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8165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多士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士炉。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多士炉即吐司机,其主要用于烤制面包片,由于其操作方便、烘烤迅速且口味较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接受,成为一种常见的厨房用品。

目前市场上的多士炉,一般通过双开关金属弹片的触点接触,将市电传递到发热炉胆,进而通过发热炉胆内的发热丝产生热量来烤制面包片。在多士炉的工作时间结束,通过控制双开关金属弹片的触点断开,进而切断发热炉胆的电源供给,发热炉胆内的发热丝停止发热,多士炉停止工作。

然而,当多士炉的工作时间结束,若市电流过触点的电流较大,突然控制双开关金属弹片的触点断开,容易出现火花,产生电弧,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触点氧化,导致多士炉的工作状态出现异常,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士炉,通过在流至开关单元的电压信号为零时控制开关单元断开,解决了现有多士炉在开关单元打开时容易出现电火花的问题,提高了多士炉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多士炉的正常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士炉,包括:供电电源、开关单元、炉胆本体、控制单元和检测单元;

所述供电电源通过所述开关单元为所述炉胆本体供电,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炉胆本体之间以及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炉胆本体之间,所述检测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多士炉满足停止加热条件且由所述供电电源流经所述开关单元的电压信号为零时,控制所述开关单元打开,以使所述供电电源停止为所述炉胆本体供电。

这样供电电源输出的电压信号流经开关单元时,电压信号的大小为零,其对应的同相电流也为零,进而避免了多士炉在开关单元处电流突变导致产生电火弧的问题,降低了开关单元损坏的几率,保证了多士炉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停止加热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任一种:所述炉胆本体的预设发热时间结束、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多士炉的取消键开启。

这样当炉胆本体的预设发热时间结束或者检测单元检测到多士炉的取消键开启时,控制单元均能够控制开关单元在流经开关单元的电压信号为零时打开,使供电电源停止为炉胆本体供电,从而有效控制多士炉的正常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磁铁电路和双开关弹片;

所述供电电源通过所述双开关弹片与所述炉胆本体连接,构成供电回路;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磁铁电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磁铁电路中的电磁铁带磁或消磁。

这样通过给磁铁电路中的电磁铁通电或断开可控制电磁铁带磁或消磁,进而准确控制开关单元的打开或关闭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磁铁电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磁铁电路中的电磁铁带磁或消磁,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多士炉的开关键开启时,控制所述磁铁电路中的电磁铁带磁,以吸合所述双开关弹片,所述双开关弹片的触点闭合,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多士炉满足停止加热条件时,控制所述磁铁电路中的电磁铁消磁,以使所述电磁铁失去对所述双开关弹片的吸合力,所述双开关弹片的触点断开。

这样通过控制磁铁电路中的电磁铁带磁或消磁来控制双开关弹片的触点闭合或打开,实现了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开关单元开启或关闭的目的,保证了多士炉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子单元和处理子单元;

所述控制子单元用于发出断电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开关单元在所述断电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打开;

所述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多士炉第一次工作时,记录所述控制子单元发出所述断电控制信号时的第一时间和所述开关单元打开时的第二时间,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获取所述开关单元打开所需的延时时间。

这样在多士炉第一次工作时求出开关单元打开所需的延时时间,为后续控制开关单元在电压信号为零时打开提供了可能,是保证控制多士炉的正常使用的前提条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源输出的所述电压信号为周期性信号,在所述延时时间大于所述电压信号的半波周期时,则所述处理子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延时时间对所述半波周期取余数得到的余数延时时间。

这样当开关单元打开所需的延时时间大于电压信号的半波周期时,通过对延时时间取余数,同样为保证开关单元在电压信号为零时恰好断开提供了可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控制子单元发出断电控制信号后,检测流经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炉胆本体的电压信号是否为零;

在所述延时时间小于所述电压信号的半波周期时,所述控制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压信号第一次为零时,控制所述电压信号延时所述半波周期与所述延时时间的差值,以使所述开关单元打开时所述电压信号为零;

在所述延时时间大于所述电压信号的半波周期时,所述控制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压信号第一次为零时,控制所述电压信号延时所述半波周期与所述余数延时时间的差值,以使所述开关单元打开时所述电压信号为零。

本实施例分别对延时时间小于电压信号的半波周期和/或延时时间大于电压信号的半波周期进行处理,使得开关单元打开时流经其的电压信号恰好为零,避免了电火弧的产生,降低开关单元损坏的几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

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炉胆本体与所述开关单元之间,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控制单元是否发出断电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检测电路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开关单元之间,所述第二检测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开关单元是否打开。

利用第一检测电路检测控制单元是否发出断电控制信号,利用第二检测电路检测开关单元是否打开,保证了控制单元获取的控制单元发出断电控制信号对应的第一时间和开关单元打开时对应的第二时间准确,为后续控制开关单元打开恰好处于电压信号为零处奠定了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士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多士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多士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多士炉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供电电源;12:开关单元;13:炉胆本体;

14:控制单元;15:检测单元;121:磁铁电路;

122:双开关弹片;141:控制子单元;142:处理子单元;

151:第一检测电路;152:第二检测电路;131:发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士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士炉,包括:供电电源11、开关单元12、炉胆本体13、控制单元14和检测单元15。

其中,供电电源11通过开关单元12为炉胆本体13供电,开关单元12与控制单元14连接,该检测单元15的一端连接在开关单元12与炉胆本体13之间以及开关单元12与炉胆本体13之间,检测单元15的另一端与控制单元1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4用于在检测单元15检测到多士炉满足停止加热条件且由供电电源11流经开关单元12的电压信号为零时,控制该开关单元12打开,以使供电电源11停止为炉胆本体13供电。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士炉,其具备的手柄(未示出)与开关单元12连接。因此,多士炉的工作原理可总结为:通过将该手柄压下去,上述开关单元12打开,供电电源11输出的电压信号通过开关单元12传递给炉胆本体13,具体的,可以是传递给炉胆本体13内的加热丝,通过加热丝的发热从而达到烤制炉胆本体13内面包片的目的。

目前的多士炉产品在满足停止加热条件时,控制单元14则直接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开关单元12关闭,使供电电源11停止为炉胆本体13供电,从而使炉胆本体13停止发热。这样多士炉在每次工作结束,且供电电源11输出的电压信号流经至开关单元12突然被截止时,该电压信号的大小在开关单元12处的突变导致电火弧出现,长期使用则容易损坏开关单元12,造成多士炉工作异常。

在本实施例中,当多士炉中的检测单元15检测到多士炉满足停止加热条件,且该检测单元15还检测到由供电电源11流经至开关单元12的电压信号为零时,也即,当上述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控制单元14才控制开关单元12打开,从而使供电电源11停止为炉胆本体13供电。此时,供电电源11输出的电压信号流经开关单元12时,电压信号的大小为零,由于多士炉负载的性质为阻性负载,故在多士炉产品中,电压信号与对应的电流信号是同相的,因此在流经开关单元12时的电压信号为零时,其对应的同相电流也为零,进而避免了多士炉在开关单元12处电流突变导致产生电火弧的问题,降低了开关单元12损坏的几率,保证了多士炉的正常工作。

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士炉中,供电电源11可选为市电电源。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多士炉中,上述停止加热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任一种:炉胆本体13的预设发热时间结束、检测单元15检测到多士炉的取消键开启。

具体的,在多士炉的使用过程中,当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定好多士炉的工作档位之后,也就确定了炉胆本体13的预设发热时间,因此,当检测单元15检测到供电电源11为炉胆本体13供电的时间达到炉胆本体13的预设发热时间时,控制单元14则控制开关单元12在流经开关单元12的电压信号为零时打开,进而使供电电源11停止为炉胆本体13供电。

类似的,在多士炉加热的过程中,若用户按压了多士炉的取消键,即检测单元15检测到多士炉的取消键开启时,控制单元14也控制开关单元12在流经开关单元12的电压信号为零时打开,使供电电源11停止为炉胆本体13供电。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停止加热条件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炉胆本体13的预设发热时间结束、控制单元14检测到多士炉的取消键开启等条件,只要是多士炉在正常条件下需要切断电源的停止加热条件均属于本实施例的保护范畴。

第二实施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多士炉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多士炉的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士炉中,上述开关单元12包括:磁铁电路121和双开关弹片122。

其中,供电电源11通过双开关弹片122与炉胆本体13连接,构成供电回路。而控制单元14与磁铁电路121连接,用于控制磁铁电路121中的电磁铁带磁或消磁。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单元14与磁铁电路121连接,用于控制磁铁电路121中的电磁铁带磁或消磁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具体的,控制单元14用于在检测单元15检测到多士炉的开关键开启时,控制磁铁电路121中的电磁铁带磁,以吸合双开关弹片122,该双开关弹片122的触点闭合,在检测单元15检测到多士炉满足停止加热条件时,控制磁铁电路121中的电磁铁消磁,以使电磁铁失去对双开关弹片122的吸合力,该双开关弹片122的触点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按压多士炉的开关键时,即检测单元15检测到多士炉的开关键开启,此时控制单元14则控制磁铁电路121中的电磁铁带磁,也即,给磁铁电路121中的电磁铁通电,使该电磁铁具有吸合力,从而吸合该双开关弹片122,达到双开关弹片122的触点闭合的目的。这样供电电源11输出的电压信号则通过该双开关弹片122传递给炉胆本体13内的发热丝,从而利用发热丝的发热烤制面包片。

同理,当检测单元15检测到多士炉满足停止加热条件,即检测单元15检测到炉胆本体13的预设发热时间结束或者多士炉的取消键开启任一项时,控制单元14则控制磁铁电路121中的电磁铁消磁,也即,控制单元14停止为磁铁电路121中的电磁铁通电,即可使电磁铁通电时具有的磁性消失,进而使电磁铁失去对双开关弹片122的吸合力,因此,双开关弹片122的触点分离,双开关弹片122的触点断开。这样供电电源11输出的电压信号则无法通过该双开关弹片122传递给炉胆本体13内的发热丝,多士炉停止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士炉,开关单元包括磁铁电路和双开关弹片,供电电源通过双开关弹片与炉胆本体连接,构成了供电回路,控制单元与磁铁电路连接,可控制磁铁电路中的电磁铁带磁或消磁,具体的,控制单元在检测单元检测到多士炉的开关键开启时,用于控制磁铁电路中的电磁铁带磁,以吸合双开关弹片,该双开关弹片的触点闭合,在检测单元检测到多士炉满足停止加热条件时,用于控制磁铁电路中的电磁铁消磁,以使电磁铁失去对双开关弹片的吸合力,该双开关弹片的触点断开。这样实现了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开关单元开启或关闭的目的,保证了多士炉的正常工作。

第三实施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多士炉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多士炉的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士炉中,上述控制单元14,包括:控制子单元141和处理子单元142。

其中,控制子单元141用于发出断电控制信号,以使开关单元12在该断电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打开。

处理子单元142用于在多士炉第一次工作时,记录控制子单元141发出上述断电控制信号时的第一时间和开关单元12打开时的第二时间,并根据该第一时间和该第二时间获取开关单元12打开所需的延时时间。

作为一种示例,当多士炉满足停止加热条件时,多士炉内的控制子单元141则发出断电控制信号,以使开关单元12在该断电控制信号的作用下打开。因此,当多士炉出厂之后第一次工作时,利用控制单元14包括的处理子单元142来记录控制子单元141发出断电控制信号时的第一时间,以及开关单元12完全打开时的第二时间。

若假设第一时间为T1,第二时间为T2,那么该处理子单元142根据第一时间T1和第二时间T2,便可得到控制单元14从发出断开控制信号到开关单元12完全断开所需的延时时间T,具体的,该延时时间T通过第二时间T2减去第一时间T1得到,即T=T2-T1。

在本实施例中,供电电源11输出的电压信号为周期性信号,因此,在延时时间大于电压信号的半波周期时,处理子单元142还用于获取该延时时间对半波周期取余数得到的余数延时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本实施例中的供电电源11为市电电源时,众多周知,市电电源输出的是有效电压等于220V,频率等于50Hz的交流信号,该交流信号为正弦波,周期为20ms,半波周期为10ms。

举例来说,假设开关单元12完全打开所需的延时时间T=24ms时,其大于市电电源的半波周期10ms,此时,利用T%10ms,对延时时间T取余数,得到余数延时时间T’,即余数延时时间T’=24%10=4ms。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士炉中,上述检测单元15,用于在检测到控制子单元141发出断电控制信号后,检测流经该开关单元12与炉胆本体13的电压信号是否为零。

相应的,在控制子单元141发出断电控制信号后,控制子单元141的用途还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种:在延时时间小于电压信号的半波周期时,控制子单元141还用于在检测单元15检测到电压信号第一次为零时,控制电压信号延时半波周期与上述延时时间的差值,以使开关单元12打开时电压信号为零。

第二种:在延时时间大于电压信号的半波周期时,控制子单元141还用于在检测单元15检测到电压信号第一次为零时,控制电压信号延时半波周期与余数延时时间的差值,以使开关单元12打开时电压信号为零。

具体的,在延时时间T小于电压信号的半波周期10ms时,根据该延时时间T与半波周期10ms的大小求出两者之间的差值(10-T)ms,进而在多士炉满足停止加热条件,且在检测单元15检测到电压信号第一次为零时,控制子单元141控制电压信号延时该半波周期与延时时间的差值(10-T)ms,这样,延时的(10-T)加上上述延时时间T,恰好等于0,即(10-T)+T=10ms。也即,开关单元12完全打开时,刚好在电压信号第一次为零之后延时10ms,即此时电压信号还是等于零,所以,此时流经开关单元12的电流很小,不会产生电火弧,从而降低了开关单元12损坏的几率,保证了多士炉的正常工作。

而在延时时间T大于电压信号的半波周期10ms时,根据该余数延时时间T’与半波周期10ms的大小求出两者之间的差值(10-T’)ms,进而在多士炉满足停止加热条件,且在检测单元15检测到电压信号第一次为零时,控制子单元141控制电压信号延时该半波周期与余数延时时间的差值(10-T’)ms,这样,延时的(10-T’)加上上述余数延时时间T’,恰好等于0,即(10-T’)+T’=10ms。也即,开关单元12完全打开时,刚好在电压信号第一次为零之后延时10ms,即此时电压信号还是等于零,同样的,此时流经开关单元12的电流很小,不会产生电火弧,同样降低了开关单元12损坏的几率。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多士炉的电路示意图。如图4所示,上述检测单元15包括第一检测电路151和第二检测电路152。

该第一检测电路151的一端连接在炉胆本体13与开关单元12之间,该第一检测电路151的另一端与控制单元14连接,该第一检测电路151用于检测控制单元14是否发出断电控制信号。

该第二检测电路152的一端连接在供电电源11与开关单元12之间,该第二检测电路152的另一端与控制单元14连接,该第二检测电路152用于检测开关单元12是否打开。

具体的,如图4所示,具体的,如图4所示,该第一检测电路151包括:第一三极管Q1。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b通过电阻R7、电阻R8连接到供电电源11的火线L上,且连接点位于开关单元12与炉胆本体13之间,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b和发射极e之间还连接有并联连接的电容C8和电阻R9,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e接地GND,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c通过电阻R10与基准电源连接,该基准电源输出的基准电压是VCC,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c还通过电容C9接地GND,并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侧输出第一检测结果ZERO1,以供控制单元14的处理子单元142记录开关单元12打开时的第一时间。

类似的,第二检测电路152包括:第三三极管Q3。该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b通过电阻R11、电阻R12连接到供电电源11的火线L上,且连接点位于开关单元12与供电电源11之间,该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b和发射极e之间还连接有并联连接的电容C10和电阻R13,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e接地GND,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c通过电阻R14与基准电源连接,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c还通过电容C11接地GND,并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c侧输出第二检测结果ZERO2,以供控制单元14内的处理子单元142记录开关单元12打开时的第二时间。

控制单元14内的控制子单元141与开关单元12的磁铁电路121连接,用于通过磁铁电路121内的电磁铁控制双开关弹片122的开闭。

参照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路图中,炉胆本体13连接在供电电源11的零线延伸出的电源线上,供电电源11输出的电压信号经过开关单元12后传递给炉胆本体13内的发热丝131,以使发热丝131发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