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式刮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3945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两用式刮水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洁具产品中的刮水器结构,具体是指两用式刮水器。



背景技术:

刮水器属于常见的刮水工具,主要依靠刮座前部固定安装的扁条状刮水板而将窗户玻璃、瓷砖墙面、大理石地面等光滑表面上的水渍刮除干净,从而保证上述物品表面的光亮如新;然而,这些物品光滑表面的面积较大,在扁条状刮水板沿着一个方向刮除水渍的过程中,往往会在扁条状刮水板的两侧留下一些水迹,故当水渍刮除完成后,必须再通过干净的清洁布给予擦干。但是,刮水器都是仅具备刮水功能的,擦干所用的清洁布必须通过另外准备的小平拖才能使用,刮水和擦干分开使用不但非常麻烦,而且还需消费者同时准备两种清洁工具,这也给消费者的使用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同时具备刮水和擦干的功能、一物两用的两用式刮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两用式刮水器,包括可卸式连接的手柄和刮座,该刮座前部设有固定安装的扁条状刮水板,所述的刮座前部还设有可卸式连接的清洁布,该清洁布将所述扁条状刮水板完全包裹在内。

所述的清洁布上、下对折将所述扁条状刮水板完全包裹在内,该清洁布上边缘可卸式连接在刮座顶面,清洁布下边缘可卸式连接在刮座底面。

所述的刮座顶面和刮座底面分别设有夹布块,所述的清洁布上边缘和清洁布下边缘分别可卸式连接在该夹布块上。

所述的扁条状刮水板呈“U”型弯折,并通过压条将所述“U”型弯折处固定安装在刮座的前部。

所述的扁条状刮水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护板。

所述的护板内端固定安装在刮座上,护板外端设有向外弯折的翘边。

所述的手柄前端设有塞装固定的连接套,该连接套与刮座之间分别设有可卸式配插连接的弹性扣和锁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刮水器的刮座前部增设有可卸式连接的清洁布,该清洁布可将扁条状刮水板完全包裹在内;因此,当需要刮水时,只需去除清洁布露出扁条状刮水板即可将各种物品光滑表面上的水渍刮除干净,接着在刮座前部安装清洁布,就能擦干刮水后留下的水迹,这种刮水器能够同时具备刮水和擦干的功能,具有一物两用的使用优点,故既方便了消费者的使用,也能减少消费者的额外经济支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卸去清洁布后的结构示意图(手柄和刮座处于分离状态)。

图4为图2卸去清洁布后的结构示意图(手柄和刮座处于分离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1.手柄、11.铝管、12.握柄、13.连接套、131.弹性扣、2.刮座、21.锁孔、22.安装板、23.夹布块、3.清洁布、4.扁条状刮水板、5.护板、51.翘边、6.压条。

两用式刮水器,涉及一种用于将窗户玻璃、瓷砖墙面、大理石地面等光滑表面上的水渍刮除干净的洁具产品,其结构主要是由可插接、可拆卸的手柄1和刮座2这两部分构成。

其中,手柄1包括中部的铝管11、固定套装在铝管11后端的塑料制握柄12和塞装固定在铝管11前端的塑料制连接套13,而刮座2整体也是采用塑料制成,且在连接套13与刮座之间分别设有可卸式配插连接的弹性扣131和锁孔21,故手柄1通过连接套13就能与刮座2之间形成可卸式连接关系。

所述的刮座2前部设有固定安装的扁条状刮水板4,具体为:扁条状刮水板4采用EVA材料制成,并呈“U”型弯折,而刮座2前部设有与扁条状刮水板4长度相同的安装板22,则扁条状刮水板4的“U”型弯折处通过压条6而固定安装在刮座2前部的安装板22上,从而实现扁条状刮水板4与刮座2前部的固定安装关系。

所述的扁条状刮水板4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金属制的护板5,该护板内端均固定安装在刮座2上,具体是安装在刮座的安装板22上,护板5外端均设有向外弯折的翘边51,通过上、下两侧的护板5能够有效提升扁条状刮水板4的刮水性能。

另外,刮座2前部还设有可卸式连接的清洁布3,该清洁布可将扁条状刮水板4完全包裹在内,其结构为:清洁布3是一块矩形状毛巾布,其上、下对折后将扁条状刮水板4完全包裹在内,该清洁布3上边缘可卸式连接在刮座2顶面预设的夹布块23上,清洁布3下边缘可卸式连接在刮座2底面预设的夹布块23上。

所述的夹布块23是一种齿状夹持结构,本实施例分别在安装板22顶面和安装板22底面分别设有四个夹布块23,且四个夹布块以两个作为一组,两组夹布块23以刮座2与手柄1的连接处为中心而对称设置,这种设置方式能够提供清洁布3更好的夹持力,以防止擦干使用时的脱落。

本实用新型在去除清洁布3露出扁条状刮水板4时,即可将各种物品光滑表面上的水渍刮除干净,接着在刮座2前部安装清洁布3并完全包裹扁条状刮水板4,此时就能擦干刮水后留下的水迹,一物两用,极大方便了消费者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与该实施例等同的结构设计,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