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珠导轨机构及具有该滚珠导轨机构的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4668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滚珠导轨机构及具有该滚珠导轨机构的洗碗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滚珠导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滚珠导轨机构及具有该滚珠导轨机构的洗碗机。



背景技术:

滚珠导轨机构是一种可承受、固定、引导移动装置并减少摩擦的装置,滚珠导轨机构通常包括第一导轨、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上的条形架、滑动连接于条形架上的第二导轨及安装于条形架上的滚珠,导轨两端均设有碰撞臂,碰撞臂与条形架端部相抵接可限定导轨相对于条形架的移动范围。比如洗碗机,现有洗碗机的滚珠导轨机构用于承载碗篮及餐具。碗篮在推拉过程中很顺畅、噪音很小,但在碗篮拉出或推进到最远的位置时,导轨端部的碰撞臂与条形架端部之间形成硬性冲击,造成噪音很大,给用户的使用感受带来消极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珠导轨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滚珠导轨机构在拉出或推进到最远的位置时导轨碰撞臂与条形架端部之间形成硬性冲击造成噪音很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滚珠导轨机构,包括:

第一导轨;

沿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条形架,所述第一条形架的两端均设有第一缓冲结构,所述第一条形架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

沿所述第一条形架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条形架上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缓冲结构碰撞配合且用于限定所述第二导轨相对于所述第一条形架的移动范围的第一碰撞臂;以及

对应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第一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条形架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条形架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形成有两个第一抵接臂,所述第一缓冲结构包括分别于两个所述第一抵接臂朝内延伸形成的第一弹性悬臂,两个所述第一弹性悬臂的端部相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弹性悬臂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碰撞臂之间碰撞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悬臂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抵接臂的内侧弯曲延伸并朝背对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的方向凸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设有用于限定对应的所述第一弹性悬臂的弯曲范围的第一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条形架的对应端部碰撞配合且用于限定所述第一条形架相对于所述第一导轨的移动范围的第一挡臂。

进一步地,还包括沿所述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条形架及沿所述第二条形架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条形架上的第三导轨,所述第二条形架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缓冲结构,所述第二条形架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缓冲结构碰撞配合且用于限定所述第三导轨相对于所述第二条形架的移动范围的第二碰撞臂;所述滚珠导轨机构还包括对应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第二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条形架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条形架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形成有两个第二抵接臂,所述第二缓冲结构包括分别于两个所述第二抵接臂朝内延伸形成的第二弹性悬臂,两个所述第二弹性悬臂的端部相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弹性悬臂的端部与所述第二碰撞臂之间碰撞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悬臂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抵接臂的内侧弯曲延伸并朝背对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的方向凸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设有用于限定对应的所述第二弹性悬臂的弯曲范围的第二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二条形架的对应端部碰撞配合且用于限定所述第二条形架相对于所述第二导轨的移动范围的第二挡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碗机,包括滚珠导轨机构。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第一条形架的第一安装孔对应安装有第一滚珠,使得第一条形架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而第二导轨跟随第一条形架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对于滚珠导轨机构及具有该滚珠导轨机构的洗碗机,在拉出或推进滚珠导轨机构到最远的位置时,第一条形架的第一缓冲结构与第二导轨的第一碰撞臂对应碰撞配合,限定第二导轨相对于第一条形架的移动范围,防止第二导轨从第一条形架脱离,同时第一缓冲结构与第一碰撞臂之间为柔性冲击,噪音很小,提高用户体验感,提升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滚珠导轨机构的立体装配图;

图2是图1的滚珠导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的A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滚珠导轨机构,包括第一导轨10;沿第一导轨10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10上的第一条形架20,第一条形架20的两端均设有第一缓冲结构21,第一条形架20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22;沿第一条形架20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条形架20上的第二导轨30,第二导轨30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对应的第一缓冲结构21碰撞配合且用于限定第二导轨30相对于第一条形架20的移动范围的第一碰撞臂31;以及对应安装于第一安装孔22的第一滚珠40。

第一条形架20的第一安装孔22对应安装有第一滚珠40,使得第一条形架20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10而第二导轨30跟随第一条形架20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10。在拉出或推进滚珠导轨机构到最远的位置时,第一条形架20的第一缓冲结构21与第二导轨30的第一碰撞臂31对应碰撞配合,限定第二导轨30相对于第一条形架20的移动范围,防止第二导轨30从第一条形架20脱离,同时第一缓冲结构21与第一碰撞臂31之间为柔性冲击,噪音很小,提高用户体验感,提升产品竞争力。

第一导轨10包括条形部11及于条形部11的两侧边弯折延伸形成的侧壁12,两个侧壁12之间形成有滑动槽13。

第一条形架20包括条形部23及于条形部23的两侧边弯折延伸形成的侧壁24,两个侧壁24之间形成有容纳槽25。第一条形架20容纳于第一导轨10的滑动槽13内。第一滚珠40穿设于第一条形架20两个侧壁24的第一安装孔22。

第二导轨30包括条形部32及于条形部32的两侧边弯折延伸形成的侧壁33,两个侧壁33之间形成有滑动槽34。第二导轨30的长度大于第一条形架20的长度,第二导轨30局部容纳于第一条形架20的容纳槽25。

进一步地,第一条形架2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26,第一条形架20于第一凹槽26的两侧形成有两个第一抵接臂27,第一缓冲结构21包括分别于两个第一抵接臂27朝内延伸形成的第一弹性悬臂211,两个第一弹性悬臂211的端部相间隔设置,两个第一弹性悬臂211的端部与第一碰撞臂31之间碰撞配合。该结构容易加工。两个第一抵接臂27的端部与第一碰撞臂31相碰撞时,两者之间为柔性冲击,接触面积减小,噪音减小,提高用户体验感,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限定第二导轨30相对于第一条形架20的移动范围。第一条形架20与第一弹性悬臂211为一体成型结构,容易加工,结构强度好。第一弹性悬臂211根部可以连接在第一抵接臂27任意长度位置上。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悬臂211于对应的第一抵接臂27的内侧弯曲延伸并朝背对于对应的第一凹槽26的底面的方向凸出。该结构能提高第一弹性悬臂211的弹性能力,让第一弹性悬臂211的端部与第一碰撞臂31相碰撞时,能吸收冲击,降低噪音。而在两者分离后,第一弹性悬臂211能复位以等待下一次碰撞。

进一步地,第一凹槽26的底面设有用于限定对应的第一弹性悬臂211的弯曲范围的第一限位块212。第一限位块212能避免第一弹性悬臂211的弯曲程度过大,确保第一弹性悬臂211在弯曲后能复位。

可以理解地,第一缓冲结构21还可以为设于其中一个第一抵接臂27上的第一弹性悬臂211,采用一个第一弹性悬臂211与第一碰撞臂31之间碰撞配合。或者,第一缓冲结构还可以为弹性件,弹性件与第一碰撞臂之间碰撞配合。弹性件可以为弹簧或弹性材料制作的挡块等。

进一步地,第一导轨10的两端均设有与第一条形架20的对应端部碰撞配合且用于限定第一条形架20相对于第一导轨10的移动范围的第一挡臂14。该方案能限定第一条形架20相对于第一导轨10的移动范围,防止第一条形架20从第一导轨10脱离。第一挡臂14与第一抵接臂27碰撞配合。具体地,第一导轨10采用钣金件,第一挡臂14由第一导轨10冲压翻边形成。或者,第一导轨10采用注塑加工而成。

进一步地,包括沿第二导轨30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二导轨30上的第二条形架50及沿第二条形架50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二条形架50上的第三导轨60,第二条形架50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缓冲结构51,第二条形架50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52,第三导轨60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对应的第二缓冲结构51碰撞配合且用于限定第三导轨60相对于第二条形架50的移动范围的第二碰撞臂61;滚珠导轨机构还包括对应安装于第二安装孔52的第二滚珠70。

该方案让滚珠导轨机构伸出更长距离,而且结构紧凑。第二条形架50的第二安装孔52对应安装有第二滚珠70,使得第二条形架50滑动连接于第二导轨30而第三导轨60跟随第二条形架50滑动连接于第二导轨30。在拉出或推进滚珠导轨机构到最远的位置时,第二条形架50的第二缓冲结构51与第三导轨60的第二碰撞臂61对应碰撞配合,限定第三导轨60相对于第二条形架50的移动范围,防止第三导轨60从第二条形架50脱离,同时第二缓冲结构51与第二碰撞臂61之间为柔性冲击,噪音很小,提高用户体验感,提升产品竞争力。

第二导轨30、第二条形架50、第三导轨60、第二滚珠70的装配关系,可参考第一导轨10、第一条形架20、第二导轨30、第一滚珠40的装配关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10采用紧固件81固定于被固定物上。第三导轨60采用销钉82连接碗篮。

进一步地,第二条形架5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53,第二条形架50于第二凹槽53的两侧形成有两个第二抵接臂54,第二缓冲结构51包括分别于两个第二抵接臂54朝内延伸形成的第二弹性悬臂511,两个第二弹性悬臂511的端部相间隔设置,两个第二弹性悬臂511的端部与第二碰撞臂61之间碰撞配合。该结构容易加工。两个第二抵接臂54的端部与第二碰撞臂61相碰撞时,两者之间为柔性冲击,接触面积减小,噪音减小,提高用户体验感,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限定第三导轨60相对于第二条形架50的移动范围。第二条形架50与第二弹性悬臂511为一体成型结构,容易加工,结构强度好。第二弹性悬臂511根部可连接在第二抵接臂54任意长度位置上。

进一步地,第二弹性悬臂511于对应的第二抵接臂54的内侧弯曲延伸并朝背对于对应的第二凹槽53的底面的方向凸出。该结构能提高第二弹性悬臂511的弹性能力,让第二弹性悬臂511的端部与第二碰撞臂61相碰撞时,能吸收冲击,降低噪音。而在两者分离后,第二弹性悬臂511能复位以等待下一次碰撞。

进一步地,第二凹槽53的底面设有用于限定对应的第二弹性悬臂511的弯曲范围的第二限位块512。第二限位块512能避免第二弹性悬臂511的弯曲程度过大,确保第二弹性悬臂511在弯曲后能复位。

可以理解地,第二缓冲结构51还可以为设于其中一个第二抵接臂54上的第二弹性悬臂511,采用一个第二弹性悬臂511与第二碰撞臂61之间碰撞配合。或者,第二缓冲结构还可以为弹性件,弹性件与第二碰撞臂之间碰撞配合。弹性件可以为弹簧或弹性材料制作的挡块等。

进一步地,第二导轨30的两端均设有与第二条形架50的对应端部碰撞配合且用于限定第二条形架50相对于第二导轨30的移动范围的第二挡臂35。该方案能限定第二条形架50相对于第二导轨30的移动范围,防止第二条形架50从第二导轨30脱离。第二挡臂35与第二抵接臂54碰撞配合。具体地,第二导轨30采用钣金件,第二挡臂35由第二导轨30冲压翻边形成。或者,第二导轨30采用注塑加工而成。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洗碗机,包括滚珠导轨机构。第一条形架20的第一安装孔22对应安装有第一滚珠40,使得第一条形架20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10而第二导轨30跟随第一条形架20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10。对于滚珠导轨机构及具有该滚珠导轨机构的洗碗机,在拉出或推进滚珠导轨机构到最远的位置时,第一条形架20的第一缓冲结构21与第二导轨30的第一碰撞臂31对应碰撞配合,限定第二导轨30相对于第一条形架20的移动范围,防止第二导轨30从第一条形架20脱离,同时第一缓冲结构21与第一碰撞臂31之间为柔性冲击,噪音很小,提高用户体验感,提升产品竞争力。可以理解地,滚珠导轨机构还可以应用于推拉箱或其它场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