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递智能寄存门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49231阅读:8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递智能寄存门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快递智能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递智能寄存门及方法。



背景技术:

快递又名:速递,是兼有邮递功能的门对门物流活动,即指快递公司通过铁路、公路、空运和航运等交通工具,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2015年12月25日从国家邮政局网站获悉,中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200亿件大关,继续稳居世界第一。

快递业越发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繁多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快递投送到A收货地,但买家位于B地,比较多的是收获地址是居住地址,而派件时买家在工作单位;这种情况下派件员要么将快递放置于另一地点,要么是改日派送。浪费了收件人时间,也浪费了派件员时间。

目前,有部分小区出现了快递储物柜,但储物柜离家还是有一段距离,同时目前的快递储物柜为共用式的,即没有防盗措施,一旦快递储物柜中物品过多,常常容易出现拿错的情况,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快递储物柜不能实现快递的投递。如果在同一楼层内设置储物柜,不仅需要占用公共地方,而且需要人数如果太少会导致购买储物柜分摊每个人的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递智能寄存门及方法,用以解决当前快递投送收发不能准确、及时的问题,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快递的起始或最终环节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快递智能寄存门,它包括门体、微处理器、显示器、信息输入模块、存储器和锁体,门体内部中空且通过隔断分隔成若干储物箱,每个储物箱均设置有锁体,显示器设置在门体的外侧,显示器、信息输入模块、存储器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接,信息输入模块的操作面板设置在显示器上,锁体通过开锁控制电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开锁控制电路包括电磁继电器和上拉电阻,电磁继电器和上拉电阻并联后与微处理器的I/O端口连接,电磁继电器与锁体的电磁执行开关相连接。业主或快递员通过操作面板输入密码,密码匹配正确后,微处理器改变电磁继电器输出接点的通断状态,实现储物箱的打开或关闭。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通过电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一旦输入的密码错误次数达到设定值时,微处理器即控制报警器报警。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GSM通信装置,GSM通信装置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微处理器通过GSM通信装置可实现对业主和快递员的通信。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指纹传感器和监视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储物箱内,指纹传感器设置在显示器上,压力传感器和指纹传感器分别与信息输入模块相连接,监视器与微处理器相连接;业主通过指纹传感器输入指纹数据进微处理器并存储在存储器上作为安全码,一旦忘记密码或密码丢失,通过安全码可找回或废止;监视器通过压力传感器监视每个储物箱的状态,并显示在显示器上,以方便业主或快递员存取件。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GSM通信装置还与信息输入模块相连接,业主通过通信装置与GSM通信装置连接并可通过信息输入模块向微处理器发送指令,以更方便的实现快递的投递或收取;例如:业主要投递快递时,通过手机向微处理器发送指令生成临时密码,并将要投递信息及临时密码发送到快递员的通信装置上,提高快递投递效率和安全性。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当某一储物箱处于打开状态达到设定时间时,时间继电器将信息反馈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开锁控制电路关闭该储物箱。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微处理器通过局域网与PC端连接,生成的储物箱开闭记录传输到PC端。

一种快递智能寄存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设定初始状态,即通过信息输入模块向微处理器输入标准值和比对程序,并由存储器存储,标准值为密码、指纹或是二者结合;

二、存件或取件校验,提取由信息输入模块的输入值并与标准值比对,比对成功则微处理器发出开锁指令,其中一个储物箱打开并由显示器提示;比对失败,则微处理器向显示器发出错误提示信息,失败次数达到3次,微处理器向报警器发送报警指令并锁定信息输入模块的操作面板;

三、各储物箱状态监测,监视器监测每个储物箱内压力变化并将信息反馈给微处理器,当存件或取件时,微处理器将储物箱状态发送给显示器;

四、投件或取件的通信,投件时,业主将物件放入其中一个储物箱,并选择投件状态,微处理器即将该物件存在的储物箱号、开箱密码通过GSM通信装置发送给快递员;取件时,业主直接输入密码或指纹,存有快递的储物箱即打开。

五、储物箱上锁及密码修改,储物箱打开完成后,按下上锁键,储物箱即锁上;密码只允许业主修改,储物箱打开完成后,按下修改密码键,输入原密码和指纹:比对成功,输入新密码两次,两次相同则擦除原密码保存新密码;比对成功,输入新密码两次,两次不同则显示错误信息并报警;比对失败,显示错误信息并报警。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业主通过其它通信装置(如手机等移动通信装置)与GSM通信装置通信可向微处理器申请临时密码,微处理器将临时密码通过GSM通信装置发送给快递员,临时密码具有时效性。

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实现精确投送入户,提高快递投送与收取的效率;

2、快递的投送与收取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快递智能寄存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快递智能寄存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3是开锁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开关锁与密码修改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快递智能寄存门,它包括门体1、微处理器、显示器3、信息输入模块、存储器和锁体,门体内部中空且通过隔断分隔成若干储物箱2,每个储物箱均设置有锁体,显示器设置在门体的外侧,显示器、信息输入模块、存储器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接,信息输入模块的操作面板4设置在显示器上,锁体通过开锁控制电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开锁控制电路包括电磁继电器和上拉电阻,电磁继电器和上拉电阻并联后与微处理器的I/O端口连接,电磁继电器与锁体的电磁执行开关相连接。系统的开锁、上锁通过电磁继电器完成,电磁继电器通过微处理器的I/O端口控制,当微处理器的I/O口输出高电平时,在上拉电阻R1的上拉作用下,电磁继电器的线圈带电吸合,接点状态发生变化,常开接点1、3闭合;常闭接点1、2打开,通过电磁继电器输出接点的通断状态变化就可以控制锁体的电磁执行开关S1、S2、S3的通电和断电,从而控制锁体的上锁和开锁。业主或快递员通过操作面板输入密码,密码匹配正确后,微处理器改变电磁继电器输出接点的通断状态,实现储物箱的打开或关闭。

实施例2

引实施例1,它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通过电路与微处理器相连接。一旦输入的密码错误次数达到设定值时,微处理器即控制报警器报警。

实施例3

引实施例1,它还包括GSM通信装置,GSM通信装置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微处理器通过GSM通信装置可实现对业主和快递员的通信。

实施例4

引实施例1,它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指纹传感器5和监视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储物箱内,指纹传感器设置在显示器上,压力传感器和指纹传感器分别与信息输入模块相连接,监视器与微处理器相连接;业主通过指纹传感器输入指纹数据进微处理器并存储在存储器上作为安全码,一旦忘记密码或密码丢失,通过安全码可找回或废止;监视器通过压力传感器监视每个储物箱的状态,并显示在显示器上,以方便业主或快递员存取件。

实施例5

引实施例3,GSM通信装置还与信息输入模块相连接,业主通过通信装置与GSM通信装置连接并可通过信息输入模块向微处理器发送指令,以更方便的实现快递的投递或收取;例如:业主要投递快递时,通过手机向微处理器发送指令生成临时密码,并将要投递信息及临时密码发送到快递员的通信装置上,提高快递投递效率和安全性。

实施例6

引实施例1,它还包括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当某一储物箱处于打开状态达到设定时间时,时间继电器将信息反馈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开锁控制电路关闭该储物箱。

实施例7

引实施例1,所述的微处理器通过局域网与PC端连接,生成的储物箱开闭记录传输到PC端。

实施例8

一种快递智能寄存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设定初始状态,即通过信息输入模块向微处理器输入标准值和比对程序,并由存储器存储,标准值为密码、指纹或是二者结合;

二、存件或取件校验,提取由信息输入模块的输入值并与标准值比对,比对成功则微处理器发出开锁指令,其中一个储物箱打开并由显示器提示;比对失败,则微处理器向显示器发出错误提示信息,失败次数达到3次,微处理器向报警器发送报警指令并锁定信息输入模块的操作面板;

三、各储物箱状态监测,监视器监测每个储物箱内压力变化并将信息反馈给微处理器,当存件或取件时,微处理器将储物箱状态发送给显示器;

四、投件或取件的通信,投件时,业主将物件放入其中一个储物箱,并选择投件状态,微处理器即将该物件存在的储物箱号、开箱密码通过GSM通信装置发送给快递员;取件时,业主直接输入密码或指纹,存有快递的储物箱即打开。

五、储物箱上锁及密码修改,储物箱打开完成后,按下上锁键,储物箱即锁上;密码只允许业主修改,储物箱打开完成后,按下修改密码键,输入原密码和指纹:比对成功,输入新密码两次,两次相同则擦除原密码保存新密码;比对成功,输入新密码两次,两次不同则显示错误信息并报警;比对失败,显示错误信息并报警。

实施例9

引实施例8,业主通过其它通信装置(如手机等移动通信装置)与GSM通信装置通信可向微处理器申请临时密码,微处理器将临时密码通过GSM通信装置发送给快递员,临时密码具有时效性。

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实现精确投送入户,提高快递投送与收取的效率;

2、快递的投送与收取安全性高。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