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9498发布日期:2018-08-28 22:14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养生壶。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养生壶需要频繁煮不同食物的养生汤,对于不同的食材,在煮制的过程中产生的泡沫量不同,如煮米类食物和奶类食物以及一些中药材,在煮开后,会产生许多泡沫,所煮食物的泡沫容易溢出壶外,使汤汁流满台面,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为了防溢出,现有养生壶常用两个探针对壶内液位进行检测,一探针设置于壶身底部,另一探针设置于壶身顶部。壶身底部探针需要一直与液面接触,长期工作会导致探针氧化结垢,影响探针检测的准确性,从而导致控制器的误判,容易出现溢出现象。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养生壶,旨在提高养生壶在加热时防溢出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养生壶包括壶身、盖合于壶身的壶盖、位于壶身下方的底座,用于加热所述壶身的加热组件,以及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壶身的外侧壁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感应金属片,每个所述感应金属片与壶身的底壁电连接以构成电容式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感应金属片反馈的电信号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优选地,所述养生壶至少包括一种烹饪模式,针对每种烹饪模式,所述壶身的外壁设置有一个断电感应金属片,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断电感应金属片反馈的电信号时,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停止加热。优选地,针对每种烹饪模式,所述壶身的外壁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位于所述断电感应金属片下方的调功感应金属片,所述控制器检测到调功感应金属片反馈的电信号时,将所述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切换至调功功率。优选地,所述调功功率的范围为200w至300w。优选地,针对每种烹饪模式,所述壶身的外壁还设有位于所述调功感应金属片下方的半功感应金属片,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半功感应金属片反馈的电信号时,将所述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切换至半功功率。优选地,针对每种烹饪模式,所述壶身的外壁还设有位于所述断电感应金属片下方的半功感应金属片,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半功感应金属片反馈的电信号时,将所述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切换至半功功率。优选地,所述半功功率的范围为400w至500w。优选地,所述壶身的外壁对应于每种所述烹饪模式设有相应的模式刻度,与所述烹饪模式对应的感应金属片设置在与之对应的所述模式刻度上方。优选地,所述烹饪模式包括汤/茶烹饪模式和炖盅烹饪模式,所述炖盅模式的刻度设置在所述汤/茶烹饪模式刻度的下方。优选地,所述炖盅烹饪模式对应壶身外壁700ml至900ml的刻度,所述汤/茶烹饪模式对应壶身中1100ml至1300ml的刻度。优选地,所述感应金属片共有4个,包括由设置在炖盅烹饪模式刻度和汤/茶烹饪模式刻度之间的第一感应金属片,以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汤/茶烹饪模式刻度的上方的第二感应金属片、第三感应金属片和第四感应金属片;所述第一感应金属片、第二感应金属片和第三感应金属片分别对应于所述炖盅加热模式的半功感应金属片、调功感应金属片和断电感应金属片;所述第二感应金属片、第三感应金属片和第四感应金属片分别对应于所述汤/茶烹饪模式的半功感应金属片、调功感应金属片和断电感应金属片。优选地,所述壶身的外侧壁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侧壁之间设有缓冲垫,所述感应金属片设置在所述缓冲垫中。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壶身的外壁设置至少一个感应金属片,并于底座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感应金属片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养生壶中的泡沫上升到对应感应金属片位置时,控制器检测到与感应金属片连接的管脚电平发生变化,控制器通过检测电平的变化即可检测出壶身内液体或泡沫所处的高度,在检测到的高度达到预设位置时,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功率,比如停止加热或者降低加热功率,从而防止壶身内液体或泡沫溢出。另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中,感应金属片设置在壶身的外侧壁,即其本身并不与壶内的液体或者泡沫直接接触,因而不容易氧化结垢,相应的检测防溢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养生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养生壶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加热底座的俯视图;图4为本发明养生壶中电控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养生壶中感应金属片检测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壶盖300加热底座200壶身31连接器21感应金属片32数码管211第一感应金属片33功能按键212第二感应金属片34电源板213第三感应金属片35显示板214第四感应金属片36过零检测电路22加热组件37可控硅23热敏电阻38继电器24手柄r1~r4第一电阻至第一四电阻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出一种养生壶。参照图1、图2及图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养生壶包括壶身200、盖合于壶身的壶盖100以及设于壶身下方的底座300,所述养生壶还包括设于壶身的手柄24,所述壶身200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感应金属片21;养生壶还包括用于加热壶身200的加热组件22,以及同时与感应金属片21和加热组件22电连接的控制器(未示出);根据感应金属片21检测到壶身200内泡沫所到达的位置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22的加热功率。在本实施例中,感应金属片21的材质包括但不限定为不锈钢,壶身200的底壁材质为金属,一般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具有耐腐蚀、安全健康等优异特点。感应金属片21为电容式感应金属片,只要有液体或泡沫的液位上升,壶身200的底壁与感应金属片21之间的介质参数就会发生改变,进而使得感应金属片21上的电压发生改变,通过控制器检测到电压的改变,就能检测到液体或泡沫所达到的位置。养生壶在加热过程中,养生壶体出现液体泡沫膨胀上升,只要感应金属片21接触到膨胀上升液体泡沫时,就可以电容式的感应金属片21与控制器连接的信号发生变化做出判断,就停止加热或者降低加热功率,实现保护防溢功能。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养生壶的壶身200设置至少一个感应金属片21,并于加热底座300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感应金属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养生壶中液体或泡沫上升到对应感应金属片21位置时,控制器检测到与感应金属片21连接的管脚电平发生变化,控制器通过检测电平的变化即可检测出壶身200内液体或泡沫的所处的高度,在检测到的高度达到预设位置时,所述控制器切断输入至所述加热组件的电源,停止加热或者降低加热功率,从而防止壶身200内液体或泡沫溢出。本发明技术方案提高养生壶在煮加热时防溢出的能力。本实施例中,所述养生壶至少包括一种烹饪模式,针对每种烹饪模式,所述壶身200的外壁设置有一个断电感应金属片,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断电感应金属片反馈的电信号时,控制所述加热组件22停止加热。易于理解的是,当养生壶中泡沫会液体组成的电解质接触到断电感应金属片,断电感应金属片就会反馈电信号至所述控制器,被控制器接收到后,控制加热组件22停止加热。进一步地,针对每种烹饪模式,所述壶身200的外壁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位于所述断电感应金属片下方的调功感应金属片,所述控制器检测到调功感应金属片反馈的电信号时,将所述加热组件22的加热功率切换至调功功率,以使得壶身内液体或者泡沫的液位停止上升,或者降低上升速率。本实施例中,所述调功功率的范围为200w(瓦特)至300w,即加热组件22的功率在200w到300w之间。进一步地,针对每种烹饪模式,所述壶身200的外壁还设有位于所述调功感应金属片下方的半功感应金属片,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半功感应金属片反馈的电信号时,将所述加热组件22的加热功率切换至半功功率。需要说明的是,为进一步的加强防溢出效果,该养生壶的外壁上还设有半功感应金属片,即在养生壶中电解质接触到半功感应金属片时,控制组件控制加热组件22将加热功率降到半功功率,降低液体沸腾溢出养生壶的风险。进一步地,针对每种烹饪模式,所述壶身200的外壁还设有位于所述断电感应金属片下方的半功感应金属片,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半功感应金属片反馈的电信号时,将所述加热组件22的加热功率切换至半功功率,以避免壶内的液体迅速溢出。本实施例中,所述半功功率的范围为400w至500w,即加热组件22的功率在400w到500w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壶身200的外壁对应于每种所述烹饪模式设有相应的模式刻度,与所述烹饪模式对应的感应金属片设置在与之对应的所述模式刻度上方。易于理解的是,为便于消费者使用,养生壶上设置有模式刻度,模式刻度对应的高度为正常容量的高度。只有当电解质液面高度高于正常容量的高度才需要对此时液位高度进行检测,防止溢出,因而用于检测液位的感应金属片都设置于模式刻度上方。具体地,所述烹饪模式包括汤/茶烹饪模式和炖盅烹饪模式,所述炖盅模式的刻度设置在所述汤/茶烹饪模式刻度的下方。本实施例中,养生壶的烹饪模式包括有汤/茶烹饪模式和炖盅烹饪模式。其中汤/茶烹饪模式用于煲汤、煮茶等,这种模式下养生壶中液位通常较高;炖盅烹饪模式用于蒸炖食物,其对应液位通常较低。本实施例中,所述炖盅烹饪模式对应壶身200外壁700ml(毫升)至900ml的刻度,所述汤/茶烹饪模式对应壶身200中1100ml至1300ml的刻度。请继续参照图2,进一步地,所述感应金属片共有4个,包括由设置在炖盅烹饪模式刻度和汤/茶烹饪模式刻度之间的第一感应金属片211,以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汤/茶烹饪模式刻度的上方的第二感应金属片212、第三感应金属片213和第四感应金属片214;所述第一感应金属片211、第二感应金属片212和第三感应金属片213分别对应于所述炖盅加热模式的半功感应金属片、调功感应金属片和断电感应金属片;所述第二感应金属片212、第三感应金属片213和第四感应金属片214分别对应于所述汤/茶烹饪模式的半功感应金属片、调功感应金属片和断电感应金属片。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养生壶设置的感应金属片的数量范围为2~5个,所述感应金属片均设置于壶身200不同的高度,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4个感应金属片。在使用养生壶进行加热时,根据需要手动选择进入炖盅烹饪模式或汤/茶烹饪模式。在进入炖盅烹饪模式时,养生壶中电解质到达所述第一感应金属片211位置时,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22的加热功率降低至半功功率;在电解质到达第二感应金属片212位置时,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22的加热功率降低至调功功率;在电解质到达第三感应金属片213位置时,控制器切断输出至加热组件22的电源,停止加热。在进入汤/茶烹饪模式时,养生壶中电解质到达所述第二感应金属片212位置时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22的加热功率降低至半功功率;在电解质到达第三感应金属片213位置时,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22的加热功率降低至调功功率;在电解质到达第四感应金属片214时,控制器切断输出至加热组件22的电源,停止加热。进一步地,所述壶身200的外侧壁设有手柄24,所述手柄24与所述侧壁之间设有缓冲垫,所述感应金属片设置在所述缓冲垫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垫采用食品级别的硅胶材料,硅胶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手柄24与所述侧壁之间。设于加热底座的连接器31、数码管32及功能按钮33。其中,数码管32用于显示温度、时间等信息,功能按钮33用于对相关电控参数进行设定、修改。参照图5,所述控制器包括主控芯片u1,该主控芯片u1采用的型号为sh79f3212。主控芯片u1包括第一检测端p2.1、第二检测端p2.2、第三检测端p2.3及第四检测端p2.4,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第四电阻r4。其中,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感应金属片21,四个所述感应金属片21分别经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第四电阻r4与主控芯片u1包括第一检测端p2.1、第二检测端p2.2、第三检测端p2.3及第四检测端p2.4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养生壶还包括电源板34、继电器38及可控硅37;所述继电器38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板34电连接,所述继电器38的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组件22第一端连接,所述加热组件22的第二端与所述可控硅3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可控硅37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板34电连接,所述继电器38的受控端及所述可控硅37的受控端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养生壶还包括热敏电阻23,所述热敏电阻23设置于所述壶身200底部,所述热敏电阻23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该热敏电阻23用于检测养生壶内的电解质温度。进一步,在养生壶内的液体或泡沫达到所允许的最高位置时,需要发出报警信息告知使用者。本发明技术方案包括如下两个实施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养生壶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在所述感应金属片21检测到壶身200中液体或泡沫到达预设位置时,所述控制器驱动蜂鸣器发出报警声音。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养生壶包括显示板35,所述显示板35设置于所述底座300,所述显示板35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在所述感应金属片21检测到壶身200中液体或泡沫到达预设位置时,所述显示板35显示报警信息。所述养生壶还包括过零检测电路36,所述过零检测电路36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板34电连接,所述过零检测电路34的另一端与所述显示板35电连接。过零检测电路用于对输入交流电的过零点进行检测。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选用电容式检测方式,感应金属片21常不用直接与液面接触,长期工作受到氧化或结垢会影响小。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提高了控制器的检测的准确性影,降低了误判,提高防溢出的能力。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