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硬高度可调弹性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5961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硬高度可调弹性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硬高度可调弹性体。



背景技术:

枕头、坐垫以及床垫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应用非常广泛,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枕头、坐垫以及床垫通常只能调整软硬度,难以兼顾高度的调节,而且现有技术的在调节软硬度时,难以实现精准细微的软硬度和高度调节,现阶段还没有出现成熟的技术手段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软硬高度可调弹性体,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软硬高度可调弹性体,不仅仅能能够调节软硬度,还能兼顾高度的调节,实现精准细微地调节。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软硬高度可调弹性体,包括软体袋所述软体袋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层软体调节层、中间软体调节层、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下层软硬高低升降器调节层。

较优地,所述中间软体调节层包括至少一个纵横排列的弹性单元,所述弹性单元套装袋状结构或者直接在所述弹性单元上端分别设置牵拉机构,所述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由底座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活动支撑构成,所述弹性单元下端放置在所述活动支撑上,所述袋状结构或所述牵拉机构上固定一拉绳,多个所述弹性单元共用一条所述拉绳或者一个所述弹性单元用多条所述拉绳或者一个所述弹性单元用一条所述拉绳,所述拉绳沿所述弹性单元轴线平行方向穿过所述弹性单元或者所述拉绳沿轴线平行方向穿过所述弹性单元之间的间隙,继续穿过所述活动支撑后与所述底座相接,所述活动支撑上下移动带动所述弹性单元底部来压缩或放松所述中间软体调节层,实现所述中间软体调节层的软硬调节和所述软硬高度可调节弹性体的软硬调节。

较优地,所述下层软硬高低升降器调节层为气体软硬升降器调节层或者机械软硬升降器调节层,当要变硬时,所述下层软硬高低升降器调节层升高运作,推动所述上层软体调节层、所述中间软体调节层、所述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上升,所述软体袋不发生大的形变,所述中间软体调节层、所述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压缩所述上层软体调节层,使所述上层软体调节层的底面高度上升、被压缩变薄、变硬,整个弹性体相应变硬、高度略有上升;当要变软时,所述下层软硬高低升降器调节层降低运作,所述中间软体调节层、所述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下降,所述软体袋不发生大的形变,使所述上层软体调节层下表面高度降低、被释放变厚、变软,整个弹性体相应变软、高度略有下降,不仅能够调节软硬度,还能兼顾高度的调节。

较优地,所述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为气体软硬高低升降器调节层或者机械软硬高低升降器调节层。

较优地,所述上层软体调节层和所述中间软体调节层为金属弹簧、气体弹簧、海绵、3D棉、公仔棉、慢回弹海绵、动植物纤维、化工纤维、动植物混合纤维或任意材料组成的弹性体的一种或多种。

较优地,所述弹性单元为金属弹簧、气体弹簧、海绵、3D棉、公仔棉、慢回弹海绵、动植物纤维、化工纤维、动植物混合纤维或任意材料组成的弹性体的一种或多种。

较优地,所述软硬气体升降器调节层和软硬高低气体升降器调节层由软质材料、硬质材料、弹性材料或者非弹性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气体升降器调节层上开设有进出气口,所述进出气口上连接有充放气及控制相关的气路、电磁阀,单向阀、手动阀、检测元件、气泵检测、控制和执行系统元件或装置的一种或多种。

较优地,所述下层软硬高低升降器调节层的底面设有辅助托底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硬高度可调弹性体,包括软体袋,所述软体袋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层软体调节层、中间软体调节层、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下层软硬高低升降器调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当要变硬时,下层软硬高低升降器调节层升高运作,推动上层软体调节层、中间软体调节层、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上升,软体袋不发生大的形变,中间软体调节层、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压缩上层软体调节层,使上层软体调节层的底面高度上升、被压缩变薄、变硬,整个弹性体相应变硬、高度略有上升;当要变软时,下层软硬高低升降器调节层降低运作,中间软体调节层、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下降,软体袋不发生大的形变,使上层软体调节层下表面高度降低、被释放变厚、变软,整个弹性体相应变软、高度略有下降,不仅能够调节软硬度,还能兼顾高度的调节,调节简便实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软硬高度可调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层软硬高低升降器调节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间软体调节层和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软硬高度可调弹性体,包括软体袋1,所述软体袋1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层软体调节层2、中间软体调节层3、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4、下层软硬高低升降器调节层5。

较优地,所述中间软体调节层3包括至少一个纵横排列的弹性单元31,所述弹性单元31套装袋状结构或者直接在所述弹性单元31上端分别设置牵拉机构,所述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4由底座41及安装在所述底座41上的活动支撑42构成,所述弹性单元31下端放置在所述活动支撑42上,所述袋状结构或所述牵拉机构上固定一拉绳6,多个所述弹性单元31共用一条所述拉绳6或者一个所述弹性单元31用多条所述拉绳6或者一个所述弹性单元31用一条所述拉绳6,所述拉绳6沿所述弹性单元31轴线穿过所述弹性单元31或者所述拉绳6穿过所述弹性单元31之间的间隙,继续穿过所述活动支撑42后与所述底座41相接,所述活动支撑42上下移动带动所述弹性单元31底部来压缩或放松所述弹性单元31实现所述中间软体调节层3的软硬调节。

较优地,所述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4为气体升降器软硬调节层或者机械升降器软硬调节层,所述下层软硬高低升降器调节层为气体软硬升降器调节层或者机械软硬升降器调节层,当要变硬时,下层软硬高低升降器调节层5升高运作,推动上层软体调节层2、中间软体调节层3、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4上升,软体袋1不发生大的形变,中间软体调节层3、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4压缩上层软体调节层2,使上层软体调节层2的底面高度上升、被压缩变薄、变硬,整个弹性体相应变硬、高度略有上升;当要变软时,下层软硬高低升降器调节层4降低运作,中间软体调节层3、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4下降,软体袋1不发生大的形变,使上层软体调节层2下表面高度降低、被释放变厚、变软,整个弹性体相应变软、高度略有下降,不仅能够调节软硬度,还能兼顾高度的调节,调节简便实用。

较优地,所述上层软体调节层2为金属弹簧、气体弹簧、海绵、3D棉、公仔棉、慢回弹海绵、动植物纤维、化工纤维、动植物混合纤维或弹性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较优地,所述中间软体调节层3为金属弹簧、气体弹簧、海绵、3D棉、公仔棉、慢回弹海绵、动植物纤维、化工纤维、动植物混合纤维或弹性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较优地,所述气体升降器软硬高低调节层5由软质材料、硬质材料、弹性材料或者非弹性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气体升降器软硬高低调节层5上开设有进出气口51和52,所述进出气口51和52上连接有气路、电磁阀,单向阀、手动阀、检测元件、气泵检测、控制和执行系统元件或装置的一种或多种。

较优地,所述下层软硬高低升降器调节层5的底面设有辅助托底层。辅助托底层可以为气体升降器软硬高低调节层5提供保护,延长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当软硬高度可调弹性体要变硬时,下层软硬高低升降器调节层升高运作,推动上层软体调节层、中间软体调节层、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上升,软体袋不发生大的形变,中间软体调节层、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压缩上层软体调节层,使上层软体调节层的底面高度上升、被压缩变薄、变硬,整个弹性体相应变硬、高度略有上升;当要变软时,下层软硬高低升降器调节层降低运作,中间软体调节层、中间软硬升降器调节层下降,软体袋不发生大的形变,使上层软体调节层下表面高度降低、被释放变厚、变软,整个弹性体相应变软、高度略有下降,不仅能够调节软硬度,还能兼顾高度的调节,调节简便实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