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2804阅读:1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盘。



背景技术:

当饮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后,茶盘也逐渐变成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

目前,市面上的茶盘大多数形式单一、功能单一、结构单一、新颖性不够,不能满足各式各样的需求,比如喝茶时有人需要焚香、插花、吃茶食,有人需要喝快茶,有人需要体验慢茶,有人需要茶盘便携能收纳,还有不同人群和不同场合的需求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盘,运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定义茶盘,结构简单,拆装便捷,将喝茶、焚香、插花、赏画四种元素结合起来,满足喝茶人士的各种需求,并宣扬传统喝茶文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盘,包括:

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第三模块3和连接盒4;

第一模块1的两边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环11;

第二模块2和第三模块3的一边均设有第二连接环13;

第一模块1一边的第一连接环11与第二模块2上的第二连接环13匹配叠放;

第一模块1另一边的第一连接环11与第三模块3上的第二连接环13匹配叠放;

连接盒4能匹配嵌入第一连接环11和第二连接环13。

可选的,

连接盒4包括:盒身42和设有提手411的盒盖41;

盒盖41和盒身42能匹配盖合。

可选的,

第一模块1上设有水方槽;

水方槽内嵌入水方12。

可选的,

第一模块1一边设有出水孔121;

出水孔121上装有与出水孔121匹配的孔塞122。

可选的,

第二模块2内设有第一置盒槽;

第一置盒槽内收纳茶具盒22和插花台21;

茶具盒22上等距分为M个小格,其中M是自然数。

可选的,

第三模块3内设有第二置盒槽;

第二置盒槽内收纳香盒32和置物盒33;

香盒32内收纳香插31。

可选的,

连接盒4、第一连接环11和第二连接环13为金属材质。

可选的,

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第三模块3和提手411为木头和竹子的一种或两种的结合。

可选的,

第二模块2和第三模块3沿一条直边拼接组成的模块能与第一模块1叠放。

可选的,

水方12上设有若干小孔。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盘,包括: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第三模块3和连接盒4;第一模块1的两边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环11;第二模块2和第三模块3的一边均设有第二连接环13;第一模块1一边的第一连接环11与第二模块2上的第二连接环13匹配叠放;第一模块1另一边的第一连接环11与第三模块3上的第二连接环13匹配叠放;连接盒4能匹配嵌入第一连接环11和第二连接环13。使用中,第一模块1用于摆放茶壶、茶杯等茶具,第二模块2用于插花和收纳杯具,第三模块3用于燃香和收纳字画等物品,将喝茶、焚香、插花和赏画四种元素结合起来,即传扬宋人的四艺文化,营造温馨舒适的品茶环境。第一模块1的两边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环11,其两边可以是相对的两边也可以是相邻的两边,具体设计可根据喝茶空间和品茶人的需求而选择;第二模块2和第三模块3的一边均设有第二连接环13,第一连接环11和第二连接环13可做把手用,同时,第二连接环13的环体和第一连接环11的环体能匹配的叠放,连接盒4恰能嵌入第一连接环11和第二连接环13组成的环体内,即将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和第三模块3展开平铺时,通过连接盒4与第一连接环11和第二连接环13的匹配安装,组成一组茶盘,此种连接方式便捷简单,易于拆装,能够满足喝茶人士的各种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茶盘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茶盘实施例的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茶盘中的连接盒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茶盘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茶盘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茶盘的叠放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茶盘的叠放实施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盘,运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定义茶盘,结构简单,拆装便捷,将喝茶、焚香、插花、赏画四种元素结合起来,满足喝茶人士的各种需求,并宣扬传统喝茶文化。

下面参阅图1-7,对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茶盘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盘实施例,包括: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第三模块3和连接盒4;第一模块1的两边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环11;第二模块2和第三模块3的一边均设有第二连接环13;第一模块1一边的第一连接环11与第二模块2上的第二连接环13匹配叠放;第一模块1另一边的第一连接环11与第三模块3上的第二连接环13匹配叠放;连接盒4能匹配嵌入第一连接环11和第二连接环13。

如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模块1用于摆放茶壶、茶杯等茶具,第二模块2用于插花和收纳杯具,第三模块3用于燃香和收纳字画等物品,将喝茶、焚香、插花和赏画四种元素结合起来,即传扬宋人的四艺文化,营造温馨舒适的品茶环境。第一模块1的两边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环11,其两边可以是相对的两边也可以是相邻的两边,具体设计可根据喝茶空间和品茶人的需求而选择;第二模块2和第三模块3的一边均设有第二连接环13,第一连接环11和第二连接环13可做把手用,同时,第二连接环13的环体和第一连接环11的环体能匹配的叠放,连接盒4恰能嵌入第一连接环11和第二连接环13组成的环体内,即将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和第三模块3展开平铺时,通过连接盒4与第一连接环11和第二连接环13的匹配安装,组成一组茶盘,此种连接方式便捷简单,易于拆装,能够满足喝茶人士的各种需求。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盘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连接盒4包括:盒身42和设有提手411的盒盖41;盒盖41和盒身42能匹配盖合。

如图3,本实施例中,连接盒4包括能匹配盖合的盒身42和盒盖41,即连接盒4可用于盛装饮茶、焚香、插花、赏画、茶食等用品;盒盖41上设有提手411便于开合盒盖取放物品。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盘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第一模块1上设有水方槽;水方槽内嵌入水方12。

本实施例中,第一模块1用于摆放茶壶、茶杯等用品,嵌入式的设置水方12和水方槽能方便排水,同时,可取下水方便于清洗水方槽内部,能有效保持第一模块1的干净卫生。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盘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第一模块1一边设有出水孔121;出水孔121上装有与出水孔121匹配的孔塞122。

如图1和图4,本实施例中,因第一模块1用于摆放茶壶、茶杯等用品,点茶过程中排出的水流入水方槽内,当水积蓄一定量的时候可以打开孔塞122,让水方槽内的水通过出水孔121流出,操作简单,不影响品茶者的心情。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盘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第二模块2内设有第一置盒槽;第一置盒槽内收纳茶具盒22和插花台21;茶具盒22上等距分为M个小格,其中M是自然数。

本实施例中,第二模块2内的第一置盒槽用于收纳茶具盒22和插花台21,取放容易,且便于清洗。茶具盒22上等距分为M个小格便于收纳茶杯,具体数量可根据茶杯大小和品茶人数设定。茶具盒22和插花台21的形状可选择长方体,摆放规整。插花台21盒底放入第一置盒槽内可用于盛放物品,倒置于第一置盒槽内可用做插花平台,一物多用更便捷,满足各类人群需求。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盘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第三模块3内设有第二置盒槽;第二置盒槽内收纳香盒32和置物盒33;香盒32内收纳香插31。

本实施例中,第三模块3内的第二置盒槽用于收纳香盒32和置物盒33,容易取放,且便于清洗。香盒32用于收纳香插31,香插31可选择如铜、陶瓷等材质,香插31能取出,便于清理内部香灰。置物盒33和香盒32的形状均可选择长方体,盒底贴合第二置盒槽时可用于盛放香料、画卷等物品。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盘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连接盒4、第一连接环11和第二连接环13为金属材质。

本实施例中,金属材质可选择如铜,其结构表面可打磨的比较光滑,使得连接盒4从第一连接环11和第二连接环13构成的环体内嵌入和取出时比较容易,且金属材质坚硬、牢固、不易变形。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盘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第三模块3和提手411为木头和竹子的一种或两种的结合。

本实施例中,因茶杯多为易碎品,选择木头或竹子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能较好的保护茶杯,同时这种材质来源广、制作方便、对茶无污染、对人体又无害。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盘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第二模块2和第三模块3沿一条直边拼接组成的模块能与第一模块1叠放。

如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第二模块2和第三模块3沿一条直边拼接组成的模块能与第一模块1叠放,便于收纳,节省空间。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盘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水方12上设有若干小孔。

本实施例中,小孔能让水方12表面的水快速流进水方槽内,保证水方表面的清洁。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