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5800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卷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能够使双层帘布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的卷帘(roll screen)。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存在一种能够使双层重叠的帘布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从而调节室内的采光量的卷帘。

在上述卷帘中的帘布上,呈条纹状地交替形成有使部分光线透过的透光部和遮蔽光线的遮光部,并且,该帘布以双层重叠的状态垂下。而且,能够通过操作机构的操作而使前后的帘布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从而调整透光部与遮光部的重叠程度,由此调节采光量。

例如,公开了下述构成,即:为了容易调整帘布的长度,将帘布的一端固定在卷绕杆上,并使帘布的、从该卷绕杆垂下且经由配重部件折回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部件上时,将帘布的另一端以能够调整该帘布的长度的方式收容在固定部件内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构成中,双层帘布之间存在间隙,彼此并未贴紧。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能够在使双层帘布保持贴紧状态的同时,顺畅地使帘布上升或下降的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794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许第3311994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由于双层帘布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升降操作时双层帘布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因此,在防止损坏帘布方面有效。但是,该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即:即便使帘布的透光部与遮光部完全重叠而形成为遮光状态,也会从帘布的间隙漏光,无法完全遮光。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中,由于双层帘布保持贴紧状态,因此,在防止帘布的透光部与遮光部完全重叠而形成为遮光状态时从帘布的间隙漏光这一点上有效。但是,该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即:升降操作时双层帘布以贴紧的状态相对移动,因而有可能损坏帘布。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能够相对移动的双层帘布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的卷帘。

本发明的卷帘能够使双层帘布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其特征在于具备操作机构,在进行操作时,所述操作机构以使被构成为能够相对移动的所述双层帘布的间隔增大的方式进行钟摆运动。

另外,本发明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以使所述双层帘布的操作时的间隔大于静止时的间隔的方式进行钟摆运动。

另外,本发明的卷帘的特征在于:在停止操作时,所述操作机构在所述双层帘布的自重的作用下,以使所述双层帘布贴紧的方式进行钟摆运动。

另外,本发明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帘布上交替形成有使部分光线透过的透光部和遮蔽光线的遮光部。

另外,本发明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帘布是将一块帘布回折而形成;所述卷帘具备卷绕管和支撑轴,所述帘布的一边安装在所述卷绕管上,且所述帘布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撑在所述卷绕管上,所述帘布的、从所述卷绕管垂下且经由配重部件而折回的另一边被安装支撑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操作机构以使所述卷绕管与所述支撑轴之间的位置关系在静止时的位置关系与操作时的位置关系之间变化的方式进行钟摆运动。

另外,本发明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被构成为具有受力点,该受力点与操作所述双层帘布的开闭动作的操作绳卡合,并且通过操作时的所述操作绳的拉力而对该受力点施力,从而使所述操作机构与所述支撑轴一同朝向所述双层帘布分离的方向转动。

另外,本发明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设置在所述卷绕管的下方且靠近室内侧的位置处。

另外,本发明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帘布是将一块帘布回折而形成;所述卷帘具备卷绕管和固定部件(后述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为安装架),所述帘布的一边安装在所述卷绕管上,且所述帘布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撑在所述卷绕管上,所述帘布的、从所述卷绕管垂下且经由配重部件而折回的另一边通过所述固定部件而被安装支撑在所述卷绕管的上方位置处;所述操作机构具备操作单元和面料间隔调整部件(后述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为可动翼片或者固定杆),所述操作单元在通过操作绳进行操作时作钟摆运动,所述面料间隔调整部件随着所述操作单元的钟摆运动而以使所述双层帘布的间隔增大的方式进行动作。

另外,本发明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面料间隔调整部件具备可动翼片,所述可动翼片随着所述操作单元的钟摆运动而以使所述双层帘布的间隔增大的方式推压所述帘布,并且,所述可动翼片的基轴被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上。

另外,本发明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可动翼片具有足够封堵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卷绕管之间的缝隙的长度。

另外,本发明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面料间隔调整部件具备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随着所述操作单元的钟摆运动而以使所述双层帘布的间隔增大的方式推压所述帘布,并且,所述固定杆被固定在所述操作单元的一部分上。

另外,本发明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设有限制所述钟摆运动的转动范围的转动限制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具有绳引导部,所述绳引导部引导所述操作绳的垂下,并且以使所述操作单元进行钟摆运动的方式支撑所述操作绳。

另外,本发明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具有由多个球部连接而成的珠链所构成的操作绳;所述绳引导部被构成为:以规定间距相连的至少两个所述球部始终与所述绳引导部抵接而被引导。

另外,本发明的卷帘的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具有面料压板和固定部,所述面料压板能够卷绕所述帘布的端部从而调整所述帘布的长度,所述面料压板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卡定在所述固定部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升降操作时,双层帘布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仅在升降过程中的部分阶段产生摩擦、或者摩擦力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的可能性。另外,在处于静止状态时,可以使双层帘布的间隔缩小、或者使双层帘布彼此贴紧,尤其是在具有透光部和遮光部的帘布中,能够提高该透光部与遮光部完全重叠而形成为遮光状态时的遮光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中的操作板周围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中的(a)、(b)、(c)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中的操作板的动作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中的操作板周围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中的(a)、(b)、(c)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中的操作板的动作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中的操作板周围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中的(a)、(b)、(c)是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中的操作板的静止时的动作的图。

图11中的(a)、(b)是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中的操作板的操作时的动作的图。

图12中的(a)、(b)是以与比较例相对比的方式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中的操作板进行说明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中的操作板周围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14中的(a)、(b)、(c)是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中的操作板的动作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中的操作单元周围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18中的(a)、(b)、(c)是说明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中的操作单元的动作的图。

图19中的(a)、(b)、(c)是说明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的变形例的操作单元的动作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中的操作单元周围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中的操作单元周围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24中的(a)、(b)、(c)是说明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中的操作单元的动作的图。

(符号说明)

1 卷帘

2 安装架

2a、2b 支撑部件

2c 固定部

3 操作绳

4 帘布

4a 帘布的遮光部

4b 帘布的透光部

5 下梁

6 操作板

6a、6b 操作板部件

7 支撑轴

8 支撑板

9 卷绕管

10 操作滑轮

11 固定轴

12、13、14 绳引导部

15 滚筒

16 支轴

23 转动承受部

27 转动轴孔部

31 驱动齿轮

32 传动齿轮

33 从动齿轮

40 可动翼片

50 固定杆

60 操作单元

61 突出片

80 面料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roll screen)1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以帘布4的垂下方向为基准,将图1等所示的卷帘1的主视图中的图示上方和图示下方分别定义为“上方”(或者“上侧”)和“下方”(或者“下侧”)、将图示左侧定义为卷帘1的“左侧”、将图示右侧定义为卷帘1的“右侧”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所说明的例子中,将图1所示的卷帘1的主视图中的、能够观察到的一侧称为“前侧”(或者“室内侧”)、将其相反侧称为“后侧”(或者“室外侧”),在称为卷帘1的前后方向时,是指与图1的主视图中的图示面垂直的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至图4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中的操作板6周围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4中的(a)、(b)、(c)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中的操作板6的动作的图。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卷帘1中,在安装架2的两端固定有支撑部件2a、2b,通过从该支撑部件2a、2b延伸出的固定轴11,将圆筒状的卷绕管9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支撑部件2a、2b之间。

卷绕管9的右端部处设有操作滑轮10,环状的操作绳3挂绕在该操作滑轮10上并由此垂下。而且,卷帘1被构成为:能够通过操作绳3的操作而对卷绕管9进行旋转操作,挂绕有操作绳3的操作滑轮10的表面呈高摩擦性的表面形状。另外,该操作绳3由珠链(ball chain)构成,也可以将挂绕该珠链的操作滑轮10的表面形成为具有形状与该珠链的球部对应的凹凸。

在支撑部件2a与操作滑轮10之间,以能够相对于卷绕管9进行转动的方式设有操作板6。在支撑部件2a、2b之间延伸且呈圆筒状的支撑轴7的一端安装在操作板6的下方部分上。另外,关于操作板6的具体构成和动作,之后详细进行叙述。

另外,在支撑部件2b与卷绕管9的左端部之间,以能够相对于卷绕管9进行转动的方式设有支撑板8,支撑轴7的另一端安装在支撑板8的下方部分上。除了未设置后述的绳引导部12、13之外,本实施方式的支撑板8的形状与操作板6的形状大致相同。但是,只要呈能够相对于卷绕管9进行转动,且能够安装支撑轴7的另一端的形态,则支撑板8的外形形状也可以形成为与操作板6的外形形状不同的形状。

帘布4的一边安装在卷绕管9上,且帘布4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撑在卷绕管9上,帘布4的、从卷绕管9垂下且经由作为配重部件发挥作用的下梁(bottom rail)5而折回的另一边安装在支撑轴7上。而且,在从卷绕管9与支撑轴7之间垂下的帘布4的下端部中插通有滚筒15,该滚筒15在下梁5的两端部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因此,帘布4被设置为通过下梁5的重量而被施加张力。

而且,在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而使卷绕管9朝向帘布卷绕方向旋转时,下梁5上升,在使卷绕管9朝向帘布解绕方向旋转时,下梁5下降。

另外,卷绕管9内部的左端侧位置处收容有减小卷起帘布4时的操作力的发条盒(spring motor),右端侧位置处收容有防止帘布4因自重而下降的制动装置等(未图示)。

帘布4上呈条纹状地交替形成有使部分光线透过的透光部4b和遮蔽光线的遮光部4a,且该帘布4以双层重叠的状态被悬挂支撑,因此,通过操作绳3的操作而使前后的帘布4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能够调整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的重叠程度,从而能够调节采光量。

接着,参照图1、图2以及图3对操作板6及其周围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操作滑轮10上设有通孔,以将从支撑部件2a延伸出的固定轴11作为旋转轴,并且,通过该固定轴11而将卷绕管9以能够随着操作滑轮10的旋转一同旋转的方式加以支撑。为此,在操作滑轮10的左端侧设有与卷绕管9的右端内周面嵌合的嵌合部25。另外,操作滑轮10的左端部与收容于卷绕管9内的制动装置上连接的齿轮机构啮合(未图示)。在不需要增速或减速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该齿轮机构,而构成为卷绕管9与操作滑轮10直接连接。

操作滑轮10的右端部设有大致圆柱状的转动支撑部24,操作板6上设有直径稍大于该转动支撑部24的圆孔状的转动承受部23。因此,操作板6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操作滑轮10和卷绕管9进行转动。

操作板6的下方部分中设有能够支撑支撑轴7的孔部22。能够利用铆钉等的保持部件21而将支撑轴7的一端安装在操作板6上,并且,支撑轴7被保持为在支撑部件2a、2b之间延伸。支撑轴7既可以被安装为能够相对于操作板6进行旋转,也可以被安装为不能相对于操作板6进行旋转。在设有能够旋转且能够在旋转位置处进行保持的棘轮机构等的情况下,能够对于帘布4呈下限状态时的下梁5的高度进行微调。

另外,在图2中,也可以构成为:能够防止操作板6朝向顺时针方向相对转动的角度超过一定角度。

另外,在固定于固定轴11(或者支撑部件2a)的固定部件(未图示)上,设有防止挂绕在操作滑轮10上的操作绳3从操作滑轮10滑脱的绳罩20。

在图示的例子中,在操作板6的左端面上设有两个呈圆柱状地延伸的绳引导部12、13。绳引导部12引导从操作滑轮10垂下的环状操作绳3的一侧(前侧),而使其从绳引导部12的上方垂下,绳引导部13引导从操作滑轮10垂下的环状操作绳3的另一侧(后侧),而使其从绳引导部13的上方且绳引导部12的下方垂下(参照图2)。

如此构成的操作板6被构成为:在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时,操作板6以使能够相对移动的双层帘布4的间隔增大的方式进行钟摆运动(pendular motion)。尤其是,操作板6以使卷绕管9与支撑轴7之间的位置关系在静止时的位置关系与操作时的位置关系之间变化的方式进行钟摆运动。而且,操作板6被构成为:使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大于静止时的间隔。

以下,参照图4对于操作板6的动作更加具体地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4中的(a),操作板6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操作滑轮10和卷绕管9进行转动,当下梁5分别在下限位置、中间位置以及上限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时,通过自重(帘布4、下梁5、操作板6、支撑板8、支撑轴7的重量)而对操作板6施加朝向使前后帘布4贴紧的方向、即前面侧(图4的(a)中为顺时针方向)的转矩(torque)。操作绳3以绳引导部12、13为基准而垂下。

在下梁5位于下限位置处的静止状态下、或者下梁5位于中间位置或上限位置而帘布4以卷径R被卷绕在卷绕管9上的静止状态下,双层帘布4处于彼此靠近或贴紧的位置(双层帘布4的间隔d1)时的双层帘布4的间隔固定不变。因此,能够使双层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错开而形成为半透光状态、或者使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完全重叠而形成为遮光状态,尤其能够提高遮光状态时的遮光性。另外,从提高双层帘布4的遮光性方面出发,优选以在下限状态下帘布4从卷绕管9和支撑轴7垂下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重叠配置的方式,将帘布4的上端安装在卷绕管9和支撑轴7上。

接下来,参照图4中的(b),当从例如下梁5位于下限位置或中间位置的状态开始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而使下梁5上升时,帘布4被卷绕在卷绕管9上。此时,操作绳3与室内侧的绳引导部12抵接而对操作板6施加逆时针方向的转矩,从而带动操作板6作钟摆运动,由此使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d2大于静止时的间隔d1。因此,在上升操作时,双层帘布4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仅在升降过程中的部分阶段产生摩擦、或者摩擦力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

同样地,参照图4中的(c),当从例如下梁5位于中间位置或上限位置的状态开始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而使下梁5下降时,卷绕在卷绕管9上的帘布4下降。此时,由于操作绳3与室内侧的绳引导部13抵接而对操作板6施加逆时针方向的转矩,从而带动操作板6作钟摆运动,由此使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d3大于静止时的间隔d1。因此,在下降操作时,双层帘布4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仅在升降过程中的部分阶段产生摩擦、或者摩擦力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另外,即使在帘布4的面料卷绕粗度接近其上限时局部产生摩擦,其摩擦力也呈减弱的趋势。

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卷帘1中,在升降操作时,通过操作绳3的拉力而使操作板6进行转动,从而使双层帘布4以相互分离的状态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即使产生摩擦,摩擦也被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或者可能性减小)。另外,在处于静止状态时,操作绳3失去张力,操作板6在帘布4等的自重的作用下朝向使双层帘布4靠近的方向转动,因此,能够使双层帘布4的间隔缩小、或者使双层帘布4贴紧,从而能够提高使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完全重叠而形成为遮光状态时的遮光性。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5至图7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的构成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中的操作板6周围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7中的(a)、(b)、(c)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中的操作板6的动作的图。另外,对于发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作用的构成部件,赋予相同的参照符号。

除了支撑部件2a(和支撑部件2b)以及操作板6(和支撑板8)的形态不同这一点之外,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卷帘1的其他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撑部件2a和操作板6进行说明。

参照图6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及其周围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在卷绕管9的右端部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卷绕管9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从支撑部件2a延伸出的固定轴11进行旋转。操作滑轮10上设有通孔,以将固定轴11作为旋转轴。卷绕管9能够随着操作滑轮10的旋转而进行旋转。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操作滑轮10的右端部设有大致圆柱状的转动支撑部24。但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上,设有直径大于该转动支撑部24且呈长孔状的转动承受部23。该长孔状的转动承受部23被形成为:跨在固定轴11之上且能够相对于后述的支轴16进行转动,并且相对转动的角度被限制在一定角度以下。本实施方式的支撑板8的形状与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的形状大致相同,且设有与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相同的长孔状的转动承受部23(未图示)。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的室外侧上方位置处,设有供从支撑部件2a延伸出的支轴16插通的转动轴孔部27,以使操作板6以支轴16作为转动轴而进行钟摆运动。同样地,在支撑板8的室外侧上方位置处,也设有供从支撑部件2b延伸出的支轴16插通的转动轴孔部27(未图示),以使支撑板8以支轴16作为转动轴而进行钟摆运动。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操作板6和支撑板8上分别设有支轴16,而在支撑部件2a、2b上分别设有转动轴孔部27。

因此,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和支撑板8,能够以支轴16作为转动轴,且以转动范围被长孔状的转动承受部23限制的状态,相对于操作滑轮10和卷绕管9进行转动。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操作板6的上方,具备绳罩20的未图示的其他部件设置在固定轴11上。另外,绳罩20也可以形成为安装在支撑部件2a上的形态。在操作板6的下方部分中,设有能够支撑支撑轴7的孔部22。能够利用铆钉等的保持部件21而将支撑轴7的一端安装在操作板6上,并且,支撑轴7被保持为在支撑部件2a、2b之间延伸。支撑轴7既可以被安装为能够相对于操作板6进行旋转,也可以被安装为不能相对于操作板6进行旋转。在设有能够旋转且能够在旋转位置处进行保持的棘轮机构等的情况下,能够对于帘布4处于下限位置时的下梁5的高度进行微调。

但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上,未设置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两个绳引导部12、13。取而代之,将支撑轴7配置在帘布4的前面侧,并使操作绳3从支撑轴7的背面侧通过。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轴7被构成为具备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绳引导部12、13的功能。另外,支撑部件2a的下端部设有绳引导部14,且操作绳3从该绳引导部14的前面侧垂下。即,从操作滑轮10垂下的环状操作绳3在绕过支撑轴7的室外侧之后,在绳引导部14的引导下从绳引导部14的上方垂下(参照图5)。另外,除了未设置绳引导部14这一点之外,支撑部件2b的形状与支撑部件2a的形状大致相同。

因此,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也被构成为:在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时,以使能够相对移动的双层帘布4的间隔增大的方式进行钟摆运动。尤其是,操作板6以使卷绕管9与支撑轴7之间的位置关系在静止时的位置关系与操作时的位置关系之间变化的方式进行钟摆运动。而且,操作板6被构成为:使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大于静止时的间隔。另外,对于钟摆运动来说,绳引导部14并非必需部件。另外,也可以形成为:在卷绕管下方的帘布4的前面侧设置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两个绳引导部12、13,并使操作绳3分别从绳引导部12、13的背面侧通过。也可以将支撑轴7的、与操作绳3接触的部分形成为能够旋转的其他部件,从而减小阻力。

以下,参照图7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的动作更加具体地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7中的(a),操作板6被支撑为:能够以支轴16作为转动轴而相对于操作滑轮10和卷绕管9进行转动,并且,当下梁5分别在下限位置、中间位置以及上限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时,通过自重(帘布4、下梁5、操作板6、支撑板8、支撑轴7的重量)而对操作板6施加朝向使前后帘布4贴紧的方向、即前面侧(图7的(a)中为顺时针方向)的转矩。而且,操作绳3以设置于支撑部件2a上的绳引导部14为基准而垂下。

在下梁5位于下限位置处的静止状态下、或者下梁5位于中间位置或上限位置而帘布4以卷径R被卷绕在卷绕管9上的静止状态下,双层帘布4处于彼此靠近或贴紧的位置(双层帘布4的间隔d1)时的双层帘布4的间隔固定不变。因此,能够使双层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错开而形成为半透光状态、或者使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完全重叠而形成为遮光状态,尤其能够提高遮光状态时的遮光性。另外,从提高双层帘布4的遮光性方面出发,优选以在下限状态下帘布4从卷绕管9和支撑轴7垂下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重叠配置的方式,将帘布4的上端安装在卷绕管9和支撑轴7上。

接下来,参照图7中的(b),当从例如下梁5位于下限位置或中间位置的状态开始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而使下梁5上升时,帘布4被卷绕在卷绕管9上。此时,通过操作绳3以绳引导部14为支轴而对支撑轴7施加转矩,从而带动操作板6作钟摆运动,由此使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d2大于静止时的间隔d1。因此,在上升操作时,双层帘布4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仅在升降过程中的部分阶段产生摩擦、或者摩擦力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

同样地,参照图7中的(c),当从例如下梁5位于中间位置或上限位置的状态开始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而使下梁5下降时,卷绕在卷绕管9上的帘布4下降。此时,通过操作绳3以绳引导部14为支轴而对支撑轴7施加转矩,从而带动操作板6作钟摆运动,由此使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d3大于静止时的间隔d1。因此,在下降操作时,双层帘布4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仅在升降过程中的部分阶段产生摩擦、或者摩擦力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

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卷帘1中,在升降操作时,通过操作绳3的拉力而使操作板6进行转动,从而使双层帘布4以相互分离的状态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即使产生摩擦,摩擦也被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另外,在处于静止状态时,操作绳3失去张力,操作板6在帘布4等的自重的作用下朝向使双层帘布4靠近的方向转动,因此,能够使双层帘布4的间隔缩小、或者使双层帘布4贴紧,从而能够提高使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完全重叠而形成为遮光状态时的遮光性。

尤其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卷帘1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缩小基于操作板6的钟摆运动而定的卷帘1的前后宽度的设置空间。另外,通过设置绳引导部14,在朝向下方拉动操作绳3时,能够使操作板6和支撑板8朝向使双层帘布4分离的方向旋转。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8至图12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的构成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中的操作板6周围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10中的(a)、(b)、(c)是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中的操作板6的动作的图。图11中的(a)、(b)是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中的操作板6的操作时的动作的图。图12中的(a)、(b)是以与比较例相对比的方式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中的操作板6进行说明的图。另外,对于发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作用的构成部件,赋予相同的参照符号。

除了操作滑轮10、支撑部件2a(和支撑部件2b)以及操作板6(和支撑板8)的形态不同这一点之外,图8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卷帘1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大致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对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撑部件2a和操作板6进行说明。

参照图9对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及其周围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在卷绕管9的右端部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卷绕管9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从支撑部件2a延伸出的固定轴11进行旋转。操作滑轮10上设有通孔,以将固定轴11作为旋转轴。卷绕管9能够随着操作滑轮10的旋转而进行旋转。

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呈细长状的形状,且被设置在操作滑轮10与支撑部件2a之间靠近室外侧的位置处,以避开固定轴11,并且,在操作板6上设有供从支撑部件2a延伸出的支轴16插通的转动轴孔部27,以使操作板6以支轴16作为转动轴而进行钟摆运动。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操作板6的下方部分中设有孔部22,以利用铆钉等的保持部件21将在支撑部件2a、2b之间延伸的支撑轴7的一端安装在操作板6上。

本实施方式的支撑板8的形状也与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大致相同。支撑轴7既可以被安装为能够相对于操作板6和支撑板8进行旋转,也可以被安装为不能相对于操作板6和支撑板8进行旋转。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操作板6和支撑板8上设有支轴16,而在支撑部件2a、2b上分别设有转动轴孔部27。

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和支撑板8,能够以支轴16作为转动轴而相对于操作滑轮10和卷绕管9进行转动。钟摆运动的位置根据位于被悬挂支撑在支撑轴7和卷绕管9上的帘布4的下端部处的下梁5等的自重而定。

如此构成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和支撑板8能够相对于操作滑轮10和卷绕管9进行转动,且能够在帘布4等的自重的作用下以支轴16作为转动轴而进行钟摆运动。

支撑部件2a的上方配置有绳罩20(未图示),以防挂绕在操作滑轮10上的操作绳3脱落。另外,绳罩20也可以由固定在固定轴11上的其他部件构成。

而且,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上,未设置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两个绳引导部12、13。取而代之,将支撑轴7配置在帘布4的前面侧,并使操作绳3从支撑轴7的背面侧通过。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轴7被构成为具备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绳引导部12、13的功能。另外,支撑部件2a的下端部设有绳引导部14,且操作绳3从该绳引导部14的前面侧垂下。即,从操作滑轮10垂下的环状操作绳3在绕过支撑轴7的室外侧之后,在绳引导部14的引导下从绳引导部14的上方垂下(参照图8)。另外,除了未设置绳引导部14这一点之外,支撑部件2b的形状与支撑部件2a的形状大致相同。

因此,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也被构成为:在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时,以使能够相对移动的双层帘布4的间隔增大的方式进行钟摆运动。尤其是,操作板6以使卷绕管9与支撑轴7之间的位置关系在静止时的位置关系与操作时的位置关系之间变化的方式进行钟摆运动。而且,操作板6被构成为:使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大于静止时的间隔。

以下,参照图10至图12对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的动作更加具体地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0中的(a),操作板6被支撑为:能够以支轴16作为转动轴而相对于操作滑轮10和卷绕管9进行转动,并且,当下梁5在下限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时,通过自重(帘布4、下梁5、操作板6、支撑板8、支撑轴7的重量)而对操作板6施加朝向使前后帘布4贴紧的方向、即前面侧(图10的(a)中为顺时针方向)的转矩。而且,操作绳3以设置于支撑部件2a上的绳引导部14为基准而垂下。

当该下梁5在下限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时,双层帘布4处于彼此靠近或贴紧的位置(双层帘布4的间隔为d1)时的双层帘布4的间隔固定不变。因此,能够使双层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错开而形成为半透光状态、或者使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完全重叠而形成为遮光状态,尤其能够提高遮光状态时的遮光性。另外,从提高双层帘布4的遮光性方面出发,优选以在下限状态下帘布4从卷绕管9和支撑轴7垂下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重叠配置的方式,将帘布4的上端安装在卷绕管9和支撑轴7上。

另外,参照图10中的(b),当该下梁5在中间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时,随着下梁5从下限位置向上限位置移动,卷绕在卷绕管9上的帘布4的卷径R不断增大,通过帘布4等的自重而垂下的帘布4的位置朝向室外侧移动,但是,在达到规定高度之前,双层帘布4的间隔缩小或者双层帘布4彼此贴紧的位置不变(双层帘布4的间隔d1’≈d1)。因此,在帘布4位于中间位置以下的位置处时,能够使双层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错开而形成为半透光状态、或者使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完全重叠而形成为遮光状态,尤其能够提高遮光状态时的遮光性。

另外,参照图10中的(c),当该下梁5在上限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时,卷绕在卷绕管9上的帘布4的卷径R增大至最大,通过帘布4等的自重而垂下的帘布4的位置进一步向室外侧移动,但是,在该状态下,使双层帘布4的间隔缩小的位置也固定不变。

但是,在该状态下,由于帘布4本身处于打开状态,因此,需要注意静止时双层帘布4的靠近状态,以防在实用方面产生问题。

接下来,参照图11中的(a),当从例如下梁5位于下限位置处的状态开始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而使下梁5上升时,帘布4被卷绕在卷绕管9上。此时,通过操作绳3以绳引导部14为支轴而对支撑轴7施加转矩,从而带动操作板6作钟摆运动,由此使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d2大于静止时的间隔d1。因此,在上升操作时,双层帘布4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仅在升降过程中的部分阶段摩擦、或者摩擦力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

同样地,参照图11中的(b),当从例如下梁5位于中间位置或上限位置处的状态开始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而使下梁5下降时,卷绕在卷绕管9上的帘布4下降。此时,通过操作绳3以绳引导部14为支轴而对支撑轴7施加转矩,从而带动操作板6作钟摆运动,由此使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d3大于静止时的间隔d1。因此,在下降操作时,双层帘布4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仅在升降过程中的部分阶段产生摩擦、或者摩擦力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

在此,为了对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的钟摆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图12的(b)中示出了与图12中的(a)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不同,而将操作板6的支轴16配置在靠近固定轴11的位置处的比较例。在图12中的(a)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当下梁5在下限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时,在被悬挂支撑在支撑轴7和卷绕管9上的帘布4等的自重的作用下,双层帘布4处于彼此靠近或贴紧的位置(双层帘布4的间隔d1)时的双层帘布4的间隔固定不变。

另一方面,在图12中的(b)所示的比较例中,由于将支轴16配置在更加靠近固定轴11的位置处,因而双层帘布4的间隔D变大(D>d1),从而并不理想。因此,虽然支轴16的较佳位置与支撑轴7或卷绕管9的直径、以及支撑轴7和卷绕管9之间的间距有关,但是,优选以下梁5在下限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时为基准而确定,以使双层帘布4的间隔缩小或者双层帘布4彼此贴紧。

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卷帘1中,在升降操作时,通过操作绳3的拉力而使操作板6进行转动,从而使双层帘布4以相互分离的状态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即使产生摩擦,摩擦也被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另外,在处于静止状态时,操作绳3失去张力,操作板6在帘布4等的自重的作用下朝向使双层帘布4靠近的方向转动,因此,能够使双层帘布4的间隔缩小、或者使双层帘布4彼此贴紧,从而能够提高使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完全重叠而形成为遮光状态时的遮光性。

尤其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卷帘1中,由于被形成为支撑轴7配置在室内侧且在室内侧下方摆动(swing)的板结构,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缩小基于操作板6的钟摆运动而定的卷帘1的前后宽度的设置空间。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3至图14,对于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中的操作板6周围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另外,图14中的(a)、(b)、(c)是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中的操作板6的动作的图。另外,对于发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作用的构成部件,赋予相同的参照符号。

除了在操作板6与操作滑轮10之间设有卷绕齿轮机构(驱动齿轮31、传动齿轮32、从动齿轮33)之外,图13和图14所示的卷帘1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对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操作滑轮10以及卷绕齿轮机构(驱动齿轮31、传动齿轮32、从动齿轮33)进行说明。

参照图13对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及其周围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在卷绕管9的右端部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卷绕管9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从支撑部件2a延伸出的固定轴11进行旋转。操作滑轮10上设有通孔,以将固定轴11作为旋转轴。卷绕管9能够随着操作滑轮10的旋转而进行旋转。

操作滑轮10的右端部固定有随着操作滑轮10的旋转而旋转的驱动齿轮31,在该驱动齿轮31的右端,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设有大致圆柱状的转动支撑部24。而且,操作板6上设有直径稍大于该转动支撑部24且呈圆孔状的转动承受部23。因此,操作板6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固定轴11、操作滑轮10以及卷绕管9进行转动。

另外,在支撑部件2a、2b之间延伸的支撑轴7的右端部,设有用于使支撑轴7旋转的从动齿轮33,操作板6上设有孔部22,以便通过铆钉等的保持部件21以能够相对于操作板6进行旋转的方式支撑该从动齿轮33。

而且,在操作板6上,以能够相对于操作板6进行旋转的方式安装有传动齿轮32,该传动齿轮32用于将驱动齿轮31的旋转传递给从动齿轮33。传动齿轮32被构成为将驱动齿轮31的旋转传递给从动齿轮33。

因此,若将卷绕管9设为针对帘布4的第一卷绕轴,则支撑轴7作为针对帘布4的第二卷绕轴而发挥作用。另外,第一卷绕轴的直径大于第二卷绕轴的直径。驱动齿轮31和从动齿轮33的齿数相同,从而第二卷绕轴的旋转数与第一卷绕轴的旋转数相同。因此,第一卷绕轴每旋转单位圈数时的帘布4的卷绕长度与第二卷绕轴每旋转单位圈数时的帘布4的卷绕长度不同。当拉动操作绳3而使操作滑轮10朝向卷绕方向旋转时,第一卷绕轴进行旋转而卷绕帘布4,且第二卷绕轴也卷绕帘布4,从而使下梁5上升。在上升期间,卷绕在第一卷绕轴上的前面侧的帘布4的上升速度与卷绕在第二卷绕轴上的后侧的帘布4的上升速度不同(第一卷绕轴的旋转速度>第二卷绕轴的旋转速度),因此,遮光部4a与透光部4b重叠的状态和遮光部4a与遮光部4a重叠的状态交替出现。该情况在解绕时也是相同的。在帘布4位于下限位置处的状态下,变为遮光部4a与透光部4b重叠的状态,从而变为遮光状态。

如此构成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板6,也在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时,以使能够相对移动的双层帘布4的间隔增大的方式进行钟摆运动。尤其是,操作板6以使卷绕管9与支撑轴7之间的位置关系在静止时的位置关系与操作时的位置关系之间变化的方式进行钟摆运动。而且,操作板6被构成为:使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大于静止时的间隔。

以下,参照图14对于操作板6的动作更加具体地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4中的(a),操作板6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操作滑轮10和卷绕管9进行转动,当下梁5分别在下限位置、中间位置以及上限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时,通过自重(帘布4、下梁5、操作板6、支撑板8、支撑轴7的重量)而对操作板6施加朝向使前后帘布4贴紧的方向、即前面侧(图14的(a)中为顺时针方向)的转矩。操作绳3以绳引导部12、13为基准而垂下。

在本例中,当下梁5在下限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时,帘布4被设置为未被卷绕在卷绕管9和支撑轴7上的状态,从而双层帘布4处于彼此靠近或贴紧的位置(双层帘布4的间隔d1)时的双层帘布4的间隔固定不变。另外,从提高双层帘布4的遮光性方面出发,优选以在下限状态下帘布4从卷绕管9和支撑轴7垂下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重叠配置的方式,将帘布4的上端安装在卷绕管9和支撑轴7上。

而且,在下梁5位于中间位置或上限位置,而帘布4分别以卷径R1、R2被卷绕在卷绕管9和支撑轴7上的状态下,双层帘布4处于彼此靠近或贴紧的位置时的双层帘布4的间隔也固定不变。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由于设有卷绕齿轮机构(驱动齿轮31、传动齿轮32、从动齿轮33),因此,通过将帘布4分别以卷径R1、R2卷绕在卷绕管9和支撑轴7上,在从下梁5的下限位置至上限位置为止的范围内,双层帘布4的贴紧性提高。

因此,能够使双层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错开而形成为半透光状态、或者使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完全重叠而形成为遮光状态,尤其能够提高遮光状态时的遮光性。

接下来,参照图14中的(b),当从例如下梁5位于下限位置或中间位置的状态开始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而使下梁5上升时,帘布4被卷绕在卷绕管9和支撑轴7上。此时,通过操作绳3对绳引导部12施加转矩,从而带动操作板6作钟摆运动,由此使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d2大于静止时的间隔d1。因此,在上升操作时,即使前后帘布4因为上升速度不同而相对移动,双层帘布4相对移动时也不会产生摩擦、或者仅在升降过程中的部分阶段产生摩擦、或者摩擦力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

同样地,参照图14中的(c),当从例如下梁5位于中间位置或上限位置的状态开始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而使下梁5下降时,卷绕在卷绕管9和支撑轴7上的帘布4下降。此时,通过操作绳3而对绳引导部13施加转矩,从而带动操作板6作钟摆运动,由此使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d3大于静止时的间隔d1。因此,在下降操作时,即使前后帘布4因为下降速度不同而相对移动,双层帘布4相对移动时也不会产生摩擦、或者仅在升降过程中的部分阶段产生摩擦、或者摩擦力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

因此,在升降操作时,通过操作绳3的拉力而使操作板6进行转动,从而使双层帘布4以相互分离的状态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即使产生摩擦,摩擦也被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另外,在处于静止状态时,操作绳3失去张力,操作板6在帘布4等的自重的作用下朝向使双层帘布4靠近的方向转动,因此,能够使双层帘布4的间隔缩小、或者使双层帘布4彼此贴紧,从而能够提高使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完全重叠而形成为遮光状态时的遮光性。

尤其是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卷帘1中,由于设有卷绕齿轮机构(驱动齿轮31、传动齿轮32、从动齿轮33),因此,通过将帘布4分别以卷径R1、R2卷绕在卷绕管9和支撑轴7上,在从下梁5的下限位置至上限位置为止的范围内,双层帘布4的贴紧性提高。

另外,仅通过上述构成也能够切换前后帘布4的遮光部4a与透光部4b重叠的状态和前后帘布4各自的遮光部4a(或透光部4b)重叠的状态,但是,通过追加下述构成,可以减少切换时下梁5的上下移动量。关于卷绕齿轮机构(驱动齿轮31、传动齿轮32、从动齿轮33),只要在驱动齿轮31和从动齿轮33的任意一者或两者上进而设置空转装置即可,其中,该空转装置的空转量相当于从双层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重叠而成的遮光状态变为双层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错开而成的半透光状态为止的移动距离。关于该空转装置的详细情况,请参照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12-77501号公报。

以上,举出特定实施方式的例子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子,在不脱离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设有卷绕齿轮机构(驱动齿轮31、传动齿轮32、从动齿轮33)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第二实施方式或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可以将各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加以组合应用,形成为设有该卷绕齿轮机构的形态。

进而,也可以构成为:在作为该第二实施方式或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而设有该卷绕齿轮机构时,设有该空转装置。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对于在将一块帘布回折而形成的双层帘布4上,呈条纹状地交替形成有使部分光线透过的透光部4b和遮蔽光线的遮光部4a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是双层的帘布,即使不是一块帘布、或者并非呈交替形成有透光部4b和遮光部4a的形态,本发明涉及的操作板6在下述方面也具有效果,即:在升降操作时,通过操作绳3的拉力而使操作板6进行转动,从而使双层帘布4以相互分离的状态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仅在升降过程中的部分阶段产生摩擦、或者摩擦力减弱。

另外,关于支撑部件2a、2b、操作板6以及支撑板8的外形形状、绳引导部12、13、14的形状等,只要能够产生本发明的作用和效果,便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对于支撑板8也随着操作板6的钟摆运动而进行钟摆运动的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各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加以组合应用,形成为仅操作板6作钟摆运动,从而在操作时使静止时彼此靠近或贴紧的双层帘布的间隔增大的形态。例如,可以将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或者第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加以组合而形成为下述形态,即:不设置支撑板8,而在支撑部件2b上设置支撑轴7的端部的转动用引导孔,并使该转动用引导孔适当地具备转动限制功能,从而通过该转动用引导孔来引导随着操作板6的钟摆运动而转动的支撑轴7的端部,由此仅通过操作板6的钟摆运动而在操作时使静止时靠近或贴紧的双层帘布的间隔增大。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设置从支撑轴7向上竖立的壁部(盖体),从而防止卷绕管9与安装架2的天花板侧的安装面之间漏光。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5至图18对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的构成进行说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于将帘布4的一边安装在卷绕管9上、另一边安装在支撑轴7上的例子进行了说明,而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帘布4的一边安装在卷绕管9上、另一边安装在固定部2c上,该固定部2c设置于安装架2的室外侧端面上。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中的操作单元60周围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18中的(a)、(b)、(c)是说明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中的操作单元60的动作的图。另外,对于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赋予相同的参照符号。

图15和图16所示的卷帘1,在安装架2的两端固定有支撑部件2a、2b,通过从该支撑部件2a、2b延伸出的固定轴11,将圆筒状的卷绕管9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支撑部件2a、2b之间。

卷绕管9的右端部设有能够相对于卷绕管9和支撑部件2a、2b进行转动的操作单元60。另外,操作单元60内收容有操作滑轮10,环状的操作绳3挂绕在该操作滑轮10上并由此垂下。而且,卷帘1被构成为:能够通过操作绳3的操作而对卷绕管9进行旋转操作,挂绕有操作绳3的操作滑轮10的表面呈高摩擦性的表面形状。另外,该操作绳3由珠链构成,也可以将挂绕该珠链的操作滑轮10的表面形成为具有形状与该珠链的球部对应的凹凸。另外,关于操作单元60的具体构成和动作,之后详细进行叙述。

帘布4的一边安装在卷绕管9上,且帘布4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撑在卷绕管9上,帘布4的、从卷绕管9垂下且经由作为配重部件发挥作用的下梁5而折回的另一边安装在固定部2c上,该固定部2c设置在位于卷绕管9上部的安装架2的室外侧端面上。例如,固定部2c可以构成为:将通过熔接等而被固定在帘布4的端部上的面料压板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卡定在该固定部2c中。而且,从卷绕管9与固定部2c之间垂下的帘布4的下端部中插通有滚筒15,该滚筒15在下梁5的两端部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由此,帘布4被设置为通过下梁5的重量而被施加张力。

因此,在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而使卷绕管9朝向帘布卷绕方向旋转时,下梁5上升,在使卷绕管9朝向帘布解绕方向旋转时,下梁5下降。

另外,在卷绕管9内部的左端侧位置处收容有减小卷起帘布4时的操作力的发条盒,右端侧位置处收容有防止帘布4因自重而下降的制动装置等(未图示)。

帘布4上呈条纹状地交替形成有使部分光线透过的透光部4b和遮蔽光线的遮光部4a,且该帘布4以双层重叠的状态被悬挂支撑,因此,通过操作绳3的操作而使前后的帘布4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能够调整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的重叠程度,从而能够调节采光量。

接下来,参照图15、图16以及图17对操作单元60及其周围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操作单元60由两个操作板部件6a、6b构成,该两个操作板部件6a、6b以能够将操作滑轮10和绳罩20夹持收容于内侧的方式形成为一体。操作板部件6b上设有朝向操作板部件6a呈直线状地延伸的突起状的绳引导部12、13。挂绕在操作滑轮10上的环状操作绳3在绳引导部12、13的引导下朝向下方垂下。绳罩20固定于支撑部件2a上。另外,绳罩20只要被设置为能够防止挂绕在滑轮10上的操作绳3从滑轮10上滑脱,则可以呈任何形态,例如,除了如图所示收容在操作单元60内侧的形态之外,还可以形成为固定在固定轴11或支撑部件2a上的形态。

本例中的绳引导部12在绳引导部13的上方设有两个,从操作滑轮10垂下的环状操作绳3的一侧(前侧)经引导而从绳引导部12(前侧)与绳引导部13之间穿过并垂下,从操作滑轮10垂下的环状操作绳3的另一侧(后侧)经引导而从绳引导部12(后侧)与绳引导部13之间穿过并垂下(参照图16)。

操作滑轮10上设有通孔,以将从支撑部件2a延伸的固定轴11作为旋转轴,并且,通过该固定轴11而将卷绕管9以能够随着操作滑轮10的旋转一同旋转的方式加以支撑。为此,在操作滑轮10的左端侧设有与卷绕管9的右端内周面嵌合的嵌合部25。另外,操作滑轮10的左端部与收容于卷绕管9内的制动装置上连接的齿轮机构啮合(未图示)。在不需要增速或减速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该齿轮机构,而构成为卷绕管9与操作滑轮10直接连接。

操作板部件6a上设有直径大于操作滑轮10的边框外径且呈圆孔状的转动承受部23a,操作板部件6b上设有直径大于卷绕管9的外径且呈半圆孔状的转动承受部23b。因此,操作单元60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操作滑轮10和卷绕管9进行转动。另外,固定于支撑部件2a上的绳罩20的上方设有凹部20a,操作板部件6a的上方设有大致倒梯形状的突出片61。在两个操作板部件6a、6b以能够将操作滑轮10和绳罩20夹持收容于内侧的方式形成为一体的状态下,突出片61以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转动的方式卡合在凹部20a中。

另外,在能够将操作板部件6b收容于内侧的绳罩20的上部突出片的内壁上,设有将操作单元60的相对转动限制在一定角度内的阶梯部20b。即,在操作单元60相对转动时,该阶梯部20b能够与操作板部件6b的绳引导部12的上端两侧的边缘部26抵接。因此,通过边缘部26与阶梯部20b的抵接而将操作单元60的相对转动限制在一定角度内。

另一方面,在两端被固定在支撑部件2a、2b上的安装架2的底面的室外侧端部,悬挂有大致鳍状的可动翼片40,该可动翼片40能够围绕其基轴进行转动。而且,由于帘布4从设置于安装架2的室外侧端面上的固定部2c垂下,因此,当通过操作单元60的相对转动而使操作板部件6a的突出片61的侧端部推压该可动翼片40时,可动翼片40进行转动,从而使室外侧的帘布4进一步朝向室外侧移动。

如此构成的操作单元60被构成为:在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时,以使能够相对移动的双层帘布4的间隔增大的方式进行钟摆运动。而且,操作单元60被构成为:使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大于静止时的间隔。

以下,参照图18对操作单元60的动作更加具体地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8中的(a),操作单元60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操作滑轮10(和卷绕管9)进行转动,当下梁5分别在下限位置、中间位置以及上限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时,通过自重(帘布4、下梁5等的重量)而对操作单元60施加朝向使前后帘布4贴紧的方向的转矩。由此,操作绳3以绳引导部12、13为基准而垂下。

在下梁5位于下限位置处的静止状态下、或者下梁5位于中间位置或上限位置而帘布4以规定的卷径被卷绕在卷绕管9上的静止状态下,双层帘布4处于彼此靠近或贴紧的位置(双层帘布4的间隔d1)时的双层帘布4的间隔固定不变。因此,能够使双层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错开而形成为半透光状态、或者使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完全重叠而形成为遮光状态,尤其能够提高遮光状态时的遮光性。

接下来,参照图18中的(b),当从例如下梁5位于下限位置或中间位置的状态开始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而使下梁5上升时,帘布4被卷绕在卷绕管9上。此时,操作绳3与室内侧的绳引导部12抵接而对操作单元60施加顺时针方向的转矩,从而带动操作单元60作钟摆运动,由此,操作板部件6a的突出片61的侧端部使可动翼片40进行转动,从而推压室外侧的帘布4。因此,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d2大于静止时的间隔d1。因此,在上升操作时,双层帘布4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仅在升降过程中的部分阶段产生摩擦、或者摩擦力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

同样地,参照图18中的(c),当从例如下梁5位于中间位置或上限位置的状态开始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而使下梁5下降时,卷绕在卷绕管9上的帘布4下降。此时,操作绳3与室内侧的绳引导部13抵接而对操作单元60施加顺时针方向的转矩,从而带动操作单元60作钟摆运动,由此,操作板部件6a的突出片61的侧端部使可动翼片40进行转动,从而推压室外侧的帘布4。因此,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d3大于静止时的间隔d1。因此,在下降操作时,双层帘布4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仅在升降过程中的部分阶段产生摩擦、或者摩擦力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另外,即使在帘布4的面料卷绕粗度接近于上限时产生摩擦,其摩擦力也呈减弱的趋势。

因此,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卷帘1中,在升降操作时,通过操作绳3的拉力而使操作单元60进行转动,从而使双层帘布4以相互分离的状态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即便产生摩擦,摩擦也被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或者可能性减小)。另外,在处于静止状态时,操作绳3失去张力,操作单元60在帘布4等的自重的作用下朝向双层帘布4靠近的方向转动,因此,能够使双层帘布4的间隔缩小、或者使双层帘布4彼此贴紧,从而能够提高使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完全重叠而形成为遮光状态时的遮光性。

在此,构成操作单元60的操作板部件6a、6b以及绳罩20等的形态,只要具备发挥上述作用的功能即可,也可以是例如图19所示的其他形态。图19中的(a)、(b)、(c)是说明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的变形例中的操作单元60的动作的图。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绳引导部12、13在操作单元60中分别设有一个。另外,在操作板部件6a的突出片61上设有转动限制轴63,通过设置在绳罩20的朝向上方延伸的突出片上的转动限制槽62,将操作单元60的相对转动限制在一定角度内。另外,也可以形成为在操作板部件6a的突出片61上设置转动限制槽62,而在绳罩20的朝向上方延伸的突出片上设置转动限制轴63的形态,在无需将操作单元60的相对转动限制在一定角度内的情况下,无需设置限制操作单元60的相对转动的机构。

对于图19所示的变形例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9中的(a),操作单元60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操作滑轮10(和卷绕管9)进行转动,当下梁5分别在下限位置、中间位置以及上限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时,通过自重(帘布4、下梁5等的重量)而对操作单元60施加朝向使前后帘布4贴紧的方向的转矩。由此,操作绳3以绳引导部12、13为基准而垂下。

在下梁5位于下限位置处的静止状态下、或者下梁5位于中间位置或上限位置而帘布4以规定的卷径被卷绕在卷绕管9上的静止状态下,双层帘布4处于彼此靠近或贴紧的位置(双层帘布4的间隔d1)时的双层帘布4的间隔固定不变。

接下来,参照图19中的(b),当从例如下梁5位于下限位置或中间位置的状态开始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而使下梁5上升时,帘布4被卷绕在卷绕管9上。此时,操作绳3与室内侧的绳引导部12抵接而对操作单元60施加顺时针方向的转矩,从而带动操作单元60作钟摆运动,由此,操作板部件6a的突出片61的侧端部使可动翼片40进行转动,从而推压室外侧的帘布4。因此,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d2大于静止时的间隔d1。

同样地,参照图19中的(c),当从例如下梁5位于中间位置或上限位置的状态开始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而使下梁5下降时,卷绕在卷绕管9上的帘布4下降。此时,操作绳3与室内侧的绳引导部13抵接而对操作单元60施加顺时针方向的转矩,从而带动操作单元60作钟摆运动,由此,操作板部件6a的突出片61的侧端部使可动翼片40进行转动,从而推压室外侧的帘布4。因此,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d3大于静止时的间隔d1。

因此,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在升降操作时,通过操作绳3的拉力而使操作单元60进行转动,从而使双层帘布4以相互分离的状态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即便产生摩擦,摩擦也被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或者可能性减小)。另外,在处于静止状态时,操作绳3失去张力,操作单元60在帘布4等的自重的作用下朝向双层帘布4靠近的方向转动,因此,能够使双层帘布4的间隔缩小、或者使双层帘布4彼此贴紧,从而能够提高使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完全重叠而形成为遮光状态时的遮光性。

[第六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20和图21对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的构成进行说明。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将帘布4的一边安装在卷绕管9上、另一边安装在固定部2c上,该固定部2c设置于安装架2的室外侧端面上。图20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中的操作单元60周围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对于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赋予相同的参照符号。

第六实施方式与第五实施方式相比较,其不同之处在于:在卷绕管9的左端部设有支撑板8,且在安装架2上未设置可动翼片,而在操作单元60与支撑板8之间固定有固定杆50。

如图20所示,在安装架2的两端固定有支撑部件2a、2b,通过从该支撑部件2a、2b延伸出的固定轴11,将圆筒状的卷绕管9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支撑部件2a、2b之间。

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卷绕管9的右端部设有能够相对于卷绕管9和支撑部件2a、2b进行转动的操作单元60。另外,操作单元60内收容有操作滑轮10,环状的操作绳3挂绕在该操作滑轮10上并由此垂下。而且,卷帘1被构成为:能够通过操作绳3的操作而对卷绕管9进行旋转操作。

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帘布4的一边安装在卷绕管9上,且帘布4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撑在卷绕管9上,帘布4的、从卷绕管9垂下且经由作为配重部件发挥作用的下梁5而折回的另一边安装在固定部上,该固定部设置于安装架2的室外侧端面上。而且,从卷绕管9与该固定部之间垂下的帘布4的下端部中插通有滚筒15,该滚筒15在下梁5的两端部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由此,帘布4被设置为通过下梁5的重量而被施加张力。

因此,在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而使卷绕管9朝向帘布卷绕方向旋转时,下梁5上升,在使卷绕管9朝向帘布解绕方向旋转时,下梁5下降。

另外,在卷绕管9内部的左端侧位置处收容有减小卷起帘布4时的操作力的发条盒,右端侧位置处收容有防止帘布4因自重而下降的制动装置等(未图示)。

帘布4上呈条纹状地交替形成有使部分光线透过的透光部4b和遮蔽光线的遮光部4a,且该帘布4以双层重叠的状态被悬挂支撑,因此,通过操作绳3的操作而使前后的帘布4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能够调整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的重叠程度,从而能够调节采光量。

接下来,参照图21对操作单元60及其周围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除了操作板部件6a的突出片61的形状之外,第六实施方式的操作单元60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

操作板部件6a的突出片61被形成为呈大致“フ”字状地朝向室外侧延伸的形状,固定杆50的一端安装在操作板部件6a的突出片61的前端部上。设置于卷绕管9与支撑部件2b之间的支撑板8被构成为:具有与操作板部件6a大致相同形状的突出片,固定杆50的另一端安装在该支撑板8的突出片上(参照图20)。

由于帘布4从设置于安装架2的室外侧端面上的固定部垂下,因此,通过操作单元60的相对转动而使位于操作板部件6a的突出片61的后方且与卷绕管9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固定杆50发生位移,从而通过固定杆50推压室外侧的帘布4而使其进一步朝向室外侧移动。

因此,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产生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和效果,并且,操作单元60被构成为:在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时,以使能够相对移动的双层帘布4的间隔增大的方式进行钟摆运动。而且,操作单元60被构成为:使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大于静止时的间隔。

尤其是在第五和第六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与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例子相比较,无需在卷绕管9的下方设置支撑轴7,因而可以避免卷帘1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变大。另外,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例子中构成为:支撑轴7设置于作钟摆运动的操作板6上,且使操作板6相对转动,因此,操作板6的转动角度呈随着钟摆运动的进行而增大的趋势,但是,第五和第六实施方式的例子中构成为:使操作单元60进行钟摆运动,从而使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大于静止时的间隔,并且,操作单元60的转动角度不会增大。

更为具体而言,在第五和第六实施方式的例子中,通过设置可动翼片40、固定杆50等的面料间隔调整部件,而辅助操作单元60的钟摆运动使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大于静止时的间隔,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具备作钟摆运动的操作单元60的卷帘1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

[第七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22至图24对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的构成进行说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卷帘1的构成部件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卷帘1的构成部件大致相同,但是,在安装架2、支撑部件2a、绳罩20、可动翼片40、操作单元60以及由珠链构成的操作绳3及其操作滑轮10各自的形状上与第五实施方式不同。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图23是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中的操作单元60周围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24中的(a)、(b)、(c)是说明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涉及的卷帘1中的操作单元60的动作的图。另外,对于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赋予相同的参照符号。

如图22所示,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地,第七实施方式的卷帘1在安装架2的两端固定有支撑部件2a、2b,通过从该支撑部件2a、2b延伸出的固定轴11,将圆筒状的卷绕管9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支撑部件2a、2b之间。

卷绕管9的右端部处设有能够相对于卷绕管9和支撑部件2a、2b进行转动的操作单元60。另外,操作单元60内收容有操作滑轮10,环状的操作绳3挂绕在该操作滑轮10上并由此垂下。而且,卷帘1被构成为:能够通过操作绳3的操作而对卷绕管9进行旋转操作。该操作绳3由以规定间距相连的球部3a和链部3b所构成的环状珠链构成,操作滑轮10的表面被构成为具有形状与该球部3a对应的凹凸。

帘布4的一边安装在卷绕管9上,且帘布4以能够卷绕的方式悬挂支撑在卷绕管9上,帘布4的、从卷绕管9垂下且经由作为配重部件发挥作用的下梁5而折回的另一边安装在固定部2c上,该固定部2c设置在位于卷绕管9上部的安装架2的室外侧端面上。如图24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固定部2c被构成为:将面料压板8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卡定在该固定部2c中,其中,面料压板80能够卷绕帘布4的端部,从而能够调整帘布4的长度。而且,从卷绕管9与固定部2c之间垂下的帘布4的下端部中插通有滚筒15,该滚筒15在下梁5的两端部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由此,帘布4被设置为通过下梁5的重量而被施加张力。

因此,在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而使卷绕管9朝向帘布卷绕方向旋转时,下梁5上升,在使卷绕管9朝向帘布解绕方向旋转时,下梁5下降。

另外,在卷绕管9内部的左端侧位置处收容有减小卷起帘布4时的操作力的发条盒,右端侧位置处收容有防止帘布4因自重而下降的制动装置等(未图示)。

帘布4上呈条纹状地交替形成有使部分光线透过的透光部4b和遮蔽光线的遮光部4a,且该帘布4以双层重叠的状态被悬挂支撑,因此,通过操作绳3的操作而使前后的帘布4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能够调整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的重叠程度,从而能够调节采光量。

接下来,参照图22和图23对操作单元60及其周围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操作单元60由两个操作板部件6a、6b构成,该两个操作板部件6a、6b以能够将操作滑轮10和绳罩20夹持收容于内侧的方式形成为一体。操作单元60中设有绳引导部12、13。

对本实施方式的绳引导部12详细说明如下,即:整体形状呈大致V字状的操作板部件6b的前后方向端部上分别设有侧片,该侧片分别从操作板部件6b的前后方向端部沿固定轴11的轴向朝向与操作板部件6a相对侧突出,在该侧片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卡合片12a。在操作板部件6a的前后方向端部上也分别设有侧片12c,该侧片12c分别从操作板部件6a的前后方向端部沿该固定轴11的轴向朝向与操作板部件6b相对侧突出,并且,侧片12c能够与操作板部件6b的卡合片12a卡合。而且,操作板部件6a的侧片12c上设有嵌合凸部12d,操作板部件6b的卡合片12a上设有能够与该嵌合凸部12d嵌合的嵌合承受部12b。因此,当将操作板部件6a、6b以能够将操作滑轮10和绳罩20夹持收容于内侧的方式形成为一体时,操作板部件6a的侧片12c与操作板部件6b的卡合片12a卡合,嵌合凸部12d与嵌合承受部12b嵌合,从而将从操作板部件6b突出的侧片与从操作板部件6a突出的侧片12c一体化,由此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绳引导部12。

另外,对本实施方式的绳引导部13详细说明如下,即:为了构成绳引导部13,在操作板部件6b的前后方向中央部的靠近下侧的面上,竖立形成有沿固定轴11的轴向朝向与操作板部件6a相对侧突出的纵长状突起部。该纵长状突起部的面13a(与操作板部件6a相对的面),能够与设置于操作板部件6a的前后方向中央部的靠近下侧的面上的卡合槽13b抵接且卡合。因此,当将操作板部件6a、6b以能够将操作滑轮10和绳罩20夹持收容于内侧的方式形成为一体时,操作板部件6b上的纵长状突起部的面13a与操作板部件6a上的卡合槽13b卡合,从而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绳引导部13。另外,操作板部件6a上的卡合槽13b中形成有螺纹孔13c,操作板部件6b的该纵长状突起部的面13a上也设有与螺纹孔13c相同的螺纹孔(未图示)。而且,可以利用安装螺钉70经由上述螺纹孔而将操作板部件6a、6b固定为一体,从而构成操作单元60。另外,也可以形成为:取代利用安装螺钉70固定操作板部件6a、6b的下端部,而使操作板部件6a、6b的下端部嵌合的形态。或者,也可以通过优化嵌合凸部12d和嵌合承受部12b的形状、或者增加其数量,从而使操作板部件6a、6b的一体化变稳定。

挂绕在操作滑轮10上的环状操作绳3在绳引导部12、13的引导下朝向下方垂下。尤其是,第七实施方式中的绳引导部12在绳引导部13的前后侧以大致将绳引导部13夹持的方式设有两个,在前侧的绳引导部12与绳引导部13之间、以及后侧的绳引导部12与绳引导部13之间,形成有比操作绳3的球部3a的外形稍大的引导路径,从操作滑轮10垂下的环状操作绳3的一侧(前侧)经引导而从绳引导部12(前侧)与绳引导部13之间穿过并垂下,从操作滑轮10垂下的环状操作绳3的另一侧(后侧)经引导而从绳引导部12(后侧)与绳引导部13之间穿过并垂下(参照图24)。

另外,前侧的绳引导部12与绳引导部13之间、以及后侧的绳引导部12与绳引导部13之间的、比操作绳3的球部3a的外形稍大的引导路径被形成为:以规定间距相连的至少两个球部3a始终与绳引导部12、13中的任意一者抵接。通过如此构成,能够抑制操作绳3操作时在操作单元60内晃动,并且能够减小因为球部3a与绳引导部12、13之间的干扰而产生的操作音。

如图23所示,绳罩20主要具备以具有插通孔20d的筒部为基轴的凸缘状的主体、和从该主体的上部边缘沿固定轴11的轴向突出的上部突出片,且被构成为防止挂绕在操作滑轮10上的操作绳3脱落,绳罩20被固定为不能相对于支撑部件2a进行旋转。在本例中,固定轴11被构成为四角棒状,通过将固定轴11插通并卡合在插通孔20d中,能够将绳罩20固定为不能相对于支撑部件2a进行旋转。但是,只要是被设置为能够防止挂绕在操作滑轮10上的操作绳3从操作滑轮10上滑脱,则绳罩20可以为任何形态。

操作滑轮10上设有通孔,以将从支撑部件2a延伸出的固定轴11作为旋转轴。另外,在操作滑轮10的右端侧形成有呈筒状地突出的突出部(未图示),通过使该突出部与设置于绳罩20的插通孔20d周围的卡合槽20c卡合,从而将操作滑轮10支撑为不能相对于绳罩20和支撑部件2a进行旋转。在操作滑轮10的左端侧,隔着直径大于挂装操作绳3的外周部分的凸缘而设有与卷绕管9的右端内周面嵌合的嵌合部25。因此,卷绕管9被支撑为能够随着操作滑轮10的旋转而进行旋转。另外,操作滑轮10的左端部与收容于卷绕管9内的制动装置上连接的齿轮机构啮合(未图示)。在不需要增速或减速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该齿轮机构,而构成为卷绕管9与操作滑轮10直接连接。

另一方面,在绳罩20的右端侧形成有呈筒状地突出的突出部(未图示),操作板部件6a上设有直径大于该突出部的外径且呈圆孔状的转动承受部23a,以与该突出部卡合。而且,操作板部件6b上设有直径大于卷绕管9的外径且呈半圆孔状的转动承受部23b。另外,固定于支撑部件2a的绳罩20的右端侧的上部突出片上设有凹部20a,操作板部件6a的上方设有大致倒梯形状的突出片61。本例的突出片61具有与操作单元60的左右方向宽度大致相等的厚度,突出片61的底面沿绳罩20的顶面而被支撑,由此,操作单元60相对于操作滑轮10和卷绕管9的相对转动变稳定。因此,操作单元60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操作滑轮10和卷绕管9进行转动。

而且,在两个操作板部件6a、6b以能够将操作滑轮10和绳罩20夹持收容于内侧的方式形成为一体的状态下,突出片61以在规定的范围内转动的方式卡合在凹部20a中。另外,在能够将操作板部件6b收容于内侧的绳罩20左端侧的上部突出片的内壁上,设有将操作单元60的相对转动限制在一定角度内的阶梯部20b。即,在操作单元60相对转动时,该阶梯部20b能够与操作板部件6b的绳引导部12的上端两侧的边缘部26抵接。因此,通过边缘部26与阶梯部20b的抵接而将操作单元60的相对转动限制在一定角度内。

另一方面,在两端被固定在支撑部件2a、2b上的安装架2的底面的室外侧端部上悬挂有大致鳍状的可动翼片40,该可动翼片40能够围绕其基轴进行转动。

第七实施方式的可动翼片40被构成为:长度比第五实施方式中的长度长,以将安装架2与卷绕管9之间的缝隙堵住,并且,其内侧的一部分被切除,从而在保持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构成为上述长度的可动翼片40,能够进一步遮蔽从安装架2与卷绕管9之间的缝隙射入的外部光线,并且,由于其重量减轻,因而能够减小钟摆运动中可动翼片40的位移所产生的负载。而且,由于帘布4从设置于安装架2的室外侧端面上的固定部2c垂下,因此,当通过操作单元60的相对转动而使操作板部件6a的突出片61的侧端部推压该可动翼片40时,可动翼片40进行转动,从而使室外侧的帘布4进一步朝向室外侧移动。

如此构成的操作单元60被构成为:在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时,以使能够相对移动的双层帘布4的间隔增大的方式进行钟摆运动。而且,操作单元60被构成为:使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大于静止时的间隔。

以下,参照图24对操作单元60的动作更加具体地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24中的(a),操作单元60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操作滑轮10(和卷绕管9)进行转动,当下梁5分别在下限位置、中间位置以及上限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时,通过自重(帘布4、下梁5等的重量)而对操作单元60施加朝向使前后帘布4贴紧的方向的转矩。由此,操作绳3以绳引导部12、13为基准而垂下。

在下梁5位于下限位置处的静止状态下、或者下梁5位于中间位置或上限位置而帘布4以规定的卷径被卷绕在卷绕管9上的静止状态下,双层帘布4处于彼此靠近或贴紧的位置(双层帘布4的间隔d1)时的双层帘布4的间隔固定不变。因此,能够使双层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错开而形成为半透光状态、或者使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完全重叠而形成为遮光状态,尤其能够提高遮光状态时的遮光性。尤其是,本实施方式的安装架2的固定部2c被构成为:将面料压板8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卡定在该固定部2c中,该面料压板80能够卷绕帘布4的端部,从而能够调整帘布4的长度,因此,容易调整帘布4的长度,以在例如下梁5位于下限位置时成为遮蔽状态。另外,长度较长的可动翼片40,能够进一步遮蔽从安装架2与卷绕管9之间的缝隙射入的外部光线。

接下来,参照图24中的(b),当从例如下梁5位于下限位置或中间位置的状态开始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而使下梁5上升时,帘布4被卷绕在卷绕管9上。此时,操作绳3与室内侧的绳引导部12抵接而对操作单元60施加顺时针方向的转矩,从而带动操作单元60作钟摆运动,由此,操作板部件6a的突出片61的侧端部使可动翼片40进行转动,从而推压室外侧的帘布4。因此,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d2大于静止时的间隔d1。因此,在上升操作时,双层帘布4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仅在升降过程中的部分阶段产生摩擦、或者摩擦力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另外,前侧的绳引导部12与绳引导部13之间、以及后侧的绳引导部12与绳引导部13之间的、比操作绳3的球部3a的外形稍大的引导路径被形成为:以规定间距相连的至少两个球部3a始终与绳引导部12、13中的任意一者抵接,因此,能够抑制操作绳3操作时在操作单元60内晃动,并且能够减小因为球部3a与绳引导部12、13之间的干扰而产生的操作音。

同样地,参照图24中的(c),当从例如下梁5位于中间位置或上限位置的状态开始对操作绳3进行操作而使下梁5下降时,卷绕在卷绕管9上的帘布4下降。此时,操作绳3与室内侧的绳引导部13抵接而对操作单元60施加顺时针方向的转矩,从而带动操作单元60作钟摆运动,由此,操作板部件6a的突出片61的侧端部使可动翼片40进行转动,从而推压室外侧的帘布4。因此,双层帘布4的操作时的间隔d3大于静止时的间隔d1。因此,在下降操作时,双层帘布4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仅在升降过程中的部分阶段产生摩擦、或者摩擦力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另外,即使在帘布4的面料卷绕粗度接近于上限时局部产生摩擦,其摩擦力也呈减弱的趋势。

因此,在第七实施方式的卷帘1中,在升降操作时,通过操作绳3的拉力而使操作单元60进行转动,从而使双层帘布4以相互分离的状态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即使产生摩擦,摩擦也被减弱),因而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或者可能性减小)。另外,在处于静止状态时,操作绳3失去张力,操作单元60在帘布4等的自重的作用下朝向双层帘布4靠近的方向转动,因此,能够使双层帘布4的间隔缩小、或者使双层帘布4彼此贴紧,从而能够提高使帘布4的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完全重叠而形成为遮光状态时的遮光性。

另外,在第七实施方式的卷帘1中,安装架2的固定部2c被构成为:将能够通过卷绕而调整帘布4的长度的面料压板8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卡定在该固定部2c中,因此,容易调整帘布4的长度,以在例如下梁5位于下限位置时成为遮蔽状态。

另外,在第七实施方式的卷帘1中,可动翼片40被构成为足够堵住安装架2与卷绕管9之间的缝隙的长度,因此,能够进一步遮蔽从安装架2与卷绕管9之间的缝隙射入的外部光线。

另外,在第七实施方式的卷帘1中,在前侧的绳引导部12与绳引导部13之间、以及后侧的绳引导部12与绳引导部13之间,以规定间距相连的至少两个球部3a始终与绳引导部12、13中的任意一者抵接而被引导,因此,能够抑制操作绳3操作时在操作单元60内晃动,并且能够减小因为球部3a与绳引导部12、13之间的干扰而产生的操作音。

以上,举出特定实施方式的例子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在不脱离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各实施方式中,以确定了室内侧和室外侧的状态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反向设置室内侧和室外侧。

另外,为了在操作时可靠地使帘布4分离,也可以进一步设置辅助朝向帘布4分离的方向移动的钟摆运动的弹簧等施力部件。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卷帘1,在升降操作时,双层帘布4相对移动而不会产生摩擦、或者仅在升降过程的部分阶段产生摩擦、或者摩擦力减弱,因此,不存在损坏帘布4的可能性,而在处于静止状态时,能够使双层帘布4的间隔缩小、或者使双层帘布4彼此贴紧,尤其是在帘布4具有透光部4b和遮光部4a时,能够提高使透光部4b与遮光部4a完全重叠而形成为遮光状态时的遮光性,因此,能够有效地使用于使用双层帘布的百叶窗等的用途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