锁定杆714的中部,具体地,顶紧部711设置为两个,进而保证锁定杆714受力均匀,提高摆动锁定件710的结构稳定性。同时第一转轴712和第二转轴713设置在锁定杆714的两端。锁定杆714呈弯折状或者弯曲状并限定出一个容纳空间,顶紧部711朝向容纳空间设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摆动锁定件710位于锁定位置时,突出边沿720穿设在容纳空间内,同时顶紧部711与顶紧面721抵顶配合;当摆动锁定件710处于解锁位置时,摆动锁定件710向外摆动进而使得突出边沿720脱离容纳空间。

如图2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轴座740的侧面上设置有与锁定杆714配合的限位凸点750。通过设置限位凸点750能增加摆动锁定件710运动中的摩擦力,在增加使用者手感的同时也能够起到提高锁定效果的功能。

当然,为了改变摩擦力的大小,限位凸点750可以设置在第一轴座730上,或者同时设置在第一轴座730和第二轴座740上。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改变限位凸点750的大小从而改变限位凸点750与摆动锁定件710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转轴712的长度大于第二转轴713的长度,同时第一转轴712和第二转轴713的端部均设置有弧形导向部760。上述结构设计能够便于摆动锁定件710的安装,具体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先将第一转轴712穿入至第一轴座730 内,在按压第二转轴713使之卡入至第二轴座740内,由于第二转轴713的端部设置有弧形导向部760,可以使得摆动锁定件710更加容易的变形,即使用较小的压力即可完成第一转轴712和第二转轴713的安装。

如图21和图25所示,箱盖320上还设置有第一加强筋770,第一加强筋770位于第一轴座730和第二轴座740之间,第一加强筋770与突出边沿720的朝向箱盖320的一面抵接。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770能够对突出边沿720进行支撑,进而防止突出边沿720被摆动锁定件710挤压导致损坏,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

如图22和图23所示,顶紧部711为凸轮结构。凸轮结构能够使摆动锁定件710更加容易的扣合至突出边沿720上,同时凸轮结构具有圆滑外表面,进而顶紧部711在挤压突出边沿720时损坏突出边沿720。

如图20所示锁扣组件600包括第二锁扣组件800,具体地,第二锁扣组件800设置在吸音箱300相对于烹饪器具的前后两侧,即吸音箱300的前后两侧通过第二锁扣组件800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如图26所示,箱座310具有相对设置的箱座第一侧316和箱座第二侧317,箱盖320具有相对设置的箱盖第一侧324和箱盖第二侧32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箱座第一侧316和箱盖第一侧324即为前述的吸音箱300的后侧,上述箱座第二侧317和箱盖第二侧325即为前述的吸音箱300的前侧。第二锁扣组件800包括:卡扣组件810,箱盖第一侧324和箱座第一侧316通过卡扣组件810插接在一起;卡钩组件820,箱盖第二侧325和箱座第二侧317通过卡钩组件820可拆卸地连接。

具体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安装吸音箱300时,先将箱座第一侧316通过卡扣组件810和箱盖第一侧324插接在一起,在按压箱座第二侧317并使得卡钩组件820扣合。当需要拆卸吸音箱300时,只需使卡钩组件820脱开即可完成吸音箱300的拆卸步骤。上述箱座310和箱盖320的拆装步骤简单,便于使用者对吸音箱300内的吸音层330的清洗。

如图26和图2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卡扣组件810包括卡接口811和卡接凸出部812。卡接口811设置在箱盖第一侧324上,卡接凸出部812设置在箱座第一侧316并与卡接口811配合,卡接凸出部812穿设在卡接口811内。具体地,在使用时,卡接凸出部812插接在卡接口811内,同时卡接凸出部812卡接口811彼此施加压紧力,进而实现吸音箱300后侧的锁定。

如图21和图2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箱盖第一侧上设置有卡接部813,卡接部813上形成卡接口811。卡接部813包括卡柱813-1,卡接凸出部812具有与卡柱813-1的表面形状适配的凹部812-1。具体地,凹部812-1包设在卡柱813-1的外侧,进而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卡接口811和卡接凸出部812之间滑脱,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稳定性。

优选地,为了提高卡接凸出部812的强度,卡接凸出部812的厚度大于箱座310的厚度。具体地,箱座310的厚度为箱座310的底壁的厚度。

如图26、图27至图30所示,卡钩组件820包括第一卡钩821和第二卡钩822。第一卡钩821设置在箱盖第二侧325上,第二卡钩822设置在箱座第二侧317上并与第一卡钩821配合。同时为了保证第一卡钩821和第二卡钩822的连接效果,第二卡钩822呈楔形结构。

如图2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卡钩821具有与楔形结构配合的导向面821-1。上述结构使得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楔形结构可以顺着导向面821-1更加容易的朝向第一卡钩821滑动,进而方便使用者对吸音箱300的安装。

如图28所示,为了便于卡钩组件820的拆卸,第二卡钩822上设置有施力部。并且优选地,施力部为与第一卡钩821的端部配合的搭边830。当然,为了方便使用者施力,施力部可以根据具体产品结构调整设置,例如施力部设置在第一卡钩821上,或者第一卡钩821和第二卡钩822上均设置有施力部,施力部的设置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

如图28所示,第一卡钩821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840。通过设置第二加强筋840可以对第一卡钩821进行支撑,进而防止在拆卸过程中第一卡钩821变形导致第一卡钩821折断,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稳定性。

如图29和图30所示,箱盖第一侧324设置有两个卡接口811,箱座第一侧316设置有分别和两个卡接口811对应配合的两个卡接凸出部812。上述结构可以使得吸音箱300受力稳定,进而提高产品的结构稳定性。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中的吸音箱300的左右两侧通过第一锁扣组件700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吸音箱300的前后两侧通过第二锁扣组件800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其实际使用过程为:先将箱座310的后侧与箱盖320的后侧通过卡扣组件810插接在一起,在按压箱座310的前侧并使得卡钩组件820扣合;旋转箱盖320左右两侧的摆动锁定件710,并使摆动锁定件710位于锁定位置。完整上述步骤后即完成了对吸音箱300的四个方向的固定。

当然,作为可行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在吸音箱300上只设置第一锁扣组件700或者第二锁扣组件800。例如,在吸音箱300相对的两侧设置卡扣组件810和卡钩组件820,或者,在吸音箱300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锁扣组件700,或者在吸音箱300的四个方向均设置第一锁扣组件700。吸音箱300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根据产品设计以及实际需要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