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0751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太极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太极杯,尤指一种利用S型分隔板将杯体分隔出两个容置空间的太极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饮料店盛行,尤其以手摇茶饮、现榨果汁,以及咖啡等饮料最为大众消费者所青睐,而多样化与多重口味的变化属其最主要的卖点;但一般常见的饮料杯均仅具有单一容室,只能盛装单一口味的饮料,使消费者选购时只能选择一种饮料,如果消费者想一次饮用两种以上的不同饮料,不但须额外付费购买,且因饮料杯容量已多达500cc或700cc,大量的饮料如果一时不想喝、或无法在最佳赏味时间内一次完全饮用完毕时,最后剩下的饮料可能因口感不佳(例如:温度流失或气泡消散等),抑或因无法受密封保护(即无法先饮一半,另一半保持密封),故所留的饮料较易变质、不卫生,进而遭到丢弃,形成浪费。

由于上述简易式饮料杯构造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为能合乎功能性的盛装要求,并方便仅藉由一个饮料杯即将数种特色口味的饮料集于一杯,致使有另一型饮料杯结构产生。参照图11、图12所示,传统双槽饮料杯具有一杯体4,亦具有杯缘片6供封闭膜黏合密封杯口,并在杯内设一体的隔片5,而将杯内区隔呈两独立空间41、42供可置放两种不同饮料:上述结构虽可得以置放两种不同饮料,及可先打开其中一半的封闭膜饮用,另一半仍是呈黏合密封态,但却有下列使用问题:

(1)如图12所示,因杯体4内具有一体的隔片5,故无法两个至多个杯体相互套合叠置,于不使用时放置在收藏纸箱或收藏袋中,其一个杯体即占一个空间,亦即,需极大空间收藏多个杯体,对生意佳的饮料店(尤其饮料摊)而言,实无空间可供置放,故,极不实用。因此,市面上几乎无使用者。

(2)两独立空间41、42之间仅有一体的隔片5作分隔,因此当两独立空间41、42分别容装不同温度的饮料时,两种不同温度的饮料将产生热交换的现象,而加速饮料流失其最佳的赏味温度。

(3)此外,若为方便收纳而将一体式隔片设计为活动式,则为方便组设,此活动式隔片与杯体4之间并不会以紧配合的结合方式设置,因此在活动式隔片结合至杯体内部后,活动式隔片的外周壁缘并无法完全贴合于该杯体4,使得两独立空间41、42之间无可避免地存在有缝隙。故,当该杯体4的两独立空间41、42各盛装不同饮品时,将发生不同饮品透过该空间41与空间42间的缝隙,而流渗至彼此空间41、42中,造成不同饮品味道相混,而丧失饮品原有的风味。

鉴于上述诸多问题,故,一般已用者无法符合使用者于实际使用时的所需,实有加以研究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克服已知技艺所遭遇的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可利用分隔板将杯体分隔出两个容置空间,将不同种类的饮料或液体个别盛装于杯体两个容置空间,且便于杯体相互套合叠置的太极杯。

为达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系一种太极杯,其包括:一杯体,其杯口具有一体延伸的杯缘,杯内设有一体的S型分隔板,使该杯体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第一杯身与第二杯身,该第一杯身与该第二杯身之间形成有一分隔空间,而该第一杯身与该第二杯身内形成有一第一容置空间与一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与该第二容置空间具有一第一开口与一第二开口,且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构成该杯口。

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该S型分隔板的高度略高于、略低于或等于该杯口。

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该S型分隔板的直线长度略等于杯体的杯口内宽,以便分隔出等分的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

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该杯缘为卷曲状杯缘。

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该杯缘为扁平状杯缘。

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该杯缘为挂钩状杯缘,其外侧端缘向下环设有一延伸部。

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该杯体为纸制材质或生质塑料,抑或聚乙烯(polyethylene, PE)、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的一般塑料。

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更包括一分隔盖体,盖设于该杯体的杯口,其顶端设有一与该S型分隔板相应密合的S型分隔结构,该S型分隔结构的两侧分别形成一未穿透的第一吸管插口及一第二吸管插口,而该分隔盖体外缘边内侧对应该杯体的杯缘处凹设有一环形卡槽,该环形卡槽下延伸有一推抵部,令该环形卡槽与该杯缘结合的同时,该S型分隔结构亦与该S型分隔板密合以封住该第一开口与该第二开口。

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该S型分隔盖体为纸制材质或生质塑料,抑或PE、PP、或PET的一般塑料。

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一吸管插口对应于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二吸管插口对应于该第二开口。

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该S型分隔结构的水平高度高于该分隔盖体周缘的水平高度,为外凸内凹的结构,使该杯体的S型分隔板固定于该S型分隔结构内能够确实密合,不会让两个容置空间中盛装之物溢出互混。

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该S型分隔结构的水平高度低于该分隔盖体周缘的水平高度,为外凸内凹的结构,使该杯体的S型分隔板固定于该S型分隔结构内能够确实密合,不会让两个容置空间中盛装之物溢出互混。

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该S型分隔结构的水平高度等于该分隔盖体周缘的水平高度,为外平内凸的结构,使该杯体的S型分隔板固定于该S型分隔结构内能够确实密合,不会让两个容置空间中盛装之物溢出互混。

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该S型分隔结构配合该S型分隔板的形状,向内凸设有两条肋条,使盖合时该两条肋条分别抵靠于该S型分隔板的两侧。

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更包括一封膜黏着该杯口,该封膜黏着于该杯体的杯缘、与该S型分隔板的顶部端面上,以封闭该第一杯身的第一开口与该第二杯身的第二开口。

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一杯身具有一第一底座、一由该第一底座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及一由该第一底座向上延伸并与该第一侧壁的两端相连的第一外环壁,而该第一底座、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一外环壁共同定义出该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二杯身具有一第二底座、一由该第二底座向上延伸的第二侧壁、及一由该第二底座向上延伸并与该第二侧壁的两端相连的第二外环壁,而该第二底座、该第二侧壁及该第二外环壁共同定义出该第二容置空间。

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一杯身的第一侧壁与该第二杯身的第二侧壁彼此隔空相对形成该分隔空间。

本实用新型利用S型分隔板将杯体分隔出两个容置空间,使不同种类的饮料或液体分别盛装于杯体两个容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将分隔盖体盖设于杯体的杯口上,透过S型分隔结构外凸内凹或外平内凸的设计,可使杯体的S型分隔板固定于S型分隔结构内能够确实密合。

本实用新型杯体具堆栈特性,利于包装及堆栈存放,较不占空间,可使便利商店、快餐餐饮及冷热甜品业者,更为方便收纳取用,有效节省所占空间,达到降低包装及运输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可避免盛装于两个容置空间中的饮料或液体因摇晃或震动而沿S型分隔板溢出,从而有效防止两边不同种类的饮料或液体相互混杂而影响其原有的风味,使理想的分隔隔离状态达到保有最佳品尝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合剖面示意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杯体使用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剖面示意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合剖面示意图。

图7,系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剖面示意图。

图8,系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合剖面示意图。

图9,系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0,系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分解剖面示意图。

图11,系传统双槽饮料杯具立体示意图。

图12,系传统双槽饮料杯具剖面示意图。

组件标号对照:

杯体1;

杯缘11;

延伸部111;

S型分隔板12;

第一杯身13;

第一底座131;

第一侧壁132;

第一外环壁133;

第一容置空间134;

第一开口135;

第二杯身14;

第二底座141;

第二侧壁142;

第二外环壁143;

第二容置空间144;

第二开口145;

分隔空间15;

分隔盖体2;

S型分隔结构21;

肋条211;

第一吸管插口22;

第二吸管插口23;

环形卡槽24;

推抵部25;

封膜3;

杯体4;

隔片5;

杯缘片6;

空间41、4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合剖面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杯体使用状态俯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系一种太极杯,至少包括一杯体1以及一分隔盖体2所构成。

上述所提的杯体1为纸制材质、生质塑料,或如聚乙烯(polyethylene, PE)、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的一般塑料。该杯体1杯口具有一体延伸的杯缘11,杯内设有一体的S型分隔板12,该S型分隔板12的直线长度略等于杯体1的杯口内宽,该S型分隔板12设置其间,可将该杯体1分隔成等分的两个独立的第一杯身13与第二杯身14。该第一杯身13具有一第一底座131、一由该第一底座131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132、及一由该第一底座131向上延伸并与该第一侧壁132的两端相连的第一外环壁133,而该第一底座131、该第一侧壁132及该第一外环壁133共同定义出一第一容置空间134,且该第一容置空间134具有一第一开口135;而该第二杯身14具有一第二底座141、一由该第二底座141向上延伸的第二侧壁142、及一由该第二底座141向上延伸并与该第二侧壁142的两端相连的第二外环壁143,而该第二底座141、该第二侧壁142及该第二外环壁143共同定义出一第二容置空间144,且该第二容置空间144具有一第二开口145。该第一杯身13的第一侧壁132与该第二杯身14的第二侧壁142彼此隔空相对形成一分隔空间15,由该第一开口135与该第二开口145构成该杯口,且该S型分隔板12的高度等于该杯口。其中,该杯缘11由塑料或纸材以射框成型或纸压成型而成卷曲状杯缘、扁平状杯缘、或于扁平状杯缘外侧端缘向下环设有一延伸部的挂钩状杯缘,本实施例的杯体1以具有该延伸部111的挂钩状杯缘11为实施例。

该分隔盖体2为纸制材质、生质塑料,或如PE、PP、或PET的一般塑料。该分隔盖体2盖设于该杯体1的杯口,其顶端设有一与该S型分隔板12相应密合的S型分隔结构21,该S型分隔结构21的水平高度等于该分隔盖体2周缘的水平高度,为外平内凸的结构,配合该S型分隔板12的形状,向内凸设有两条肋条211。另该分隔盖体2于该S型分隔结构21的两侧分别形成一未穿透的第一吸管插口22及一第二吸管插口23,该第一吸管插口22对应于该第一开口135,及该第二吸管插口23对应于该第二开口145,而该分隔盖体2外缘边内侧对应该杯体1的杯缘11处凹设有一环形卡槽24,该环形卡槽24下延伸有一推抵部25,令该环形卡槽24与该杯缘11结合的同时,该S型分隔结构21亦与该S型分隔板12密合以封住该第一开口135与该第二开口145。如是,藉由上述揭露的装置构成一全新的太极杯。

本实用新型的杯体1具堆栈特性,利于包装及堆栈存放,较不占空间;可以相互堆栈多个杯体1,取用时拿起即可直接使用,可使便利商店、快餐餐饮及冷热甜品业者,更为方便收纳取用,有效节省所占空间,达到降低包装及运输的成本。当运用时,将不同种类的饮料或液体(如酸奶、冰、茶或汤)个别盛装于该杯体1第一容置空间134与第二容置空间144后,将该分隔盖体2盖设于该杯体1的杯口上,透过该S型分隔结构21外平内凸的设计,使盖合时该两条肋条211分别抵靠于该S型分隔板12的两侧,进而使该杯体1的S型分隔板12固定于该S型分隔结构21内能够确实密合,避免盛装于第一、二容置空间134、144中的饮料或液体因摇晃或震动而沿该S型分隔板12溢出,从而有效防止两边不同种类的饮料或液体相互混杂而影响其原有的风味,使理想的分隔隔离状态达到保有最佳的品尝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太极杯可以容置两种不同的液体或饮料于第一容置空间134与第二容置空间144中,具体实施例如图4所示,分别容装黑仙草与可尔必思,当欲饮用时,仅需藉由不同口径的吸管(可配合太极杯使用黑、白吸管)对分隔盖体2施压而在未穿透的第一吸管插口22与/或第二吸管插口23上产生通孔,即可方便消费者吸饮,而未插设吸管的杯身则仍可与分隔盖体2呈现密合状态,而得供先享用第一杯身13(或第二杯身14),第二杯身14(或第一杯身13)较久时间后再使用,故不会有因打开未饮用造成不卫生的问题。

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剖面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合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除上述第一实施例所提结构形态之外,亦可为本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形态,而其所不同之处在于,当该S型分隔板12的高度略高于该杯口时,该S型分隔结构21的水平高度亦高于该分隔盖体2周缘的水平高度,为外凸内凹的结构,可使该杯体1的S型分隔板12固定于该S型分隔结构21内能够确实密合,不会让第一、二容置空间134、144中盛装的饮料或液体溢出互混。如此,除使太极杯达到第一实施例的功效外,更可使本实用新型杯体1与分隔盖体2符合各种不同使用状态的所需。

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剖面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合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除上述第一、二实施例所提结构形态之外,亦可为本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形态,而其所不同之处在于,当该S型分隔板12的高度略低于该杯口时,该S型分隔结构21的水平高度亦低于该分隔盖体2周缘的水平高度,为外凸内凹的结构,可使该杯体1的S型分隔板12固定于该S型分隔结构21内能够确实密合,不会让第一、二容置空间134、144中盛装的饮料或液体溢出互混。如此,除使太极杯达到第一实施例的功效外,更可使本实用新型杯体1与分隔盖体2符合各种不同使用状态的所需。

请参阅图9及图10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分解剖面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结合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除上述第一、二、三实施例所提结构形态之外,亦可为本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形态,而其所不同之处在于,该杯口可以一封膜3封固,其可沿用一般封膜机具作封口作业,将该封膜3黏贴密封于该杯体1的杯缘11、与该S型分隔板12的顶部端面上,以封闭该第一杯身13的第一开口135与该第二杯身14的第二开口145;藉此,本实用新型的太极杯可以容置两种不同的液体或饮料于第一容置空间134与第二容置空间144中,藉由吸管或其它尖锐物穿透该封膜3产生通孔而供消费者吸饮,当然,吸管亦可仅插入第一杯身13(或第二杯身14)的封膜3,第二杯身14(或第一杯身13)仍呈黏着密封状态,而得供先享用第一杯身(或第二杯身),第二杯身(或第一杯身)较久时间后再使用,不会有因打开未饮用造成不卫生的问题。如此,除使太极杯达到第一实施例的功效外,更可使本实用新型符合各种不同使用状态的所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系一种太极杯,可有效改善已用的种种缺点,可利用S型分隔板将杯体分隔出两个容置空间,将不同种类的饮料或液体分别盛装于杯体两个容置空间后,将分隔盖体盖设于杯体的杯口上,透过S型分隔结构外凸内凹或外平内凸的设计,可使杯体的S型分隔板固定于S型分隔结构内能够确实密合,亦或以封膜密封杯体的杯缘与S型分隔板的顶部端面上;藉此,可避免盛装于两个容置空间中的饮料或液体因摇晃或震动而沿S型分隔板溢出,从而有效防止两边不同种类的饮料或液体相互混杂而影响其原有的风味,使理想的分隔隔离状态达到保有最佳的品尝效果,进而使本实用新型的产生能更进步、更实用、更符合使用者所须,确已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