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边护理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3506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床边护理桌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床边护理桌。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病房中可用于护理的设备,大体有三大类,一类是布置在病床床边传统的床头柜,一类是可调节高度的移动式床边桌,另一类是医院用的传统的大型护理车。床边传统的床头柜功能单一,能够有效的利用空间较小,一般作为护理人员和看护人员私人物品的存放用。床边桌一般用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在床上用餐和看书。护理车则主要用于医务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时用。医院为了方便护理人员更好的照顾患者,给现有病房中每个床位都提供了床头柜和床边桌,通过搭配使用实现储物和照顾的双结合,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虽然解决了储物和使用不便的问题,但床头柜和床边桌挤占了大量的活动空间,使得本来就狭小的病房空间更加是寸步难行。

因此,十分需要一种节省空间,同时更加灵活的床边护理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床边护理桌,解决现有设备繁多、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床边护理桌,包括柜体,所述的柜体底部设置有伸缩脚架,所述的伸缩脚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一支架上表面与柜体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架右侧壁开设有非贯穿的活动孔,所述的第二支架左端活动连接于活动孔内,所述的第一支架右端对应活动孔固定连接有止口环,所述的第二支架左端固定连接有止口栓,所述的止口环上表面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孔,所述的第二支架左端和右端对应固定孔均开设有贯穿锁止孔,所述的柜体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竖支架,所述的竖支架上端设置有横支架,所述的柜体右侧设置有折叠面板,所述的折叠面板底面与横支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横支架左端与竖支架上端活动连接,所述的竖支架侧壁近中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的横支架侧壁近中部活动连接有斜支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T”形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竖支架和横支架均为“H”形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止口环外直径与止口栓直径相等。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止口环内直径与第二支架直径相等。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支架左端底面和第二支架右端底面均连接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床边护理桌,通过在柜体的底面设置伸缩脚架、侧面设置折叠面板实现了护理桌伸展开后可方便患者用餐看书,折叠后减少占用空间,同时还拥有储物功能,提高现有护理桌功能的同时极大的增加了病房的活动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活动孔,5.止口环,6.止口栓,7.固定孔,8.锁止孔,9.竖支架,10.横支架,11.折叠面板,12.定位孔,13.斜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床边护理桌,包括柜体1,柜体1底部设置有伸缩脚架,伸缩脚架包括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第一支架2上表面与柜体1底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架2右侧壁开设有非贯穿的活动孔4,第二支架3左端活动连接于活动孔4内,第一支架2右端对应活动孔4固定连接有止口环5,第二支架3左端固定连接有止口栓6,止口环5上表面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孔7,第二支架3左端和右端对应固定孔7均开设有贯穿的锁止孔8,柜体1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竖支架9,竖支架9上端设置有横支架10,柜体1右侧设置有折叠面板11,折叠面板11底面与横支架10上表面固定连接,横支架10左端与竖支架9上端活动连接,竖支架9侧壁近中部开设有定位孔12,横支架10侧壁近中部活动连接有斜支架13。

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均为“T”形结构,竖支架9和横支架10均为“H”形结构,止口环5外直径与止口栓6直径相等,止口环5内直径与第二支架3直径相等,第一支架2左端底面和第二支架3右端底面均连接有万向轮。

实施例1:使用护理桌方便患者进餐看书时,一种床边护理桌,包括柜体1,柜体1底部设置有伸缩脚架,伸缩脚架包括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第一支架2上表面与柜体1底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架2右侧壁开设有非贯穿的活动孔4,第二支架3左端活动连接于活动孔4内,第一支架2右端对应活动孔4固定连接有止口环5,第二支架3左端固定连接有止口栓6,止口环5上表面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孔7,第二支架3左端和右端对应固定孔7均开设有贯穿的锁止孔8,柜体1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竖支架9,竖支架9上端设置有横支架10,柜体1右侧设置有折叠面板11,折叠面板11底面与横支架10上表面固定连接,横支架10左端与竖支架9上端活动连接,竖支架9侧壁近中部开设有定位孔12,横支架10侧壁近中部活动连接有斜支架13。

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均为“T”形结构,竖支架9和横支架10均为“H”形结构,止口环5外直径与止口栓6直径相等,止口环5内直径与第二支架3直径相等,第一支架2左端底面和第二支架3右端底面均连接有万向轮。

拔开固定孔7内设置的插销,使得第二支架3可相对第一支架2移动,此时使用者脚踩住第二支架3,同时推动柜体1,使得伸缩脚架伸展开,当固定孔7与第二支架3左端锁止孔8对其时插入插销使得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相对固定。抬高折叠面板11,将斜支架13底端对准定位孔12,通过螺栓配合固定斜支架13和竖支架9相对位置,此时折叠面板11保持水平。伸缩脚架的设置是为了避免折叠面板11展开后整体重心向右偏移导致倾倒的现象发生。

实施例2:不使用时,一种床边护理桌,包括柜体1,柜体1底部设置有伸缩脚架,伸缩脚架包括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第一支架2上表面与柜体1底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架2右侧壁开设有非贯穿的活动孔4,第二支架3左端活动连接于活动孔4内,第一支架2右端对应活动孔4固定连接有止口环5,第二支架3左端固定连接有止口栓6,止口环5上表面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孔7,第二支架3左端和右端对应固定孔7均开设有贯穿的锁止孔8,柜体1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竖支架9,竖支架9上端设置有横支架10,柜体1右侧设置有折叠面板11,折叠面板11底面与横支架10上表面固定连接,横支架10左端与竖支架9上端活动连接,竖支架9侧壁近中部开设有定位孔12,横支架10侧壁近中部活动连接有斜支架13。

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均为“T”形结构,竖支架9和横支架10均为“H”形结构,止口环5外直径与止口栓6直径相等,止口环5内直径与第二支架3直径相等,第一支架2左端底面和第二支架3右端底面均连接有万向轮。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