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出引导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414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拉出引导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出引导件,用于家用电器或家具,包括至少三个轨道,所述轨道被安装以相对于彼此移位,其中第一轨道能够以静止方式固定至主体,至少一个第二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三轨道之间,所述第三轨道能够连接至推压元件并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拉出位置之间移位,其中设置销锁机构(latching mechanism)以将两个轨道以可拆卸方式通过销锁相互固定,并且设置锁定机构(locking mechanism)以将两个轨道在所述拉出位置相互锁定,其中所述锁定机构能够通过设置在另外的轨道上的解锁装置而松脱。



背景技术:

WO 2014/056764公开一种拉出引导件,其中提供次序控制以控制轨道相对于彼此的运动。为此目的提供销锁机构和锁定机构,据此使两个相邻轨道能够相互销锁或锁定。这样的拉出引导件已证明其对家用电器的价值,尤其是例如当拉出位置通过销锁紧固时。不过,在拉出运动过程中,在轨道上进行急拉运动情况下可能发生:锁定机构由于滑移而未实现接合。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出引导件,其提供优化次序控制并且还能够弥补各个轨道之间的滑移。

此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拉出引导件实现。

在根据本发明的拉出引导件中,锁定机构具有至少两个相邻布置的锁定位置以能够将两个轨道锁定在两个不同的锁定位置。因此,第三轨道上急拉运动过程中的滑移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弥补:锁定机构选择性地锁定在第一或第二锁定位置。这防止锁定机构由于滑移而变得停顿在锁定位置前,这是因为,在此情况下在毗邻的至少一个进一步的锁定位置中可以发生接合。在任何情况下确保发生第三轨道在拉出位置的固定,而且需要限定的销锁力作用于销锁机构上以使第三轨道从销锁位置松脱。

所述至少两个锁定位置优选地大致设置在所述拉出位置。锁定位置于是能够在没有滑移作用的情况下代表最大拉出位置,而第二锁定位置被布置为相邻于最大拉出位置,例如,相邻距离在3mm至12mm范围内,特别是为5mm至10mm,使得在由于急拉运动导致两个轨道之间发生滑移的情况下第二锁定位置作为备选位置。显然,还可以提供多于两个锁定位置并更精细地进一步划分锁定位置的布置,例如每2至4mm的划分。

所述锁定机构和所述销锁机构优选地由金属部件制成。因此,拉出引导件可特别适合用于家用电器,特别是烤炉,因为在此情况下存在高热阻。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轨道上的突出部、和可移动锁定元件,所述可移动锁定元件具有至少两个接纳部以供突出部或至少两个突出部插入接纳部中。各接纳部或突出部可相邻地布置并相距3mm至15mm之间的距离,以限定不同的锁定位置。

为使锁定元件简单运动,其可包括:条形部分,其仅部分地连接至轨道。弯曲部分可一体地附接至所述条形部分,在所述弯曲部分上形成至少一个接纳部或所述锁定机构的突出部。另外,第一引导斜部可设置在弯曲部分上,所述斜部与解锁装置相互作用以使锁定元件从其被紧固到的所述轨道提升,并因而进行解锁。第二引导斜部可设置在弯曲部分的相反侧上,所述第二引导斜部与轨道上的突出部相互作用,以使锁定元件在到达拉出位置时从轨道提升并且然后将突出部锁定在接纳部之一上。因而提供一种系统,其以机械可靠方式操作并在多个运动循环之后未显示出任何严重磨损现象。

所述解锁装置可与所述销锁机构的销锁元件以一体的单件方式形成,以实现销锁机构和锁定机构的紧凑构造。解锁装置优选地可通过与锁定元件的引导斜部相互作用的条形部分形成。

所述锁定机构优选地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轨道之间,而所述销锁机构被布置在所述第二和第三轨道之间。显然,也可将销锁机构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轨道之间并且将锁定机构设置在第二和第三轨道之间,以获得限定的次序控制。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更详细阐释,其中:

图1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拉出引导件的立体图;

图2显示出图1的拉出引导件在从第一锁定位置解锁之前的立体图;和

图3显示出图1的拉出引导件在从第二锁定位置解锁之前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拉出引导件1包括三个轨道2、3、4,其中第一轨道2能够以静止方式固定至家具件或家用电器的主体,中间轨道3将第一轨道2连接至第三轨道4。推压元件(例如食品支撑件、抽屉或任何其它推压元件)可安装在第三轨道4上,其中销9可用作限动件。滚子主体设置在轨道2、3、4之间,特别是可在轨道2、3、4的轨体上运动的球体。

为了使轨道2、3、4以限定次序相对于彼此移位,通过销锁机构5和锁定机构6提供次序控制。在拉出运动过程中,第三轨道4首先相对于第二轨道3运动。当达到最大拉出位置时,销锁机构5销锁以将第三轨道4固定至第二轨道3。另外,第二轨道3通过锁定机构6锁定到第一轨道2上。如果第三轨道4将再次从最大拉出位置沿缩回方向运动,则限定的销锁力作用在销锁机构5上以防止无意中从拉出位置松脱。第三轨道4仅当克服销锁力之后才相对于第二轨道3运动,而第二轨道3以静止方式保持就位。而且,为了使第二轨道3能够再次沿缩回方向移位,第三轨道3包括解锁装置7,由此使锁定机构6能够松脱以使第二轨道3能够在解锁之后移位回到缩回位置。

图2显示出在锁定机构6解锁之前的销锁机构5和锁定机构6。

销锁机构5包括销锁元件10,销锁元件10固定至第三轨道4,例如通过焊接或胶粘固定。解锁装置7一体地附接至销锁元件10,该解锁装置包括条形部分并且与可移动锁定元件13上的引导斜部21相互作用。销锁元件10进一步包括:销锁突出部11,其通过第三轨道4上的凹部12而接合。如果第三轨道4相对于第二轨道3运动,则销锁突出部11可接合在两个滚动体之间的最大拉出位置中,其中所述滚动体在第二轨道3的轨体8上被引导。通过销锁突出部11接合在两个滚动体之间而实现第三轨道4的销锁。此过程在WO 2014/056764中详细描述。

可移动锁定元件13包括条形部分,条形部分具有固定至第一轨道2的固定区域15。条形部分的第二区域14可从轨道2提升并形成杆臂。弯曲部分17形成在条形部分的可动端16处,该弯曲部分以近似直角从端16突出。第一接纳部18和第二接纳部19一体地形成在弯曲部分17上。另外,第一引导斜部21一体地形成在面向销锁机构5的一侧,第二引导斜部22一体地形成在相反侧。如果第三轨道4现在沿缩回方向移位,则解锁装置7撞击到第一引导斜部21,结果使可移动锁定元件13在具有弯曲部分17的端16的区域中远离轨道2运动,使得与第二轨道3一体地形成的突出部20运动到接纳部19之外。第二轨道3现在因而可相对于第一轨道2而运动,这是因为它们不再锁定到彼此上。在拉出运动的情况下,解锁装置7可行进经过可移动锁定元件13,这是因为,相对的第二引导斜部22确保弯曲部分17平滑提升,使得在伸展运动过程中,解锁装置7与锁定元件13之间的接触几乎无法察觉。

如果第三轨道4在拉出运动过程中以急拉方式牵拉,则可能在各轨道之间(而且特别是在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3之间)发生特定量的滑移。在这样的情况下,在锁定机构6接合之前,销锁机构5可在到达最大拉出位置时销锁在第二轨道3和第四轨道4之间。如果用户可克服滑移并继续在第三轨道4上牵拉,则在此情况下也可实现对锁定机构6的锁定。不过,如果用户无法如此,则次序控制可被超控(override),这是因为锁定机构6尚未锁定。为确保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轨道2与第二轨道3锁定,可移动锁定元件13包括两个毗邻的接纳部18和19,使突出部20可接合至相邻凹部18中。第三轨道4于是不位于最大拉出位置中,而是位于最大拉出位置之前若干毫米(例如2mm至20mm)。对此用户几乎不能察觉,这在缩回所述拉出引导件时仍确保次序控制。

如图3中所示,锁定机构6在第三轨道4沿缩回方向缩回的过程中可解锁,而无论突出部20是否位于可移动锁定元件13上的第一接纳部18或第二接纳部19中。通过到达引导斜部21,可移动锁定元件可升起(lift off)而使得弯曲部分17从轨道2提升,突出部20被松脱,使得第二轨道3可沿缩回方向运动。

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可移动锁定元件13设置有两个接纳部18和19,其限定两个相邻的锁定位置。显然还可以提供多于两个锁定位置,例如,当多于两个接纳部18、19形成在锁定元件13上时。

另外,几个突出部20可形成在第二轨道3上以限定不同的毗邻锁定位置。

进一步可以不在可移动锁定元件中提供任何接纳部18和19,而是可提供在第二轨道3上的接纳部中接合的突出部。也可使用其它用于将两个毗邻轨道锁定的机械装置。

另外,销锁机构5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第二轨道3和第三轨道4之间,而锁定机构6布置在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3之间。类似地可以将销锁机构设置在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3之间,而将锁定机构设置在第二轨道3和第三轨道4之间。

附图标记清单:

1 拉出引导件

2 轨道

3 轨道

4 轨道

5 销锁机构

6 锁定机构

7 解锁装置

8 轨体

9 销

10 销锁元件

11 销锁突出部

12 凹部

13 锁定元件

14 区域

15 区域

16 端

17 部分

18 接纳部

19 接纳部

20 突出部

21 引导斜部

22 引导斜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