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4636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颈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颈枕。



背景技术: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稍事休憩,U型颈枕特别适于人们靠在座椅、沙发、角落等处休息。U型颈枕的设计目的是:在这些情形下,U型颈枕绕在颈部上并贴靠在肩颈部位,给人们的头、颈部提供依托,使得人们放松或睡着时头部得到支撑,而不会屈曲在某个角度,避免了因小憩引起血液循环不畅而导致颈部酸痛或头晕头痛;且颈枕要柔软舒适,能够提供良好的休憩体验。

但是,颈枕作为能够随身携带的用品,还可以开发更多的附加用途。

另外,现有的颈枕大多是简单的弧形结构,使用时绕在颈部,并不能很好地贴合头颈部的形状,使得对头颈部的支撑不足,舒适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改进的颈枕,使其能够作为容纳其他小物品(例如手机)的容器,方便人们在休憩时将这些小物品收纳在颈枕里而不至于乱放、甚至丢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颈枕包含:一U形枕芯本体,U形枕芯本体的外壁上包裹有U形枕套,U形枕套具有两个端部,其特征在于:一容纳袋设置在枕套的底部、并位于两个端部中的一个上。将容纳袋设置在枕套底部,当收纳例如手机时,还进一步方便人们在休憩时能够及时感知到来电来信的振动等。

进一步地,相对于两个端部中的一个而言,容纳袋的开口朝外。这样方便人们将小物品塞进或拿出容纳袋。

进一步地,容纳袋的开口和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的顶部之间具有一距离,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将容纳袋的开口设计成合适的尺寸。

进一步地,距离为2-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改进方面,在枕套上还设有一对固定带,一对固定带包含一环形带、以及一装有扣件并可穿过环形带后通过扣件连接形成封闭环形的开放带,环形带和开放带被分设在两个端部上。人们将颈枕套在颈部后,通过开放带和环形带的连接,能够很好地将颈枕在颈部的形状很好地固定下来,为颈部提供更稳定的支撑,提高舒适度。

进一步地,枕芯本体为记忆回弹海绵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改进方面,颈枕的上部具有起伏的形状,包含位于U形中间部位的一枕部,从枕部分别向两侧延伸、依次排列的两个侧枕部、两个置耳部、两个托部,其中侧枕部高于枕部和置耳部。通过抬高两个侧枕部,使得当颈枕围在人们的颈部时,其头部两侧靠近颈部的位置能够得到较好地支撑,使得人们休息时头部颈部相对于两肩基本处于中间位置,保证了颈枕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托部高于置耳部,枕部高于置耳部,从而保证颈枕避开了人们的耳朵,并给脸颊两侧下部提供了支撑,辅助支撑人们的头部和颈部,进一步提高了舒适度。

进一步地,枕套的底部靠外侧设有拉链,拉链处于枕套的缝线上,并位于缝线的中间部分。

进一步地,拉链的长度为枕套底部外侧长度的三分之一,以便于可以很容易地拆装枕芯。

本实用新型的颈枕,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充分利用其便携的特性,在人们休憩时能够提供随身小物品的收纳作用,解决了随身小物品在休憩时无处存放的问题。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颈枕通过结构上的改进,还能够给人们的颈部、靠颈部的头部两侧、脸颊下部两侧等位置提供可靠的支撑,大大提升了颈枕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颈枕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颈枕的侧视图,其中该侧视图横向放置。

图3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颈枕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颈枕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颈枕为U形,其包含一优选地由记忆海绵制成的U形枕芯本体,贴着枕芯外壁套了枕套10。枕套10也是U形,具有两个端部11、12。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枕芯本体的材料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材料,例如普通海绵等。

一容纳袋13位于枕套10的底部,处于其中一个端部12上。相对于端部12,容纳袋13的开口131朝外,如图中箭头方向,便于人们将小物品塞入或拿出容纳袋。且容纳袋的开口距离端部12的顶部一定距离,在2-5cm范围内都可以。

可选择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颈枕还可以不止一个容纳袋,例如两个容纳袋,分别位于U形的两端。

枕套10上还装有一对固定带,包含一环形带14、一开放带15。环形带14固定在端部12上,具有封闭环形,开放带15为两截式设计,每截的一端固定在端部11上,每截的另一端上分别固定有扣件。优选地,扣件包括一对按扣、或纽扣和扣眼等。当需要时,将开放带15的其中一截穿过环形带14,然后通过扣件和开放带15的另一截固定使得开放带14形成一封闭环形,从而基本固定颈枕的两个端部11、12的相对位置,使其不会张得更开,有利于对颈部头部的支撑。

在枕套10的底部靠外侧,一拉链16优选地设置在枕套10的缝线16’上,并位于缝线16’的中间部分。优选地,拉链16的长度为枕套底部外侧长度的三分之一,以便于人们能够很容易地拆装枕芯,方便清洗枕套。

如图2侧视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颈枕的上部具有起伏的形状,包含位于U形的中间部位的一个枕部21、从枕部21分别向两侧延伸并依次排列的两个侧枕部22、两个置耳部23、两个托部24。优选地,侧枕部22高于枕部21和置耳部23。优选地,托部24高于置耳部23。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