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倒茶的餐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9012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餐桌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倒茶的餐桌。



背景技术:

餐饮行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展现出繁荣兴旺的新局面。与此同时,我国餐饮业发展的质量和内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年来,随着高端餐饮环境的变化和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正餐占比有所下降,快餐占比逐渐上升。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给餐饮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餐饮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但当前餐饮业亟待转型升级。

传统的点餐方式是纸菜单从消费者勾选到服务员下单,每桌需要1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这样的传统模式中,点单和买单时间占了14%,吃饭时间只占了86%,每桌需要70分钟的用餐时间,在结账上,从顾客呼叫服务员买单到完成支付通常都需要5分钟,从人工成本上考虑,传统的餐厅需要1个服务员对接8桌客户,由此可见,传统的方法已经跟不上科技飞速发展、消费者需求暴涨的时代的脚步了。

移动支付的出现与手机功能的增强,渐渐地,餐厅上出现一些智能点餐系统。比如说,顾客通过手机方式点菜,点好菜后直接在手机上点击下单即可完成,时间较短;用餐后,又通过手机上的结账功能完成买单便可,非常方便,节省服务员复单下单的时间,可实现1个服务员服务10桌客户,在餐厅经营角度上来说,节省了不少人力和成本投入。可是这需要顾客手机去安装下载餐厅的应用软件。

除了此前普遍使用的iPad、微信点餐,以及已经出现的机械人餐厅等,2017年的餐厅智能化将进一步发展。预计可能出现以下趋势:电子屏代替迎宾员,自动显示餐厅会员的姓名、积分、可获折扣等,并自动为其安排餐位或排队;自助点餐机投入使用,客人点菜不需要等半天,自己就能搞定;新研发的厨余垃圾处理器能够将油脂直接分解为水,而固体垃圾将被直接压缩为一块块“垃圾砖”,因此,中餐厅的厨房有望告别脏乱差;机械人餐厅也将升级,除了机械人服务员,还会出现机械厨、机械人点菜员、机械人洗碗工、机械人收银员、机械人送餐员……同时,以机械厨为例,能炒的菜品更多,“刀工”和“厨艺”都将更强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面所提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倒茶的餐,以帮助餐厅管理层更有效更省成本地管理餐厅店面的点餐接待工作。本发明具有操作简易、智能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的特点,能够实现顾客自助喝茶的功能,减少餐厅服务员的数量,降低经营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来实施的:一种智能倒茶的餐桌,其包括如下结构:餐桌与饮水设备;其中所述的饮水设备包括茶水容器、自来水管路、茶叶滤网、输送管路、控制器;茶水容器位于餐桌下,其内部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内有茶叶滤网、液位传感器,茶水容器还设顶盖;茶叶滤网的端口外沿焊接带把手的垫片,垫片放置在每个区域上端口的边缘;自来水管路位于餐桌底,分别与茶水容器的每个区域连通,每条管路均安有电磁阀;输送管路的下端部分分别与茶水容器的每个区域连通,每条管路还设置水泵,上端部分是若干条位于餐桌上的弯头管路,其以餐桌中心为点环形排列,弯头管路下放置若干个茶具;控制器包括液位控制器和倒茶控制器,液位控制器连接着液位传感器和电磁阀,倒茶控制器连接水泵与操作面板,操作面板设在餐桌表面上。

进一步地说,所述的茶水容器的区域数量为3-5个。

进一步地说,所述的茶水容器的区域数量为4个。

进一步地说,所述的茶水容器形状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说,所述的弯头管路与茶杯的数量为4个。

进一步地说,所述的液位传感器数量为2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明显的效果与优点:本发明通过利用液位传感器、电磁阀和水泵来实现自动控制容器内的液位与完成倒茶工作。本发明设置茶的水容器的多个区域可以放置不同类型的茶叶进行浸泡,让顾客通过操作面板选择不同的茶叶来尝试,体会餐厅一种贴心真诚的服务,进而拉动更多顾客前来光顾消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餐桌;2、茶水容器;3、自来水管路;4、茶叶滤网;5、输送管路;

6、电磁阀;7、液位传感器;8、水泵;9、液位控制器;10、倒茶控制器;11、操作面板;12、弯头管路;13、茶具;14、带把手的垫片;15、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举出多个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目的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更加清楚的表达出本发明所产生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倒茶的餐桌,其包括如下结构:餐桌1与饮水设备;其中所述的饮水设备包括茶水容器2、自来水管路3、茶叶滤网4、输送管路5、控制器;茶水容器2位于餐桌1下,其内部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内有茶叶滤网4、液位传感器7,茶水容器2还设顶盖15;茶叶滤网4的端口外沿焊接带把手的垫片14,垫片14放置在每个区域上端口的边缘;自来水管路3位于餐桌1底,分别与茶水容器2的每个区域连通,每条管路3均安有电磁阀6;输送管路5的下端部分分别与茶水容器2的每个区域连通,每条管路5还设置水泵8,上端部分是若干条位于餐桌1上的弯头管路12,其以餐桌1中心为点环形排列,弯头管路12下放置若干个茶具13;控制器包括液位控制器9和倒茶控制器10,液位控制器9连接着液位传感器7和电磁阀6,倒茶控制器10连接水泵8与操作面板11,操作面板11设在餐桌1表面上。

具体地说,上述的茶水容器2的区域数量为3个。

具体地说,上述的茶水容器2形状为圆柱形。

具体地说,上述的弯头管路12与茶具13的数量为4个。

具体地说,上述的液位传感器7数量为2个。

实施例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倒茶的餐桌,其包括如下结构:餐桌1与饮水设备;其中所述的饮水设备包括茶水容器2、自来水管路3、茶叶滤网4、输送管路5、控制器;茶水容器2位于餐桌1下,其内部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内有茶叶滤网4、液位传感器7,茶水容器2还设顶盖15;茶叶滤网4的端口外沿焊接带把手的垫片14,垫片14放置在每个区域上端口的边缘;自来水管路3位于餐桌1底,分别与茶水容器2的每个区域连通,每条管路3均安有电磁阀6;输送管路5的下端部分分别与茶水容器2的每个区域连通,每条管路5还设置水泵8,上端部分是若干条位于餐桌1上的弯头管路12,其以餐桌1中心为点环形排列,弯头管路12下放置若干个茶具13;控制器包括液位控制器9和倒茶控制器10,液位控制器9连接着液位传感器7和电磁阀6,倒茶控制器10连接水泵8与操作面板11,操作面板11设在餐桌1表面上。

具体地说,上述的茶水容器2的区域数量为4个。

具体地说,上述的茶水容器2形状为圆柱形。

具体地说,上述的弯头管路12与茶具13的数量为4个。

具体地说,上述的液位传感器7数量为2个。

实施例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倒茶的餐桌,其包括如下结构:餐桌1与饮水设备;其中所述的饮水设备包括茶水容器2、自来水管路3、茶叶滤网4、输送管路5、控制器;茶水容器2位于餐桌1下,其内部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内有茶叶滤网4、液位传感器7,茶水容器2还设顶盖15;茶叶滤网4的端口外沿焊接带把手的垫片14,垫片14放置在每个区域上端口的边缘;自来水管路3位于餐桌1底,分别与茶水容器2的每个区域连通,每条管路3均安有电磁阀6;输送管路5的下端部分分别与茶水容器2的每个区域连通,每条管路5还设置水泵8,上端部分是若干条位于餐桌1上的弯头管路12,其以餐桌1中心为点环形排列,弯头管路12下放置若干个茶具13;控制器包括液位控制器9和倒茶控制器10,液位控制器9连接着液位传感器7和电磁阀6,倒茶控制器10连接水泵8与操作面板11,操作面板11设在餐桌1表面上。

具体地说,上述的茶水容器2的区域数量为5个。

具体地说,上述的茶水容器2形状为圆柱形。

具体地说,上述的弯头管路12与茶具13的数量为4个。

具体地说,上述的液位传感器7数量为2个。

上述的多个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是进行限定其实施范围。因此,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实质或技术原理的情况下进行的等效替换、简化或修改,均纳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