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8249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如压力锅或微压煲等烹饪器具,在执行烹饪过程中利用锁扣结构对锅体和上盖锁紧实现密封,烹饪结束后,通过解除锁扣结构对锅体和上盖的锁紧作用以使上盖能够与锅体相打开,但是,现有的此类烹饪器具存在这样的问题,其需要严格保证锁紧结构的扣合余量,否则,在余量过大时会存在扣合不稳、漏气等不良情况,导致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上盖,所述锅体和所述上盖中的一个上设置有活动扣,另一个上设置有扣板,所述活动扣能够与所述扣板扣合或分离;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扣板和所述活动扣中的一个上,且在所述活动扣与所述扣板扣合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扣板和所述活动扣中的另一个弹性抵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在扣板和活动扣中的一个上设置弹性件,在扣板和活动扣扣合时,利用弹性件与扣板和活动扣中的另一个弹性抵靠,这样可以使活动扣和扣板通过弹性件保持抵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活动扣和扣板扣合后两者间存在扣合余量的结构,该设计避免了因活动扣与扣板存在间隙而导致上盖与锅体盖合不严所引起的漏气问题,因而保证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另外,本方案中由于弹性件的弹性抵靠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活动扣或扣板的扣合力,如此则相应地加大了开盖力,可降低产品烹饪过程中的误开盖概率,提升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片悬臂部,所述弹片悬臂部的一端与所述扣板和所述活动扣中的一个连接,所述弹片悬臂部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在所述活动扣与所述扣板扣合时,所述弹片悬臂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扣板与所述活动扣之间,且所述扣板和所述活动扣中的另一个扣在所述弹片悬臂部上。

在本方案中,设置弹性件包括悬臂布置的弹片悬臂部,当扣板和活动扣中的另一个扣在弹片悬臂部上时,弹片悬臂部受力产生以其固定端为中心的小量转动的挠曲变形,同时,弹片悬臂部的弹性回复力反作用于扣板和活动扣中的另一个以形成抵接,使活动扣和扣板通过弹片悬臂部保持抵靠,以此避免了因活动扣与扣板存在间隙而导致上盖与锅体盖合不严所引起的漏气问题,因而保证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另外,活动扣和扣板之间通过弹片悬臂部支撑形成的抵靠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活动扣或扣板的扣合力,如此则相应地加大了开盖力,可降低产品烹饪过程中的误开盖概率,提升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值得说明的是,弹片悬臂部为悬臂布置结构,从而使其在结构上具备弹性支撑能力,这样设计的好处是,通过结构上的挠曲度进行弹性支撑的设计方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压缩行程,就本方案而言,可以为活动扣提供其与扣板进行扣合动作的活动空间,这样可以保证合盖扣合的配合精度,避免扣合困难或无法扣合的问题;而就弹片悬臂部的材质而言,其可以为刚性质体,例如,为具有一定弯曲变形能力的薄壁金属或薄壁硬质塑料,当然,为进一步保证其变形能力,其也可为弹性质体,如具有一定刚度的硅胶弹片、橡胶弹片或塑料弹片等。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其中,也可设置弹性件为设置在扣板和/或活动扣上的如硅胶、橡胶等具有弹性变形质体,利用材质本身的弹性使活动扣和扣板保持抵接。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性件还包括弹片固定部,其中,所述活动扣上的所述弹片悬臂部通过所述弹片固定部与所述活动扣连接,或所述扣板上的所述弹片悬臂部通过所述弹片固定部与所述扣板连接。

在本方案中,设置弹性件还包括弹片固定部,具体地,弹片固定部装设在活动扣和扣板上,弹片悬臂部固定连接在弹片固定部上或与弹片固定部为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弹片悬臂部直接与活动扣或扣板固定的方案而言,该设计使悬臂布置的弹片悬臂部的安装过程更为简单便捷,且更利于保证弹片悬臂部固定端的稳固性以保证弹片悬臂部在弹性能力方面的可靠性。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固定板,设置在所述锅体和所述上盖中设置有所述扣板的一个上,所述扣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其中,位于所述扣板上的所述弹片固定部的一端被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扣板夹紧;和/或位于所述扣板上的所述弹片固定部上设置有通孔,且所述弹片固定部的部分伸入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扣板之间,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扣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凸起,所述凸起贯穿所述通孔。

在本方案中,设置位于扣板上的弹片固定部的部分被固定板和扣板夹紧,该结构中实现将弹性件组装到扣板上的组装方式简单,可利于保证产品的组装效率;另外,设置位于扣板上的弹片固定部上设置有通孔,且弹片固定部的部分伸入固定板和扣板之间,固定板和扣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凸起,凸起贯穿通孔,该结构具有组装便利的优点,且利用凸起与通孔进行限位配合,可进一步保证弹性件与扣板的装配稳固性,提高产品品质。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除此之外,也可利用螺钉将弹片固定部固定在扣板上,其中,实现弹片固定部与扣板固定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但均应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一弹性辅助件,弹性支撑在所述弹片固定部与所述弹片悬臂部之间。

在本方案中,具体地,设置第一弹性辅助件弹性支撑在位于活动扣上的弹片悬臂部及弹片固定部之间,或者第一弹性辅助件弹性支撑在位于扣板上的弹片固定部及弹片悬臂部之间,利用第一弹性辅助件对弹片悬臂部的弹性支撑作用,可进一步强化弹片悬臂部处的弹性回复能力,可避免锅内压力过大时弹片悬臂部被扣板和活动扣压溃的问题,由此提高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优选地,第一弹性辅助件为弹簧或为硅胶、橡胶等弹性材质的弹性柱。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活动扣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辅助件贯穿所述第一限位孔,且所述第一弹性辅助件支撑在位于所述活动扣上的所述弹片悬臂部及所述弹片固定部之间;或者所述扣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孔,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辅助件贯穿所述第二限位孔,且所述第一弹性辅助件支撑在位于所述扣板上的所述弹片悬臂部及所述弹片固定部之间。

在本方案中,在活动扣上设置第一限位孔,使第一弹性辅助件贯穿第一限位孔并对活动扣上的弹片悬臂部及弹片固定部进行支撑,这样设计可以提高第一弹性辅助件的装配稳定性,避免其脱落,且利用第一限位孔可以将第一弹性辅助件的压缩方向限定在第一限位孔的轴向上,避免第一弹性辅助件被压溃或折弯的问题,从而延长第一弹性辅助件的使用寿命;另外,可在扣板上设置第二限位孔,使第一弹性辅助件贯穿第二限位孔并对扣板上的弹片悬臂部及弹片固定部进行支撑,这样设计可以提高第一弹性辅助件的装配稳定性,避免其脱落,且利用第二限位孔可以将第一弹性辅助件的压缩方向限定在第二限位孔的轴向上,避免第一弹性辅助件被压溃或折弯的问题,从而延长第一弹性辅助件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二弹性辅助件,弹性支撑在所述活动扣和所述活动扣上的所述弹片悬臂部之间,或弹性支撑在所述扣板和所述扣板上的所述弹片悬臂部之间。

在本方案中,设置第二弹性辅助件支撑在活动扣和活动扣上的弹片悬臂部之间,或支撑在扣板和扣板上的弹片悬臂部之间,利用第二弹性辅助件对弹片悬臂部的弹性支撑作用,可进一步强化弹片悬臂部处的弹性回复能力,可避免锅内压力过大时弹片悬臂部被扣板和活动扣压溃的问题,由此提高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优选地,第二弹性辅助件为弹簧或为硅胶、橡胶等弹性材质的弹性柱。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上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扣板和所述活动扣中的另一个能够沿所述导向斜面运动至所述活动扣与所述扣板相扣合。

在本方案中,在弹性件上设置导向斜面,这样,利用导向斜面对活动扣与扣板扣合时的相对运动进行辅助导向,避免弹性件对活动扣与扣板的扣合动作造成干涉导致扣板与活动扣扣合困难或无法扣合的问题。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开盖按钮,设置在所述锅体或所述上盖上;推杆,分别与所述开盖按钮和所述活动扣配合,所述开盖按钮被按压时,所述推杆推动所述活动扣使所述活动扣与所述扣板分离。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在第一状态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在第二状态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在第一状态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在第二状态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所示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在第一状态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在第二状态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F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锅体,11扣板,111通孔,112凸起,113第二限位孔,12固定板,20上盖,21活动扣,211转轴,22外盖,23内盖,30弹性件,31弹片悬臂部,32弹片固定部,33导向斜面,41弹簧,42硅胶柱,50开盖按钮,60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上盖20和弹性件30。

具体地,锅体10和上盖20中的一个上设置有活动扣21,另一个上设置有扣板11,活动扣21能够与扣板11扣合或分离;弹性件30设置在扣板11和活动扣21中的一个上,且在活动扣21与扣板11扣合时,弹性件30与扣板11和活动扣21中的另一个弹性抵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在扣板11和活动扣21中的一个上设置弹性件30,在扣板11和活动扣21扣合时,利用弹性件30与扣板11和活动扣21中的另一个弹性抵靠,这样可以使活动扣21和扣板11通过弹性件30保持抵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活动扣21和扣板11扣合后两者间存在扣合余量的结构,该设计避免了因活动扣21与扣板11存在间隙而导致上盖20与锅体10盖合不严所引起的漏气问题,因而保证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另外,本方案中由于弹性件30的弹性抵靠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活动扣21或扣板11的扣合力,如此则相应地加大了开盖力,可降低产品烹饪过程中的误开盖概率,提升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弹性件30可以设置在活动扣21上,其设置在活动扣21上时,活动扣21与扣板11扣合会使弹性件30与扣板11弹性抵靠;或者,弹性件30可以设置在扣板11上,其设置在扣板11上时,活动扣21与扣板11扣合会使弹性件30与活动扣21弹性抵靠。以下就弹性件30设置扣板11上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中一些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但本领域技术可以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中对弹性件30的结构及弹性件30与扣板11配合结构所作的进一步限定在扣板11与活动扣21进行互换时同样适用。

如图1至图12所示,在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上盖20和弹性件30,具体地,锅体10设置有扣板11,上盖20设置有活动扣21,活动扣21能够与扣板11扣合或分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设计需求,本方案也可将扣板11设置在上盖20上,且将活动扣21设置在锅体10上以实现使锅体10和上盖20通过扣板11和活动扣21扣合固定的目的;弹性件30设置在扣板11上,且在活动扣21与扣板11扣合时,弹性件30与活动扣21弹性抵靠。更具体地,上盖20包括内盖23和外盖22,活动扣21通过转轴211可转动地安装在内盖23的内侧,且内盖23上设置有供活动扣21伸入的开口,活动扣21可绕转轴211转动以与扣板11扣合或分离。

在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2所示,弹性件30包括弹片悬臂部31和弹片固定部32,弹片悬臂部31的一端通过弹片固定部32与扣板11连接,弹片悬臂部3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在活动扣21与扣板11扣合时,弹片悬臂部31的至少部分位于扣板11与活动扣21之间,且活动扣21扣在弹片悬臂部31上。

在本方案中,设置弹性件30包括悬臂布置的弹片悬臂部31,当扣板11和活动扣21中的另一个扣在弹片悬臂部31上时,弹片悬臂部31受力产生以其固定端为中心的小量转动的挠曲变形,同时,弹片悬臂部31的弹性回复力反作用于扣板11和活动扣21中的另一个以形成抵接,使活动扣21和扣板11通过弹片悬臂部31保持抵靠,以此避免了因活动扣21与扣板11存在间隙而导致上盖20与锅体10盖合不严所引起的漏气问题,因而保证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另外,活动扣21和扣板11之间通过弹片悬臂部31支撑形成的抵靠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活动扣21或扣板11的扣合力,如此则相应地加大了开盖力,可降低产品烹饪过程中的误开盖概率,提升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值得说明的是,弹片悬臂部31为悬臂布置结构,从而使其在结构上具备弹性支撑能力,这样设计的好处是,通过结构上的挠曲度进行弹性支撑的设计方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压缩行程,就本方案而言,可以为活动扣21提供其与扣板11进行扣合动作的活动空间,这样可以保证合盖扣合的配合精度,避免扣合困难或无法扣合的问题;而就弹片悬臂部31的材质而言,其可以为刚性质体,例如,为具有一定弯曲变形能力的薄壁金属或薄壁硬质塑料,当然,为进一步保证其变形能力,其也可为弹性质体,如具有一定刚度的硅胶弹片、橡胶弹片或塑料弹片等。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其中,也可设置弹性件30为设置在扣板11和/或活动扣21上的如硅胶、橡胶等具有弹性变形质体。

更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12所示,弹片悬臂部相对扣板11的下板面呈倾斜状设置,使弹片悬臂部与扣板11的下板面构造出一个锐角结构,这样,使弹片悬臂部上相对背朝扣板11下板面的表面构造出导向斜面33,活动扣21与扣板11扣合过程中,活动扣21可沿该导向斜面33运动至完全与扣板11扣合,其中,利用导向斜面33对活动扣21与扣板11扣合时的相对运动进行辅助导向,避免弹性件30对活动扣21与扣板11的扣合动作造成干涉导致扣板11与活动扣21扣合困难或无法扣合的问题。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固定板12,固定板设置在锅体10和上盖20中设置有扣板11的一个上,扣板11安装在固定板12上,固定板12的作用在于对扣板11实现固定安装。在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2所示,扣板11设置在锅体10上,相应地,烹饪器具所包括的固定板12设置在锅体10上,扣板11安装在固定板12上。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扣板设置在上盖上,而活动扣设置在锅体上的方案而言,固定板应设置在上盖上以用于安装上盖上的扣板。

更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中,如图1至图4所示,弹性件30为弹片,且包括弹片固定部32和弹片悬臂部31,弹片固定部32弯折呈L形且套在扣板11的一个角上,其中,弹片固定部32的一端插装到扣板11的上板面和固定板12之间,且优选弹片固定部32的该部位被扣板11和固定板12夹紧实现弹片固定部32的稳定,弹片固定部32的另一端与弹片悬臂部31呈一体式连接结构,且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扣板11和活动扣21扣合且烹饪器具内压力为常压的状态下,弹片悬臂部31整体呈倾斜状位于扣板11下方,活动扣21扣在弹片悬臂部上,以使弹片悬臂部与扣板11的下板面之间的夹角相比未受力状态有所减小但不为零,从而使活动扣21与扣板11之间形成通过弹片悬臂部31抵靠的抵接状态,这样可以限制锅体10和上盖20之间的相对浮动以避免漏气问题;而如图3和图4所示,在扣板11和活动扣21扣合且烹饪器具内压力为微压或高压的状态下,活动扣21扣在弹片悬臂部31上且将弹片悬臂部31压向扣板11下板面,且随着烹饪器具内压力进一步升高而使弹片悬臂部31与扣板11下板面之间的夹角进一步减小,在极限状态下,活动扣21可将弹片悬臂部31压平在扣板11的下板面上,本结构中,在锅内具有压力时可使活动扣21与扣板11之间的扣合力增加,以此相应增加开盖操作力的需求,即增加了开盖操作困难度,降低锅内微压或高压情况下误开盖的概率,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中,如图5至图8所示,弹性件30为弹片,且包括弹片固定部32和弹片悬臂部31,弹片固定部32弯折呈L形且套在扣板11的一个角上,其中,弹片固定部32的一端插装到扣板11的上板面和固定板12之间,且优选弹片固定部32的该部位上设置有通孔111,而扣板11和/或固定板12上设置有贯穿该通孔111的凸起112,弹片固定部32的另一端与弹片悬臂部31呈一体式连接结构;另外,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一弹性辅助件,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辅助件为弹簧41,其中,如图5至图8所示,扣板11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二限位孔113,弹簧41贯穿第二限位孔113且与弹片固定部32和弹片悬臂部31相抵,以起到辅助弹片悬臂部31弹动的目的;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在扣板11和活动扣21扣合且烹饪器具内压力为常压的状态下,弹片悬臂部31整体呈倾斜状位于扣板11下方,活动扣21扣在弹片悬臂部上,以使弹片悬臂部与扣板11的下板面之间的夹角相比未受力状态有所减小但不为零,从而使活动扣21与扣板11之间形成通过弹片悬臂部31抵靠的抵接状态,这样可以限制锅体10和上盖20之间的相对浮动以避免漏气问题;而如图7和图8所示,在扣板11和活动扣21扣合且烹饪器具内压力为微压或高压的状态下,活动扣21扣在弹片悬臂部31上且将弹片悬臂部31压向扣板11下板面,即可对应理解为如图6和图8中所示,活动扣21与扣板11下板面的间隙H1大于H2,且随着烹饪器具内压力进一步升高而使弹片悬臂部31与扣板11下板面之间的夹角进一步减小,本结构中,在锅内具有压力时可使活动扣21与扣板11之间的扣合力增加,以此相应增加开盖操作力的需求,即增加了开盖操作困难度,降低锅内微压或高压情况下误开盖的概率,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当然,本方案并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例如,也可不再扣板11上设置第二限位孔113,而是设置如弹簧41等第二弹性辅助件支撑在扣板11的下板面和弹片悬臂部31之间,以达到辅助弹片悬臂部31的弹动的目的;再如,也可不在弹片固定部32上设置通孔111、不在扣板11和/或固定板12上设置凸起112,而是采用螺钉将弹片固定部32固定在扣板11上,以实现对弹片固定部32和扣板11固定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中,如图9至图12所示,弹性件30为弹片,且包括弹片固定部32和弹片悬臂部31,弹片固定部32弯折呈L形且套在扣板11的一个角上,其中,弹片固定部32的一端插装到扣板11的上板面和固定板12之间,且优选弹片固定部32的该部位上设置有通孔111,而扣板11和/或固定板12上设置有贯穿该通孔111的凸起112,弹片固定部32的另一端与弹片悬臂部31呈一体式连接结构;另外,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一弹性辅助件,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辅助件为硅胶柱42,当然,也可为橡胶柱或其他弹性材质体,其中,如图9至图12所示,扣板11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二限位孔113,硅胶柱42贯穿第二限位孔113且与弹片固定部32和弹片悬臂部31相抵,以起到辅助弹片悬臂部31弹动的目的;具体地,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扣板11和活动扣21扣合且烹饪器具内压力为常压的状态下,弹片悬臂部31整体呈倾斜状位于扣板11下方,活动扣21扣在弹片悬臂部上,以使弹片悬臂部与扣板11的下板面之间的夹角相比未受力状态有所减小但不为零,从而使活动扣21与扣板11之间形成通过弹片悬臂部31抵靠的抵接状态,这样可以限制锅体10和上盖20之间的相对浮动以避免漏气问题;而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扣板11和活动扣21扣合且烹饪器具内压力为微压或高压的状态下,活动扣21扣在弹片悬臂部31上且将弹片悬臂部31压向扣板11下板面,即可对应理解为如图10和图12中所示,活动扣21与扣板11下板面的间隙H1大于H2,且随着烹饪器具内压力进一步升高而使弹片悬臂部31与扣板11下板面之间的夹角进一步减小,本结构中,在锅内具有压力时可使活动扣21与扣板11之间的扣合力增加,以此相应增加开盖操作力的需求,即增加了开盖操作困难度,降低锅内微压或高压情况下误开盖的概率,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当然,本方案并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例如,也可不再扣板11上设置第二限位孔113,而是设置如硅胶柱42等第二弹性辅助件支撑在扣板11的下板面和弹片悬臂部31之间,以达到辅助弹片悬臂部31的弹动的目的;再如,也可不在弹片固定部32上设置通孔111、不在扣板11和/或固定板12上设置凸起112,而是采用螺钉将弹片固定部32固定在扣板11上,以实现对弹片固定部32和扣板11固定安装。

另外,本方案也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中,也可将弹性件30设置在活动扣21上以达到相同的目的,例如,将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件30套装到活动扣21上,并在活动扣21上设置固定板12以辅助对弹性件30的固定和安装,再如,可设置第一弹性辅助件支撑在弹片固定部32与弹片悬臂部31之间,以辅助弹片悬臂部31的弹动,其中,可在活动扣21上设置第一限位孔以对第一弹性辅助件进行限位,又或者,也可设置第二弹性辅助件支撑在弹片悬臂部31位于活动扣21之间,以辅助弹片悬臂部31的弹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5、图7、图9和图11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开盖按钮50和推杆60,具体地,开盖按钮50设置在锅体10或上盖20上;推杆60分别与开盖按钮50和活动扣21配合,开盖按钮50被按压时,推杆60推动活动扣21使活动扣21与扣板11分离。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可选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在扣板和活动扣中的一个上设置弹性件,在扣板和活动扣扣合时,利用弹性件与扣板和活动扣中的另一个弹性抵靠,这样可以使活动扣和扣板通过弹性件保持抵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活动扣和扣板扣合后两者间存在扣合余量的结构,该设计避免了因活动扣与扣板存在间隙而导致上盖与锅体盖合不严所引起的漏气问题,因而保证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另外,本方案中由于弹性件的弹性抵靠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活动扣或扣板的扣合力,如此则相应地加大了开盖力,可降低产品烹饪过程中的误开盖概率,提升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