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打翻的儿童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255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打翻的儿童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日常用品,具体地是指一种防止打翻的儿童碗。



背景技术:

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碗的起源目前不可考证,不过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无多大区别,即口大底小,碗口宽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为口沿直径的二分之一,多为圆形,极少方形。不断变化的只是质料,工艺水平和装饰手段。一般用途是盛装食物。

以儿童碗为例,该类碗是指给儿童用的专用碗,因为年龄的问题,需要针对这个年龄段做些特别的设计,儿童碗的材质分为:木头儿童碗,塑胶儿童碗等等。由于儿童一般好动,手拿不稳,再加上儿童碗本身质轻,在儿童进食的过程中,容易将儿童碗打翻,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打翻的儿童碗,其目的在于主要克服现有儿童碗结构设计不理想,容易打翻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打翻的儿童碗,包括碗体,还包括与碗体配合的底盘,所述碗体的底部凹腔内壁上嵌设有第一磁铁块,所述底盘的上盘面设有与碗体的底部凹腔相适配的凸起,并且该凸起上嵌设有与第一磁铁块相吸的第二磁铁块,所述底盘的底部设有防滑条纹。

所述底盘呈正方形。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儿童碗结构设计理想,采用碗体以及与碗体配合并且造型独特的底盘的设计,在儿童进食的过程中,儿童碗的底面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比传统儿童碗要大,而且碗体不会在底盘上偏移,儿童不容易将其打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碗体与底盘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图2和图3。一种防止打翻的儿童碗,包括碗体1,还包括呈正方形并且与碗体1配合的底盘2,所述碗体1的底部凹腔10内壁上嵌设有第一磁铁块11,所述底盘2的上盘面设有与碗体1的底部凹腔10相适配的凸起20,并且该凸起20上嵌设有与第一磁铁块11相吸的第二磁铁块21。所述底盘2的底部设有防滑条纹22,该防滑条纹22的设计,进一步地提高了儿童碗的防滑效果。在儿童进食的过程中,儿童碗的底面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比传统儿童碗要大,而且碗体1不会在底盘2上偏移,儿童不容易将其打翻。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