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枕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0206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健枕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枕头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颈椎病目前已是影响现代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并逐渐趋向年轻化,据报道,小学生也普遍患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科学认为,临床表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会使大脑供血不足、缺氧、营养不良,容易导致眩晕、头疼、势力减退、耳鸣、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健忘、脑动脉硬化,脊髓型颈椎病更会使手脚麻木无力,甚至瘫痪,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会使五脏功能失调,颈型颈椎病会使颈项、肩背部僵硬酸疼。

颈椎病的主要产生原因是端坐时间太长,缺少活动导致颈部骨骼发生细微变形,目前针对颈椎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是中医治疗的方式,比如按摩、针灸等,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按摩、针灸的方式大多无法在家中完成,且治疗成本较高;并且上述治疗方式只能对已经产生的颈椎病进行治疗,无法预防,如果能够将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既方便还能够实时预防,杜绝颈椎病的发生,是当今颈椎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保健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预防颈椎病,且治疗成本昂贵的问题。

本发明另外还提供了上述保健枕的制作方法,以实现枕基的硬质材料化,纠正患者的睡姿,预防和治疗颈椎病。

本方案中的一种保健枕,包括枕基、枕垫和枕套,所述枕基为硬质材料制成,枕基上设有用于托放颈部的支撑部,支撑部内侧设有用于托放头部的弧面凹槽,支撑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颈部侧躺的侧位支撑,侧位支撑内侧设有对应的用于托放头部的侧位托放部;所述枕垫放置在枕基的侧位托放部上,枕套外套在枕基和枕垫的外表面将枕基和枕垫包裹为一体。

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将头部放置在弧面凹槽内,使用者的颈部放置在支撑部上,这样的结构完全贴合使用者的颈部外形轮廓,支撑部将使用者的颈部撑起使颈部的骨骼得以矫正,从而治疗和预防颈椎病;由于枕基为硬质材料,不会因为使用者的颈部重量而凹陷变形,故而矫正效果更佳;在枕基上垫上枕垫,使用者能够选择是睡在枕垫上,还是直接睡在枕基上,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日常睡眠的同时对颈椎进行治疗和预防,实用、方便,且成本低廉。

方案二,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支撑部和侧位支撑均为内凹弧形面形状,所述支撑部和侧位支撑均设在枕基的边沿上。内凹弧形面的支撑部和侧位支撑更加符合我们的颈部轮廓,舒适度更高;支撑部和侧位支撑设置在外沿上,能够尽可能地腾出头部放置的空间,空间的设计更加合理。

方案三,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枕基内一体成型有支撑架,以提高枕基的支撑强度。

方案四,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枕基的底面上设有若干减重槽,所述减重槽的开口内沿上设有倒角或圆角,所述枕基上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通孔。减重槽能够有效减轻枕基的重量,节约材料,通孔能够进一步的减轻枕基的重量,同时能够起到透气的作用。

方案五,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枕基内布置有网布。网布能够提高枕基的内部连接强度,防止枕基溃散。

本发明中另外提供了上述保健枕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实施步骤:S1、配置压铸料:将石膏粉加水搅拌至粘稠,制成压铸料;S2、布置模具:布置用于压铸所述枕基的上模和下模,打开上模,在下模中底面铺设一层厚度在压铸料;S3、铺网布:在步骤S2中的压铸料上铺设网布;S4、放支撑架:在步骤S3中的网布上放置已支撑架;S5、上铺压铸料:添加压铸料将支撑架和网布覆盖,并将网布的边缘内卷致压铸料中;S6、合模:将上模合在下模上,进行压铸成型;S7、开模:打开上模,待枕基初步干燥后取出,继续干燥;S8、表面处理:将枕基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S9、组合:在枕基上垫上枕垫,用枕套包裹枕基和枕垫进行固定。

有益效果:1.将石膏粉加水搅拌制成的压铸料,确保枕基无毒无害、重量轻、硬度高、易于成型;2.在下模的底面预铺设一层压铸料,再铺设一层网布,网布能够对压铸料起一定的粘接作用,提高枕基压铸料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枕基溃散;3.在压铸料内添加支撑架,能够提高枕基的支撑强度,防止枕基破碎;4.采用枕基搭配枕垫和枕套的方式,使用者能够随意选择软枕和硬枕进行睡眠,在治疗颈椎病的同时不乏舒适感。

方案七,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压铸料中添加有糯米粉和糠渣。糯米粉具有较高的粘性,能够提高压铸料的粘连性,确保枕基材料的结合度更高,且表面更加光滑,材料不宜脱落;糠渣以增加枕基的孔隙率,减轻枕基重量的同时,减缓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

方案八,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枕垫中添加菊花、绿豆、蚕沙、灯芯草、碎桃树枝、决明子、薰衣草、艾叶、黄荆子中的一种中草药或多种中草药的组合作为枕芯。上述中草药均具有清香,且具有放松神经、助睡眠的功效,是制作枕垫的上好材料。

方案九,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步骤S8中采用钻机在枕基上钻取若干均匀的通孔,通孔采取压铸成型后钻取的方式而不是压铸一体成型,以克服压铸成型中压铸料易粘模具导致无法成孔的问题。

方案十,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上模和下模转角处设有倒角或圆角。利用圆角或倒角要解决转角处压铸料易粘连导致材料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保健枕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枕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枕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枕基1、支撑部11、弧面凹槽12、侧位支撑13、侧位托放部14、枕垫2、枕套3、网布4、支撑架5。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一种保健枕,由枕基1、枕垫2和枕套3组成,枕基1为一体成型的硬质材料,枕基1上加工有用于托放颈部的支撑部11,支撑部11内侧加工有用于托放头部的弧面凹槽12,支撑部11的两侧分别加工有用于颈部侧躺的侧位支撑13,侧位支撑13内侧加工有对应的用于托放头部的侧位托放部14;枕垫2放置在枕基1的侧位托放部14上,枕套3外套在枕基1和枕垫2的外表面将枕基1和枕垫2包裹为一体。支撑部11和侧位支撑13均为内凹弧形面形状,所述支撑部11和侧位支撑13均设在枕基1的边沿上。内凹弧形面的支撑部11和侧位支撑13更加符合我们的颈部轮廓,舒适度更高;支撑部11和侧位支撑13设置在外沿上,能够尽可能地腾出头部放置的空间,空间的设计更加合理。

枕基1内一体成型有支撑架5,以提高枕基1的支撑强度。枕基1内布置有网布4。网布4能够提高枕基1的内部连接强度,防止枕基1溃散。枕基1的底面上设有若干减重槽,所述减重槽的开口内沿上设有倒角或圆角,所述枕基1上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通孔。减重槽能够有效减轻枕基1的重量,节约材料,通孔能够进一步的减轻枕基1的重量,同时能够起到透气的作用。

上述保健枕的制作方法,如图3所示的已经制作完成的保健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S1、配置压铸料:将石膏粉、糯米粉和糠渣加水搅拌至粘稠。糯米粉具有较高的粘性,能够提高压铸料的粘连性,确保枕基1材料的结合度更高,且表面更加光滑,材料不宜脱落;糠渣以增加枕基1的孔隙率,减轻枕基1重量的同时,减缓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制成压铸料。

S2、布置模具:上模和下模转角处加工有倒角或圆角,下模底部加工有突起,用于在枕基1的底部铸成减重槽;上模加工有和枕基1表面相对应的内部轮廓。布置用于压铸所述枕基1的上模和下模,打开上模,在下模中底面铺设一层厚度在压铸料。

S3、铺网布4:在步骤S2中的压铸料上铺设网布4,网布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利用压铸料间隔布置。

S4、放支撑架5:在步骤S3中的网布4上放置已支撑架5。

S5、上铺压铸料:添加压铸料将支撑架5和网布4覆盖,并将网布4的边缘内卷致压铸料中。

S6、合模:将上模合在下模上,进行压铸成型。

S7、开模:打开上模,待枕基1初步干燥后取出,继续干燥。

S8、表面处理:将枕基1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采用钻机在枕基1上钻取若干均匀的通孔,通孔采取压铸成型后钻取的方式而不是压铸一体成型,以克服压铸成型中压铸料易粘模具导致无法成孔的问题。

S9、组合:在枕基1上垫上枕垫2,枕垫2中添加菊花、绿豆、蚕沙、灯芯草、碎桃树枝、决明子、薰衣草、艾叶、黄荆子中的一种中草药或多种中草药的组合作为枕芯。上述中草药均具有清香,且具有放松神经、助睡眠的功效,是制作枕垫2的上好材料。用枕套3包裹枕基1和枕垫2进行固定。

使用方法:使用时,使用者将头部放置在弧面凹槽12内,使用者的颈部放置在支撑部11上,这样的结构完全贴合使用者的颈部外形轮廓,支撑部11将使用者的颈部撑起使颈部的骨骼得以矫正,从而治疗和预防颈椎病;由于枕基1为硬质材料,不会因为使用者的颈部重量而凹陷变形,故而矫正效果更佳;在枕基1上垫上枕垫2,使用者能够选择是睡在枕垫2上,还是直接睡在枕基1上,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