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清理曲面扇叶的吊扇清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4701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清理曲面扇叶的吊扇清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具体是一种能清理曲面扇叶的吊扇清尘装置。



背景技术:

夏天来临时,人们常常在家中安装吊扇用来避暑;不过,长时间不用的吊扇,其扇叶表面会落满灰尘,再次使用时需要先清理灰尘,吊扇多挂在房顶等较高的地方,清理起来不方便,并会有发生危险的可能;大多吊扇在设置制造时,考虑到空气动力学,不会将扇叶设计成平面,市面上的吊扇清尘装置一般只是用于平面扇叶,对曲面扇叶的清尘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清理曲面扇叶的吊扇清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清理曲面扇叶的吊扇清尘装置,包括第一保护壳、曲轴、联轴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保护壳、轴支座、第一传动轴、电机、第二传动轴、第三齿轮、第三传动轴、第四齿轮、扩口板和支撑柱;所述第一保护壳呈半圆柱形,下端开口,共两个,设置在轴支座的左端表面的上端,并对称设置在下端;所述曲轴呈圆柱形,其中心点处的一段轴偏心设置,整体为曲轴状,共两个,设置在联轴器的左端,并设有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所述第一毛刷呈圆柱形,设置在曲轴的前端与后端;所述联轴器呈圆柱形,共两个,第一个设置在曲轴与第一传动轴之间,第二个设置在曲轴与第三传动轴之间;所述第二保护壳呈长方形,左右两端开口,设置在第一保护壳的右端;所述轴支座呈长方形,共两个,设置在第二保护壳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传动轴呈圆柱形,设置在第二保护壳的内部和轴支座的上端,并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呈圆盘形,设置在第三传动轴的左端;所述第三传动轴呈圆柱形,设置在第二保护壳的内部和轴支座的下端;所述电机设置在第二保护壳的内部和第一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之间,并设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呈圆柱形,设置在电机的右端,并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呈圆盘形,设置在第二传动轴的右端,并于第四齿轮配合;所述第四齿轮呈圆盘形,设置在第二保护壳的内部和第三传动轴的右端;所述扩口板呈长方形板状,设置在第一保护壳的开口处,并与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所述支撑柱呈圆柱形,设置在轴支座的右端表面中心点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毛刷呈圆柱形,设置在曲轴的偏心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齿轮呈圆盘形,设置在第一传动轴的左端,与第一齿轮相互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保护壳用于保护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同时也用于防止灰尘的飘散;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配合使用,用于提高清除曲面的扇叶表面灰尘的效果;曲轴用于传递旋转运动;联轴器用于将曲轴与第一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连接在一起;第二保护壳用于保护电机和各个齿轮与传动轴;电机用于提供动力;第二传动轴用于将动力传递给第三齿轮;第三齿轮用于把动力传递给第四齿轮;第四齿轮用于把动力传递给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用于把动力传给第一齿轮和曲轴;第一齿轮用于把动力穿个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用于把动力传给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用于把动力传递给曲轴;扩口板用于增大开口,方便将吊扇叶片送入清尘器中;支撑柱用于将清尘器举高至吊扇叶片的高度,同时其内部设有电线用于接通电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解决了高空清洗吊扇扇叶危险和曲面扇叶清尘效果不佳的问题,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能清理曲面扇叶的吊扇清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能清理曲面扇叶的吊扇清尘装置中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能清理曲面扇叶的吊扇清尘装置中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保护壳,2-第一毛刷,3-第二毛刷,4-曲轴,5-联轴器,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第二保护壳,9-轴支座,10-第一传动轴,11-电机,12-第二传动轴,13-第三齿轮,14-第三传动轴,15-第四齿轮,16-扩口板,17-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能清理曲面扇叶的吊扇清尘装置,包括第一保护壳1、曲轴4、联轴器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第二保护壳8、轴支座9、第一传动轴10、电机11、第二传动轴12、第三齿轮13、第三传动轴14、第四齿轮15、扩口板16和支撑柱17;所述第一保护壳1呈半圆柱形,下端开口,共两个,设置在轴支座9的左端表面的上端,并对称设置在下端;所述曲轴4呈圆柱形,其中心点处的一段轴偏心设置,整体为曲轴状,共两个,设置在联轴器5的左端,并设有第一毛刷2和第二毛刷3;所述第一毛刷2呈圆柱形,设置在曲轴的前端与后端;所述第二毛刷3呈圆柱形,设置在曲轴的偏心轴上;所述联轴器5呈圆柱形,共两个,第一个设置在曲轴4与第一传动轴10之间,第二个设置在曲轴4与第三传动轴14之间;所述第二保护壳8呈长方形,左右两端开口,设置在第一保护壳1的右端;所述轴支座9呈长方形,共两个,设置在第二保护壳8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传动轴10呈圆柱形,设置在第二保护壳8的内部和轴支座9的上端,并设有第二齿轮7;所述第二齿轮7呈圆盘形,设置在第一传动轴10的左端,与第一齿轮6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齿轮6呈圆盘形,设置在第三传动轴14的左端;所述第三传动轴14呈圆柱形,设置在第二保护壳8的内部和轴支座9的下端;所述电机11设置在第二保护壳的内部和第一传动轴10和第三传动轴14之间,并设有第二传动轴12;所述第二传动轴12呈圆柱形,设置在电机11的右端,并设有第三齿轮13;所述第三齿轮13呈圆盘形,设置在第二传动轴12的右端,并于第四齿轮15配合;所述第四齿轮15呈圆盘形,设置在第二保护壳8的内部和第三传动轴14的右端;所述扩口板16呈长方形板状,设置在第一保护壳1的开口处,并与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所述支撑柱17呈圆柱形,设置在轴支座9的右端表面中心点处;第一保护壳1用于保护第一毛刷2和第二毛刷3,同时也用于防止灰尘的飘散;第一毛刷2和第二毛刷3配合使用,用于提高清除曲面的扇叶表面灰尘的效果;曲轴4用于传递旋转运动;联轴器5用于将曲轴与第一传动轴10和第三传动轴14连接在一起;第二保护壳8用于保护电机11和各个齿轮与传动轴;电机11用于提供动力;第二传动轴12用于将动力传递给第三齿轮13;第三齿轮13用于把动力传递给第四齿轮15;第四齿轮15用于把动力传递给第二传动轴14;第二传动轴14用于把动力传给第一齿轮6和曲轴4;第一齿轮6用于把动力穿个第二齿轮7;第二齿轮7用于把动力传给第一传动轴11;第一传动轴11用于把动力传递给曲轴4;扩口板16用于增大开口,方便将吊扇叶片送入清尘器中;支撑柱17用于将清尘器举高至吊扇叶片的高度,同时其内部设有电线用于接通电源。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