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实木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1473阅读:10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实木折叠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木家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实木折叠椅。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面对越来越高的房价,普通居民的房子更多的趋向于小型化,空间相对较小,在家居生活中,折叠椅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种家具,一般的折叠椅都是非实木的,虽然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但是面对越来越高的品味追求,特别是外来居家文化狂热潮的变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家居时尚的潮流,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家居时以实木家具为主,而市场上的实木椅子大多数都是不能折叠的,这就导致其比较占用空间;或者实木折叠椅通过设置连接片活动连接装置实现折叠功能,结构复杂且不够牢固等,已不能很好的满足时代需求。

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这种情况作出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牢靠、可以折叠的新型实木折叠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实木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包括左前支脚和右前支脚,所述后支架的上端铰接在前支架的中部,所述左前支脚和右前支脚之间并位于后支架上端的下方铰接有坐板,所述后支架上设有滑槽,在所述坐板的后部设有与滑槽配合滑动的导柱。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实木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包括左后支脚和右后支脚,所述左后支脚与左前支脚铰接,所述右后支脚与右前支脚铰接,所述滑槽设在左后支脚和右后支脚的内侧。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实木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坐板的后部设有斜向上的挡板,所述左后支脚和右后支脚之间设有在折叠椅拉开为座椅时作用于挡板从而阻挡坐板后部往上翻翘的第一横梁。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实木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设在挡板的左右两侧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实木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支脚和右后支脚之间并在靠近二者下端处设有第二横梁。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实木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支脚和右前支脚分别设有与后支架铰接的第一铰接孔,所述后支架上设有对应第一铰接孔的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中穿设有第一销钉,所述左前支脚和右前支脚分别设有与坐板铰接的第三铰接孔,所述坐板上设有与第三铰接孔对应的第四铰接孔,所述第三铰接孔和第四铰接孔中穿设有第二销钉。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实木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孔设在后支架沿折叠椅前后方向厚度的中心位置,所述第四铰接孔设在坐板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所述的折叠椅满足如下关系式:S>(L+H)/2;其中,H为所述坐板的厚度,L为所述后支架沿折叠椅前后方向的厚度,S为所述第一铰接孔和第三铰接孔之间垂直最短距离。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实木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上设有靠背,所述左前支脚和右前支脚之间在靠近根部处设有第三横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前支架上铰接后支架、在左前支脚和右前支脚之间并位于后支架上端的下方铰接的坐板、坐板的后部上的导柱与后支架上的滑槽组成的滑动结构,一起实现椅子的折叠功能,零部件少,结构简单,坚实牢靠,组装与拆卸都比较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中在坐板的后部设有斜向上的挡板,所述左后支脚和右后支脚之间设有在折叠椅拉开为座椅的状态时作用于挡板从而阻挡坐板后部往上翻翘的第一横梁,在人坐上去的时候,通过第一横梁承受坐板后部往上翻翘的力,可以很好的保护到导柱与滑槽,使其更加的坚固牢靠,提升实木折叠椅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铰接孔设在后支架沿折叠椅前后方向厚度的中心位置,所述第四铰接孔设在坐板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所述的折叠椅满足如下关系式:S>(L+H)/2;其中,H为所述坐板的厚度,L为所述后支架沿折叠椅前后方向的厚度,S为所述第一铰接孔和第三铰接孔之间垂直最短距离;使得折叠椅在折叠起来后,后支架与坐板的相对空间足够而能够相对左前支脚和右前支脚平行放置,使得折叠起来后更加平稳,占用空间更小。

4、本实用新型中导柱设在挡板的左右两侧上,使得导柱的更换安装只发生在挡板上而不是坐板上,从而保护坐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沿I-I方向的剖切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新型实木折叠椅,包括前支架1和后支架2,所述前支架1包括左前支脚11和右前支脚12,所述后支架2的上端铰接在前支架1的中部,所述左前支脚11和右前支脚12之间并位于后支架2上端的下方铰接有坐板3,所述后支架2上设有滑槽2a,在所述坐板3的后部设有与滑槽2a配合滑动的导柱311,通过在前支架1上铰接后支架2、在左前支脚11和右前支脚12之间并位于后支架2上端的下方铰接的坐板3、坐板3的后部上的导柱311与后支架2上的滑槽2a组成的滑动结构,一起实现椅子的折叠功能,零部件少,结构简单,坚实牢靠,组装与拆卸都比较方便。

所述后支架2包括左后支脚21和右后支脚22,所述左后支脚21与左前支脚11铰接,所述右后支脚22与右前支脚12铰接,所述滑槽2a设在左后支脚21和右后支脚22的内侧。

在所述坐板3的后部设有斜向上的挡板31,所述左后支脚21和右后支脚22之间设有在折叠椅拉开为座椅时作用于挡板31从而阻挡坐板3后部往上翻翘的第一横梁23,在人坐上去的时候,通过第一横梁23承受坐板3后部往上翻翘的力,可以很好的保护到导柱311与滑槽2a,使其更加的坚固牢靠,提升实木折叠椅的使用寿命。

所述导柱311设在挡板31的左右两侧上,使得导柱311的更换安装只发生在挡板31上而不是坐板3上,从而保护坐板3。

所述左后支脚21和右后支脚22之间并在靠近二者下端处设有第二横梁24,第二横梁24使得左后支脚21和右后支脚22之间的结构更加坚固。

所述左前支脚11和右前支脚12分别设有与后支架2铰接的第一铰接孔1a,所述后支架2上设有对应第一铰接孔1a的第二铰接孔2b,所述第一铰接孔1a和第二铰接孔2b中穿设有第一销钉4,所述左前支脚11和右前支脚12分别设有与坐板3铰接的第三铰接孔1b,所述坐板3上设有与第三铰接孔1b对应的第四铰接孔32,所述第三铰接孔1b和第四铰接孔32中穿设有第二销钉5。

所述第二铰接孔2b设在后支架2沿折叠椅前后方向厚度的中心位置,所述第四铰接孔32设在坐板3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所述的折叠椅满足如下关系式:S>(L+H)/2;其中,H为所述坐板3的厚度,L为所述后支架2沿折叠椅前后方向的厚度,S为所述第一铰接孔1a和第三铰接孔1b之间垂直最短距离;使得折叠椅在折叠起来后,后支架2与坐板3的相对空间足够而能够相对左前支脚11和右前支脚12平行放置,使得折叠起来后更加平稳,占用空间更小。

所述前支架1上设有靠背13,所述左前支脚11和右前支脚12之间在靠近根部处设有第三横梁14,第三横梁14使得左前支脚11和右前支脚12之间的结构更加的坚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