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办公椅的旋转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2867阅读:7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办公椅的旋转枕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办公椅的可转动调节的枕头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办公椅,一般是指人在坐姿状态下进行桌面工作时所坐的靠背椅。一般来说人们在进行桌面工作的办公过程中最感疲乏和酸痛难受的部位是人体的头部和颈部,其主要原因是现有一般的办公椅存在一定的缺陷,虽然办公椅一般都有靠背,并且对其作了一些改进,有的可调节靠背的角度,使人们在工作过程中能改变坐姿和体位稍感舒适,还有的在座椅靠背上部设置固定头枕,对人们的头颈部位起到一定的支承作用,但这种头枕凸起角度固定,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人们在长时间工作中靠在这种固定头枕上仍有不适的感觉,头颈部位酸痛疲乏,工作效率低,一天工作下来身心疲惫不堪。为此,有必要研发出一种能够改善办公椅对人们头颈支撑的枕头结构,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可使人们的头颈部始终保持舒适性的办公椅的旋转枕头。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办公椅的旋转枕头,包括连接支撑于座椅靠背上部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与座椅靠背之间设置有枕头支架,枕头活动设置在枕头支架上并可相对于枕头支架旋转摆动;枕头与枕头支架之间连接有转动复位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枕头支架包括两侧支撑臂,两侧支撑臂的一端与枕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座椅靠背对应的扣位。

进一步地,扣位包括由支撑臂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的呈钩状的握持部,握持部包覆并紧压于座椅靠背的边框上。

进一步地,在握持部的弯折位设置有凸起,与握持部的前端对应配合,以提高握持部的锁定性能。

进一步地,转动复位机构包括枕头转动组件一、枕头转动组件二、扭簧、限位螺丝,枕头转动组件一和限位螺丝固定于枕头支架内,枕头转动组件二固定在枕头上,枕头转动组件一与枕头转动组件二对应配合,扭簧套设于转动组件一上,限位螺丝依次穿过枕头转动组件一与枕头转动组件二,枕头支架内设置有与枕头转动组件一对应的限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枕头支架内设置有容置枕头转动组件一的槽孔,限位件设置在槽孔内,限制枕头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24度。

进一步地,所述槽孔贯穿支撑臂的两侧面,限位螺丝从支撑臂的外侧面进入,经槽孔与枕头转动组件二连接配合,在限位螺丝外设置有与槽孔对应的装饰盖。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枕头与枕头支架之间设置主要由枕头转动组件一、枕头转动组件二、扭簧、限位螺丝构成的转动复位机构,枕头转动件二固定在枕头上,与枕头转动组件一配合,扭簧和枕头转动组件一都藏在枕头支架里,并通过在枕头支架内设置限位,使枕头旋转只能在0-24度范围内,扭簧会使枕头复位,根据用户需要自动调节靠枕角度,使头颈部始终保持舒适性,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能有效地缓减工作带来的疲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枕头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枕头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枕头摆动过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座椅靠背 2、枕头 3、枕头支架 3-1、支撑臂 3-11、扣位 3-111、弯折位 3-112、凸起 3-12、槽孔 4、转动复位机构 4-1、枕头转动组件一 4-2、枕头转动组件二 4-3、扭簧 4-4、限位螺丝 5、装饰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办公椅的旋转枕头,包括连接支撑于座椅靠背1上部的枕头2,枕头2与座椅靠背1之间设置有枕头支架3,枕头2活动设置在枕头支架3上并可相对于枕头支架3旋转摆动;枕头2与枕头支架3之间连接有转动复位机构4。所述枕头支架3包括两侧支撑臂3-1,两侧支撑臂的一端与枕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座椅靠背对应的扣位3-11。扣位3-11包括由支撑臂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的呈钩状的握持部,握持部包覆并紧压于座椅靠背的边框上。在握持部的弯折位3-111设置有凸起3-112,与握持部的前端对应配合,以提高握持部的锁定性能。

进一步地,转动复位机构4包括枕头转动组件一4-1、枕头转动组件二4-2、扭簧4-3、限位螺丝4-4,枕头转动组件一4-1和限位螺丝4-4固定于枕头支架3内,枕头转动组件二4-2固定在枕头2上,枕头转动组件一4-1与枕头转动组件二4-2对应配合,扭簧4-3套设于转动组件一4-1上,限位螺丝4-4依次穿过枕头转动组件一4-1与枕头转动组件二4-2,枕头支架3内设置有与枕头转动组件一对应的限位件。本实施例中,在枕头的两侧分别设置旋转组件安装孔,枕头转动组件二固定在旋转组件安装孔内,支撑臂设置在枕头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臂3-1内设置有容置枕头转动组件一的槽孔3-12,限位件设置在槽孔内,限制枕头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24度。槽孔贯穿支撑臂的两侧面,限位螺丝从支撑臂的外侧面进入,经槽孔与枕头转动组件二连接配合,在限位螺丝外设置有与槽孔对应的装饰盖5。

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具有以下主要优点:第一,扭簧和枕头转动组件一都藏在枕头支架里,并通过在枕头支架内设置限位,使枕头旋转只能在0-24度范围内,扭簧会使枕头复位,根据用户需要自动调节靠枕角度,使头颈部始终保持舒适性,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能有效地缓减工作带来的疲劳;第二,支撑臂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握持部,握持部包覆并紧压于座椅靠背的边框上,以活动安装的方式替换了传统的固定安装形式,使作为枕头支撑的枕头支架的位置、宽度可调,装拆调节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