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套及枕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4224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被套及枕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床上用品领域,涉及一种被套及枕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被套一般都是一侧开口,在装被芯时,一人操作十分费力,往往需要两人合作才能顺利的将被芯装入被套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套及枕套,克服现有技术中被套和枕套不利于被芯和枕芯套入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被套,所述被套的三条侧边开口,每条侧边上的开口沿所述侧边的延伸方向开设并覆盖整条侧边,相邻侧边上的开口之间连通,所述被套的三条侧边上设置有拉链,通过拉链使所述被套的开口拉开或关闭,所述拉链的两侧设置有花边。

可选的,所述拉链的数量为一条,所述拉链的上下止分别设置于被套开口的起止端。

可选的,所述拉链的数量为三条,三条所述拉链的上下止分别设置于所述被套的三条侧边的两端,每条拉链分别用于使所述被套对应的一条侧边的开口拉开或关闭。

可选的,所述花边中填充有软性填充物。

可选的,与所述被套匹配的被芯上设置有多个连接件,所述被套的一个内侧面的四边设置有多个套环,所述套环用于与被芯上的连接件匹配,使所述被芯固定于所述被套上。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为粘扣带。

可选的,所述内侧面的四边中,长边与短边上设置的套环数量不相等。

可选的,与所述被套匹配的被芯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环,所述被套的一个内侧面的一个角上设置有第一连结绳,与所述一个角共用一条边的另一角上设置有第二连结绳,所述第一连结绳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结绳的长度,所述第一连结绳用于穿过所述被芯上的连接环后与所述第二连结绳系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枕套,所述枕套的三条侧边开口,每条侧边上的开口沿所述侧边的延伸方向开设并覆盖整条侧边,相邻侧边上的开口之间连通,所述枕套的三条侧边上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使所述枕套的开口拉开或关闭。

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为拉链,所述拉链的上下止分别设置于枕套开口的起止端,所述拉链的两侧设置有花边。

可选的,所述花边中填充有软性填充物如棉花等。

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为粘扣件,所述枕套的三条侧边中每条侧边的开口两侧均设有相匹配的粘扣件,用于使所述枕套的开口拉开或关闭。

可选的,与所述枕套匹配的枕芯的尺寸小于所述枕套内腔的尺寸,所述枕套的内侧面采用两种布料缝合形成,与枕芯接触的部分采用无弹性布料,无弹性布料的四周采用弹性布料。

可选的,所述枕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枕芯依次层叠并相互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每个所述枕芯的两个短边均设有凹槽,多个所述枕芯之间通过枕芯连接件连接,所述枕芯连接件与所述凹槽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3/4圆,所述枕芯连接件为与所述凹槽匹配的3/4圆柱。

进一步的,所述枕芯连接件包括第一枕芯连接件和第二枕芯连接件,所述第一枕芯连接件的高度为每个所述枕芯高度的一半,所述第二枕芯连接件的高度等于每个所述枕芯的高度,多个所述枕芯之间的连接处采用第二枕芯连接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被套,三边开口,单人即可轻松简单实现将被芯套入被套的操作,且被芯与被套连接紧密,被芯不会从被套滑移,同时,被套上的花边设计,可以方便用户辨识被子的头尾端,同时保护用户不与开口连接部位直接接触,防止连接部位的拉链磕到用户。本发明提供的枕套同样三边开口,方便枕芯套入,且枕套的设计可以使得枕芯的数量可自由选择,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枕芯数量,每层枕芯是厚度较小,保证了舒适度,以简单方式实现个人定制化,同时便于清洗和晾晒,有助于改善常规枕芯较厚不易清洗、变脏后只能丢弃的缺陷,有利于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套的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套的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枕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枕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枕套的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枕套中与枕套匹配的枕芯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枕套中与枕套匹配的枕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被套及枕套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被套1,所述被套1的三条侧边开口,每条侧边上的开口沿所述侧边的延伸方向开设并覆盖整条侧边,相邻侧边上的开口之间连通,所述被套1的三条侧边上设置有拉链2,通过拉链2使所述被套1的开口拉开或关闭,所述拉链2的两侧设置有花边3。被套1设计成三边开口,且三边的开口之间连通,即被套的四条边中,仅一边是缝合的,其他三边是完全展开的,不存在任何连接点,通过将拉链2拉开,即可将被套绕缝合的一边完全展开,此时单人即可很方便的将被芯放置于被套1的内侧面上,然后拉上拉链2,即可完成将被芯套入被套1的操作。而且,拉链2的两侧设置有花边3,所述花边3可以将拉链2完全包裹起来,防止拉链等硬物接触人体造成不适感,保证用户的舒适度,同时,三边设有花边,也可以方便用户轻松的辨识被子的头尾端。

可选的,所述拉链2的数量为一条,所述拉链2的上下止分别设置于被套1开口的起止端。在本方案中,被套1的三条侧边的开口通过一条拉链连接,即将拉链2从其上止拉至下止时即可完成被套1侧边的开口的完全开启或闭合。

如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拉链2的数量为三条,三条所述拉链2的上下止分别设置于所述被套1的三条侧边的两端,每条拉链分别用于使所述被套1对应的一条侧边的开口拉开或关闭。

优选的,所述三条拉链分别为第一拉链、第二拉链和第三拉链,所述被套1开口的三条侧边分别为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三侧边对称,所述第二侧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三侧边邻接,所述第一拉链的下止缝入所述第一侧边远离所述第二侧边的一端的被套上下面内,所述第一拉链的上止缝入所述第一侧边靠近所述第二侧边的一端的被套上下面内;所述第三拉链的下止缝入所述第三侧边远离所述第二侧边的一端的被套上下面内,所述第三拉链的上止缝入所述第三侧边靠近所述第二侧边的一端的被套上下面内;所述第二拉链为分离式拉链(即拉链的两端可完全分离开),所述第二拉链的下止包括插座和插管,所述插座和插管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侧边的一端对应的被套的上下面内,所述第二拉链的上止固定在所述第二侧边的另一端对应的被套的上下面内。在本方案中,为防止上一方案的一体式拉链硬度过高,在清洗过程中容易损坏,将开口按照被套1的侧边分成三段,每段均通过一条拉链控制相应开口的拉开或关闭,拉链的一端(上止或下止)是被套上下两层的分合点(起到不让拉链头脱离的作用),另一端(下止或上止)缝入被套内,这样,就相当于在上一个技术方案中,将拉链分成了三段,既可保证被套的三边开口完全分离,又可以使拉链的强度要求降低,大大降低被套1在开口的转角处的硬度,使得清洗时拉链不会因自身硬度过大或者拉扯而造成清洗困难或影响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花边3中填充有软性填充物。花边2中填充软性填充物例如棉花等,可以使得花边3更加柔软。

如图3所示,可选的,与所述被套1匹配的被芯上设置有多个连接件,所述被套1的一个内侧面的四边设置有多个套环11,所述套环11用于与被芯上的连接件匹配,使所述被芯固定于所述被套1上。通过连接件与套环11的配合使用,使得被芯完全固定于被套1上,防止被芯在被套1内滑移,影响到被子的正常使用,同时,由于花边3的存在,绳结、粘扣带等硬物也会被花边3覆盖,增强覆盖的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粘扣带。

可选的,所述内侧面的四边中,长边与短边上设置的套环11的数量不相等。将两边的套环11的数量设置成不同,可以方便用户分辨内套的长边和短边,更节约时间的将被芯放入被套1中,不会混淆。

如图4所示,可选的,与所述被套1匹配的被芯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环,所述被套1的一个内侧面的一个角上设置有第一连结绳12,与所述一个角共用一条边的另一角上设置有第二连结绳13,所述第一连结绳1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结绳13的长度,所述第一连结绳12用于穿过所述被芯上的连接环后与所述第二连结绳13固定。连接环与连结绳配合,同样起到将被芯固定到被套1上的作用,防止被芯在被套1内滑移。需要注意的是,在图4中,为了便于理解,将第一连接绳12和第二连接绳13画的错开,但实际使用时,两条连接绳是在同一直线上的。

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枕套4,所述枕套4的三条侧边开口,每条侧边上的开口沿所述侧边的延伸方向开设并覆盖整条侧边,相邻侧边上的开口之间连通,所述枕套的三条侧边上设置有连接组件(图中未标出),所述连接组件用于使所述枕套4的开口拉开或关闭。

如图5所示,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为拉链41,所述拉链41的上下止分别设置于枕套开口的起止端,所述拉链41的两侧设置有花边42。与上述被套的原理相同,可以将枕套4同样设计成三边开口的形式,方便枕芯套入枕套中。

优选的,所述枕套4中,所述花边42中填充有软性填充物如棉花等。

如图6和图7所示,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为粘扣件43,所述枕套4的三条侧边中每条侧边的开口两侧均设有相匹配的粘扣件43,用于使所述枕套4的开口拉开或关闭。设置时,粘扣件43之间间隔设置,靠上下两层的粘扣件43相互对应连接来保证枕套4缝合,只需靠拉扯和压紧便可实现枕套4分开和结合的功能,简单方便。

可选的,与所述枕套4匹配的枕芯5的尺寸小于所述枕套4内腔的尺寸,所述枕套4的内侧面采用两种布料缝合形成,与枕芯接触的部分44采用无弹性布料,无弹性布料的四周部分45采用弹性布料。

如图8所示,优选的,所述枕芯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枕芯5依次层叠并相互可拆卸连接(例如一个枕芯的外侧面设有凸起,另一个枕芯的外侧面设有配套的凹槽,通过凸起与凹槽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为了解决枕头过高或过低引起的不适问题,特别是对正在发育中的少年和需要保护的年长人群,满足不同人群对枕头高低要求不同的需求,我们提供了一种可多层叠加的枕芯5,每层枕芯5的厚度较小,仅为3~5厘米,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叠加2~3个枕芯,保证舒适度。与此同时,为了解决不同层数的枕芯5带来的枕套4过大或塞不下问题,我们将枕套4设计成两种布料缝合的形式,中间部位44为普通无弹性布料,四周部位45为弹性布料,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无论枕套4内放入几个枕芯5,枕套4都能保持一定的形状,保证舒适度,而且随着枕芯5数增多,枕套4变形,上下两层粘扣件43的形变量相同,相对位置不变,进一步保证枕套4的连接。

可选的,如图9所示,在另一方案中,每个所述枕芯5的两个短边均设有凹槽,多个所述枕芯5之间通过枕芯连接件6连接,所述枕芯连接件6与所述凹槽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3/4圆,所述枕芯连接件6为与所述凹槽匹配的3/4圆柱。

进一步的,所述枕芯连接件6包括第一枕芯连接件61和第二枕芯连接件62,所述第一枕芯连接件61的高度为每个所述枕芯5高度的一半,所述第二枕芯连接件62的高度等于每个所述枕芯5的高度,多个所述枕芯5之间的连接处(即连接处始终为第二枕芯连接件,保证连接处不断开)采用第二枕芯连接件62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被套,三边开口,单人即可轻松简单实现将被芯套入被套的操作,且被芯与被套连接紧密,被芯不会从被套滑移,同时,被套上的花边设计,可以方便用户辨识被子的头尾端,同时保护用户不与开口连接部位直接接触,防止连接部位的拉链磕到用户。本发明提供的枕套同样三边开口,方便枕芯套入,且枕套的设计可以使得枕芯的数量可自由选择,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枕芯数量,保证了舒适度,而且枕芯的厚度较小,便于清洗和晾晒,有助于改善常规枕芯较厚不易清洗、变脏后只能丢弃的缺陷,有利于节能环保。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