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杯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6020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新型杯盖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盖,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杯盖。



背景技术:

现有杯盖只有盖的作用,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有盖的作用,又有提手的作用,方便提拿,一物多能的新型杯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杯盖,包括盖体,其中,还包括硅胶提手,所述硅胶提手包括拉环部、连筋部、拔栓部和栓头部,所述连筋部的外缘一体成型的连在所述拉环部内缘的一侧位置上,所述拔栓部的上端一体成型的连在所述连筋部内缘的端部位置上,所述栓头部通过自身顶面的中部一体成型的连在所述拔栓部的下端上,所述盖体于自身盖顶的中心位置处开有穿孔,所述拔栓部通过自身中段穿插在所述穿孔中,所述拔栓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盖体盖顶的厚度、小于所述盖体的高度,所述拔栓部的栓径与所述穿孔的孔径相同,所述栓头部的外径大于大于所述拔栓部的栓径。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于自身盖顶的中部开有穿口并于所述穿口中塞卡有塞头,所述穿孔开设于所述塞头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塞头于自身外缘一侧凹设有豁通所述穿孔的豁槽,所述盖体的盖顶于所述穿口内缘向内延设有卡固于所述豁槽中的卡块,所述塞头的下段为封塞于所述穿口中的封塞部、上段为凸出于所述盖体盖顶并可供所述拉环部箍套于外的凸台部,所述盖体于自身盖顶的周缘凸设有可供所述拉环部包套于内的凸沿部,所述凸台部的厚度、凸沿部的厚度与所述拉环部的厚度、连筋部的厚度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外包套有盖外套、所述盖体内包套有盖内套,所述盖外套于自身顶部的套口上套扣有唇口套。

作为优选,所述唇口套为卡扣在所述盖外套顶部套口上的塑料套,所述盖外套超声波焊接于所述盖体的外面上,所述盖内套超声波焊接于所述盖体的内面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既有盖的作用,又有提手的作用,方便提拿,一物多能,使用时,只要手抠拉环部向上提拉,即可将硅胶提手整体向上拔出,由于有栓头部可以挡在穿孔上,硅胶提手的拔出始终不会脱离盖体,反之,不用提拿时,只要向下施力,将硅胶提手压入至缩回状态即可。本实用新型中的硅胶提手、塞头和盖体间采用穿插及卡固连接的结构,因此可以拆卸,方便清洗、维护和相关部件的换新操作,一物多能,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硅胶提手处于拔出提起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硅胶提手处于压入缩回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盖体; 2、拉环部;

3、连筋部; 4、拔栓部;

5、栓头部; 6、盖外套;

7、盖内套; 8、唇口套;

9、封塞部; 10、凸台部;

11、凸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杯盖,包括盖体1,其中,还包括硅胶提手,所述硅胶提手包括拉环部2、连筋部3、拔栓部4和栓头部5,所述连筋部的外缘一体成型的连在所述拉环部内缘的一侧位置上,所述拔栓部的上端一体成型的连在所述连筋部内缘的端部位置上,所述栓头部通过自身顶面的中部一体成型的连在所述拔栓部的下端上,所述盖体于自身盖顶的中心位置处开有穿孔(图中未示出),所述拔栓部通过自身中段穿插在所述穿孔中,所述拔栓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盖体盖顶的厚度、小于所述盖体的高度,所述拔栓部的栓径与所述穿孔的孔径相同,所述栓头部的外径大于大于所述拔栓部的栓径,所述盖体于自身盖顶的中部开有穿口(图中未示出)并于所述穿口中塞卡有塞头,所述穿孔开设于所述塞头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塞头于自身外缘一侧凹设有豁通所述穿孔的豁槽(图中未示出),所述盖体的盖顶于所述穿口内缘向内延设有卡固于所述豁槽中的卡块(图中未示出),所述塞头的下段为封塞于所述穿口中的封塞部9、上段为凸出于所述盖体盖顶并可供所述拉环部箍套于外的凸台部10,所述盖体于自身盖顶的周缘凸设有可供所述拉环部包套于内的凸沿部11,所述凸台部的厚度、凸沿部的厚度与所述拉环部的厚度、连筋部的厚度相同,所述盖体外包套有盖外套6、所述盖体内包套有盖内套7,所述盖外套于自身顶部的套口上套扣有唇口套8,所述唇口套为卡扣在所述盖外套顶部套口上的塑料套,所述盖外套超声波焊接于所述盖体的外面上,所述盖内套超声波焊接于所述盖体的内面上。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