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风后抑郁症的辅疗药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4602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风后抑郁症的辅疗药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风后抑郁症的辅疗药枕,涉及药枕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药枕,一般的包括药芯,在药芯的外面包上一个比较好看的枕套,他依靠药芯中的各种挥发性药物或渗出药物,穿过枕套作用于人的后脑和颈部,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但是该种枕头的防振动、减压效果较差,而且不能根据病患的需要调整药枕的高度,给病患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风后抑郁症的辅疗药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中风后抑郁症的辅疗药枕,包括枕垫和枕座,所述枕垫和枕座上都设有魔术贴,所述枕垫和枕座通过魔术贴连接在一起,所述枕垫的材质为硅胶和乳胶中的一种,所述枕垫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枕座内设有药袋槽,所述枕座下端设有可调节高度的调节板。

优选的,所述枕座底面为拱桥状且底面的两端设有卡接块,所述调节板上端面设有与卡接块卡接的卡接槽。

优选的,所述药袋槽侧端设有卡接孔,所述药袋槽上端面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卡接在卡接孔中,所述挡板上也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调节板由若干块板材堆叠组成,所述板材与板材之间安装有高压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充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风后抑郁症的辅疗药枕,药垫由硅胶(或者乳胶)制成,具有很好的防震、减压功能,可以对中风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起到减压的效果,枕座中设有药袋槽,药袋槽中放置中药,中药从透气孔中散发,可对患者起到理疗的作用,药袋槽上设置有挡板,可防止药袋槽(或者药袋中)的中药散落至枕座中,在枕座的下方设有气囊升降装置,通过从气囊的充气孔中充入气体,气囊在气体的作用下撑起,从而抬高了板材,起到了抬高药枕的目的,反之将气囊中的气体从充气孔排出,起到降低药枕的作用,同时气囊充气后也具有防震、减压的功能,本实用新型拆卸简单,清洗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风后抑郁症的辅疗药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风后抑郁症的辅疗药枕的枕垫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风后抑郁症的辅疗药枕的枕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风后抑郁症的辅疗药枕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风后抑郁症的辅疗药枕的药袋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枕垫,101-透气孔,102-魔术贴,2-枕座,201-挡板,202-药袋槽,203-卡接块,3-调节板,301-卡接槽,302-板材,303-气囊,304-充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中风后抑郁症的辅疗药枕,包括枕垫1和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垫1和枕座2上都设有魔术贴102,所述枕垫1和枕座2通过魔术贴102连接在一起,所述枕垫1的材质为硅胶和乳胶中的一种,所述枕垫1上设有若干透气孔101,所述枕座2内设有药袋槽202,所述枕座2下端设有可调节高度的调节板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枕座2底面为拱桥状且底面的两端设有卡接块203,所述调节板3上端面设有与卡接块203卡接的卡接槽30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药袋槽202侧端设有卡接孔,所述药袋槽202上端面设有挡板201,所述挡板201上设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卡接在卡接孔中,所述挡板201上也设有透气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3由若干块板材302堆叠组成,所述板材与板材之间安装有高压气囊303,所述气囊303上设有充气孔30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从药袋槽202端面取出挡板201,将药袋放入药袋槽202中,然后将挡板201卡接在药袋槽202端面上,利用枕垫1左右两端以及枕座2两端的魔术贴102将枕垫1和枕座2安装在一起,枕座2下端设有卡接块203,调节板3上端面设有与卡接块203卡接的卡接槽301,二者通过卡接安装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升高药枕时,从充气孔304对气囊303进行充气,板材302会在气囊303胀起的情况下渐渐升高,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多级板材302和气囊303依次堆叠,可以根据需要提高药枕的高度,同理,当气囊303充气后的药枕需要降低高度时,打开充气孔304,将气体排出(或者抽出),通过以上对气囊303进行充气和排气,可以对药枕的高度进行调节,简单实用。

另外,枕垫1和枕座2采用魔术贴102粘结,枕座2和调节板3卡接,拆卸简单,清洗方便,在药袋槽202上端面卡接有挡板201,可以在药袋槽202中直接放置药物而使药物不会洒出,挡板201和枕垫1上都设有透气孔101,有利于药物的挥发,达到了理疗的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