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婴儿学习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4408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婴儿学习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筷子,更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婴儿学习筷。



背景技术:

筷子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需要使用生活必需品,并且现有的大多数筷子只是具有夹持食物的功能;筷子的使用,能够帮助孩子在成长中锻炼到手指,手臂等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个肌肉的运动,还能够锻炼脑部的灵活指挥能力,提升大脑发育能力。有研究表明,手指头是宝宝的智慧所在,不断的运动会刺激大脑皮层,提升那些“负责”想像、创造力区域的活动能力,达到手脑并用的效果,对智力发育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于使用勺子,奶瓶的宝宝而言,学习使用筷子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在儿童使用筷子夹持饭菜的过程中,对于饭菜的温度一般没有把握,这样在自己吃饭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烫嘴的问题。并且在一开始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饭菜夹不住、掉筷子的问题。

申请号为201520986990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婴幼儿学习筷,通过在手指部位设置拇指、食指和中指定位环来固定使用者的手指,学会使用筷子的正确使用姿势,但是这种筷子由于固定了孩子的手指,在使用过程中不是很方便,并且使用时间长了对孩子来说有种依赖,一旦换成现有的成人筷子,握起来还不是很方便,并且这种学习筷也没有温度探测功能,当夹到温度过高的食物时容易对儿童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婴儿学习筷,能够探测所食用食物的温度,防止对婴儿造成伤害,并且该学习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婴儿学习筷,所述婴儿学习筷包括主筷和副筷,所述主筷和副筷之间通过转动件连接,并且所述主筷和副筷上设有防滑组件,以标识出使用筷子时手指抓握的位置;并且所述主筷包括筷子前端部和筷子后端部,所述筷子前端部插接入筷子的后端部中,所述筷子前端部和筷子后端部均采用中空结构,并且筷子后端部的尾端设有密封盖,所述筷子后端部的中空结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微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报警器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探头设在筷子前端部的顶端;并且,所述主筷和副筷的前端部的顶端均设有防滑纹。

其中,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喇叭或者震动器,当所食用的饭菜超过预定的温度时,能够通过声音或者震动提示使用者温度过高,防止烫伤。

优选地,所述筷子的后端部的外表面还设有一个连接至微控制器上的电源开关,在使用时打开电源开关,温度探测器工作,检测温度,在不使用时关闭电源开关,节省电源。

更优选地,所述筷子后端部的中空结构内部还设有微型电池,所述微型电池与所述电源开关连接。能够持续的为筷子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筷子后端部的外侧还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微控制器连接,还能够通过灯光提示使用者温度过高,优选地,所述指示灯为LED指示灯,更节省电源。

更进一步地,所述主筷和副筷的前端部的顶端(夹持端)为两个半椭圆形,夹紧时合为一个汤勺,这样在喝汤的时候可以通过夹紧主筷和副筷来实现勺子的功能。并且当夹持端为半椭圆形时,接触饭菜的面积大,更容易夹持。

其中,优选地,所述微型电池为可充电蓄电池,这样电池在没电时,可以通过充电来解决问题,电池可以反复利用,减少一次性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温度探测器,能够探测所食用食物的温度,防止对婴儿造成伤害;并且通过设置防滑组件,标识出使用筷子时手指抓握的位置可以帮助婴儿找到握持的位置,相对于设置定位环来确定手指的位置来讲,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简单易学,儿童可以快速掌握使用技巧,在筷子的前端部的顶端均设有防滑纹,可以使得筷子接触食物的面积增大,便于夹持食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婴儿学习筷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主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外一种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筷、2-副筷、3-转动件、4-防滑组件、5-防滑纹、11-筷子前端部、12-筷子后端部、121-密封盖、122-温度传感器、123-微控制器、124-报警器、125-电源开关、126-微型电池、127-指示灯、1221-温度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实施例1

一种智能婴儿学习筷,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婴儿学习筷包括主筷1和副筷2,所述主筷1和副筷2之间通过转动件3连接,并且所述主筷1和副筷2上设有防滑组件4,以标识出使用筷子时手指抓握的位置;并且所述主筷包括筷子前端部11和筷子后端部12,所述筷子前端部11插接入筷子的后端部12中,所述筷子前端部11和筷子后端12部均采用中空结构,并且筷子后端部12的尾端设有密封盖121,所述筷子后端部12的中空结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22、微控制器123和报警器124,所述温度传感器122和报警器124分别与微控制器123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22的温度探头1221设在筷子前端部的顶端;并且,所述主筷1和副筷2的前端部的顶端均设有防滑纹5,便于夹持食物。

其中,所述报警器124为蜂鸣器,当所食用的饭菜超过预定的温度时,能够通过声音或者震动提示使用者温度过高,防止烫伤。

优选地,所述筷子的后端部12的外表面还设有一个连接至微控制器123上的电源开关125,在使用时打开电源开关,温度探测器工作,检测温度,在不使用时关闭电源开关,节省电源。

更优选地,所述筷子后端部12的中空结构内部还设有微型电池126,所述微型电池126与所述电源开关125连接。能够持续的为筷子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筷子后端部12的外侧还设有指示灯127,所述指示灯127与微控制器123连接,还能够通过灯光提示使用者温度过高,优选地,所述指示灯为1ED指示灯,更节省电源。

实施例2

一种智能婴儿学习筷,如图2和3所示,所述婴儿学习筷包括主筷1和副筷2,所述主筷1和副筷2之间通过转动件3连接,并且所述主筷1和副筷2上设有防滑组件4,以标识出使用筷子时手指抓握的位置;并且所述主筷包括筷子前端部11和筷子后端部12,所述筷子前端部11插接入筷子的后端部12中,所述筷子前端部11和筷子后端12部均采用中空结构,并且筷子后端部12的尾端设有密封盖121,所述筷子后端部12的中空结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22、微控制器123和报警器124,所述温度传感器122和报警器124分别与微控制器123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22的温度探头1221设在筷子前端部的顶端;并且,所述主筷1和副筷2的前端部的顶端均设有防滑纹5,便于夹持食物。

其中,所述报警器124为震动器,当所食用的饭菜超过预定的温度时,能够通过声音或者震动提示使用者温度过高,防止烫伤。

优选地,所述筷子的后端部12的外表面还设有一个连接至微控制器123上的电源开关125,在使用时打开电源开关,温度探测器工作,检测温度,在不使用时关闭电源开关,节省电源。

更优选地,所述筷子后端部12的中空结构内部还设有微型电池126,所述微型电池126与所述电源开关125连接。能够持续的为筷子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筷子后端部12的外侧还设有指示灯127,所述指示灯127与微控制器123连接,还能够通过灯光提示使用者温度过高,优选地,所述指示灯为1ED指示灯,更节省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主筷1和副筷2的前端部的顶端(夹持端)为两个半椭圆形,夹紧时合为一个汤勺,这样在喝汤的时候可以通过夹紧主筷和副筷来实现勺子的功能。并且当夹持端为半椭圆形时,接触饭菜的面积大,更容易夹持。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