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踏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5811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踏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折叠踏凳,所述可折叠踏凳包括可折叠顶部、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折叠壁、第四折叠壁和可折叠支撑件;所述可折叠顶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第一轴铰接配合;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铰接配合;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端部铰接配合。
【专利说明】
可折叠踏凳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踏凳。
【背景技术】
[0002]年长或者行动不便的人从交通工具上下来非常困难,比如汽车或者越野车一般都比地面高很多,因此年长或行动不便的人下车时非常困难,通常需要使用凳子,凳子会占用较多空间并且拿着比较不方便,因此,亟需一个能够折叠并且不会占太多空间的凳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踏凳,以解决现有凳子会占用较多空间并且拿着比较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可折叠踏凳,所述可折叠踏凳包括可折叠顶部、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折叠壁、第四折叠壁和可折叠支撑件;
[0006]所述可折叠顶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第一轴铰接配合;
[0007]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铰接配合;
[0008]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端部铰接配合;
[0009]所述第三折叠壁包括铰接配合的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所述第一壁体与第一侧壁铰接配合,所述第二壁体与所述第二侧壁铰接配合;
[0010]所述第四折叠壁包括铰接配合的第三壁体和第四壁体,所述第三壁体与第一侧壁铰接配合,所述第四壁体与第二侧壁铰接配合;
[0011]所述可折叠支撑件包括铰接配合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一部分铰接配合,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二部分铰接配合。
[0012]优选为,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部分通过第二轴铰接配合,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一轴平行,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部分通过第三轴铰接配合,所述第三轴与所述第一轴平行。
[0013]优选为,所述第三折叠壁的第一壁体与所述第一侧壁通过第四轴铰接配合,所述第四轴与所述第二轴垂直,所述第三折叠壁的第二壁体与所述第二侧壁通过第五轴铰接配合,所述第五轴与所述第三轴垂直。
[0014]优选为,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上表面和第一下表面,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二上表面和第二下表面,所述可折叠支撑件与所述第一下表面和第二下表面配合。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踏凳的第一结构视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折叠踏凳的第二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至图2所示,可折叠踏凳10包括可折叠顶部12,可折叠顶部12包括相互铰接或枢接的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6,第一部分14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末端18和第二末端20,第二部分16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三末端24和第四末端26。第一部分14的第一末端18和第二部分16的第三末端24通过第一轴28铰接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把手30从第一部分14的第一末端18延伸,凹部32从第二部分16的第三末端24延伸。凹部32可以是开口,当可折叠踏凳10在展开状态时,凹部32能够容纳把手30,在本实施例中,凹部32的形状与把手30的形状互补。
[0020]可折叠踏凳包括第一侧壁34和第二侧壁38,第一侧壁34包括第一端部35,第一端部35与第一部分14的第二末端20通过第二轴36铰接配合,第二轴36与第一轴28平行。第二侧壁38包括第二端部39,第二端部39与第二部分16的第四末端26通过第三轴40铰接配合,第三轴40与第一轴28平行。
[0021 ] 可折叠踏凳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三折叠壁46和第四折叠壁48,第三折叠壁46包括第一壁体50和第二壁体52,第一壁体50与第二壁体52通过第四轴54铰接配合,第四轴54与第一轴28垂直。第一壁体50包括第一端51,第一端51与第一侧壁34通过第五轴56铰接配合,第五轴56与第二轴36垂直。第二壁体52包括第二端53,第二端53与第二侧壁38通过第六轴58铰接配合,第六轴58与第三轴40垂直。第四折叠壁48与第三折叠壁46结构相同,第四折叠壁48包括第三壁体与第一侧壁34通过第七轴70铰接配合,第七轴70与第二轴36垂直,第四折叠壁48包括第四壁体与第二侧壁38通过第八轴72铰接配合,第八轴72与第三轴40垂直。
[0022]可折叠顶部12包括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6,第一部分14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上表面76和第一下表面80,第二部分16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二上表面78和第二下表面82,第一上表面76和第二上表面78为脚踏面。可折叠支撑件84与第一下表面80和第二下表面82铰接。可折叠支撑件84包括第一部件86与第二部件88,第一部件86与第二部件88通过第九轴90铰接配合,第九轴90与第一轴28平行。第一部件86与第一下表面80通过第十轴92铰接配合,第二部件88与第二下表面82通过第^^一轴94铰接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十轴92与第一轴28之间的距离同第十一轴94到第一轴28之间的距离相等,第十轴92与第九轴90之间的距离同第i^一轴94到第九轴90之间的距离相等。在本实施例中,当人站在可折叠顶部12上后,可折叠支撑件84提供额外的支撑防止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6向地板弯曲或折叠。
[0023]在本实施例中,当可折叠踏凳在展开使用状态时,把手30与凹部32配合,折叠踏凳时,把手30从凹部32中升起,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6折叠,第三折叠壁46和第四折叠壁48折叠平整,可折叠支撑件84朝第九轴90折叠。由于可折叠踏凳折叠成平面状态,第一轴28和第九轴90彼此背向移动。
[0024]为了防止踏凳在使用时意外折叠,四个斜坡100从第一下表面80和第二下表面82延伸,因此斜坡100与第三折叠壁46和第四折叠壁48相邻。斜坡100包括第一边缘102、斜面104、第二边缘106和第三边缘108,第一边缘102面对第三折叠壁46和第四折叠壁48,第二边缘106从第三边缘108上延伸,斜面104从第一边缘102向第二边缘106延伸,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一个斜坡100包括相对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并且斜面位于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之间,每一个平面替代前边缘,斜坡面替代斜坡边缘。
[0025]一旦人站在踏凳上后,斜坡100的第一边缘102与第三折叠壁46和第四折叠壁48配合从而防止第三折叠壁46和第四折叠壁48向内侧折叠,换言之,当第三折叠壁46和第四折叠壁48向内侧折叠时,斜坡100的第一边缘102会阻止第三折叠壁46和第四折叠壁48进一步向内侧移动。一旦人从踏凳上下来时,把手30升起,可折叠顶部12折叠,斜坡100随着可折叠顶部12移动。
[0026]凸起120从第三折叠壁46和第四折叠壁48上延伸并且与第一边缘102配合。一旦人站在踏凳上后,第三折叠壁46和第四折叠壁48势必向内侧折叠,当可折叠踏凳折叠时,凸起120与斜面104配合并且凸起120沿着斜面104滑动。
[0027]可折叠踏凳的侧壁通过众所周知的机构相互铰接,例如,铰接装置类似于门的铰链,销可以从铰链上分离,在其它实施例中,外部铰链也可以使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86与第二部件88上设置有相对的第一突起128和第二突起130,第一突起128和第二突起130沿着第十轴92和第^^一轴94延伸。第一筋条136和第二筋条138从第一下表面80和第二下表面82上垂直延伸,第一筋条136上设置有第一开口 132,第二筋条138上设置有第二开口 134。第一突起128与第一开口 132配合,第二突起130与第二开口 134配合,突起可以设置在第一筋条136和第二筋条138上,开口可以设置在第一部件86与第二部件88上。
[00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可折叠踏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踏凳包括可折叠顶部、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折叠壁、第四折叠壁和可折叠支撑件; 所述可折叠顶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第一轴铰接配合; 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铰接配合; 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端部铰接配合; 所述第三折叠壁包括铰接配合的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所述第一壁体与第一侧壁铰接配合,所述第二壁体与所述第二侧壁铰接配合; 所述第四折叠壁包括铰接配合的第三壁体和第四壁体,所述第三壁体与第一侧壁铰接配合,所述第四壁体与第二侧壁铰接配合; 所述可折叠支撑件包括铰接配合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一部分铰接配合,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二部分铰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踏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部分通过第二轴铰接配合,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一轴平行,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部分通过第三轴铰接配合,所述第三轴与所述第一轴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踏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叠壁的第一壁体与所述第一侧壁通过第四轴铰接配合,所述第四轴与所述第二轴垂直,所述第三折叠壁的第二壁体与所述第二侧壁通过第五轴铰接配合,所述第五轴与所述第三轴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踏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上表面和第一下表面,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二上表面和第二下表面,所述可折叠支撑件与所述第一下表面和第二下表面配合。
【文档编号】A47C4/04GK205728842SQ201620427163
【公开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2日
【发明人】提姆·艾伦·贝克
【申请人】乔巴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