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折叠儿童摇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4561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折叠儿童摇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摇椅,具体的涉及一种可调折叠儿童摇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于儿童健康生活的要求,对于儿童成长过程中,儿童摇椅的使用成为了必须品。其不但给儿童提供休息空间,同时也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解决要长期抱小孩的问题。通常儿童摇椅包括可摇摆的底座组件和设于底座组件上供儿童坐立的座兜组件。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儿童摇椅通常仅有固定组装状态,一方面,儿童在使用过程中,坐姿仅能保持单一,从而对其舒适性造成一定影响,继而出现婴幼儿会不喜欢坐摇椅,放入摇椅即哭闹的情况;另一方面,儿童摇椅的使用过程,既需要经常携带外出,且不使用时,占用空间,不便收藏、保持清洁等,从而对于儿童摇椅的可折叠,便于调整等功能,亟待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折叠儿童摇椅,该儿童摇椅的设置有效解决现有摇椅不可调、不可折叠、不便携带、收藏等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调折叠儿童摇椅,包括基座、支撑柱、前支架、后支架和坐蔸,所述支撑柱和前支架设于基座上方,后支架和坐蔸设于支撑柱和前支架上方;所述前支架底端与基座前端铰链接,支撑柱底端与基座中间部位铰链接,支撑柱顶端与后支架铰链接;该儿童摇椅还包括调节机构,且前支架与后支架采用调节机构可调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限位件、卡键、复位弹簧、调节拉绳和调节按钮,其中,限位件顶端与后支架铰链接,限位件低端与前支架顶端固定连接,且限位件低端设有若干限位槽;卡键和复位弹簧均设于后支架与前支架连接端内侧,且卡键设于复位弹簧外端,其中卡键上中间位置设有腰形孔,卡键于复位弹簧端设有通孔,且所述调节拉绳通过卡键上的通孔与调节按钮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柱顶端固定设有限位柱,且该限位柱侧向贯穿后支架及卡键上腰形孔,其中限位柱与卡键上腰形孔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键相对后支架伸出外露,且卡键于后支架外露端与限位件上限位槽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按钮固定设于后支架顶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儿童摇椅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与后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杆呈7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儿童摇椅,通过调节机构(限位件、卡键、复位弹簧、调节拉绳和调节按钮)的设置,即可通过调节按钮控制卡键与限位件上的限位槽的位置关系变化,从而实现控制该儿童摇椅的坐蔸的倾斜度,且于不使用,或需要携带时,仅通过调节按钮即可实现该儿童摇椅的折叠功能;其中,支撑杆的设置,便于为婴幼儿提供娱乐悬挂玩具,从而增加孩童的趣味性。

采用该儿童摇椅,可调节、折叠,便于携带,且操作方便,且于闲置时,可通过折叠存放,不但保持洁净,且不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局部(调节机构5)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状态,局部(调节机构5)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座,2-支撑柱,21-限位柱,3-前支架,4-后支架,5-调节机构,51-限位件,511-限位槽,52-卡键,521-腰形孔,522-通孔,53-复位弹簧,54-调节按钮,6-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可调折叠儿童摇椅,包括基座1、支撑柱2、前支架3、后支架4和坐蔸(未示出),所述支撑柱2和前支架3设于基座1上方,后支架4和坐蔸设于支撑柱2和前支架3上方;所述前支架3底端与基座1前端铰链接,支撑柱2底端与基座1中间部位铰链接,支撑柱2顶端与后支架4铰链接;该儿童摇椅还包括调节机构5,且前支架3与后支架4采用调节机构5可调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限位件51、卡键52、复位弹簧53、调节拉绳(未示出)和调节按钮54,其中,限位件51顶端与后支架4铰链接,限位件51低端与前支架3顶端固定连接,且限位件51低端设有若干限位槽511;卡键52和复位弹簧53均设于后支架4与前支架3连接端内侧,且卡键52设于复位弹簧53外端,其中卡键52上中间位置设有腰形孔521,卡键52于复位弹簧53端设有通孔522,且所述调节拉绳通过卡键52上的通孔522与调节按钮54连接。

所述支撑柱2顶端固定设有限位柱21,且该限位柱21侧向贯穿后支架4及卡键52上腰形孔521,其中限位柱21与卡键52上腰形孔521相适配;从而一方面保证支撑柱2、前支架3和后支架4之间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实现该儿童摇椅的可调性。

所述卡键52相对后支架4伸出外露,且卡键52于后支架4外露端与限位件51上限位槽511相适配;继而可通过卡键52伸出外露端与限位件51上的限位槽511配合或脱离,从而可实现该儿童摇椅的组合固定、可调及折叠状态之间的转换。

所述调节按钮54固定设于后支架4顶端;便于操作。

该儿童摇椅还包括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底端与后支架4连接;且该支撑杆6呈7型;从而可在支撑杆6的横梁上悬挂各类玩具,或通个关该支撑杆6的支撑作用,在其外侧放置遮挡物(网纱、防雨水、遮阳布料等),从而可一方面提高婴幼儿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可在必要的时候,进行遮雨、遮阳等。

使用该儿童摇椅时,通过按压调节按钮54,由调节拉绳控制卡键52位置状态;

由于卡键52中间部位设有腰形孔521,且该腰形孔521与支撑柱2顶端的限位柱21相适配,从而当克服复位弹簧53进行压缩,继而由调节拉绳带动卡键52移动;当使卡键52与限位件51上限位槽511相脱离后,此时后支架4与限位件51顶端铰链接,支撑柱2与基座1中间部位铰链接,前支架3与基座1前端铰链接,且后支架4通过卡键52上的腰形孔521与支撑柱2顶端的限位柱21滑动铰链接,从而可自由调节后支架4:

当卡键52伸出外露端随后支架4旋至合适位置,与限位件51上的限位槽511相适配时,松开调节按钮54,继而消除调节拉绳对卡键52的拉力,由于复位弹簧53的反弹力,从而使卡键52复位,继而实现卡键52伸出外露端与限位件51上对应的限位槽511相配合,即方便的实现了该儿童摇椅的调节功能;

直接手动将后支架4与前支架3叠放、并行(如图4),松开调节按钮54,即可实现该儿童摇椅的折叠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折叠儿童摇椅,其可调节、折叠,便于携带,且操作方便,且于闲置时,可通过折叠存放,不但保持洁净,且不占用空间。

采用该儿童摇椅,通过调节机构(限位件、卡键、复位弹簧、调节拉绳和调节按钮)的设置,即可通过调节按钮控制卡键与限位件上的限位槽的位置关系变化,从而实现控制该儿童摇椅的坐蔸的倾斜度,且于不使用,或需要携带时,仅通过调节按钮即可实现该儿童摇椅的折叠功能;其中,支撑杆的设置,便于为婴幼儿提供娱乐悬挂玩具,从而增加孩童的趣味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