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洗碗机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洗碗机。
背景技术:
洗碗机是一种代替人工洗涤碗、碟、杯、盘、勺、筷等餐具的家用电器。现有技术中的家用洗碗机一般就只设有一个清洗槽,在清洗槽内储水以清洗碗筷等,这种洗碗机每次清洗完碗碟后的水都得流出清洗槽外,才能将碗取出,清洗槽内的水不能重复利用,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还有一种洗碗机设有清洗槽和储水槽,使水在清洗槽和储水槽内循环流动,这种洗碗机在对碗碟等进行初步清洗后,还需要将清水引入储水槽内,然后再将储水槽内的水引入清洗槽内,以对碗碟进行下一步的清洗,由于初步清洗后储水槽内会有污液的残留,当将清水再次引入储水槽内后由于污液的残留会使得储水槽内的水质较差,为了使碗碟清洗干净,就会多次引入清水以进行碗碟的清洗,这种洗碗机也比较浪费水资源,而且使得碗碟的清洗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洗碗机,通过第一储水箱和上箱体内水的循环流通,对碗碟进行初步清洗,然后通过第二储水箱内的清水直接对上箱体内的碗碟进行二次清洗,这样对碗碟做二次清洗时的水质有了保证,可以节约对碗碟进行清洗的次数,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使得碗碟的清洗效果比较好,同时,第一储水箱的设置,可以将最后一次清洗碗碟时的较干净的水进行保留,以方便对下一批次的碗碟进行清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洗碗机费水、清洗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洗碗机,包括外壳体和外壳体上设置的控制器,所述外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外壳体内设置上箱体,所述上箱体上与第一开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上箱门,所述上箱体内设置喷水装置、碗架和电机控制的波轮,所述喷水装置安装于上箱体的顶板上,所述波轮转动安装于上箱体的底板上,所述上箱体的底板和外壳体之间构成了下腔体,所述外壳体上设有将下腔体封闭的下箱门,所述下腔体内设置第一储水箱、第二储水箱、进水泵和循环水泵,所述第一储水箱和第二储水箱内设置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储水箱上设置第一进水口、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所述第二储水箱上设置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进水泵的进水端通过第一水管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进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进水总管与三通分流阀的入口连接,所述三通分流阀的一个出口通过第一进水支管与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三通分流阀的另一个出口通过第二进水支管与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水出口处设置循环水出水管,所述循环水出水管的一端伸入第一储水箱内部,所述循环水出水管的另一端与循环水泵连接,所述循环水泵通过第二水管与三通合流阀的一个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处设置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的一端伸入第二储水箱的内部,所述第三水管的另一端与三通合流阀的另一个入口连接,所述三通合流阀的出口通过上水管与喷水装置连通,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第四水管与循环水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储水箱的底部设有污水出口,所述污水出口处设置污水出水管,所述第四水管、污水出水管上均设置电磁阀,所述外壳体上设置供污水出水管穿出的通孔,所述电机、进水泵、循环水泵、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三通分流阀、三通合流阀、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进水总管上设置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通孔的位置低于电磁阀的位置,所述污水出水管由电磁阀一侧向通孔一侧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储水箱、第二储水箱均设有可拆卸的上盖。
所述第一储水箱、第二储水箱均与外壳体可拆卸连接。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储水箱和上箱体内水的循环流通,对碗碟进行初步清洗,然后通过第二储水箱内的清水直接对上箱体内的碗碟进行二次清洗,这样对碗碟做二次清洗时的水质有了保证,可以减少碗碟的清洗的次数,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使得碗碟的清洗效果比较好;同时,第一储水箱的设置,可以将最后一次清洗碗碟时的较干净的水进行保留,以方便对下一批次的碗碟进行清洗。
2、流量计的设置,可以检测到进水总管的进水量,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清洗的情况,设置进水总管的进水量,到达节约用水的目的。
3、通孔的位置低于电磁阀的位置,污水出水管由电磁阀一侧向通孔一侧倾斜设置,可以使第一储水箱和污水出水管内的污水排出完全,从而减小了第一储水箱内的污水残留,保持第一储水箱内的干净,提高第一储水箱内的清洗水的质量,提高清洗效率。
4、第一储水箱、第二储水箱均设有可拆卸的上盖,便于第一储水箱、第二储水箱内部的清洁,从而使第一储水箱、第二储水箱保持干净,保证了第一储水箱、第二储水箱内的水质,提高碗碟的清洗效率。
5、第一储水箱、第二储水箱均与外壳体可拆卸连接,方便将第一储水箱、第二储水箱取出外壳体以对它们的内部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外壳体;2、控制器;3、第一开口;4、上箱体;5、第二开口;6、上箱门;7、喷水装置;8、碗架;9、波轮;10、顶板;11、底板;12、下腔体;13、下箱门;14、第一储水箱;15、第二储水箱;16、进水泵;17、循环水泵;18、加热装置;19、温度传感器;20、第一水管;21、进水总管;22、三通分流阀;23、第一进水支管;24、第二进水支管;25、循环水出水管;26、三通合流阀;27、第三水管;28、上水管;29、第四水管;30、污水出水管;31、电磁阀;32、通孔;33、流量计;34、上盖;35、固定架;36、放置槽;37、凸耳。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内。
一种自动洗碗机,包括外壳体1和外壳体1上设置的控制器2,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3,所述外壳体1内设置上箱体4,所述上箱体4上与第一开口3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开口5,所述第二开口5处设置上箱门6,上箱门6上还可以设置便于打开上箱门6的第一把手,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清洗碗碟时,闭合上箱门6,以防止上箱体4内的水流出。所述上箱体4内设置喷水装置7、碗架8和电机控制的波轮9,所述喷水装置7安装于上箱体4的顶板10上,所述波轮9转动安装于上箱体4的底板11上,在本实用新型对碗碟进行清洗时,通过控制器2控制电机的运行,电机带动波轮9转动,使上箱体4内的水产生涡流,以对碗碟进行清洗。所述上箱体4的底板11和外壳体1之间构成了下腔体12,所述外壳体1上设有将下腔体12封闭的下箱门13,优选的,下箱门13上设置第二把手。所述下腔体12内设置第一储水箱14、第二储水箱15、进水泵16和循环水泵17,所述第一储水箱14和第二储水箱15内设置加热装置18和温度传感器19,加热装置18可以为电加热装置,通过控制器2控制加热装置18对第一储水箱14和第二储水箱15内的水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19检测到第一储水箱14和第二储水箱15内的水温传递给控制器2,从而通过加热装置18和温度传感器19的配合,以使得第一储水箱14和第二储水箱15具有合适的温度,便于使用温水对碗碟进行清洗,提高清洁效果。所述第一储水箱14上设置第一进水口、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所述第二储水箱15上设置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进水泵16的进水端通过第一水管20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进水泵16的出水端通过进水总管21与三通分流阀22的入口连接,所述三通分流阀22的一个出口通过第一进水支管23与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三通分流阀22的另一个出口通过第二进水支管24与第二进水口连接。通过三通分流阀22的设置可以将外部水源的清水分别注入第一储水箱14和第二储水箱15内,从而方便分别使用第一储水箱14和第二储水箱15内的水对碗碟进行清洗,提高清洗效率。所述循环水出口处设置循环水出水管25,所述循环水出水管25的一端伸入第一储水箱14内部,所述循环水出水管25的另一端与循环水泵17连接,所述循环水泵17通过第二水管与三通合流阀26的一个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处设置第三水管27,所述第三水管27的一端伸入第二储水箱15的内部,所述第三水管27的另一端与三通合流阀26的另一个入口连接,所述三通合流阀26的出口通过上水管28与喷水装置7连通。通过三通合流阀26的不同入口与上水管28的连通,可以使第一储水箱14和上箱体4内的水进行循环,进行初步清洗,或者使第二储水箱15内的清水通过上水管28引入喷水装置7,对上箱体4内的碗碟进行二次清洗。通过控制器2控制三通分流阀22、三通合流阀26各个入口、出口的连通。所述底板11上设有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第四水管29与循环水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储水箱14的底部设有污水出口,所述污水出口处设置污水出水管30,所述第四水管29、污水出水管30上均设置电磁阀31,所述外壳体1上设置供污水出水管30穿出的通孔32。所述电机、进水泵16、循环水泵17、加热装置18、温度传感器19、三通分流阀22、三通合流阀26、电磁阀31均与控制器2连接。通过控制器2控制电磁阀31的打开和闭合,当需要将上箱体4内的水引入第一储水箱14内时,控制器2控制第四水管29上的电磁阀31打开;当需要将第一储水箱14内污水排出时,控制器2控制污水出水管30上的电磁阀31打开。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控制器2控制进水泵16依次对第一储水箱14、第二储水箱15进入,然后,控制器2控制加热装置18对第一储水箱14和第二储水箱15内的水进行加热;通过控制器2控制三通合流阀26的不同入口和出口的连通,先使第一储水箱14和上箱体4内水的循环流通,对碗碟进行初步清洗,然后通过第二储水箱15内的清水直接对上箱体4内的碗碟进行二次清洗,这样对碗碟做二次清洗时的水质有了保证,可以节约引入清水以进行碗碟的清洗的次数,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使得碗碟的清洗效果比较好;同时,通过第一储水箱14的设置,可以将最后一次清洗碗碟时的较干净的水进行保留,以方便对下一批次的碗碟进行清洗。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总管21上设置流量计33,所述流量计33与控制器2连接,通过流量计33可以检测到进水总管21的进水量,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清洗的情况,控制进水总管21的进水量,到达节约用水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32的位置低于电磁阀31的位置,所述污水出水管30由电磁阀31一侧向通孔32一侧倾斜设置,可以使第一储水箱14和污水出水管30内的污水排出完全,从而减小了第一储水箱14内的污水残留,保持第一储水箱14内的干净,便于洗一次清洗时第一储水箱14的清洗水的质量,提高清洗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储水箱14、第二储水箱15均设有可拆卸的上盖,便于第一储水箱14、第二储水箱15内部的清洗,从而使第一储水箱14、第二储水箱15保持干净,保证了第一储水箱14、第二储水箱15内的水质,提高碗碟的清洗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储水箱14、第二储水箱15均与外壳体1可拆卸连接,方便将第一储水箱14、第二储水箱15取出外壳体1,以对第一储水箱14、第二储水箱15进行清洗。第一储水箱14、第二储水箱15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体1上,也可以在所述外壳体1内滑移设置固定架35,在所述固定架35上设置与第一储水箱14、第二储水箱15相适应的放置槽36,所述第一储水箱14、第二储水箱15上均设有搁置在放置槽36边框的凸耳37,通过第一储水箱14、第二储水箱15上的凸耳37搁置在放置槽36边框上,使第一储水箱14、第二储水箱15放置在固定架35上,使得安装和取出第一储水箱14、第二储水箱15都很方便。
实施例:一种自动洗碗机,包括外壳体1和外壳体1上设置的控制器2,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3,所述外壳体1内设置上箱体4,所述上箱体4上与第一开口3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开口5,所述第二开口5处设置上箱门6。所述上箱体4内设置喷水装置7、碗架8和电机控制的波轮9,所述喷水装置7安装于上箱体4的顶板10上,所述波轮9转动安装于上箱体4的底板11上。所述上箱体4的底板11和外壳体1之间构成了下腔体12,所述外壳体1上设有将下腔体12封闭的下箱门13。所述下腔体12内设置第一储水箱14、第二储水箱15、进水泵16和循环水泵17,所述第一储水箱14、第二储水箱15均与外壳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储水箱14和第二储水箱15内设置加热装置18和温度传感器19。所述第一储水箱14上设置第一进水口、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所述第二储水箱15上设置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进水泵16的进水端通过第一水管20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进水泵16的出水端通过进水总管21与三通分流阀22的入口连接,所述三通分流阀22的一个出口通过第一进水支管23与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三通分流阀22的另一个出口通过第二进水支管24与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进水总管21上设置流量计33,所述流量计33与控制器2连接。所述循环水出口处设置循环水出水管25,所述循环水出水管25的一端伸入第一储水箱14内部,所述循环水出水管25的另一端与循环水泵17连接,所述循环水泵17通过第二水管与三通合流阀26的一个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处设置第三水管27,所述第三水管27的一端伸入第二储水箱15的内部,所述第三水管27的另一端与三通合流阀26的另一个入口连接,所述三通合流阀26的出口通过上水管28与喷水装置7连通。所述底板11上设有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通过第四水管29与循环水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储水箱14的底部设有污水出口,所述污水出口处设置污水出水管30,所述第四水管29、污水出水管30上均设置电磁阀31,所述外壳体1上设置供污水出水管30穿出的通孔32,所述通孔32的位置低于电磁阀31的位置,所述污水出水管30由电磁阀31一侧向通孔32一侧倾斜设置。所述电机、进水泵16、循环水泵17、加热装置18、温度传感器19、三通分流阀22、三通合流阀26、电磁阀31均与控制器2连接。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清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