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组合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410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快速组合椅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关于一种快速组合椅具,主要指一种模块化制造,组件精简,并可具易组装、拆解及较佳组合稳定性的椅具。



背景技术:

椅具主要具椅脚、椅座、椅背组件,为了减小体积习知椅具具有可拆解、组合设计,如twm427069的椅具包括由金属管制造的二侧架、二金属连接杆、一塑料椅座、一塑料椅背板,该二侧架于内侧凸设母型部位,该二连接杆于二端设置可穿插母型部位的公型部位,又于母型部位与公型部位上设置接合孔,又该椅座设置可勾持连接杆勾持缘部,并勾持缘部设置接合孔,并使二侧架、二连接杆、椅座组合后可由螺栓穿插二侧架、二连接杆、椅座的接合孔组合,又该椅背板二侧具可套合二侧架后侧上端的管孔再借由螺栓固接。

前述结构虽然分解后体积小可便于运载,但须使用工具拆解及组合螺栓,具拆解、组合不便缺失,而该设计虽然可减少材积便于包装运输,但因组装、拆解不便不适于外出携行时使用,又该组成组件具金属、塑料材质组件,将增加组件复杂性。

twm448198的椅具包括一靠背板、一附加电路板、至少一支撑板、一第一立板、一第二立板,该靠背板二侧设置凸缘;该附加电路板与靠背板呈l型相接,下方设置数狭形槽;该支撑板设于附加电路板下方,上方设置可穿插附加电路板狭形槽的凸缘;该第一、二立板分别设于附加电路板二侧,并内侧设置可与支撑板及靠背板凸缘插接的固定槽,前述结构不须使用工具即可组装,具易拆解及组合功能,并可便于外出携行。

然而前述凸缘直接穿插槽孔方式组合稳定性不佳,当乘坐时若第一、二立板向外侧不当受力即造成座椅分解,又各组件皆为板块形态,仍造成拆解后体积较大、较重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模块化制造、组件精简,并可具易组装、拆解及较佳组合稳定性的椅具。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快速组合椅具,包括:

二脚架,为相对设置,每一脚架前、后分别具有一约对应地面上、下垂直方向的直杆部,该前、后直杆部上方设置对应地面约前、后水平方向的横杆部,又于横杆部后方向上设置对应地面约上、下垂直方向的背杆部,该前后直杆部分别设置第一、二接合部,又该横杆部具有上表面,该上表面向下设置多个上、下方向的上直槽,上直槽底部设置上横槽,又该背杆部具有前表面,该前表面向后设置多个前、后方向的前横槽,该前横槽后端向下设置前直槽;

二连结杆,为对应设置,中央具有一对应地面水平方向的杆部,并于杆部二端分别设置可与第一、二接合部组合的第三接合部;

二板体,具有板部,该板部二侧下方设置可套合脚架横杆部、背杆部的套合槽,该套合槽具有二呈平行方向的侧壁,又于二侧壁间对应脚架的横杆部上直槽及背杆部前横槽位置设置可嵌入上直槽及前横槽的接合柱,而且该一板体的接合柱嵌入上直槽后可位移至上横槽定位,又另一板体嵌入前横槽后可下移至前直槽定位。

进一步,二脚架、二连结杆、二板体可由塑料成型制造。

进一步,二板体可为相同形状。

进一步,二板体可为不同形状。

进一步,该脚架的第一接合部前侧及左、右二侧分别向内设置一第一前凹部、二第一侧凹部,该第二接合部后侧及左、右二侧分别设置一第二后凹部、二第二侧凹部,该第一、二侧凹部设置多个对应前、后方向的第一、二凸缘,又该第一接合部后方二侧及第二接合部前方二侧分别第一、二扣缘;又二连结杆的第三接合部具一直板部,该直板部二侧垂直设置二平行排列的侧板部,该二侧板部与直板部间具有可套合第一、二接合部的套接槽,又于二侧板部内表面前、后方向对应第一、二凸缘位置设置夹槽,又于端缘对应前述第一、二凸缘位置设置扣体。

进一步,二连结杆的直板部尺寸约对应前述第一前凹部、第二后凹部,该二侧板部尺寸约对应前述第一、二侧凹部。

进一步,脚架横杆部的上横槽内壁及背杆部的前直槽内壁设置可挡靠接合柱的定位凸缘。

进一步,二板体的板部一侧设置弯曲部,其中一板体与脚架的横杆部组合后该弯曲部位于前方,又另一板体与脚架的背杆部组合后该弯曲部位于上方。

进一步,二板体的套合槽二侧壁对应弯曲部相对一侧具有开口。

进一步,脚架的二直杆部、横杆部的空间大于板体尺寸。

本发明的二脚架与二链接杆组合后令二板体可分别组设于脚架的横杆部及背杆部上,并可分别形成椅座及椅背,该一板体组设于横杆部时令其二侧套合槽分别对应二横杆部上方位置,再令板体下移使接合柱可穿插上直槽,再令板体后移使该接合柱可嵌入上横槽内,并该定位凸缘可位于对应接合柱前方位置具定位效果,且组合后该板体的弯曲部内侧可与二脚架的前侧上缘贴靠,以提升组合支撑稳定性,并该弯曲部可提供支撑乘坐时大腿舒适性,又另一板体可令弯曲部位于上方,并令二侧套合槽下方分别对应二背杆部前方位置,再令该板体后移使接合柱可穿插前横槽,又令该板体下移使接合柱可嵌入前直槽内,并该定位凸缘可位于对应接合柱上方位置以具定位效果,且组合后该上方弯曲部可提升背部后仰时贴靠舒适性。

本发明的二板体分别由不同方向与二脚架嵌接组合,组合后不会由单一方向脱离,又乘坐时对应椅座及椅背位置的板体皆分别由套合槽套合二脚架的横杆部及背杆部呈包覆接合,且对应椅座的板体承受向下压力可确保接合柱可位于上直槽下方的上横槽位置,该板体不会上移脱离脚架,又该对应椅背的板体承受向下躺靠力时该接合柱受力向下嵌入前直槽内不会上移,可确保乘坐时二板体不会脱离二脚架,可具乘坐较佳稳定性功效。

本发明的二连结杆与二脚架及二板体与二脚架借由嵌接方式即可组合,不须再使用工具,可具较佳组合及拆解便利功效,并拆解后可大幅减少收合体积,可具较佳携行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二板体分别与脚架组合动作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组合图;

图4为本发明对应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对应图3的b-b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对应图3的c-c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拆解收合示意图。

【符号说明】

1脚架11直杆部12横杆部

121上表面122上直槽123上横槽

124定位凸缘13背杆部131前表面

132前横槽133前直槽134定位凸缘

14第一接合部141第一前凹部142第一侧凹部

143第一凸缘144第一扣缘15第二接合部

151第二后凹部152第二侧凹部153第二凸缘

154第二扣缘16空间2连结杆

21杆部22第三接合部221直板部

222侧板部223套接槽224夹槽

225扣体3板体31板部

32弯曲部33套合槽34侧壁

35开口36接合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包括二脚架1、二连结杆2、二板体3,该二脚架1由塑料成型并为相对设置,每一脚架1前、后分别具有约对应地面上、下垂直方向的直杆部11,该前、后直杆部11上方设置一对应地面约前、后水平方向的横杆部12,又于横杆部12后方向上设置一对应地面约上、下垂直方向的背杆部13,该前后直杆部11分别设置第一、二接合部14、15,第一接合部14前侧及左、右二侧分别向内设置一第一前凹部141、二第一侧凹部142,该第二接合部15后侧及左、右二侧分别设置一第二后凹部151、二第二侧凹部152,该第一、二侧凹部142、152设置多个对应前、后方向的第一、二凸缘143、153,又该第一接合部14后方二侧及第二接合部15前方二侧分别设置第一、二扣缘144、154;又该横杆部12具有上表面121,该上表面121向下设置四个上、下方向的上直槽122,该上直槽122底部延伸设置前、后方向的上横槽123,又该上横槽123内壁凸设定位凸缘124;又该背杆部13具有前表面131,该前表面131向后设置二前、后方向的前横槽132,该前横槽132后端向下设置前直槽133,并于前直槽133内壁设置定位凸缘134,又前述相邻上直槽122及相邻前横槽132的间距对应。

二连结杆2由塑料成型并为对应设置,中央具有一对应地面水平方向的杆部21,并于杆部21二端分别设置一第三接合部22,该第三接合部22具有一直板部221,该直板部221二侧垂直设置二平行排列的侧板部222,该二侧板部222与直板部221间具有可套合第一、二接合部14、15的套接槽223,又该直板部221尺寸约对应前述第一前凹部141、第二后凹部151,该侧板部222尺寸约对应前述第一、二侧凹部142、152,并使套接槽223套合第一、二接合部14、15后该直板部221上、下端可分别与第一前凹部141、第二后凹部151上、下缘抵靠,该侧板部222上、下端可与第一、二侧凹部142、152上、下缘抵靠以提升支撑稳定性,又于二侧板部222内表面前、后方向对应第一、二凸缘143、153位置设置夹槽224,又于二侧板部222端缘对应前述第一、二扣缘144、154位置设置扣体225。

二板体3由塑料成型,并可分别形成椅座、椅背,且可为对应形状,具有板部31,该板部31一侧设置弯曲部32,对应弯曲部32二侧下方设置可分别套合二脚架1横杆部12、背杆部13的套合槽33,该套合槽33具有二呈平行方向的侧壁34,对应弯曲部32相对一侧具有开口35,又于二侧壁34间对应脚架1的横杆部12上直槽122及背杆部13前横槽132位置设置可嵌入上直槽122、上横槽123及前横槽132、前直槽133的接合柱36。

本发明组装时令二脚架1呈平行,又令二连结杆2的第三接合部22与二脚架1前、后方的第一、二接合部14、15接合,并使一连结杆2可由前向后令二套接槽223套合二脚架1的第一接合部14,并如图1、图4、图5所示,该夹槽224可夹合第一凸缘143,且扣体225可与第一扣缘144扣合定位,而本实施例设计第三接合部22的直板部221及侧板部222尺寸分别对应第一接合部14的第一前凹部141、第一侧凹部142,使得该第三接合部22与第一接合组合可具较佳整体质感,且组合后直板部221及二侧板部222上、下端可分别与第一前凹部141及二第一侧凹部142上、下缘贴靠支撑。

又该另一连结杆2对应前述方式由后向前套合二脚架1的第二接合部15,并使夹槽224可夹合第二凸缘153,且扣体225可与第二扣缘154扣合定位,又该第三接合部22的直板部221及侧板部222尺寸分别对应第二接合部15的第二后凹部151、第二侧凹部152,并组合后直板部221及二侧板部222上、下端可分别与第二后凹部151及二第二侧凹部152上、下缘贴靠支撑,使得第三接合部22与第二接合部15组合可具较佳整质感,并使二脚架1可借由二连结杆2于前、后位置接合以具较佳组合强度。

请参阅图1、图2、图6,本发明令二板体3可分别组设于二脚架1的横杆部12及背杆部13上,并可分别形成椅座及椅背,该一板体3组设于横杆部12时令其二侧套合槽33分别对应二横杆部12上方位置,再令板体3下移使接合柱36可穿插上直槽122,再施力令板体3后移使该接合柱36可越过定位凸缘124嵌入上横槽123内,并该定位凸缘134可位于对应接合柱36前方位置具定位效果,且组合后该板体3的弯曲部32内侧可与二脚架1的前侧上缘贴靠以提升组合支撑稳定性,并该弯曲部32可提供支撑乘坐时大腿舒适性。

本发明的另一板体3可令弯曲部32位于上方,并令二侧套合槽33下方分别对应二背杆部13前方位置,再令该板体3后移使接合柱36可穿插前横槽132,又施力令该板体3下移使接合柱36可越过定位凸缘134嵌入前直槽133内,并该定位凸缘134可位于对应接合柱36上方位置以具定位效果,且组合后该上方弯曲部32可提升背部后仰时贴靠舒适性。

本发明的二板体3与二脚架1由不同方向嵌接组合,组合后二板体3不会由单一方向脱离,可具较佳组合稳定性,又乘坐时对应椅座及椅背位置的板体3皆分别由套合槽33套合二脚架1的横杆部12及背杆部13呈包覆接合,且对应椅座的板体3承受向下压力可确保接合柱36可位于上直槽122下方的上横槽123位置,该板体3不会上移脱离脚架1,又该对应椅背的板体3承受向下躺靠力时固接合柱36受力向下嵌入前直槽133内不会上移,可确保乘坐时二板体3不会脱离二脚架1,可具乘坐较佳稳定性功效。

本发明的二脚架1可由同一模具射出成型,该二连结杆2可由同一模具射出成型,该二板体3可由同一模具射出成型,因而本发明可模块化制造,并具有组件精简功效,而本发明的二连结杆2与二脚架1及二板体3与二脚架1借由嵌接方式即可组合,不须再使用工具,可具较佳组合便利功效,又本发明对应组合方向反向施力即可令二板体3与二脚架1脱离,再令二连结杆2与二脚架1脱离,可具拆解便利功效,如图七所示,本发明设计二脚架1的二直杆部11、横杆部12的空间16大于板体3尺寸,因而拆解后可令二板体3置放该空间16位置,可大幅减少收合体积,并可提供易于包装,置放或外出携行便利功效。

此外本发明的二板体不一定须为相同形状,亦可采用不同形状,该设计将增加模具成本,但仍具本发明要求可具易拆解、组装及较佳组合稳固性功效,而前述实施例为本发明例示,并非本发明限制,凡依据本发明精神所为的等效改变亦应属于本发明范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