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预约功能的新型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4918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预约功能的新型电饭煲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预约功能的新型电饭煲,属于厨房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常见的电饭锅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三类,现在已经成为日常家用电器,在电饭煲的面板一般上设有预约、升温、吸水、加热、糊化、焖饭和保温中多个或全部状态的按钮,按钮和控制电路板连接,控制电路板在煮饭过程中点亮或熄灭相应状态的指示灯,现在的电饭煲在使用预约功能时,预约的时候没有停电,等主人离开了或者上班去了,中途停了一下电后来又来电了,此时电饭煲的预约功能就没有了,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预约功能的新型电饭煲,通过增加内置充电电源,采用机械式计时装置,预约好时间后,利用微型电机使两个导电针同步旋转,预约时间到后,第一导电针断电,第二导电针通电,不会受停电影响,预约功能照常进行,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预约功能的新型电饭煲,包括电饭煲本体,所述电饭煲本体顶部通过铰链连接煲盖,所述电饭煲本体内腔设有内胆,所述电饭煲本体内壁与内胆之间设有内置充电电源,所述内置充电电源一侧电性连接第一导电弧片,所述第一导电弧片一侧设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上设有第一导电针,所述电饭煲本体外壁上设有预约定时旋钮与外部电源插口,且预约定时旋钮与第一转盘同轴连接,所述第一转盘一侧设有微型电机,且微型电机也与第一转盘同轴连接,微型电机与内胆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盘一侧设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上设有第二导电针,所述第二导电针连接第二导电弧片,所述第二导电弧片一侧电性连接控制器。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导电针与微型电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导电针与外部电源插口电性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预约定时旋钮四周设有定时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增加内置充电电源,采用机械式计时装置,预约好时间后,利用微型电机使两个导电针同步旋转,预约时间到后,第一导电针断电,第二导电针通电,不会受停电影响,预约功能照常进行,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预约功能的新型电饭煲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预约功能的新型电饭煲内部结构图。

图中标号:1、电饭煲本体;2、煲盖;3、内胆;4、内置充电电源;5、第一导电弧片;6、第一转盘;7、第一导电针;8、预约定时旋钮;9、外部电源插口;10、第二转盘;11、第二导电针;12、第二导电弧片;1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具有预约功能的新型电饭煲,包括电饭煲本体1,所述电饭煲本体1顶部通过铰链连接煲盖 2,能够密封保温,所述电饭煲本体1内腔设有内胆3,用来盛放大米等,所述电饭煲本体1内壁与内胆3之间设有内置充电电源4,所述内置充电电源4一侧电性连接第一导电弧片5,所述第一导电弧片5一侧设有第一转盘6,所述第一转盘6上设有第一导电针7,所述电饭煲本体1外壁上设有预约定时旋钮8与外部电源插口9,且预约定时旋钮8与第一转盘6同轴连接,所述预约定时旋钮8四周设有定时刻度线,方便准确定时,所述第一转盘6一侧设有微型电机,使第一转盘6旋转,所述第一导电针7与微型电机电性连接,且微型电机也与第一转盘6同轴连接,微型电机与内胆3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盘6一侧设有第二转盘10,所述第一转盘6与第二转盘10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盘10上设有第二导电针11,所述第二导电针11与外部电源插口9电性连接,用来接通外部电源,所述第二导电针11连接第二导电弧片12,所述第二导电弧片12一侧电性连接控制器13。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通过预约定时旋钮8预约一定的时间,第一导电针7到达第一导电弧片5指定位置,从而使内置电源4导通,微型电机开始带动第一转盘6逆时针旋转,同时第一导电针7在第一导电弧片5上逆时针旋转,第一转盘6通过皮带带动第二转盘10也逆时针旋转,当到达预约时间时,第一导电针7脱离第一导电弧片5,从而使微型电机断电停止工作,同时第二导电针11会落在第二导电弧片12上,接通外部电源,通过控制器13控制电饭煲工作,实用性强。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