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观赏性鱼缸的茶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2274阅读:12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观赏性鱼缸的茶几。



背景技术:

茶几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家具,但大多数茶只适于喝茶,茶几下的台面放几样小东西,一般都不具有观赏性。特别是透明的茶几(如玻璃茶几)之方面没有开发利用,使茶几具有它本身的功能,还可兼作其它且具有观赏性的家具,尤其是那些住房面积较小,空间狭小,不便单独购买鱼缸的而又喜欢养鱼的人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观赏性鱼缸的茶几,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观赏性鱼缸的茶几,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鱼缸;所述鱼缸内安装有管道,且底座上还安装有氧气泵,管道穿过鱼缸与氧气泵连接;所述管道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鱼缸上还开设有透气孔,且透气孔位于鱼缸的上端;所述鱼缸的上方还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底面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开设有与鱼缸厚度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固定板的上方安装有面板,且面板的下方安装有两个安装箱,两个安装箱通过一个穿入其内的传动轴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两个空心固定柱,空心固定柱上设置有内螺纹,且空心固定柱内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丝杆;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箱内,安装箱内设置有从动轮,且从动轮固定在丝杆上;所述安装箱下还固定安装有套筒,丝杆位于套筒内,且套筒的下端套设在空心固定柱上;所述安装箱内还设置有与从动轮啮合的主动轮,且主动轮安装在传动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鱼缸上还开设有一个缺口,且缺口处铰接安装一个关闭门。

进一步的,所述鱼缸的底部还安装有排水管道,且鱼缸、固定板、面板均为钢化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上安装有手柄,且鱼缸的底面铺设有一层珊瑚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节约了鱼缸的安装空间,提高了茶几的实用性,且通过升降立柱能使面板升高,使本发明不仅能当茶几使用,同时还可以当做餐桌使用,使用范围更广;同时本发明只需要手动转动转动轴,即实现了面板的升降,省时省力,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带观赏性鱼缸的茶几的结构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底座,2、鱼缸, 3、氧气泵,4、固定板,5、安装座,5a、安装槽,6、安装箱,7、主动轮,8、从动轮,9、空心固定柱,10、丝杆,11、套筒,12、转动轴,13、管道,14、排气孔,15、透气孔,16、缺口,17、关闭门,18、排水管道,19、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所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观赏性鱼缸的茶几,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底座1上的鱼缸2;所述鱼缸2内安装有管道13,且底座1上还安装有氧气泵3,管道13穿过鱼缸2与氧气泵3连接,使氧气泵3能将空气中的氧气抽送至鱼缸2内,给鱼缸2内养殖的鱼苗提供充足的氧气;所述管道13上开设有排气孔14,排气孔14均匀的开设在管道13上,使鱼缸2内氧气的分散更加均匀;所述鱼缸2上还开设有透气孔15,且透气孔15位于鱼缸2的上端,使鱼缸2内能保持空气流通,提高了鱼苗生存环境的质量;所述鱼缸2的上方还安装有固定板4,且固定板4的底面安装有安装座5,安装座5为环形,且安装座5的形状与鱼缸2开口的形状一致,安装座5为软性材质,使安装座5与鱼缸2的开口之间的摩擦增大,使固定板4的安装更加稳固;所述安装座5的下表面开设有与鱼缸2厚度匹配的安装槽5a,使鱼缸2的开口能稳固的卡设在安装槽5a内,方便固定板4的安装。

所述固定板4的上方安装有面板19,且面板19的下方安装有两个安装箱6,两个安装箱6呈对称排布,两个安装箱6通过一个穿入其内的传动轴12连接,且转动轴12在两个安装箱6上可转动不可移动;所述固定板4上安装有两个空心固定柱9,空心固定柱9与安装箱6对应排布,空心固定柱9上设置有内螺纹,且空心固定柱9内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丝杆10;所述丝杆10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箱6内,安装箱6内设置有从动轮8,且从动轮8固定在丝杆10上;所述安装箱6下还固定安装有套筒11,丝杆10位于套筒11内,且套筒11的下端套设在空心固定柱9上,套筒11的内径与空心固定柱9的外径匹配;所述安装箱6内还设置有与从动轮8啮合的主动轮7,且主动轮7安装在传动轴12上。

所述鱼缸2上还开设有一个缺口16,且缺口16处铰接安装一个关闭门17,当鱼缸2内的鱼苗死亡时,方便清理,同时方便对鱼苗喂食和对鱼缸2内投放清水。所述鱼缸2的底部还安装有排水管道18,方便将鱼缸2内的脏水排出鱼缸2外,方便清理。所述转动轴12上安装有手柄,手柄为固定设置,方便转动转动轴12。所述鱼缸2的底面铺设有一层珊瑚砂,适宜大量的生化细菌生存,能对鱼苗产生的粪便进行有效的过滤,提高鱼苗的生存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