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364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婴幼儿坐便器。

背景技术:
婴幼儿坐便器具有轻便、小巧,可移动、同时便槽可从坐便器中分离的特点。中国专利号为201420526123.4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多功能婴幼儿坐便器,具体结构为包括壳体、壳体的上表面中心区域为深孔,还包括容纳便秘物的便槽和用于覆盖在便槽上以防止异味散发的盖子,便槽嵌入深孔中,深孔为柱形凹槽以形成能够用于容纳物品的储物槽。座板盖于深孔后,方便婴幼儿坐上玩耍。传统的婴幼儿坐便器存在如下缺点:1、婴幼儿在大小便时,婴幼儿屁股直接与硬塑料制成的便槽接触,其材质比较硬,且冬天时比较冷,舒适程度较低。2、盖子用于防止散发异味,座板用于坐上玩耍,导致使用不方便,且成本加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坐便时柔软舒适的婴幼儿坐便器,在盖上便槽盖后即可坐上玩耍,便槽盖同时作为防止异味散发的盖子,同时作为坐凳的支撑板面。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婴幼儿坐便器,包括坐便主体、抽拉式便槽和盖体,所述的坐便主体的中心区域设置有便槽孔,所述的抽拉式便槽置放入所述的便槽孔内,所述的盖体盖于便槽孔上方,所述的坐便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围绕便槽孔的上开口的软质坐垫层,所述的软质坐垫层嵌入至坐便主体内,且所述的软质坐垫层与坐便主体的接壤部平滑过渡。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软质坐垫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的盖体的下表面相适应,所述的盖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的坐便主体的表面平滑吻合。盖体和软质坐垫层的贴合紧密,安装更加牢固;盖体和坐便主体平滑吻合,婴儿坐上槽盖上时更加舒适。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软质坐垫层与坐便主体一体注塑成型。整体性强,方便清洗。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软质坐垫层的前端部具有由后往前逐渐向上翘起的第一曲面,所述的盖体的上表面前端部具有由后往前逐渐向上翘起的第二曲面。第一曲面一方面放置尿液溅起,另一方面保护婴幼儿隐私;盖体设置的第二曲面和第一曲面相互配合,贴合更加紧密。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盖体的上表面中间具有方便提拿的凹凸结构。凹凸结构和盖体一体注塑成型,整体性好,结构牢固,并且凹凸结构的不突出盖体的上表面,婴幼儿坐上去时比较舒适。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软质坐垫层采用TPR材料注塑成型。TPR材料是是一类具有橡胶弹性同时无需硫化,可直接加工成型(如注塑,挤出,吹塑等)的热塑性软性胶料,加工成本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坐便主体的上表面设置与其一体注塑成型并且平滑过渡到接壤部的软质坐垫层,一体性强,舒适性好;在盖上便槽盖后即可坐上玩耍,便槽盖同时作为防止异味散发的盖子,同时可以作为坐凳的支撑板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盖体的仰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盖体的仰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盖体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抽拉式便槽的立体图一;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抽拉式便槽的立体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婴幼儿坐便器,包括坐便主体1、抽拉式便槽2和盖体3,坐便主体1的中心区域设置有便槽孔4,抽拉式便槽2置放入便槽孔4内,盖体3盖于便槽孔4上方,坐便主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围绕便槽孔4的上开口的软质坐垫层5,软质坐垫层5嵌入至坐便主体1内,且软质坐垫层5与坐便主体1的接壤部6平滑过渡。如图1所示,软质坐垫层5的上表面与盖体3的下表面相适应,盖体3的上表面与坐便主体1的表面平滑吻合。盖体3和软质坐垫层5的贴合紧密,安装更加牢固;盖体3和坐便主体1平滑吻合,婴儿坐上槽盖上时更加舒适。软质坐垫层5与坐便主体1一体注塑成型。整体性强,方便清洗。如图1所示,软质坐垫层5的前端部具有由后往前逐渐向上翘起的第一曲面7,如图4、图5所示,盖体3的上表面前端部具有由后往前逐渐向上翘起的第二曲面8。第一曲面7一方面放置尿液溅起,另一方面保护婴幼儿隐私;盖体设置的第二曲面8和第一曲面7相互配合,贴合更加紧密。盖体3的上表面中间具有方便提拿的凹凸结构9。凹凸结构9和盖体3一体注塑成型,整体性好,结构牢固,并且凹凸结构9的不突出盖体的上表面,婴幼儿坐上去时比较舒适。软质坐垫层5与坐便主体1采用双色注塑工艺加工,其中软质坐垫层5采用TPR材料注塑成型。TPR材料是是一类具有橡胶弹性同时无需硫化,可直接加工成型(如注塑,挤出,吹塑等)的热塑性软性胶料,加工成本低。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婴幼儿坐便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