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4669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特别是一种婴儿床。



背景技术:

由于婴儿的特殊性,无法使婴儿睡在普通的床上,通常都要用到婴儿床,现有的婴儿床通常为一个方形固定支架,四周设有固定围栏。

但是婴儿睡在现有技术的上面上常常会哭闹,此时大人将婴儿抱在怀中并轻微摇晃,婴儿往往就能入睡了。研究表明,由于婴儿在母体中就一直处于摇晃状态,所以希望出生后继续这种状态。但是现有的婴儿床不具有摇晃的功能,或采用机械式的整体摇晃,效果并不理想,无法完全模拟婴儿在子宫中的状态,无法避免婴儿哭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从底部轻轻托起婴儿身体,为婴儿提供左右环抱感觉,给与婴儿如在子宫中的安全感,并模拟自然状态下的摇晃感觉,增强婴儿熟悉、舒适、安全感的婴儿床。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婴儿床,包括三角架,所述三角架顶端的大小小于底端的大小,所述三角架顶端通过若干弹性件连有摇床,所述摇床与三角架的底面相分离。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三角架能够增加婴儿床床架的稳定性,摇床处于悬空的状态,摇床通过弹性件与三角架相连,婴儿睡在摇床里面时,不仅能够感受到左右摇晃,还能感受到轻微的上下振动,摇晃感更加接近婴儿处于子宫内的状态,为婴儿带来熟悉、舒适和安全感,从而安心睡眠。摇床提供温和的上下摇摆同时能够为婴儿提供必要的刺激,内耳前庭产生平衡感,也促进神经反射和运动器官发育。

弹性件的个数根据婴儿的体重来进行调整,所述弹性内设有安全绳,所述安全绳贯穿弹性件内部与三角架顶端和摇床相连。不同的体重的婴儿使用的弹性件的个数不同,根据婴儿的体重来调整弹性件的个数能够保证摇床的重心和摇摆的力度处于最佳范围内,保证婴儿获得最佳的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婴儿床,所述三角架底面的面积大于摇床底面的面积,所述摇床位于三角架底面的正上方。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三角架的稳定性更高,使得婴儿在摇床内只会受到来自摇床的晃动,而不会感受三角架的晃动,增加婴儿床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婴儿床,所述三角架底面的面积与摇床底面的面积比为4:1。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比例为最佳值。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婴儿床,所述三角架底面上表面铺有软垫,所述软垫的面积与三角架底面的大小相同。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避免由于意外等状况导致婴儿从摇床中落出直接接触地面,在底面上设有软垫可能为婴儿提供一道保证,增加婴儿床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婴儿床,所述摇床包括与弹性件相连的横杆和柔性织物,所述柔性织物的两端与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组成床体,所述柔性织物的长度大于横杆的长度,所述柔性织物的宽度与长度之比为1:1.6。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摇床能够为婴儿提供一种类似被抱在怀中的左右环保的感觉,对婴儿的包裹性强,增加婴儿的安全感,使得婴儿处于放松舒适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婴儿床,所述床体底面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为板状葫芦形,所述底板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底板的面积小于床体底面的面积,所述底板表面铺有被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床体底面对婴儿的支撑力不足,影响婴儿的脊椎的生长和发育,增加底板后能够避免婴儿脊椎弯曲,保证婴儿的脊椎健康生长和发育。葫芦形的底板能够减底板对床体侧壁成形的影响,保证床体对婴儿的环抱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婴儿床,所述床体的前壁和后壁设有挡面,所述挡面由柔性硅胶材料制成,所述后壁挡面高度大于前壁挡面的高度,所述挡面的上端向内倾斜,与水平方向具有20~30°的夹角。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前壁挡面和后壁挡面为婴儿提供了进一步的防护,能够避免婴儿滑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婴儿床,所述三角架底端具有一定的高度,所述三角架底端的侧壁设有伸缩栏杆,所述伸缩栏杆能够伸长至与横杆同高,所述伸缩栏杆能够缩短至与软垫同高。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栏杆能够升起将摇床完全保护在其中,进一步保证婴儿床使用的安全,避免婴儿滑落。伸缩栏杆由硅胶材料制成,能够在提供保护支撑的同时避免对婴儿造成磕碰。

的一种婴儿床,所述底板和软垫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伸缩栏杆的伸长和缩短。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婴儿的状态,当底板上感受不到压力或软垫上感受到压力时,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伸缩栏杆迅速升起,避免婴儿落入底面;当软垫上无压感且底板上有压感时,伸缩栏杆缩短,为婴儿提供舒适的环境,避免高的栏杆影响婴儿的舒适感,进一步的增加婴儿床使用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从底部轻轻托起婴儿身体,为婴儿提供左右环抱感觉,给与婴儿如在子宫中的安全感,并模拟自然状态下的摇晃感觉,增强婴儿熟悉、舒适、安全感。

2、避免床体底面对婴儿的支撑力不足,影响婴儿的脊椎的生长和发育,增加底板后能够避免婴儿脊椎弯曲,保证婴儿的脊椎健康生长和发育。

3、智能检测婴儿的状态,并自动控制伸缩栏杆迅速伸长或缩短,为婴儿提供防坠落保护的同时,为婴儿提供舒适的环境,避免高的栏杆影响婴儿的舒适感,进一步的增加婴儿床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婴儿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三角架,2为摇床,21为横杆,22为柔性织物,23为挡面,24为底板,3为软垫,4为伸缩栏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婴儿床,包括三角架1,三角架1顶端的大小小于底端的大小,三角架1顶端通过若干弹性件连有摇床2,摇床2与三角架1的底面相分离。 三角架1底面的面积大于摇床2底面的面积,三角架1底面的面积与摇床2底面的面积比为4:1,摇床2位于三角架1底面的正上方。三角架1底面上表面铺有软垫3,软垫3的面积与三角架1底面的大小相同。

摇床2包括与弹性件相连的横杆21和柔性织物22,柔性织物22的两端与横杆21的两端固定连接组成床体,柔性织物22的长度大于横杆21的长度,柔性织物22的宽度与长度之比为1:1.6。

床体底面设有底板24,底板24为板状葫芦形,底板24由硬质材料制成,底板24的面积小于床体底面的面积,底板24上表面铺有被褥。床体的前壁和后壁设有挡面23,挡面由柔性硅胶材料制成,后壁挡面高度大于前壁挡面的高度,挡面23的上端向内倾斜,与水平方向具有20~30°的夹角。

三角架1底端具有一定的高度,三角架1底端的侧壁设有伸缩栏杆4,伸缩栏杆4能够伸长至与横杆21同高,伸缩栏杆4能够缩短至与软垫3同高。底板24和软垫3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控制伸缩栏杆4的伸长和缩短。当底板上感受不到压力或软垫上感受到压力时,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伸缩栏杆迅速升起,避免婴儿落入底面;当软垫上无压感且底板上有压感时,伸缩栏杆缩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