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升降的学习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6387阅读:2636来源:国知局
可控升降的学习桌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习桌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控升降的学习桌。



背景技术:

学习桌是由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人体力学(Human mechanics)、人体生理学(Humanphysiology)三大学科的深入研究,并结合人体视觉原理、色彩学、心理学等,经过无数次的数据采集,试验与论证,不断的改进与创新而生成的一种新型、科学、人性、实用的学习辅助工具,学习桌与传统书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为了使学习桌适配不同高度的用户使用,其桌台板均可上下升降调节活动,这种上下升降调节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手抬式,抬起桌台板后用插销固定,这种方式需要两人操作,极其麻烦;另一种是手摇式,其操作虽然变得简单,但大幅上升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使用起来依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升降的学习桌,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学习桌升降调节操作麻烦的麻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可控升降的学习桌,包括有支撑架以及活动桌台板;该支撑架为左右设置的两个,每一支撑架包括有支撑脚、活动托架、上连杆件、下连杆件以及用于控制上连杆件和下连杆件之间位置的第一气压棒;该支撑脚的顶部具有第一上枢接轴和第一下枢接轴;该活动托架上具有第二上枢接轴和第二下枢接轴,该上连杆件的一端与第一上枢接轴转动连接,上连杆件的另一端与第二上枢接轴转动连接,该下连杆件的一端与第一下枢接轴转动连接,下连杆件的另一端与第二下枢接轴转动连接,第一气压棒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杆件和下连杆件转动连接,第一气压棒连接有第一控制线,第一控制线连接有第一控制开关,第一控制开关位于支撑架外;该活动桌台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于两支撑架的活动托架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支撑架的第一气压棒均连接有一前述第一控制线,两第一控制线均连接有前述第一控制开关,该第一控制开关设置于活动桌台板的前侧底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支撑架的支撑脚之间安装连接有固定托架,该固定托架上设置有固定桌台板,该固定桌台板位于活动桌台板的后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连杆件和下连杆件的长度相等,第一上枢接轴和第一下枢接轴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上枢接轴和第二下枢接轴的距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连杆件和下连杆件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该第一气压棒收纳于容置空间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气压棒的一端与第二上枢接轴转动连接,该下连杆件上设置有第三枢接轴,该第三枢接轴位于第一下枢接轴和第二下枢接轴之间,第一气压棒的另一端与第三枢接轴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脚包括有主体和连接头,该主体呈L型,连接头安装于主体的顶部,前述第一上枢接轴和第一下枢接轴设置于连接头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桌台板的前侧底部与活动托架转动连接,且活动托架上设置有控制活动桌台板前后翻转的第二气压棒,第二气压棒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桌台板和活动托架转动连接,该第二气压棒连接有第二控制线,该第二控制线连接有第二控制开关,该第二控制开关位于活动托架外。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设置于活动桌台板的前侧底部,所述活动托架具有一凹位,该第二气压棒收纳于凹位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利用上连杆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上枢接轴和第一下枢接轴转动连接,下连杆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下枢接轴和第二下枢接轴转动连接,构成了四边形联动结构,配合利用第一气压棒控制上连杆件和下连杆件之间位置,使用时,只需按压第一控制开关,然后向上推或向下压活动桌台板,即可实现活动桌台板上下升降调节,调节好高度后,松开第一控制开关,即可使得活动桌台板的位置锁定;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气压棒,升降调节同步性好,并实现无级锁定,锁定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稳固,并且操作快速方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支撑架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支撑架的分解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支撑架 11、支撑脚

111、主体 112、连接头

12、活动托架 13、上连杆件

14、下连杆件 15、第一气压棒

101、第一上枢接轴 102、第一下枢接轴

103、第二上枢接轴 104、第二下枢接轴

105、容置空间 106、第三枢接轴

107、凹位 20、活动桌台板

30、第一控制开关 40、第二气压棒

50、第二控制开关 60、固定托架

70、固定桌台板 80、收线盒

90、抽屉。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支撑架10以及活动桌台板20。

该支撑架10包括有支撑脚11、活动托架12、上连杆件13、下连杆件14以及用于控制上连杆件13和下连杆件14之间位置的第一气压棒15。

该支撑脚11的顶部具有第一上枢接轴101和第一下枢接轴10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11包括有主体111和连接头112,该主体111呈L型,连接头112安装于主体111的顶部,前述第一上枢接轴101和第一下枢接轴102设置于连接头112上。

该活动托架12上具有第二上枢接轴103和第二下枢接轴104,该上连杆件13的一端与第一上枢接轴101转动连接,上连杆件13的另一端与第二上枢接轴103转动连接,该下连杆件14的一端与第一下枢接轴102转动连接,下连杆件14的另一端与第二下枢接轴104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杆件13和下连杆件14的长度相等,第一上枢接轴101和第一下枢接轴102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上枢接轴103和第二下枢接轴104的距离。

该第一气压棒15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杆件13和下连杆件14转动连接,第一气压棒15连接有第一控制线(图中未示),第一控制线连接有第一控制开关30,第一控制开关30位于支撑架10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杆件13和下连杆件14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105,该第一气压棒15收纳于容置空间105中。并且,所述第一气压棒15的一端与第二上枢接轴103转动连接,该下连杆件14上设置有第三枢接轴106,该第三枢接轴106位于第一下枢接轴102和第二下枢接轴104之间,第一气压棒15的另一端与第三枢接轴106转动连接。

该活动桌台板20设置于活动托架1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桌台板20的前侧底部与活动托架12转动连接,且活动托架12上设置有控制活动桌台板20前后翻转的第二气压棒40,第二气压棒40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桌台板20和活动托架12转动连接,该第二气压棒40连接有第二控制线(图中未示),该第二控制线连接有第二控制开关50,该第二控制开关50位于活动托架12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开关50设置于活动桌台板20的前侧底部,以便于用户操作控制,所述活动托架12具有一凹位107,该第二气压棒40收纳于凹位107中。

以及,所述支撑架10为左右设置的两个,该活动桌台板20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于两支撑架10的活动托架12上。所述两支撑架10均分别具有一前述第一气压棒15,每一第一气压棒15均连接有一前述第一控制线,两第一控制线均连接有前述第一控制开关30,该第一控制开关30设置于活动桌台板20的前侧底部,以方便用户操作。

另外,所述两支撑架10的支撑脚11之间安装连接有固定托架60,该固定托架60上设置有固定桌台板70,该固定桌台板70位于活动桌台板20的后侧。此外,该固定托架60上设置有收线盒80,以方便线材的收纳,该活动桌台板20的底部设置有抽屉90,以方便收纳物品。

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时,当需要对活动桌台板20进行上下位置调整时,首先,按住第一控制开关30,使得第一气压棒15开启,接着,将活动桌台板20向上推或向下压,使得上连杆件13和下连杆件14上下摆动,同时第一气压棒15也伸缩活动,当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位置后,松开第一控制开关30,使得第一气压棒15关闭,第一气压棒15的长度固定,使得上连杆件13和下连杆件14之间的位置锁定,从而使得活动桌台板20定位在对应的高度位置上。当需要对活动桌台板20进行前后翻转调整角度时,首先,按住第二控制开关50,使得第二气压棒40开启,接着,前后拉动活动桌台板20,使得活动桌台板20前后翻转对应的角度,同时第二气压棒40也伸缩活动,当调整到合适的角度位置后,松开第二控制开关50,使得第二气压棒40关闭,第二气压棒40的长度固定,使得第二气压棒40将活动桌台板20支撑在对应的角度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利用上连杆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上枢接轴和第一下枢接轴转动连接,下连杆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下枢接轴和第二下枢接轴转动连接,构成了四边形联动结构,配合利用第一气压棒控制上连杆件和下连杆件之间位置,使用时,只需按压第一控制开关,然后向上推或向下压活动桌台板,即可实现活动桌台板上下升降调节,调节好高度后,松开第一控制开关,即可使得活动桌台板的位置锁定;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气压棒,升降调节同步性好,并实现无级锁定,锁定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稳固,并且操作快速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