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度调节机构的便携式会计专业用组合式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401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具有高度调节机构的便携式会计专业用组合式工作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高度调节机构的便携式会计专业用组合式工作台,属于会计日常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的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古义是集会议事,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及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或岁会,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

现有的会计用工作台多与办公用工作台一样,不能调节,对于会计使用并不方便,也有少数可以调节的,但是调节力度不够,同时现有的会计用工作台多为在办公室使用,不能携带或者携带不便,降低工作效率,故而,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高度调节机构的便携式会计专业用组合式工作台,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度调节机构的便携式会计专业用组合式工作台,具备即可横向调节,也能纵向调节,两个液压杆还可以调节工作台倾斜的角度,且可以使工作台全方位移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高度调节机构的便携式会计专业用组合式工作台,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通过合页与顶盖的一侧活动连接,顶盖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板,卡板通过开设的通槽与壳体远离合页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的卡紧装置活动连接。

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以壳体竖向中心轴对称分布在壳体内腔底部的两侧,其中靠近卡紧装置一侧的第一驱动装置上套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固定支件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上套接有滑板,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液压杆的顶部伸缩连接有工作台。

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底端固定安装在壳体顶部的支撑柱,支撑柱通过顶部开设的卡槽活动卡接有卡块,卡块的顶部贯穿支撑柱且与旋钮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内腔底部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丝杆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第一轴承座内,且靠近卡紧装置一侧的第一丝杆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两个支撑板。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通过固定支件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的第二伺服电机,且每个支撑板的上表面均通过固定支件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丝杆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第二轴承座内,第二轴承座的下部螺纹套接在靠近合页一侧的第一丝杆上,每个第二丝杆的表面均螺纹套接有滑板。

优选的,所述液压杆闭合时的高度与工作台的厚度之和小于壳体内壁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的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工作台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通槽所在卡板上的宽度大于支撑柱的宽度,且通槽所在卡板上的宽度小于旋钮的长度,旋钮的宽度与支撑柱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壳体外表面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挂耳。

优选的,所述的两个第一伺服电机的启动和关闭分别同步进行。

优选的,所述的两个第二伺服电机的启动和关闭分别同步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具有高度调节机构的便携式会计专业用组合式工作台,通过设置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液压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即可横向调节,也能纵向调节,两个液压杆还可以调节工作台倾斜的角度,且可以使工作台全方位移动,同时还能调节角度,具有高度调节能力,操作便捷,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实用性。

2、该具有高度调节机构的便携式会计专业用组合式工作台,通过将传统的作业台改造成壳体和工作台组合在一起的形式,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工作台密封在壳体内,减少占据的空间,再配合挂耳使用,随时可以将壳体带走,便于携带,进一步提高实用性及工作效率,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明了,功能强大,灵活多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结构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壳体、2合页、3顶盖、4卡板、5卡紧装置、51支撑柱、52卡槽、53卡块、54旋钮、6第一驱动装置、61第一伺服电机、62第一丝杆、7支撑板、8固定支件、9第二驱动装置、91第二伺服电机、92第二丝杆、10滑板、11液压杆、12工作台、13第一轴承座、14第二轴承座、15挂耳。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种具有高度调节机构的便携式会计专业用组合式工作台,包括壳体1,壳体1外表面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挂耳15,通过将传统的作业台改造成壳体1和工作台12组合在一起的形式,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工作台12密封在壳体1内,减少占据的空间,再配合挂耳15使用,随时可以将壳体1带走,便于携带,进一步提高实用性及工作效率,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明了,功能强大,灵活多变,壳体1的顶部通过合页2与顶盖3的一侧活动连接,顶盖3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板4,卡板4通过开设的通槽与壳体1远离合页2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的卡紧装置5活动连接。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6,第一驱动装置6以壳体1竖向中心轴对称分布在壳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其中靠近卡紧装置5一侧的第一驱动装置6上套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上表面通过固定支件8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9,第二驱动装置9上套接有滑板10,滑板10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杆11,液压杆11闭合时的高度与工作台12的厚度之和小于壳体1内壁的高度,液压杆11的顶部伸缩连接有工作台12,即可横向调节,也能纵向调节,两个液压杆11还可以调节工作台12倾斜的角度,且可以使工作台12全方位移动,同时还能调节角度,具有高度调节能力,操作便捷,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实用性。

请参阅图1和图4,卡紧装置5包括底端固定安装在壳体1顶部的支撑柱51,支撑柱51通过顶部开设的卡槽52活动卡接有卡块53,卡块53的顶部贯穿支撑柱51且与旋钮54的底端固定连接,通槽所在卡板4上的宽度大于支撑柱51的宽度,且通槽所在卡板4上的宽度小于旋钮54的长度,旋钮54的宽度与支撑柱51的宽度相等。

请参阅图2和图3,第一驱动装置6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腔底部的第一伺服电机61,两个第一伺服电机61的启动和关闭分别同步进行,确保两个第二驱动装置9同时移动,从而使工作台12在移动时保持平稳,第一伺服电机61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6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丝杆62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第一轴承座13内,且靠近卡紧装置5一侧的第一丝杆62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两个支撑板7,两个支撑板7之间的距离小于工作台12的宽度。

请参阅图1和图2,第二驱动装置9包括通过固定支件8固定安装在支撑板7上的第二伺服电机91,且每个支撑板7的上表面均通过固定支件8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91,两个第二伺服电机91的启动和关闭分别同步进行,确保两个滑板10同时移动,保证工作台12平稳,第二伺服电机91的输出轴与第二丝杆9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丝杆92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4内,第二轴承座14的下部螺纹套接在靠近合页2一侧的第一丝杆62上,每个第二丝杆92的表面均螺纹套接有滑板10,第一伺服电机61和第二伺服电机91均采用市面上普通的交流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及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液压杆11的工作主要依靠机油压力、挺柱体与座孔间隙、气门杆与挺柱间隙及挺柱内止回球阀,液压挺柱刚开始工作时,由于腔内无油压,故挺柱柱塞处在最底部,挺柱与气门间隙较大,气门产生短时异响,随着发动机的运转,在机油压力的作用下,挺柱内柱塞腔内充注油液,柱塞下行,挺柱有效工作长度增加,气门间隙减小,由于挺柱内柱塞所产生的力较小,不能产生压缩气门弹簧的力量,所以当挺柱与气门间隙达到很小时,挺柱不再运动,同时又因挺柱内止回球阀的作用,挺柱柱塞腔内的油压不能迅速排出,使得柱塞保持在原位不动并维持原有长度形成刚性,从而推动气门打开,随着发动机的运转,气门间隙保持一定间隙,液压杆11的规格型号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综上所述,该具有高度调节机构的便携式会计专业用组合式工作台,通过设置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9和液压杆11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即可横向调节,也能纵向调节,两个液压杆11还可以调节工作台12倾斜的角度,且可以使工作台12全方位移动,同时还能调节角度,具有高度调节能力,操作便捷,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实用性。

通过将传统的作业台改造成壳体1和工作台12组合在一起的形式,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工作台12密封在壳体1内,减少占据的空间,再配合挂耳15使用,随时可以将壳体1带走,便于携带,进一步提高实用性及工作效率,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明了,功能强大,灵活多变;解决了现有的会计用工作台多与办公用工作台一样,不能调节,对于会计使用并不方便,也有少数可以调节的,但是调节力度不够,同时现有的会计用工作台多为在办公室使用,不能携带或者携带不便,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