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瓷器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263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具,具体是一种瓷器茶具。



背景技术: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最早出现于商代中晚期,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原料纯净度高的瓷器,在相互碰撞时,会发出类似金属相撞的清脆声音,高级瓷器拥有远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难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中国制瓷工艺制作的瓷器为我国的瑰宝,传统的瓷器工艺品大多局限于瓶、鼎、盘等以观赏收藏为主的系列产品,只有壶、杯能同时产生实用价值与欣赏价值,同时具备实用价值与欣赏价值的产品非常少,造成瓷器工艺品的品种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瓷器茶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瓷器茶具,包括盘体、微晶玻璃装饰层、金属板和加热装置,所述盘体包括底坯层,底坯层上烧制有釉面,釉面上覆有剪纸图案,所述盘体上设有微晶玻璃装饰层,微晶玻璃装饰层由第一细有色微晶层、第二细有色微晶层、粗有色微晶层互相融合而成;盘体底部设有圆环形底圈和凸起的边缘,边缘上设有环形胶垫,圆环形底圈上安放圆形的金属板,金属板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盘体两侧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底坯层厚度为10mm。

进一步的,所述微晶玻璃装饰层厚度为5mm。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为内凹式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环形胶垫有效防止盘体的磨损,且本实用新型先布细 有色熔块,再布粗有色熔块,粗有色熔块可以将细有色熔块压制住,避免砖坯烧制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震动而分散图案,因而能够保持印细有色熔块后的图案形状,使得图案整体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瓷器茶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瓷器茶具,包括盘体1、微晶玻璃装饰层2、金属板4和加热装置5,所述盘体1包括底坯层11,底坯层11上烧制有釉面12,釉面12上覆有剪纸图案13,所述盘体1上设有微晶玻璃装饰层2,微晶玻璃装饰层2由第一细有色微晶层21、第二细有色微晶层22、粗有色微晶层23互相融合而成;底坯层11厚度为10mm,微晶玻璃装饰层2厚度为5mm,且本实用新型先布细有色熔块,再布粗有色熔块,粗有色熔块可以将细有色熔块压制住,避免砖坯烧制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震动而分散图案,因而能够保持印细有色熔块后的图案形状,使得图案整体性强,盘体1底部设有圆环形底圈3和凸起的边缘31,边缘31上设有环形胶垫32,有效防止盘体1的磨损,圆环形底圈3上安放圆形的金属板4,凸起的边缘31将圆形的金属板4限制在圆环形底圈3内部,金属板4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5,所述盘体1两侧设有把手6。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