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运输的会议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4896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便于运输的会议桌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运输的会议桌。



背景技术:

会议桌,是常见的现代办公用品,一般分为普通小型会议桌、大型会议桌。会议桌按照结构分为:钢架结构会议桌、板式结构会议桌。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是大型板式结构会议桌,这种会议桌占地面积大,适用于人数多的场合。

目前,市场上的大型板式会议桌多为一体结构,它包括桌板、直板形桌腿。

这种会议桌虽然能够提供多人开会的场地,但是其一体结构运输不便;尤其在经过门口、楼梯等空间小地形复杂的地点时,更容易发生碰撞,造成会议桌表面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运输的会议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运输的会议桌,包括桌板和桌腿,所述桌板和桌腿可拆卸连接,所述桌板包括若干拼接板、位于拼接板拼接时相互抵触的面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分别位于不同拼接板上相互契合的榫头和榫眼。

如此设置,当运输会议桌时,将桌板与桌腿拆卸后运输,能够有效减少会议桌在立体空间所占的体积。桌板和桌腿分别运输时,能够从窄小的空间穿过。桌板又能够被拆分成若干拼接板运输,连接件中的榫头和榫眼之间的接合紧密程度高,与拼接板连接强度高,加工与装配方便,在运输过程中不易损坏,保证运输结束后能够正常安装。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件的榫头宽度与榫眼长度为过盈配合,榫头厚度小于榫眼宽度。

如此设置,过盈配合保证了榫头与榫眼之间的连接强度,不易脱落。小于榫眼宽度的榫头厚度使连接件有充裕的装配空间。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件的榫头和榫眼设置为圆榫和圆孔,圆孔深度大于圆榫长度。

如此设置,这种圆榫在现代生产中相较于其他形式的榫接更为实用,主要用于板式家具部件之间的接合与定位,也适用于实木框架的接合。这种圆榫是独立榫,棱边少,安装方便。

进一步设置:所述桌腿包括相互抵触垂直的支撑板,所述桌板包括面对支撑板一侧的安装面,所述支撑板和安装面上设有用于供桌腿滑移转动的滑移组件。

如此设置,带有滑移组件的支撑板能够与安装面之间产生相对滑移,滑移后的支撑板能够改变相互之间的角度,从而更方便改变会议桌占用的立体空间。

进一步设置:所述滑移组件包括位于桌板下方的圆弧形轨道、位于支撑板上嵌设于圆弧形轨道中滑移连接的楔形块。

如此设置,楔形块嵌设在圆弧形轨道中,与圆弧形轨道发生相对滑移,带动支撑板与安装面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楔形块的楔形设置能够防止滑移过程中从圆弧形轨道中脱落。

进一步设置:所述圆弧形轨道的半径为支撑板靠近安装面的边的长度。

如此设置,当支撑板沿圆弧形轨道滑移时,端部的楔形块运动轨迹为一个以支撑板靠近安装面的边的长度为半径的圆弧,当支撑板滑移时,能够出现一个瞬时状态为两块支撑板共线的状态,共线状态是最节省空间的状态。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板设有两块,且两块位于圆弧形轨道轴线上设有连接两者的合页,每块支撑板上分别分布有嵌设至圆弧形轨道的楔形块。

如此设置,合页既连接了两块支撑板,防止支撑板掉落,又有效地限位了支撑板的转动,即支撑板只能以合页为中心线转动。转动时,楔形块在圆弧形轨道内沿轨道转动,调节支撑板相互之间的角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桌板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能够升降的展示板。

如此设置,展示板便于展示会议内容,当不需要展示时,展示板能够缩回桌板以下,保证桌板上平整,节省空间。

进一步设置:所述桌板的周围贴设有樱桃木皮。

如此设置,樱桃木皮柔韧性好,能够处紧密贴合在桌板周围的转折处,防止倒刺等木制品瑕疵带来使用问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该会议桌便于拆分成占地面积小的部件,运输方便,且拆分和安装过程中由于每个部件都有相对应的连接组件,故安装后位置精度高,桌板平整,桌腿稳固,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便于运输的会议桌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2为便于运输的会议桌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3为便于运输的会议桌的圆榫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桌板;11、拼接板;12、连接件;121、榫头;122、榫眼;123、圆榫;124、圆孔;2、桌腿;21、支撑板;3、安装面;4、滑移组件;41、楔形块;42、圆弧形轨道;5、合页;6、容纳槽;7、展示板;8、樱桃木皮;9、漆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便于运输的会议桌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便于运输的会议桌,参考图1,包括桌板1和桌腿2,桌腿2包括相互抵触垂直的支撑板21,每两块支撑板21组成一个桌腿2。支撑板21的垂直状态是会议桌在使用状态下优选的一种分布方式。因为直角形的分布能够最大程度地承受来自桌板1的压力,支撑板21不易变形位移。

为了保证两块支撑板21之间的连接强度,在两块支撑板21抵触的地方设有安装部件。参考图1,安装部件采用最基础的合页5即能够达到所需要求。合页5的构成包括固定在两块支撑板21上的金属片和金属片之间铰接的金属杆。合页5的两个叶片能够相对转动,所以带动支撑板21也能够相对转动,调节支撑板21之间的角度。

参考图2,桌板1还包括面对支撑板21的安装面3,安装面3即与使用时使用者面对一侧的反向那一面。安装面3主要用于安装桌腿2,故支撑板21和安装面3上设有滑移组件4。

参考图2,滑移组件4包括支撑板21靠近桌板1的边上设有的楔形块41、安装面3上与楔形块41契合的圆弧形轨道42。楔形块41与支撑板21的连接处横截面积小于背离支撑板21一端的横截面积,安装时,楔形块41从圆弧形轨道42的起始端推入圆弧形轨道42,在安装完成后,使用时由于调节支撑板21相互之间的角度很小,故不用担心楔形块41会滑出圆弧形轨道42。

参考图2,圆弧形轨道42的半径为支撑板21靠近桌板1的边的长度,楔形块41嵌设于圆弧形轨道42中。楔形块41设置在支撑板21靠近安装面3的边上背离合页5处的两端,如此两块支撑板21都能绕圆弧形轨道42滑移。为了使滑移范围大,圆弧形轨道42除了安装时楔形块41的进口处设有供安装的空间,其余部分为完整的圆弧,即圆弧轨道是一个带有供安装的缺口的圆形。

桌板1和桌腿2可拆卸连接,即当两块支撑板21绕合页5转动至重合在一起后,楔形块41脱离圆弧形轨道42,两块支撑板21被同时取下。取下后的支撑板21能够被折叠,从而减小占地空间。

参考图1,桌板1包括若干拼接板11、位于拼接板11拼接时相互抵触的面上的连接件12,所连接件12包括分别位于不同拼接板11上相互契合的榫头121和榫眼122。

参考图1,连接方式采用方榫连接。连接件12的榫头121宽度大于榫眼122长度,即过盈配合。榫头121厚度小于榫眼122宽度。榫、眼之间的配合则应是:榫头121宽度与榫眼122长度为过盈配合,即榫头121宽度比榫眼122长度大0.5-1mm;榫头121厚度与榫眼122宽度为间隙配合,间隙量为0.1-0.2mm;榫头121长度与榫眼122深度为过度配合,其公差为±3mm(明榫为正,暗榫为负)。榫头121厚度(或宽度)通常为方材厚度(宽度)的1/3-2/5。当榫头121厚度(宽度)大于40mm时应改为双榫。由于榫接合采用基孔制原则,在确定榫头121厚度时应将其计算值调整到与方套钻规格相符的尺寸。如6,8,9.5,12,13,15等几种规格。安装时,榫头121和榫眼122相互契合,为了保证安装连接强度,木质榫头121和榫眼122的纹理应当处于同一方向。

参考图1,桌板1上还设有容纳槽6,所述容纳槽6内设有能够升降的展示板7。升降展示板7的结构为连杆装置,连杆装置为现有技术,故不在本实用新型和附图中另作说明或标示。

参考图1,桌板1的周围贴设有防止毛刺倒刮樱桃木皮8;桌板1和桌腿2均设有提高耐磨性的漆层9。漆层9优选不涂设于安装面3上,防止安装过程中刮花漆层9,从而节省材料。

实施例2:一种便于运输的会议桌,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件12的榫头121和榫眼122设置为圆榫123和圆孔124,圆孔124深度大于圆榫123长度。这种圆榫123作为独立榫,应当选择密度大、纹理通直的材质,同时避免在榫接部分有腐朽。圆榫123与圆孔124长度方向的配合应为间隙配合,间隙大小优选0.5到1.5毫米。圆榫123和圆孔124的径向配合为过盈配合,优选的过盈量为0.1到0.2毫米。

该圆榫123上还设有斜纹,加强连接强度。

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提及的方榫和圆榫123长度都优选2厘米,过于长的木榫受力部位仍然不是整个榫,且木榫在桌椅设备中起到一个固定作用,在两个连接部位各嵌入1厘米的长度即能满足固定要求。

上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