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通风小屏障型自然通风隔声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608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顶通风小屏障型自然通风隔声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建筑隔音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顶通风小屏障型自然通风隔声窗。



背景技术:

传统的隔音窗主要采用多层玻璃提高窗户隔声量,对正面窗扇错口通风,并在双层玻璃之间采取消声措施,这样就在隔声的同时避免了直达声的传播,较好的解决了窗户的隔声与通风的问题。但是此类窗户的开洞方式是在窗户的正立面,开洞面积越大,其对微穿孔材料和吸声材料的要求越高。其次,此类隔声窗在窗扇封闭状态下与通风状态下的隔声性能有比较大的差距,无法同时实现良好的通风与隔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通风与隔声双重效果的顶通风小屏障型自然通风隔声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顶通风小屏障型自然通风隔声窗,包括至少一层飘窗,所述飘窗顶端竖直设置声屏障,所述飘窗顶端设置活动窗扇;所述活动窗扇位于声屏障与墙体之间。所述声屏障设置在飘窗顶端外边缘。采用本方案,通过将活动窗扇设置于窗户顶端,使得窗户避开了道路交通噪声源的直达声。同时利用小型声屏障对窗扇处进行降噪处理。把窗扇控制在声屏障的声影区范围内,使自然通风隔声窗的开口方式变化与小型声屏障的衍射原理结合,从而实现既通风又隔声的双重效果。

优选的,所述声屏障的高度不低于0.3米。居住建筑的层高限定在2.8米至3米之间,住宅窗户的高度一般为1.5米至1.8米,两层住宅的上下凸窗之间所能够容纳的小型声屏障的尺度为1米至1.3米,据此,考虑把凸窗上口附加的小型声屏障高度按照模数统一标准设定为不低于0.3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有益效果:

1、同时实现通风与隔声双重效果,通过将活动窗扇设置于窗户顶端,使得窗户避开了道路交通噪声源的直达声。同时利用小型声屏障对窗扇处进行降噪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顶通风0.3米屏障型自然通风隔声窗结构示意图;

图2是顶通风0.6米屏障型自然通风隔声窗结构示意图;

图3是顶通风0.9米屏障型自然通风隔声窗结构示意图;

图4是顶通风0.3米屏障型自然通风隔声窗隔音效果曲线图;

图5是顶通风0.6米屏障型自然通风隔声窗隔音效果曲线图;

图6是顶通风0.9米屏障型自然通风隔声窗隔音效果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顶通风小屏障型自然通风隔声窗,包括一层飘窗2,飘窗2顶端竖直设置0.3米的声屏障4,飘窗2顶端设置活动窗扇3;活动窗扇3位于声屏障4与墙体1之间,设置在飘窗2顶端外边缘。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新建建筑,对隔音效果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图4所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为顶通风小屏障型自然通风隔声窗,包括一层飘窗2,还包括一层与墙面齐平的固定窗5,飘窗2顶端竖直设置0.6米的声屏障4,飘窗2顶端设置活动窗扇3;活动窗扇3位于声屏障4与墙体1之间,设置在飘窗2顶端外边缘。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就有窗户为与墙面齐平的固定窗时,对窗户进行改造,对隔音效果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图5所示。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为顶通风小屏障型自然通风隔声窗,包括两层飘窗2,飘窗2顶端竖直设置0.9米的声屏障4,飘窗2顶端设置活动窗扇3;活动窗扇3位于声屏障4与墙体1之间,设置在飘窗2顶端外边缘。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新建且外部噪声较高的建筑,对隔音效果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图6所示。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隔音效果具体检测方法为:在1倍频带声压级采用倍频程滤波器测量,测量的频率范围包括下列8个中心频率,单位为:63hz、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8000hz,实验得到的结果如图4-6所示,通过对实验数据和曲线图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顶部设置窗扇并设置小型声屏障的条件下,在打开顶部窗扇时和关闭顶部窗扇时,实测数据所形成的噪声衰减值曲线几乎吻合,而且其噪声衰减值也几乎相同。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可同时实现通风与隔声双重效果。

由上述三个实施例实验曲线可得:声屏障4高度越高时,打开顶部窗扇通风时的隔音效果越好;而且不论对于新建建筑还是旧有建筑进行改造,本发明均适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