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198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



背景技术:

当饮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后,茶盘也逐渐变成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

目前,市面上的茶盘大多数形式单一、功能单一、结构单一、新颖性不够,不能满足各式各样的需求,比如喝茶时有人需要焚香、插花、吃茶食,有人需要喝快茶,有人需要体验慢茶,有人需要茶盘便携能收纳,还有不同人群和不同场合的需求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模块化规格统一,易于生产便于收纳,节约空间,各模块能组合出多种不同的喝茶功能,适应各类人群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包括:

内盒1,外盒2和外盒盖3;

内盒1包括:第一内盒11,第二内盒12,第三内盒13和第四内盒14;

第一内盒11长为2a,宽为a,高为b;

第二内盒12长和宽均为2a,高为b;

第三内盒13长为4a,宽为a,高为b;

第四内盒14长为2a,宽为a,高为b,第四内盒14沿径向平均分为N个小格,N为自然数;

外盒2包括:第一外盒21和第二外盒22;

第一外盒21和第二外盒22的顶角上装有磁铁23、底角上装有铁块(24);

第一外盒21长为2c,宽为c,高为d;

第二外盒22长和宽相等且均为2c,高为d,其中c>2a,d>b;

第一外盒21恰能容纳两个第三内盒13;

第二外盒22恰能容纳四个第三内盒13;

外盒盖3包括:第一外盒盖31和第二外盒盖32;

第一外盒盖31与第一外盒21匹配盖合;

第二外盒盖32与第二外盒22匹配盖合。

可选的,

第一外盒盖31的一组短边的中点处设有易开口33;

第二外盒盖32的一组对边的中点处设有易开口33。

可选的,

第二外盒盖32的中心区设有若干小孔321。

可选的,

第一外盒21和第二外盒22的开口内沿设有用于撑起盒盖的第一阶梯部24;

第一阶梯部24的高为b。

可选的,

第一外盒盖31和第二外盒盖32的下面四边均设有与第一阶梯部24匹配的第二阶梯部34。

可选的,

第一外盒21内装有第一内盒11、第二内盒12、第三内盒13和第四内盒14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可选的,

第二外盒22内装有第一内盒11、第二内盒12、第三内盒13和第四内盒14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可选的,

A个第一外盒21和B个第二外盒22组成一组茶盘,其中A和B均为自然数;

第一外盒21和第二外盒22内装有第一内盒11、第二内盒12、第三内盒13和第四内盒14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可选的,

一组茶盘还包括C个第一外盒盖31和D个第二外盒盖32,其中C和D均为自然数。

可选的,

内盒1、外盒2和外盒盖3的材质为木头和竹子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包括:内盒1,外盒2和外盒盖3;内盒1包括:第一内盒11,第二内盒12,第三内盒13和第四内盒14;第一内盒11长为2a,宽为a,高为b;第二内盒12长和宽均为2a,高为b;第三内盒13长为4a,宽为a,高为b;第四内盒14长为2a,宽为a,高为b,第四内盒14沿径向平均分为N个小格,N为自然数;外盒2包括:第一外盒21和第二外盒22;第一外盒21和第二外盒22的顶角上装有磁铁23、底角装有铁块24;第一外盒21长为2c,宽为c,高为d;第二外盒22长和宽相等且均为2c,高为d,其中c>2a,d>b;第一外盒21恰能容纳两个第三内盒13;第二外盒22恰能容纳四个第三内盒13;外盒盖3包括:第一外盒盖31和第二外盒盖32;第一外盒盖31与第一外盒21匹配盖合;第二外盒盖32与第二外盒22匹配盖合。第一内盒11的长为宽的2倍,第二内盒12长宽相等且体积是第一内盒11体积的2倍,第三内盒13长是宽的4倍,其体积是第一内盒11体积的2倍,即内盒1、外盒2和外盒盖3都有固定的比例和尺寸,模块化规格统一,易于生产便于收纳,节约空间。第四内盒14与第三内盒13的长宽高相同,其内部沿径向平均分为N个小格,N的取值可根据所需放置茶杯的数量而定,可满足客户的需求。外盒用于容纳内盒,其中第一外盒21的长是宽的2倍,且恰能容纳两个第三内盒13,第二外盒22的底面为正方形,且变长等于第一外盒21的长边,即第二外盒22的体积是第一外盒21的体积的2倍,规格一致便于收纳。外盒盖3与外盒2的设计,一方面,收纳时,外盒与盒盖配合使用能防止盒内盛装的物品散落,另一方面,平铺各外盒时,外盒与外盒盖匹配安装可当作水方和茶台使用。第一外盒21和第二外盒22的四个顶角都设有磁铁23、四个底角设有铁块24,在收纳和平铺拼接时使得上下或水平相邻的盒能吸附,保证外盒摆放的稳定。第一外盒21和第二外盒22的个数、拼接的不同能够组成不同的模块,满足不同的喝茶功能,适应各类人群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一种第二外盒与内盒的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一种第一外盒与内盒的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另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另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一种展开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模块化规格统一,易于生产便于收纳,节约空间,各模块能组合出多种不同的喝茶功能,适应各类人群的需求。

下面参阅图1-8,对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实施例,包括:内盒1,外盒2和外盒盖3;内盒1包括:第一内盒11,第二内盒12,第三内盒13和第四内盒14;第一内盒11长为2a,宽为a,高为b;第二内盒12长和宽均为2a,高为b;第三内盒13长为4a,宽为a,高为b;第四内盒14长为2a,宽为a,高为b,第四内盒14沿径向平均分为N个小格,N为自然数;外盒2包括:第一外盒21和第二外盒22;第一外盒21和第二外盒22的顶角上装有磁铁23、底角上装有铁块24;第一外盒21长为2c,宽为c,高为d;第二外盒22长和宽相等且均为2c,高为d,其中c>2a,d>b;第一外盒21恰能容纳两个第三内盒13;第二外盒22恰能容纳四个第三内盒13;外盒盖3包括:第一外盒盖31和第二外盒盖32;第一外盒盖31与第一外盒21匹配盖合;第二外盒盖32与第二外盒22匹配盖合。

如图1-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内盒11的长为宽的2倍,第二内盒12长宽相等且体积是第一内盒11体积的2倍,第三内盒13长是宽的4倍,其体积是第一内盒11体积的2倍,即内盒1、外盒2和外盒盖3都有固定的比例和尺寸,模块化规格统一,易于生产便于收纳,节约空间。第四内盒14与第三内盒13的长宽高相同,其内部沿径向平均分为N个小格,N的取值可根据所需放置茶杯的数量而定,可满足客户的需求。外盒用于容纳内盒,其中第一外盒21的长是宽的2倍,且恰能容纳两个第三内盒13,第二外盒22的底面为正方形,且变长等于第一外盒21的长边,即第二外盒22的体积是第一外盒21的体积的2倍,规格一致便于收纳。外盒盖3与外盒2的设计,一方面,收纳时,外盒与盒盖配合使用能防止盒内盛装的物品散落,另一方面,平铺各外盒时,外盒与外盒盖匹配安装可当作水方和茶台使用。第一外盒21和第二外盒22的四个顶角都设有磁铁23、四个底角设有铁块24,在收纳和平铺拼接时使得上下或水平相邻的盒能吸附,保证外盒摆放的稳定。第一外盒21和第二外盒22的个数、拼接的不同能够组成不同的模块,满足不同的喝茶功能,适应各类人群的需求。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第一外盒盖31的一组短边的中点处设有易开口33;第二外盒盖32的一组对边的中点处设有易开口33。

本实施例中,第一外盒盖31用于盖合第一外盒21,第一外盒盖31的一组短边的中点处设有的易开口33方便开启第一外盒盖31;第二外盒盖32用于盖合第二外盒22,第二外盒盖32的一组对边的中点处设有的易开口33方便开启第二外盒盖32。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第二外盒盖32的中心区设有若干小孔321。

本实施例中,第二外盒盖32的中心区域设有的若干小孔组成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圆形等,一方面,收纳时能保证盒内透气性,另一方面,平铺与第二外盒22组合成水方时能方便排水。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第一外盒21和第二外盒22的开口内沿设有用于撑起盒盖的第一阶梯部24;第一阶梯部24的高为b。

如图4,本实施例中,当取出外盒内的内盒时,第一阶梯部24仍能撑起外盒盖,使得外盒与外盒盖搭配组成水方或者茶台。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第一外盒盖31和第二外盒盖32的下面四边均设有与第一阶梯部24匹配的第二阶梯部34。

如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合盖31和第二外盒盖32的下面四边均设有与第一阶梯部24匹配的第二阶梯部34,使得盖合时具有更好的密封性。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第一外盒21内装有第一内盒11、第二内盒12、第三内盒13和第四内盒14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如图3和图8,本实施例中,第一外盒21内可以选择性的放置第一内盒11、第二内盒12、第三内盒13和第四内盒14的一种或几种的不同组合,如:4个第一内盒、2个第二内盒、2个第三内盒、2个第四内盒、2个第一内盒和1个第二内盒、2个第一内盒和1个第三内盒、2个第一内盒和1个第四内盒、1个第三内盒和1个第四内盒。因选择的不同可以搭配出不同的使用功能,如:杯具盘、泡茶工具盘、茶叶盘、茶食盘、香具盘、小茶盘等。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第二外盒22内装有第一内盒11、第二内盒12、第三内盒13和第四内盒14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如图2和图8,本实施例中,第二外盒22内可以选择性的放置第一内盒11、第二内盒12、第三内盒13和第四内盒14的一种或几种的不同组合,如:8个第一内盒、4个第二内盒、4个第三内盒、4个第四内盒、2个第一内盒和3个第二内盒、4个第一内盒和2个第三内盒、2个第一内盒1个第二内盒1个第三内盒和1个第四内盒等,功能同上,不做赘述。在收纳和平铺组合时,内盒可以任意取出调整搭配,满足茶盘的多功能效果。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A个第一外盒21和B个第二外盒22组成一组茶盘,其中A和B均为自然数;第一外盒21和第二外盒22内装有第一内盒11、第二内盒12,第三内盒13和第四内盒14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如图5-图7,本实施例中,因个人需求、使用人数等的不同可以选择适当数量的第一外盒21和第二外盒22,若使用人数较少可选择一个第一外盒内搭配适当的前述内盒,也可加配2个第一外盒,在收纳时仍能够叠成一个长方体。若使用人数较多可以多叠加几个第一外盒和第二外盒使用。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组茶盘还包括C个第一外盒盖31和D个第二外盒盖32,其中C和D均为自然数。

本实施例中,可跟据具体需求的第一外盒21和第二外盒22的数量选择搭配第一外盒盖31和第二外盒盖32,并非所有的第一外盒21和第二外盒22都要配有外盒盖,可根据收纳和平铺搭配时的需要选择性的增减外盒盖的数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模块化茶盘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内盒1、外盒2和外盒盖3的材质为木头和竹子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本实施例中,因茶杯多为易碎品,选择木头或竹子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能较好的保护茶杯,同时这种材质来源广、制作方便、对茶无污染、对人体又无害。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