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烹饪设备抽屉式出菜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740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烹饪设备抽屉式出菜水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烹饪设备抽屉式接水盘。



背景技术:

自动烹饪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医院、学校等中、大型食堂以及大型快餐供应中心等出品质量要求较高且单次出品份量较大的场所,传统的自动烹饪设备中需要配备锅体的出菜和清洗机构,由于烹饪设备中的锅体运动方式为可翻转且可旋转的运动模式,因此出菜和清洗时,仅需驱动锅体的翻转机构,将锅口调节到朝下的状态。

自动烹饪出菜量较大,一般需要在锅体下方配备小车,将菜盘放置在小车上,出菜后将小车人工平移至目标位置。如CN201939138U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烹调设备的出菜装置,包括有动力装置、菜盘座、传送装置,所述的动力装置通过所述的传送装置与所述的菜盘座连接。但是单侧固定的菜盘中心不稳,不适用于出菜量较大的烹饪设备;菜盘最终需要转移至目标位置,人工搬运工作繁琐。如何将出菜装置与水槽有机结合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自动烹饪设备抽屉式接水盘。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烹饪设备抽屉式出菜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放出菜盘的抽屉和位于抽屉下端的水槽,抽屉的一端两侧底面设置有第一脚轮,第一脚轮与承载烹饪设备的基面相接触,抽屉底面与水槽顶面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或滚动配合连接,水槽底端设置有与下水管道连通的出水口。第一脚轮可为自锁式脚轮,也可以为非自锁式脚轮。

为了方便出菜,减小抽屉与水槽之间的摩擦力,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抽屉的另一端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块或定滑轮,水槽的顶面设置有与所述滑块或定滑轮相配合的导轨。

为了减轻抽屉的自重对于脚轮的压力,同时方便抽屉的清洗,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抽屉包含屉框和屉底,屉底与屉框固定连接,屉底上设置有通孔。

为了实现抽屉的手动平移或自动平移,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抽屉的一端面设置有把手,或者抽屉与往复驱动机构配合连接,往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抽屉沿导轨轴向往复运动。

脚轮为非自锁脚轮时,抽屉不仅会收到菜盘向下的作用力,还可能受水平的作用力,当上述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大于抽屉与水槽之间的静摩擦力时,抽屉会滑移偏离预定位置,为了避免上述现象,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抽屉的端面和/或水槽的侧面设置有磁性件,抽屉端面的磁性件和水槽侧面的磁性件相对设置。利用磁性件之间或磁性件与相邻抽屉或水槽之间的磁吸力,达到定位的效果,而且人工平移抽屉时拉力增加小。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往复驱动机构为第一气缸或液压油缸,第一气缸或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屉框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简化屉底结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屉底设置有定位环,定位环与屉框固定连接。定位环与常用的圆形菜盘的底面相配合。

为了加快水槽出水速率,同时便于清洗液中的固体杂质集中处理,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水槽的槽底面为阶梯状倾斜面。

为了方便将抽屉转化成小车,用于菜盘的转移运送,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脚轮和抽屉的另一端底面之间还设置有隐藏式的第二脚轮,第二脚轮通过支架与屉框连接,屉框底面设置有容纳第二脚轮和支架的空腔。

为了简化支架结构,利用脚轮自身重力或气缸形成稳定的支脚结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支架包括连杆,连杆的一端与屉框连接,第二脚轮设置在连杆的另一端,连杆的中部和屉框之间铰接设置有伸缩杆或第二气缸。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自动烹饪设备抽屉式接水盘结构合理,通过将抽屉可平移的设置在水槽上方,使接水盘兼具水槽和抽屉出菜的功能,且抽屉结构稳定可靠,适用于出菜量较大的自动烹饪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烹饪设备抽屉式接水盘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中隐藏式第二脚轮和屉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抽屉;101、屉框;102、屉底;2、水槽;3、第一脚轮;4、出水口;5、导轨;6、滑块;7、限位块;8、定滑轮;9、第一气缸;10、磁性件;11、把手;12、定位环;13、第二脚轮;14、支架;141、连杆;142、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自动烹饪设备抽屉式出菜水槽,包括用于盛放出菜盘的抽屉1和位于抽屉下端的水槽2,抽屉1的一端两侧底面设置有第一脚轮3,第一脚轮3与承载烹饪设备的基面相接触,抽屉1底面与水槽2顶面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或滚动配合连接,水槽1底端设置有与下水管道连通的出水口4。

水槽2与抽屉1之间可以为滑动连接,但为了抽屉的另一端从水槽上方掉落,水槽2的顶面设置导轨5,抽屉1底面设置滑块6,导轨5的一端设置限位块7,限位块7对滑块6的平移形成运动干涉。

实施例1屉底为平板状,且其上未设置通孔。

水槽2的底面为倒锥台状,水槽2的出水口设置有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滤篮。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抽屉1的另一端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定滑轮8,水槽2的顶面设置有与定滑轮8相配合的导轨5。

实施例2中,抽屉1包含屉框101和屉底102,屉底102与屉框101固定连接,屉底上设置有通孔。

抽屉与往复驱动机构配合连接,往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抽屉沿导轨轴向往复运动。上述方案可实现抽屉的自动平移。往复驱动机构为第一气缸9,气缸为无杆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屉框固定连接。

往复驱动机构不限于气缸或液压油缸,还可以为电机驱动的连杆传动机构或者齿轮齿条、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等。

抽屉1的端面和水槽2的侧面均设置有磁性件10,抽屉端面的磁性件10和水槽侧面的磁性件10相对设置。

实施例3

如图3和4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抽屉1的一端面设置有把手11。需要注意的是,实施例3中的导轨5延伸至水槽2的侧面。

屉底102设置有定位环12,定位环12与屉框101固定连接。

水槽2的槽底面为阶梯状倾斜面。

第一脚轮3和抽屉的另一端底面之间还设置有隐藏式的第二脚轮13,即第二脚轮设置在第一脚轮3与定滑轮8之间,第二脚轮13通过支架14与屉框101连接,屉框101底面设置有容纳第二脚轮13和支架14的空腔。具体的,支架14包括连杆141,连杆141的一端与屉框101连接,第二脚轮13设置在连杆141的另一端,连杆141的中部和屉框101之间铰接设置有伸缩杆142。伸缩杆142也可用气缸代替。连杆与屉框、伸缩杆与屉框、连杆与伸缩杆之间均为铰接连接。

使用时,将菜盘置于准备出料的自动烹饪设备锅口下方抽屉中,翻转锅体出料,锅中菜品被导入餐盘中,手动拉动抽屉或驱动与抽屉连接的往复运动机构,使抽屉平移到自动烹饪装置侧面,人工将菜盘搬走。

实施例3中,可手动拉动抽屉,脚轮由于重力作用带动连杆下降,伸缩杆受力并保持较长的支撑状态,伸缩杆、连杆与抽屉的铰接点和伸缩杆连杆铰接点之间呈稳定的三角形,此时抽屉下方有四个脚轮,可作为菜盘的小车用于转移。抽屉复位时,仅需将抽屉使劲向水槽推送,伸缩杆长度变短,连杆弯折,脚轮收回至抽屉中,恢复到原始使用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